姜方毅;陈桂明;瞿玉兴;夏圣
目的 探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耐药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至2018年3月以来139例成人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药敏资料、治疗情况.结果 139例患者中,检出产ESBLs菌株共27例,且其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组,其中对于青霉素类、氨曲南耐药率为100%,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耐药率>85%.单因素分析显示,实体瘤、近3个月内留置深静脉导管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及近3个月留置尿管的患者在产ESBLs组中的比例高于非产ESBLs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近3个月留置深静脉导管或PICC,以及留置尿管是ESBLs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经验性治疗选用碳青霉烯、头孢哌酮舒巴坦有效率较高.对于产ESBLs菌株,第三、四代头孢或喹诺酮类临床疗效较差.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严峻,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尿管是产ESBLs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碳青霉烯及酶抑制复合剂是治疗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有效选择.
作者:巴俊慧;李文娟;王艳红;石云锋;罗进梅;吴本权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在新诊断的高龄和(或)体弱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何种干预措施更加合理、有效.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知网、万方、维普、CBM各数据库;对纳入文章进行质量评估,数据提取后采用Stata13.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7种不同干预措施,其干预效果排序从优到差分别为:大分割放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方案、大分割放疗和短期放疗方案、单独替莫唑胺治疗方案、大分割放疗结合贝伐单抗治疗方案、标准放疗方案、支持治疗;其中优治疗方案为大分割放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方案.结论 本研究分析揭示:在具有较好性能状态的新诊断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大分割放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方案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另外,在老年和(或)体弱的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选择大分割/短期放疗方案和单独替莫唑胺治疗方案更加合理.
作者:李梅;郝术红;李金明;郭振忠;韩仟;张卫红;付爱军;朱军;陈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血清中尿酸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5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的256例非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尿酸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中hs-CRP、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左房内径(LAD)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尿酸、hs-CRP、LVEF、LAD、年龄及应用β-blocker与房颤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年龄、LVEF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具有相关性,但尿酸是直接参与了心房的重构过程,或者只是代表了氧化应激或炎症反应过程的一个标志物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高达;周建庆;林海燕;徐光泽;王自成;王圣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DMC)对db/db小鼠发生2型糖尿病(T2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4周龄的db/db小鼠均衡随机分组为:db/db组、RG组和BDMC组,以C57BL/6为WT对照组.于每周检测空腹血糖,6周末置于监测其呼吸交换率和能量消耗变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血脂含量,行口服糖耐量试验,计算胰岛素抵抗的稳态指数和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Western blot检测肝脏G6Pase、PEPCK和骨骼肌p-AMPK、AMPK、PM-GLUT4、GLUT4、pAS160、AS16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BDMC明显下调db/db小鼠升高的体质量、饮食、饮水量和空腹血糖,上调db/db小鼠降低的呼吸交换比率和能量消耗量,且比RG作用更明显;BDMC对db/db小鼠升高的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作用,但RG组下调含量;BDMC上调db/db小鼠降低的胰岛素敏感性,下调db/db小鼠升高的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的稳态指数和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BDMC下调db/db小鼠升高的TG、TC、LDL-C、HDL-C和FFA;BDMC下调db/db小鼠肝脏高表达的G6Pase和PEPCK蛋白,且优于RG;BDMC上调db/db小鼠骨骼肌低表达的p-AMPK、PM-GLUT4和pAS160蛋白,与RG效应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BDMC可明显上调骨骼肌AMPK-AS160-GLUT4信号通路及下调肝脏G6Pase和PEPCK减低糖再生,改善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减慢,且优于罗格列酮.
作者:胡淑芳;杨丽;徐子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MDR1基因、CD269基因在老年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定量PCR法对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老年骨髓瘤患者体内MDR1基因与CD269基因表达进行检查,并分析表达结果 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34例老年骨髓瘤患者血清及骨髓液样本中MDR1基因与CD269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健康者.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体内中MDR1基因与CD269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出现肿瘤复发、Charlson指数(CCI)评分较高、生存时间较短的患者体内MDR1基因与CD269基因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DR1基因与CD269基因表达越高的患者CCI评分≥5、生存时间越短、越易出现肿瘤复发.MDR1基因与CD269基因表达量与CCI评分呈正相关(r=0.786,P<0.001;r=0.825,P<0.001).结论 MDR1基因、CD269基因参与骨髓瘤细胞的增殖与存活,影响骨髓瘤疾病预后,有望成为骨髓瘤未来诊断以及治疗的潜在靶标.
作者:姜方毅;陈桂明;瞿玉兴;夏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寻量表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中的运用,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使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30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志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探视、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组予以我科室护理团队制定的围手术期介入护理量表方案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的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出院时治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伤口血肿的情况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量表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介入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介入护理中推广.
作者:何婉玲;梁月娥;谭倩妍;蔡名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检测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32例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14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以及50例健康者.检测血清TK1、TPOAb及TgAb水平,比较在各组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价三者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组TK1、TPOAb和TgAb水平高于良性结节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单项检测TK1、TPOAb和TgAb的Cut-off值分别为2.65 pmol/L、28.63 IU/mL和96.12 IU/mL;TK1的特异性、诊断符合率以及曲线下面积(AUC)高于TPOAb和TgAb(P<0.05).联检阳性预期值Y的Cut-off值为0.683,在灵敏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和AUC上均高于各单项(P<0.05).结论 单项TK1检测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上优于TPOAb和TgAb;三者联检可提高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性.
