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新;董兵;马建慧;李胜萍;刘学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NSCLC)维持治疗与未维持治疗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探讨不同的维持治疗方法对生存时间的影响,为个体化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收集83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分为维持组与未维持组,计算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同时将维持治疗组分为单药维持化疗组,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组及EGFR-TKIs治疗组,计算进展及生存时间.结果:维持组平均PFS为12.80个月,平均OS为20.36个月;未维持组平均PFS为3.03个月,平均OS为12.06个月,维持组PFS及OS比未维持组长(P<0.05);单药维持化疗组,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组及EGFR-TKIs组平均PFS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OS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GFR-TKIs组,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组及单药维持化疗组(P<0.05).维持治疗中近期疗效不影响远期疗效.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维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疗效、延长进展及生存时间,且获益于靶向药物的加入.
作者:潘莹;龚五星;梁翠微;杜均祥;彭东旭;谢云;郑礼平;张楠;黄思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半导体基因测序技术在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随机就诊者的静脉血197例作为前瞻性样本;随机选择临床确诊样本200例作为既往样本.同时采用半导体基因测序技术和PCR技术进行检测与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差异.结果:前瞻性样本中,PCR技术检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共22例,其中β-突变18例,β-突变3例,oα合并β-突变1例;采用半导体基因测序技术除检出以上基因位点外,另发现罕见型地中海贫血6例.既往样本共200例,其中d-突变118例,β-突变65例,α合并β-突变17例,采用半导体基因测序技术另发现突变位点1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PCR技术与半导体基因测序技术总符合率为98.5%,Kappa=0.97(≥0.8).结论:半导体基因测序技术不仅能够覆盖PCR技术能检测到的所有位点,而且可检测到地中海贫血的罕见基因突变位点,且检测成本低,仪器价格低廉,有利于地中海贫血的普查.
作者:杨茜;娄季武;赵颖;付有晴;巫静帆;何怡;吴春求;周光纪;刘彦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La相关蛋白1(LAR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胃组织中LARP1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分析LARP1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LARP1表达平均光密度值(0.19±0.1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07±0.12)和正常组织(0.01±0.03)(P<0.01).随着TNM分期增加,胃癌组织中的LARP1表达量明显增加(Ⅰ期vs..Ⅱ期vs..Ⅲ+Ⅳ期=0.06±0.07vs..0.20±0.12vs.0.30±0.08,P=0.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LARP1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0.22±0.12 vs.0.11±0.14,P=0.038),低分化癌中的LARP1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0.24±0.12 vs.0.12±0.12,P=0.022);而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的患者中LARP1表达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ARP1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高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其可能在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鑫;黄宗声;郭先文;张法灿;农兵;张国;梁列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梗死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00~ 250 g的SD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的一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随机法将大鼠随机分成NGF治疗组、溶剂对照组及NGF+PI3K拮抗剂组,每组12只.所有大鼠分别于造模后第4和7天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脑梗死后第4天时血清VEGF及SDF-1的水平.结果:在脑梗死后第4和7天时,与溶剂对照组及NGF+PI3K拮抗剂组大鼠比较,NGF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较低(均P<0.05).脑梗死后第4天时,NGF治疗组大鼠的血清VEGF及SDF-1水平均高于溶剂对照组、NGF+PI3K拮抗剂组(P<0.05).结论:NGF治疗可改善成年大鼠脑梗死缺损的神经功能,并促进脑梗死大鼠血清VEGF及SDF-1的表达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上述作用的调控.
