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论关于风湿免疫病早期诊断措施的探究和临床方法

吴文英

关键词:风湿免疫病, 早期诊断措施, 临床方法
摘要:目的 对风湿免疫病的早期诊断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风湿免疫患者109例参与研究,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9例,分析其诊断方法.结果 在进行免疫指标检验则是确定类风湿疾病的重要原因,在此研究中有45例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其RA检验为阳性的有43例,其阳性检出率为95.55%;而同时影像学检验则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检验便是尤为重要的,在2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通过影像学检查之后得知,其阳性例数为后20例,阳性率为83.33%.结论 对风湿类免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比较多,在临床的实际应用需全面考虑这些诊断方法,并综合将其运用起来,进而做到及时确诊,早期判断,从而更好的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药物疗法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联合加强药物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自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随机抽选150例,组别分类按照治疗方式进行,分为三组,分别为加强药物治疗组(50例),鼻内镜手术组(50例)、药物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组(50例),比较疗效.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加强药物治疗+鼻内镜手术组显然比其他两组要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加强药物治疗+鼻内镜手术组显然比其他两组要低.结论 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联合加强药物疗法治疗,可以将症状改善程度显著提高,不良反应也会有明显减少,疗效十分明显.

    作者:刘依男;韩宇丹;焦宇;李涵宇;王宇鑫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的观察及康复护理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进行间歇导尿的相关情况和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调查,选择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的患者,本研究选择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于两组患者均选择采用早期间解导尿,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出现初始尿量意识和强烈尿意识的时候的膀胱容量,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间歇导尿的过程中,为患者配合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莹莹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参与本次研究,采用盲选法对患儿进行分组治疗,其中采用西地那非治疗的30例患儿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另外30例采用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的患儿为本研究实验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于肺动脉高压患儿,采用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的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更佳,患儿的血气指标改善状况更显著,且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少.

    作者:李建方;王慧;悦丽丽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3月~2017年2月9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高剂量25mg/d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低剂量12.5mg/d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子宫肌瘤病灶缩小效果;病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瘤体体积;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子宫肌瘤病灶缩小效果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病灶消失时间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瘤体体积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瘤体体积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12.5mg/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确切,在低用量情况下同样可保持良好疗效且安全可靠,经济性高.

    作者:初海鹏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关于中药检验结果判断的若干问题讨论经验谈

    对中药进行检验不是为了鉴定药物的成分对人会不会产生有害的作用,而是为了鉴定中药的真伪,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在检验过程中,中药是否达到合格的标准,是判断药品能否安全的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的唯一指标.为此在本次调查中对中药检验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为了临床能够合理、安全的用药提供有效的帮助.

    作者:陈华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探讨分离胶采血管对临床生化检验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离胶采血管对临床生化检验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门诊部实施常规体检标本90例为标本来源,将其分为三管进行不同的真空采血管检测方法,对血浆与血清进行分离,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对标本的临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加以比对.结果 在血浆白蛋白检测中,分离胶真空管检测指标较血清管低,但在血糖指标检测中分离胶真空管检测指标高于血清管,P<0.05.在其他血常规指标检测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分离胶采血管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白蛋白指标检测水平偏低,血糖水平偏高,但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张雪凤;杨铭;朱琳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肺恶性肿瘤气阴两虚证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肺恶性肿瘤气阴两虚证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中医确诊为肺恶性肿瘤气阴两虚证136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将此136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GP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体内的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K细胞、CD4+/CD8+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可以提高肺恶性肿瘤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杰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的门静脉高压患者因为切除了脾观察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方法 本院这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1月~2016年8月期间的123例肝硬化患者已经经过脾切除术之后,分析临床资料,对此就会平均地分成非血栓组以及血栓组两组.对此对此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而且通过t方法对比较两组的数据进行检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对PVT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对临界值选择使依据特征曲线下面积以及95%的可信区间.结果 脾经过切除的肝硬化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的有30.08%,占有37例.在术前分析BMI在一平方米,22.54kg以下,而且脾静脉直径大于11.50mm,就会发现经过切除之后,很容易出现门静脉血栓.结论 形成后门静脉血栓的因素包括BMI以及术前的脾静脉直径等,对此重视其监测,对其预防以及及时地诊断有帮助.

