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阳;吴敏
目的:探讨荧光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东南亚缺失型(--SEA)α地中海贫血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获取东南亚型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单个淋巴细胞,利用PCR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建立检测体系,并对生殖助孕中心24对携带东南亚缺失型α地贫夫妇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结果:单个淋巴细胞扩增成功率为93.39%(113/121),等位基因脱扣率为8.85%(10/113).24对夫妇进行24个周期PGD,共检测202个胚胎,获得202份囊胚期滋养外胚层细胞,其中检测成功为188个,扩增成功率为93.07%(188/202).经毛细管电泳分析,共诊断出35个正常胚胎,102个杂合子胚胎,51个重型地贫胚胎.移植了20个胚胎,12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的12例孕妇中,孕18周进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4例,其中3例检测结果与PGD实验结果一致,1例发生等位基因脱扣;流产2例,1例孕7周流产,流产物检测结果与PGD结果一致,1例孕11周流产,流产物未送检.结论:应用荧光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可对携带东南亚缺失型α地贫的夫妇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作者:李哲涛;李伍高;唐永梅;秦祖兴;严提珍;范莉;徐丽湘;蔡稔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比较胶体金法和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符合率,探讨两种方法在快速诊断MP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MP感染就诊者200例,其中儿童组100例,成年组100例,采用胶体金法和被动凝集法检测两组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在儿童组中被动凝集法MP-IgM抗体阳性检出率略高于胶体金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成年组中被动凝集法阳性检出率则显著高于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童组中当MP-IgM抗体滴度1:160,≥1:320时,胶体金法阳性结果与被动凝集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5.40%,95.30%;在成年组中当MP-IgM抗体滴度1:80,1:160,≥1:320时,胶体金法阳性结果与被动凝集法的符合率分别为0,61.90%,63.80%.结论:在小儿MP检测中,对于高滴度MP-IgM抗体,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可达到临床诊断需求.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年龄、发病进程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实现简便、快速、准确的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
作者:黎翠翠;李蔼文;苗霞;沈素晶;王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 ALL)是一类起源于前体B或T淋巴前体细胞在骨髓、血液、髓外的恶性增殖性肿瘤[1].好发于儿童,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占15%~20%.随着化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儿童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达95%以上,5年生存率超过80%.成人中虽然CR率达90%以上,5年生存率却只有30%~50%.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R/R ALL)预后差,5年总生存率少于10%.对于经过初次化疗后复发的患者,挽救性化疗后第2次CR率约为30%~45%,中位生存期5~9个月.对于原发难治的患者,首次CR期小于12个月,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后复发或者应用几种方法治疗后复发的患者,进行挽救性化疗后20%~30%可再次达CR,中位生存期3~6个月,治疗相关死亡率高达12%~23%[2].因此,alloHSCT是成人R/R ALL的唯一治疗选择,疾病CR是实现alloHSCT之前的关键步骤,目前第2次CR后行alloHSCT,5年生存率约33%,而第2次未缓解的患者行alloHSCT,5年生存率仅约17%[2].所以,对于成人R/R ALL的临床治疗目前仍非常困难,迫使需要探索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疾病愈后.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作为一种重组的抗原受体,具有结合抗原及激活T细胞的功能,与传统的化疗不同,它是能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免疫治疗,在体内外试验中都显示了明显的抗肿瘤效应,尤其CD19 CAR-T细胞在B细胞R/R ALL的临床试验中取得显著疗效,给成人R/R ALL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对CD19 CAR-T细胞治疗成人R/R ALL的疗效、不良反应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琼梅;史明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在肺部良性疾病治疗中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胸科医院胸外科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间由同一团队施行VAST治疗的6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具体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单孔胸腔镜手术组32例,三孔胸腔镜组34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手术均按预定方案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胸.单孔胸腔镜组和三孔胸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在切口长度、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优于三孔组(P<0.05),但单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稍长(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疾病是安全可行的,且较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更加微创和美观,值得推广.
作者:丁翔;张朝东;华丛书;王文生;葛圣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癌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40~65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I~II.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15 min,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10 min内泵完),继之以0.4μg/(kg·h)速度维持至关腹;C组以相同速度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T0)、术毕(T1)、术后1 d(T2)采集颈内静脉血4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NK细胞的水平,计算CD4+/CD8+的比值;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2、IL-10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C组T1、T2时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D组T1、T2时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T1、T2时CD3+、CD4+、NK细胞水平升高(P<0.05),D组在T1、T2时IL-2明显增高,而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肝癌切除术患者手术创伤导致的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作者:黄以庭;罗慧;冯雅薇;沈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严重腹腔感染是指合并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的腹腔感染.国外学者将腹腔感染分为3种原因:阑尾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其他腹腔内器官的炎症或穿孔、手术后,相应病死率为10%、50%、60%[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79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救治策略、以期改善预后.