作者:李小强;凌莉;李楚翘;马文斌;尹义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目前心衰的发病率继续增长,好多心衰患者终发展成顽固难治性心衰,需要血液透析滤过技术渡过难关,但生活质量非常差[1].治疗心衰的医疗成本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较高的,尤其是心衰恶化到需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阶段,虽然效果显著,但成本极高[2],临床上心衰患者病情变化极容易受到天气因素影响,所以有学者提出了低温恶化心衰概念[3],而我中心之前的研究[4],也发现对射血分数下降心衰患者进行有效的温控,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同时也保证了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化勇;肖明;李洪远;常方圆;马娜娜;刘跃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一起丙型肝炎病毒(HCV)“暴发流行”事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来了解此次事件的起源时间和传播源头.方法:首先对“暴发流行”事件调查中的192例血清样本作为研究组进行基因分型,得到2a亚型和6a亚型,选取相应基因亚型的对照组样本,采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通过构建的时间尺度树推断此次HCV可能的起源时间及传播源头.结果:此次“暴发流行”事件的192例患者中,66例为2a亚型,119例为6a亚型,未发现其它的基因亚型.对2a亚型数据集以及6a数据集分别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提示两者都主要起源于2~5年前,均符合医源性感染的特点.结论:此次广东省HCV“暴发流行”事件中HCV主要基因型为2a和6a,主要起源于2~5年前,符合医源性传播特点,随着时间的延长积累了众多病例导致“暴发”.
作者:邹霁;胡建兰;安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ICU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2014年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调查ICU患者1 225例,发生医院感染182例,医院感染率为14.86%;ICU病原学标本送检率95.22%;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真菌,分别占69.16%、18.22%、12.62%;感染部位中呼吸道、血液、泌尿道,分别占70.43%、11.30%、4.78%.结论:我院ICU医院感染率与同地区、同级别的医院持平,病原学标本送检率符合国家标准,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
作者:钟瑶;陆芳芳;罗玉英;由天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miR-146a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采集98例一般脓毒症患者、69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检测miR-146a的表达,ROC曲线分析miR-146a在脓毒症中的诊断意义.结果:miR-146a在健康组、一般脓毒症组与重症脓毒症组中的表达依次降低,ROC曲线分析表明miR-146a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83,当miR-146a为0.805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967和0.940;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94和0.744.miR-146a诊断脓毒症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miR-146a为0.530诊断脓毒症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796和0.986;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73和0.987.结论:miR-146a的表达可以作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以及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刘旭辉;王韧;张献玲;叶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妊娠中、晚期孕妇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的表现特点,为研究妊娠与压力性尿失禁之间的关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孕龄为14 ~ 40周的74例中晚期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尿失禁组(34例)和无尿失禁组(40例).均接受静息状态和大Valsalva动作时的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检查.观察指标有:膀胱颈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偏相关分析.P< 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中晚期妊娠尿失禁组的膀胱颈旋转角度、膀胱颈活动度以及大Valsalva动作时的膀胱颈角度、膀胱尿道后角均大于无尿失禁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中晚期妊娠尿失禁组的尿道旋转角度与孕周呈中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SUI的中晚期妊娠孕妇膀胱尿道周围支持结构有明显改变,尿道旋转角度随孕周的增大而增加.
作者:关晓琳;张晓薇;杜培;黎燕霞;汤佩玲;杨存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CYP2C9和CYP4F2)基因多态性对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患者136例,将患者分为4组:CYP2C9野生型组(CYP2C9*1*1)、CYP2C9突变型组(CYP2C9*3)、CYP4F2 rs2108622野生型组(CC)、CYP4F2 rs2108622突变型组(CT或TT),用TaqMan MGB探针法,检测CYP2C9* 3位点和CYP4F2 rs2108622位点基因型.记录一般资料,华法林初始剂量和基础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测定结果,并进行随访;记录初始服用华法林到INR首次达标的时间、华法林达标总用量和平均每日用量.结果:CYP2C9*1*1患者比CYP2C9*3患者INR首次达标时间长、INR首次达标时所需的华法林总量、日均剂量大(P<0.05).CYP2C9和CYP4F2rs2108622基因均变异的患者INR首次达标需要的平均时间短,且INR首次达标时所服用的华法林总剂量和平均日用量少,与2个基因均无变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只有CYP2C9基因变异患者相比,INR首次达标的平均时间缩短,达标时华法林总用量减少(P<0.05).结论:CYP2C9和CYP4F2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华法林维持剂量重要的遗传因素,患者用药前进行CYP2C9和CYP4F2基因型检查,预测华法林用药剂量,可减少抗凝过量的发生,缩短剂量调整的时间.