作者:程田;唐振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中发挥免疫调节、细胞保护及抗纤维化的作用.其中MSCs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可能是其旁分泌的各种可溶性细胞因子的参与.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就MSCs的旁分泌作用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小丽;王炎;朱钟慧;田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miR-1183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6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及68例结直肠癌患者、15例上皮内瘤变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样本中miR-1183的表达水平;统计学方法分析血浆miR-118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miR-1183的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于癌旁组织(P=0.0025),在结直肠癌患者和瘤变者血浆中均高于健康者,且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高于瘤变者(均P<0.001).结直肠癌患者血浆miR-1183表达量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CEA表达显著相关(均P<0.05).血浆miR-1183作为诊断标记物,鉴别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5%CI:0.8231~0.9569,P<0.0001),鉴别瘤变的AUC为0.8453(95%CI:0.7134~0.9773,P=0.0003).血浆miR-1183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者(P=0.0310),血浆miR-1183表达水平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miR-1183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血浆表达水平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指标.
作者:刘学娟;徐远东;祝梓原;吴小兵;黎淑玲;甘海宁;徐学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YY1基因在不同表达水平下对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转染YY1的J82细胞设为YY1增强表达组,选用靶向YY1序列的shRNA导入J82细胞设为YY1沉默组,并设定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YY1转染效率.以MTT、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增强组的YY1表达高于空白组(P=0.001),空白组YY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沉默组(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YY1增强表达组在培养24 h、48 h和72 h后的吸光度均高于空白组和YY1沉默组(P<0.05).24 h后空白组和YY1沉默组的吸光度无明显区别(P>0.05).48 h和72 h后空白组吸光度明显高于YY1沉默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YY1沉默组的细胞计数明显小于空白组和YY1增强组(P<0.05),空白组和YY1增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沉默YY1基因后可明显减弱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以YY1为靶点的RNA干扰技术有望成为针对该肿瘤的基因治疗新方法.
作者:刘翔;耿和;吴宗林;施华娟;张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验证miR-98可抑制肺癌患者B10细胞IL-10的表达.方法 收集肺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各10例,分离培养CD19B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检测B10细胞数,RT-PCR检测B10细胞miR-98和IL-10mRNA的表达,制备miR-98脂质体及建立肺癌小鼠模型,观察miR-98脂质体对小鼠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肺癌组外周血B10细胞miR-98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10细胞miR-98与IL-10 mRNA间存在负相关.结论 在miR-98高表达的环境下,B淋巴细胞IL-10表达降低,对荷瘤小鼠应用脂质体包埋miR-98能减慢肺癌生长.
作者:何锦园;陈雪霞;胡柳;黄邵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血管生成样蛋白2(ANGPTL2)水平变化对胃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胃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ANGPTL2表达水平,分析ANGPTL2含量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同时,分析GES-1、N87、SGC7901、BGC823、PAMC82胃细胞株中ANGPTL2的表达情况.过表达/沉默ANGPTL2后,MTT与Transwell试验检测ANGPTL2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 肿瘤恶性程度越高,ANGPTL2的表达水平也越高;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GES-1相比,N87、SGC7901、BGC823、PAMC82胃癌细胞株中ANGPTL2的蛋白水平均呈较高水平(P<0.05);过表达ANGPTL2后,PAMC82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增强,而沉默ANGPTL2,其增值、侵袭能力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PTL2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更高,且恶性程度越高ANGPTL2表达越高.其能加速胃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可作为临床治疗靶点之一.
作者:刘展;唐艳;李云涛;李世红;刘雁军;庞宇;古建辉;成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猪体外循环(CPB)期间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5/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实验选择五指山小型猪20头,随机分为4组(n=5):右美托咪定组(D组),右美托咪定+育亨宾组(DY组),育亨宾组(Y组),对照组(C组).D组和DY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5μg/(kg·h)速率维持至手术结束;DY组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前给予育亨宾l mg/kg;Y组和C组在麻醉诱导前分别给予育亨宾1 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在CPB前(T0)、CPB后1(T1)及2 h(T2)、停CPB后1(T3)及2 h(T4),采集血标本检测外周血CD16+单核细胞TLR4、5和NF-κB的阳性表达率,血浆中TNF-α浓度.结果 与D组比较,C组和DY组在T1-4时点外周血CD16+单核细胞TLR4、5和NF-κB阳性表达率,血浆中TNF-α浓度均增高.结论 右美托咪定通过兴奋α2肾上腺素受体,抑制TLR-4,5/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体外循环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
作者:罗琳;魏晓;陈梅珠;李美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微小病变病(MCD)临床上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主要表现,病理上以足细胞足突融合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蛋白尿产生的主要机制有因各种介质分泌异常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尤其是基底膜负电荷的减少,以及足细胞裂孔膜蛋白表达下调,使其通透性增高,产生蛋白尿.调节性T细胞与蛋白尿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作者:严瑞红;卢宏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RECQL4基因在肺癌中表达,初步功能及其与患者临床参数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RT-qPCR和免疫组化方法,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RECQL4基因在正常肺、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组织芯片免疫染色方法定量分析97例肺癌患者RECQL4蛋白的表达.RECQL4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表达与临床参数: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生存预后间关系采用卡方检验和Kaplan-meier分析,并通过更大样本数据库对结果 进行验证.采用MTS实验分析REC-QL4基因的初步功能.结果在肺癌中RECQL4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均呈现高表达状态(P<0.01);RECQL4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P=0.01)和肿瘤大小(P=0.025)显著相关;RECQL4低表达患者预后显著优于高表达患者(P<0.05);而且,RECQL4表达在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期(P<0.001)中是一个不利因素,而在肺鳞癌中RECQL4表达对患者总生存期没有影响(P=0.24).初步功能数据发现,RECQL4基因明显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是一个潜在癌基因.结论 RECQL4是一个明显的候选癌基因和肺腺癌不良预后潜在标志物.