作者:吴玉娟;刘宁;李艳;朱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NEDD9、Ki67、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30例正常胃黏膜,54例早期胃癌及51例进展期胃癌进行NEDD9、Ki67、P53蛋白检测.结果:(1)NEDD9、Ki67、P53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胃黏膜、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组织中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胃癌组织中NEDD9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P<0.05);Ki67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P53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EDD9和Ki6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16,P=0.027).结论:NEDD9、Ki67、P53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胃黏膜、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组织中依次升高,且在早期胃癌中表达率已显著升高,联合检测三者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胃癌恶性程度的评估.
作者:王娜;徐小艳;申洪;张思森;吴莉华;杨金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基底细胞癌不同手术切缘下的切缘阳性率及肿瘤复发率.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关于基底细胞癌手术切缘及术后复发的研究,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严格评价,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37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分析14711例基底细胞癌,直径12~25 mm.发生部位在鼻部、眼睑、前额.手术切缘在1~3 mm.3、2、1 mm切缘下阳性率为13%、15%、17%;复发率为2%、4%、2%.鼻部基底细胞癌3、2 mm切缘下阳性率为14%、17%.结节性基底细胞癌3、2 mm切缘下阳性率为6%、7%.结论:面部结节型直径不超过25 mm的基底细胞癌以2~3 mm为手术切缘可获得安全美观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娅;王明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细胞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与乳腺癌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STAT3表达与乳腺癌者生存数据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存档蜡块130例,癌旁组织标本61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STAT3的表达情况,比较表达率的差异,并分析乳腺癌患者STAT3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TAT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STAT3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ER及PR表达情况密切相关;但与年龄、组织学分级及Her-2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TAT3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患者预后差.Cox回归模型分析则显示,PR及STAT3均为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STAT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子.
作者:王庆涛;黄海洋;邹青峰;邓星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是否可以起到控制医疗费用的作用.方法:将剖宫产病例800余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实验结束后,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总费用、西药费、护理费等项目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西药费、护理费等项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剖宫产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景丽俊;吴坤显;黄汉腾;马玉琴;王嘉锋;洪少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血管化腓骨肌皮瓣用于修复和重建下颌骨软硬组织缺损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腓动脉可能出现变异,腓动脉替代胫后动脉,血管化腓骨肌皮瓣切取后可能造成小腿足端血运障碍,以及穿支血管解剖位置不恒定,术中盲目操作可能导致手术失败.CT血管造影可以提供穿支血管的准确信息,通过设计选择优化的穿支动脉,保证移植皮瓣得到足够的血供而存活[1].本研究对9例拟行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软硬组织缺损的患者,术前应用有CT血管造影,了解腓动脉有无变异、对穿支血管进行体表定位,临床效果确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黎波;兰玉燕;张力;周航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郑州市女性乳腺疾病的患病特点及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指导女性乳腺疾病的防治.方法:选取2015年7-10月进行乳腺疾病普查的6310名女性为调查对象,进行临床检查及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普查可疑对象进行乳腺彩超、乳腺钼靶和病理检查等,分析患病率,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乳腺患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郑州市女性乳腺疾病的患病率为24.94%,乳腺癌的患病率为0.06%.乳腺疾病患病率与女性自身的生理病理因素月经情况、生育年龄和流产史密切相关(P<0.05),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型的女性乳腺患病率也有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职业类型对女性乳腺患病率有明显影响.结论:郑州市女性乳腺疾病患病率相对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政府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乳腺疾病普查普治工作,加强女性乳腺疾病的二级预防.
作者:孙晓燕;江彦;刘寒松;张小利;霍彦平;韩鹏黎;孙蕾;曹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肺挫伤早期血清中TNF-α、IL-1β、IL-10、IL-13和肺超微结构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1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肺挫伤组和对照组.建立肺挫伤模型,于挫伤后1、2、3、4 h检测血清TNF-α、IL-1β、IL-10、IL-13含量,同时获取肺功能数据,并观察肺超微病理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肺挫伤早期TNF-α、IL-1β表达升高,IL-10、IL-13表达持续下降,肺超微结构可见肺泡壁损害,肺泡腔内及间隔间大量炎性渗出,肺泡通气量及PO2明显下降,P-AO2持续加大,肺顺应性下降.结论:肺挫伤早期TNF-α、IL-1β表达明显升高,血清IL-10、IL-13表达降低,造成肺组织超微结构进行性破坏,肺功能持续降低.