    作者:支春平;秦红军;胡仁健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浅论关于风湿免疫病早期诊断措施的探究和临床方法

    目的 对风湿免疫病的早期诊断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风湿免疫患者109例参与研究,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9例,分析其诊断方法.结果 在进行免疫指标检验则是确定类风湿疾病的重要原因,在此研究中有45例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其RA检验为阳性的有43例,其阳性检出率为95.55%;而同时影像学检验则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检验便是尤为重要的,在2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通过影像学检查之后得知,其阳性例数为后20例,阳性率为83.33%.结论 对风湿类免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比较多,在临床的实际应用需全面考虑这些诊断方法,并综合将其运用起来,进而做到及时确诊,早期判断,从而更好的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作者:吴文英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消化内科系统化临床带教模式的内容及评价探析

    近年来,消化内科逐渐开始引入带教模式,但因缺乏系统性、规范化的措施,实际带教效果不尽人意.消化内科引入系统化临床带教模式,对于提高临床实习生综合能力及素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针对系统化临床带教的内容、意义及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综合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张华;狄连君;李优锋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盐酸纳洛酮在急诊和急性中毒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应用在急诊及急性中毒中的具体抢救效果.方法 对2016年9月~2018年4月期间抢救的65例急诊及急性中毒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抢救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其中9例为休克、4例心跳骤停、34例为急性乙醇中毒、10例为急性麻醉镇痛药中毒、8例为急性有机磷农药及其他杀虫药中毒,均及时应用盐酸纳洛酮,观察其临床抢救效果.结果 13例急诊患者和52例急性中毒患者接受盐酸纳洛酮治疗后,其中9例患者的休克状态及时解除、4例心肺脑复苏顺利、52例急性中毒情况得到控制及有效缓解,整体抢救有效率高达96.92%(63/65).结论 针对急诊及急性中毒患者采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急救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机体新陈代谢的加快,调节及恢复心肺脑功能,使中毒状态有效缓解,进而保障生命健康,在临床应急救治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艾力江·阿布力米提;张冬梅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给予观察组患者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 对照组检出率为73.33%;观察组检出率为95.56%.结论 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确诊率高,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郭玲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健脾生血颗粒用于3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健脾生血颗粒治疗3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68例轻中度缺铁性贫血患儿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硫酸亚铁治疗(对照组34例)及健脾生血颗粒治疗(观察组34例),对比两组患儿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患儿(82.4%)相比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有轻微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患儿有大便次数增加这1例(多2次);对照组患儿有恶心呕吐者2例、黑便者1例.上述不良反应均在后续观察期间自行消失,未影响患儿继续治疗,且程度轻微,因此未做统计.结论 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程婷婷;洪如会;王和林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探究

    目的 观察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出2015年2月到2018年2月这一时间段我科接收并治疗的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62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31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观察组31例患者施以总体护理干预,比照两组治疗前后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总分、治疗疗效总评量表(CGl)总分.结果 观察组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总分、CGl总分都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药品治疗的前提之下联合总体护理干预,能够增强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疗效,提升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培祥;荣丽;莫起玩;王乔凤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鼻咽部疾病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在鼻咽部疾病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评价其护理效果,并探究其适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行鼻咽部手术患者164例,根据住院号的奇数偶数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手术护理,而研究组患者进一步进行心理护理,根据护理后的评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护理有效率上,研究组患者明显较高,达94.9%.结论 心理护理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鼻咽部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面对疾病的抗压能力,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买尔哈巴·阿不都吾甫尔;拉米兰·艾热提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96例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观察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治疗期间护理方法.方法 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内镜治疗,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等均分为两组,其中48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另外4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设置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症状恢复时间(呕血、隐血恢复正常时间,引流液变清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研究组对疾病健康知识完全掌握者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室医护人员为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治疗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也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行.

    作者:江彩冰;罗锦华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海西州2007~2016年梅毒流行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2007~2016年海西州梅毒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相关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西州2007-2016年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6年海西州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8.12/10万,年均增长15.70%.梅毒分期报告发病率增长较快的是隐性梅毒,年均增长27.25%.报告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且女性年均增长幅度高于男性.年龄分布中主要是25~34岁组(36.47%).报告发病数多的人群为牧民(49.94%)和农民(14.04%),增长幅度大的是农民(33.42%).报告现住址为海西州的病例中以外地报告为主,占总数的53.4%.结论 海西州梅毒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建议建立梅毒疫情报告准确性监管机制,加强大众人群宣传力度,在县级医疗机构开设规范化性病门诊,控制梅毒及其他性病疫情的流行.

    作者:张易平;乔萍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78例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热毒宁注射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病毒性肠炎的156例小儿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8例.实验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病毒唑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痊愈时间.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6%.实验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治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效果显著,可加快痊愈,提高小儿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素波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腹腔镜手术用于妇科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用于妇科疾病疗效.方法 从2016年的2月到2018年的3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妇科疾病患者总计80例,其中40例接受传统开腹治疗,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的4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将其划分为观察组,查阅与研究所选取患者相关的各个方面数据,分析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完成手术所需时间、所需住院治疗时间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也明显较少(P<0.05).结论 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患者效果显著,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比较,其完成手术所需时间、所需住院治疗时间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均明显较少,得到较多患者的认可,应当得到广泛使用.

    作者:秦婧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中西医结合对肛肠术后肛门瘙痒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术后肛门瘙痒的疗效.方法 从我院肛肠科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96例术后肛门瘙痒的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将此96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85.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肛肠术后肛门瘙痒的治疗效果显著,既可以保证安全性,又能帮助消除不良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智勇 刊期: 2018年第6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