作者:张洁;张培先;邓磊;王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肝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中,肝癌中常见的类型是肝细胞癌,大多数肝细胞癌患者被发现已经是中晚期,而失去手术的机会.对于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采用系统治疗作为姑息治疗方法,如传统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但其中大多数未能显示出提高生存率的显著疗效,影响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肿瘤对化疗的多重耐药.本文主要综述了肝细胞癌对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康;彭贵主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在评估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活动性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经MRI诊断的55例AS患者的101个活动期骶髂关节和31例AS患者的60个静止期骶髂关节的CDUS检查资料,对比两组骶髂关节的血流显示、血流分级、血流阻力指数(RI)、关节内血流、关节外血流、动脉血流、静脉血流、舒张期正相及反相动脉血流等血流指标,比较各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活动期骶髂关节炎的价值.结果 两组间血流显示率、血流分级、静脉血流、关节内血流、RI等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两组间RI、静脉血流、血流分级三项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三项指标单独诊断活动期骶髂关节炎的ROC曲线,以RI=0.625为临界值诊断的价值高,敏感度82.4%,特异性82.9%;三项指标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独诊断任一指标的AUC,敏感度为91.9%,特异性82.9%.结论 CDUS可通过骶髂关节血流RI、血流分级、静脉血流等指标为AS患者骶髂关节炎活动性提供诊断依据,以RI单独诊断价值高,若联合应用三项指标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漆家高;张馨月;郭道宁;邹晓攀;邹晋梅;何瑜;周孟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细菌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腹泻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收集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的急性腹泻患儿80例,分为细菌腹泻组和非细菌腹泻组,选取3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婴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粪便特征,ELISA法测定3组C反应蛋白(CRP)、sTREM-1浓度,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测定比较sTREM-1和CRP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细菌腹泻组sTREM-1较非细菌腹泻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26.37±16.82)ng/mL vs.(7.23±6.42)ng/mL vs.(6.74±5.65)ng/mL,P<0.05],细菌腹泻组CRP较非细菌腹泻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104.50±25.60)mg/L vs.(29.57±20.35)mg/L vs.(3.64±1.18)mg/L,P<0.05].ROC曲线示,sTREM-1截断值为14.5 ng/mL时,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90.33%,AUC为0.943;CRP的截断值为46 mg/L时,敏感度为94%,特异度为87%,AUC为0.920.结论 sTREM-1在儿童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鉴别效能,可作为细菌性腹泻的诊断标志物.
作者:胡萍;王芳;周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评估高压氧不同治疗时机对突发性聋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75例突发性聋患者依据出现突发性聋症状到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3组,每组25例:A组(1~7 d)、B组(8~14 d)和C组(15~28 d).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听力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高压氧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治疗后A组听力平均恢复(31.2±10.9)dB,B组听力平均恢复(30.0±11.5)dB,C组听力平均恢复(12.9±6.5)dB,各组内高压氧治疗前后听力改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1).A组和B组间听力恢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0),而C组听力恢复值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44,0.033).结论 突发性聋患者在发病后14 d内接受高压氧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冯梅;王敏;乐晖;王蜀;付红英;彭易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浆中硬化蛋白的含量变化,及其作为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98名股骨头坏死患者(ARCO分期Ⅱ期10例、Ⅲ期38例、Ⅳ期50例)和96名健康成年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硬化蛋白水平,并分析比较不同ARCO分期、病因、塌陷前后之间的硬化蛋白的水平差异.结果 (1)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血浆硬化蛋白水平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1).(2)激素性、酒精性、创伤性及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病例之间无显著差异(P=0.359).(3)不同ARCO分期的患者之间的硬化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39).(4)ROC曲线分析提示硬化蛋白水平在诊断股骨头坏死塌陷时存在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9.09%,90.00%).结论 血浆硬化蛋白与股骨头坏死的发展过程关系密切,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陈哓俊;黄俊远;陈镇秋;周迎春;何伟;魏秋实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