作者:曾礼;王伟;熊新明;方丹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小板微粒(PMP)的数量变化及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9例住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永久性房颤25例、持续性房颤27例、阵发性房颤57例,及44例同期住院窦性心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血浆中PMP数量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1)房颤各组PM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永久性房颤组PMP水平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房颤各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永久性房颤组高于持续性房颤组及阵发性房颤组(P<0.001);(3)PMP与Hs-CRP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204,P=0.033).结论:PMP可能参与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增强炎症反应,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
作者:柳菲;孟兆慧;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登革热病患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分别选择2014年和2015年5-12月两个时间段确诊的280例和32例登革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A和B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分布,年龄分布和发病时间分布.同时检测所有患者其他呼吸道病毒情况.结果:B组发热、肌痛/骨痛、身重乏力、腹泻、纳差、皮疹和出血发生率均高于A组,两组患者头痛、肌痛/骨痛、身重乏力、皮疹症状体征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年龄在21~30岁(28.57%)和31~40岁(25.36%)占的比例较大,B组中,年龄在41~50岁(19.69%)和51~65岁(25.00%)占较大比例,两组患者在51~65岁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年龄段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登革热发病高峰期为10月份(64.29%),其次是11月份(28.21%);2015年,登革热发病高峰期为10月份(84.38%),其次是11月份(12.49%),两组患者10月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九大呼吸道病毒阳性检测率为30.36%(85/280),其中MP 38株(44.71%),LP124株(27.24%);B组九大呼吸道病毒阳性检测率为34.38%(11/32),其中MP 4株(36.36%),LP13株(27.27%),两组患者各种病毒的检测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时间广州地区登革热发病情况不同,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年龄分布和发病时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詹铀超;秦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下不阻断肾动脉对T1a期周边型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经腹途径腹腔镜下不阻断肾动脉对T1a期周边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并总结初步的临床经验.结果: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共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均为T1a期周边型肾肿瘤.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因出血术野不清而暂时阻断肾动脉后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108~210 min,中位值135 min,术中估计失血量100~750 mL,中位值320 mL.随访2~24个月(中位值12个月),术后无肾脏继发出血、漏尿等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腹腹腔镜下不阻断肾动脉对T1a期周边型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是可行的、安全的,能大程度保护肾功能.
作者:姜少军;王斌;谢克基;蔡岳斌;韦兴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HLA-B27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疾病活动与临床特征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收集并观察研究112例中轴型SpA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82例HLA-B27阳性和30例HLA-B27阴性中轴型SpA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数据来源为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结果:(1)HLA-B27阴性患者较阳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明显偏晚,男女比例、病程无显著差异.(2)HLA-B27阴性组的严重髋关节病变、外周关节炎、附着点炎及全身症状的比率均明显低于HLA-B27阳性组,家族聚集现象、葡萄膜炎和脊柱的放射学改变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3)疾病活动性指标的改变包括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升高HLA-B27阴性组明显低于HLA-B27阳性组.结论:中轴型SpA与HLA-B27相关性强,HLA-B27阳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明显偏早,病情相对较重,预后较差.
作者:毛绍园;张秀灵;尚静静;邹桂香;刘念;段新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影响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早期撤机的术前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心儿科CICU监护的先心病术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整理并分析术前相关影响因素与术后早期撤机的关系.划分机械通气时间≤24 h为早期撤机组,>24 h为晚期撤机组.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早期撤机率与以下术前影响因素有关:心功能Ⅰ级、NNIS分级0~1级、ASA分级1级、无肺部感染及无或轻度肺动脉高压(均P<0.05).(2)非条件Logsi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心功能Ⅰ级是独立影响因素,其OR值(95%CI)为3.9(1.9~7.7).结论:先心病婴幼儿术前心功能Ⅰ级、无肺部感染、无或轻度肺动脉高压、NNIS分级0~1级及ASA分级1级有利于术后早期撤机,其术前心功能Ⅰ级是有利于早期撤机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林超;李轩狄;李运泉;林约瑟;巴宏军;朱玲;覃有振;王慧深;张兴;杨荣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与细胞自噬在胚胎心肌细胞肥大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使用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大鼠胚胎心肌细胞株H9c2细胞,建立体外心肌细胞肥大模型,通过药物抑制和基因过表达及敲除等方法分析细胞自噬通路AMPK-LC3Ⅱ.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可快速诱导CaMKⅡ及细胞自噬相关通路AMPK磷酸化以及细胞自噬标记蛋白LC3Ⅱ表达,CaMKⅡ抑制剂以及基因敲除和药物抑制CaMKⅡ下游因子组蛋白乙酰转移酶4(HDAC4)可显著阻断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LC3Ⅱ蛋白表达(P<0.05).结论:CaMKⅡ作为心肌肥大病理过程的中心调控子,可以通过AMPK或其下游HDAC4直接或间接调控细胞自噬,进而调节心肌肥大的发生发展.
作者:罗敏;张慧蓉;赵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绿原酸(CGA)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20μmol/L的Aβ25-35诱导PC12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并以5个不同浓度CGA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确定后续实验CGA的3个浓度.随后,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Model组及3个浓度CGA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荧光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结果:CGA各组较Model组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下降,SOD和GSH-Px活力升高、MDA水平降低,MMP耗散减少,Caspase-3表达下降(P<0.05).结论:CGA对Aβ25-35致PC12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细胞抗氧化能力和线粒体损伤有关.
作者:林茂;王敏;刘芳;罗小金;高仕琴;王吉博;彭浩;王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