作者:马建新;董兵;马建慧;李胜萍;刘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所示动脉内穿行伪影(ATA)在急性脑梗死灌注状态及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4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均采用GE 3.0T超导MRI扫描仪行常规序列和三维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检查,通过观察脑血流量(CBF)伪彩图提示梗死核心区周围是否出现匍匐走行条状高灌注信号,将40例患者分为ATA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入院当日与入院后15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检查当日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A组患者入院当日与入院后15 d NIHSS评分好转、稳定及进展比分别为14/18、3/18、1/18;对照组患者入院当日与入院后15d临床NIHSS评分好转、稳定及进展比分别为分别是7/22、5/22、10/22,两组入院后15 d 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CBF伪彩图显示梗死核心区周围是否存在ATA,反映缺血梗死区血流灌注状态,能为临床评估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现状及近期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周建国;孟云;马先军;刘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隐匿阴茎是一种阴茎体发育正常,阴茎埋藏于耻骨前皮下组织的一种疾病[1],隐匿阴茎手术方式繁多,但何种术式为佳仍有争议,现在针对重型隐匿阴茎皮肤短缺,皮肤覆盖难问题,皮瓣转移术广泛应用于重度型隐匿阴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作者采用阴茎背侧带蒂包皮内板转移术治疗小儿重度型隐匿阴茎2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海;王玉芸;林国雄;孙为增;符策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小剂量地塞米松在脑梗死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将1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组(急性期组)、脑梗死亚急性期治疗组(亚急性期组)、安慰剂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安慰剂组则为常规治疗+1 mL生理盐水(安慰剂),急性期组为常规治疗+1mL(5 mg)地塞米松注射液(入院后第1~3天),亚急性期组为常规治疗+1 mL(5 mg)地塞米松注射液(入院后第4~6天),各组分别于治疗后的第7天行血常规及血沉检查,于治疗后的第1及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及修改后的Rankin量表对受试对象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急性期组的血沉较亚急性期组、安慰剂组及对照组明显减慢,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亚急性期组与安慰剂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根据Barthel指数及修改后的Rankin量表评定结果,急性期组的神经功能较亚急性期组、安慰剂组及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亚急性期组与安慰剂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在脑梗死急性期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杨直堂;苏进营;王静;刘志军;张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CP)预处理对老年全麻患者俯卧位状态下循环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拟择期在俯卧位下行右侧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60 ~ 75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组)和磷酸肌酸组(P组),每组20例.P组将磷酸肌酸钠以30 m~kg溶入50 mL的生理盐水中于麻醉诱导前30 min以100 mL/h速度持续泵注,N组于同时间点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俯卧位前1 min(T0)、俯卧位后1 min(T1)、3 min(T2)、5 min (T3)、10 min(T4)时记录患者的HR、MAP、CO、SV、CVP、脉压差变异率(PPV)及体循环外周阻力(SVR).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与T0相比,N组患者T1时HR明显升高(P<0.05),T1~T3时MAP、CO、SV明显降低,PPV、CVP、SVR明显增加(P<0.05);与N组相比,P组T1~T2时MAP、CO、SV明显升高,PPV、CVP、SVR明显降低(P<0.05),俯卧位后血管活性药物调控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CP预先给药能有效改善老年全麻患者俯卧位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体位改变引起的循环功能代偿不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许辉;疏树华;王迪;谢春林;柴小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配伍罗哌卡因单次坐骨神经阻滞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股神经旁置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TKA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术后行单次坐骨神经阻滞复合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根据坐骨神经阻滞用药不同随机分为2组:DEX+罗哌卡因组(D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6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镇痛药物用量、PCA按压的次数、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股四头肌肌力等.结果:D组患者术后8、12、24、36、48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低于R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12h高于R组(P<0.05),股四头肌肌力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痛药用量及PCA按压的次数减少,术后1d、2d的膝关节活动度(ROM)大于R组(P<0.05).结论:在TKA术后股神经置管镇痛中,右美托咪定配伍罗哌卡因单次坐骨神经阻滞比单独使用罗哌卡因阻滞镇痛效果较好,持续时间长,且不增加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
作者:王美容;李志鹏;蒋群锰;龚文魁;陈太新;柳垂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磁共振波谱技术(MRS)以及神经心理学量表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加rTMS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筛查,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评定,MRS对病变区的神经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OTCA、FAB评分以及MRS检测神经代谢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LOTCA、FAB评分分别为(87.10±3.16)分和(11.97±0.48)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MRS量化指标NAA/Cr、Cho/Cr分别为(1.64±0.08)、(1.17±0.07),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LOTCA、FAB量表评分以及MRS测定的NAA/Cr、Cho/Cr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OTCA、FAB量表评分以及MRS测定的NAA/Cr、Cho/Cr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改善患者执行功能是通过影响脑内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代谢产物来实现的,MRS可从分子水平显示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作者:周婷;巩尊科;王世雁;王密;汪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神经肽Y(NPY)与营养状态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通过队列研究方法,采用线性相关分析脑脊液和血清NPY水平与营养状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脊液NPY水平对CKD患者营养状态的诊断能力;采用生存分析法研究血清NPY水平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血清NPY水平与IL-6、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脑脊液NPY水平与eGFR、血清前白蛋白、MAMC及能量摄入量呈正相关(P<0.05);脑脊液NPY评价营养状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9%、58.2%;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PY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HR=1.801 5,CI:1.050 9~3.088 1).结论:CKD患者脑脊液NPY水平和营养状态相关,高血清NPY水平可能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谢丹丹;吕佩佳;陈杰彬;汪晓娟;李成杰;魏连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加味四物汤水提物(mSW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小鼠骨髓细胞动员及定植的影响.方法:结扎昆明种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AMI模型;DAPI胫骨骨髓腔注射标记骨髓细胞,灌胃给予mSWT,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EPCs比例;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骨髓细胞在AMI区的定植和微小血管密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60 mg/kg mSWT治疗后,mSWT治疗组外周血中EPCs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 0.05);AMI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梗死区炎性细胞浸润较少,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减轻,存活的心肌组织较多,明显可见较多的DAPI标记骨髓来源细胞在AMI区域定植、存活,且新生毛细血管增多.结论:mSWT能明显提高AMI小鼠外周血EPCs细胞比例,改善AMI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其作用可能与动员骨髓细胞趋化至AMI区域定植,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作者:王钰莹;魏英;雷江红;余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直视两针法”等技术改进对PPH手术操作过程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科行PPH术的683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中进行“直视两针法”等技术改进,对照组按照标准手术操作流程操作,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标本宽度、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观察组350例,手术时间平均(12.2±4.0) min,术中出血量(4.95±2.82) mL,标本宽度(2.61±0.32)cm,术后出血行止血手术2例,术后痔区水肿或血栓5例;对照组333例,手术时间平均(17.2±3.6) min,术中出血量(7.55±3.94) mL,标本宽度(1.18±0.56) cm,术后出血行止血手术5例,术后痔区水肿或血栓14例,术后感染1例,直肠狭窄1例,直肠阴道瘘1例.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切除宽度、深度适宜,术后严重并发症少见.结论:“直视两针法”等技术改进,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李英茹;张中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髌内侧滑膜皱襞及软骨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对30例MRI检查提示髌内侧滑膜皱襞阳性者分四型,软骨损伤分五级,分析两种检查所得髌内侧滑膜皱襞分型和软骨损伤分级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髌内侧滑膜皱襞分型:A型(n=3)呈线条状,紧贴股骨内侧髁;B型(n=13)呈棚架状,未覆盖股骨内髁前内侧;C型(n=8)呈棚架状,部分或全部覆盖股骨内髁前内侧;D型(n=2)表现与C型相似,但皱襞内有裂隙样异常信号.软骨损伤MRI分级为0级(n=10)、Ⅰ级(n=2)、Ⅱ级(n=7)、Ⅲ级(n=7)、Ⅳ级(n=4).两种检查所得髌内侧滑膜皱襞分型和软骨损伤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可作为滑膜皱襞术前评估的可靠手段,且对形态学异常的软骨损伤定量分级.
作者:李国;李建军;陈峰;詹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