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PS协同PLA经JNK信号通路诱导NCI-H292细胞分泌IL-6、IL-8

陈冰;张玲玲;刘玉文;范晓云

关键词:多聚左旋精氨酸, 脂多糖, JNK信号通路, 白介素-6, 白介素-8, NCI-H292
摘要:目的:研究多聚左旋精氨酸(PLA)和脂多糖(LPS)协同诱导气道上皮细胞NCI-H292分泌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将NCI-H292细胞分为空白组、PLA组、LPS组、PLA+LPS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JNK的磷酸化水平,并比较SP-600125作用与否对JNK磷酸化和IL-6、IL-8表达量的影响.结果:PLA、LPS诱导NCI-H292 JNK 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两者有协同作用(P<0.01);LPS协同PLA 诱导NCI-H292分泌IL-6、IL-8 (P< 0.05);SP-600125抑制PLA、LPS、PLA+LPS诱导的JNK磷酸化(P<0.05)和IL-6、IL-8分泌(P<0.05).结论:JNK信号通路参与LPS协同PLA诱导NCI-H292分泌IL-6和IL-8的过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与脑白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是加拿大神经病学家HACHINSKI于1987年提出的放射学诊断术语.用于描述皮质下和脑室周围的脑白质的弥漫性斑点状或斑块性改变.在颅脑CT上呈低信号,在MR加权像呈高信号.国外多中心前瞻性研究[1]表明LA是引起老年人生活能力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LA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抑郁、下肢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同时LA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合并LA的卒中患者比单纯的卒中患者再发卒中的危险性高.

    作者:陆绍航;王恰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VIM-DWI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因子ER、c-erbB-2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关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因子雌激素受体(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IVIM-DWI图像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不同ER、c-erbB-2表达强度组间IVIM-DWI参数f值、D值、D*值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ER表达强度组间f值、D*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f值、D*值与ER表达强度存在弱负相关(r=-0.334,r=-0.281;均P< 0.05).不同c-erbB-2表达强度组间f值、D值、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c-erbB-2表达强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值、D*值与不同ER表达强度组间存在相关性,可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提供有价值的组织学信息.

    作者:邹雪雪;秦东京;张虎;马德晶;张莉;张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DAB2IP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DAB2IP(DOC-2/DAB2 interactive protein)在人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前列腺癌和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DAB2IP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DAB2IP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AB2IP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均可检出,在5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DAB2IP主要呈局灶性低表达,强阳性表达率为10.0%(5/50);而在3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切片中,DAB2IP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30/30),其强阳性表达率为8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中DAB2IP表达强度在不同Gleason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神经侵犯不相关(P>0.05).结论:DAB2IP表达下调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为前列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作者:李佩琴;杨少芬;于莉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中间性钙化的MRI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MRI检查对乳腺X线之中间性钙化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行乳腺X线检查中间性钙化患者74例80个病灶为研究组,术前行MRI检查,对照组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乳腺X线表现为中间性钙化,而未作MRI检查的患者102例109个病灶,两组均接受手术切除,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结果(研究组术前MRI、对照组X线)对中间性钙化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研究组病理检出良、恶性病灶分别为56、24个,MRI检查对中间性钙化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41.4%,准确性为57.5%,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39.3%,阴性预测值为100.0%;对照组病理检出良、恶性病灶分别为81、28个,乳腺X线对中间性钙化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均为25.7%;MRI恶性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X线,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1,x2=4.35,P<0.05及v=1,x2=19.6,P<0.01).结论:MRI检查对乳腺X线摄影之中间性钙化良、恶性病变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可提高活检恶性阳性率.

    作者:蒋国元;周志琴;邱毅;申霞;胡小池;李廷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阻抗法稀释模式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电阻抗法稀释模式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中的应用.方法:样本对照研究.结合显微镜复检规则,选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100 × 109/L,镜检筛选有血小板聚集的52例患者复采静脉血,制备全血、4.5倍、10倍稀释样本,分别复测各样本5、15、30、50、60min PLT数值,以光学法结果为对照,配对t检验比较各计数值的差异.结果:60 min内全血模式、4.5倍稀释模式PLT计数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光学法5 min结果(147.96±60.31)× 109/L为标准对照,光学法和阻抗法全血模式各时间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阻抗法全血模式各时间点、稀释4.5倍模式(15、30、50、60 min)、稀释10倍模式(50,60 min)间结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稀释4.5倍模式(5 min)、稀释10倍模式(5、15、30 min)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镜检筛选,电阻抗法4.5倍稀释(5 min)或10倍稀释(5~30 min) PLT计数结果,可应用于EDTA-PTCP血小板数据纠正.

    作者:邵永生;张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指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用于清醒志愿者对冷热刺激时痛觉反应的研究

    目的:通过冷热刺激诱发疼痛,探讨指光电容积脉搏波(PPG)分析技术用于清醒患者疼痛评估和监测的可行性.方法:30例健康男性自愿者将右手按先后顺序分别放入42℃、48℃、3℃水中各90 s,每2个试验间休息10 ~ 20 min,记录每次刺激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RS),描记入室后20 min(T0)时及每次刺激前及结束后即刻左手食指PPG各30 s,数据做离线分析.结果:与温度刺激前比较,各组刺激后PPGA、PBI均显著降低(P<0.05);刺激后42℃组与48℃组间PBI、PP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3 ℃组比较,刺激后42℃组、48℃组PBI、PPG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三组间NR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42℃组与48℃组PBI、PPGA与NRS的相关性均较差;3℃组PBI、PPGA与NRS呈中等强度负相关.结论:轻中度的伤害性刺激可导致PBI、PPGA的改变,但其变化幅度与重度疼痛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PPG分析技术可评估和监测清醒时温觉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

    作者:张列亮;应俊;华福洲;张静;胡衍辉;罗振中;龙小飞;徐国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气管插管是常用的人工气道建立方法,是成功进行有效呼吸道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但总有部分患者由于解剖异常、病情、环境及医源性等因素而导致插管困难或失败,影响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先后为38例尝试各种气管插管失败的患者施行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醒政;王涛;刘力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原位杂交检测IMP3、 IGF2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不同类型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98例胶质瘤标本及20例非瘤脑组织中IMP3和IGF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随机选取IMP3及IGF2不同程度阳性表达病例行IMP3和IGF2 m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在不同类型胶质瘤组织中IMP3蛋白、IGF2蛋白及IMP3 mRNA均呈高表达,除少突胶质细胞瘤外,二者在Ⅲ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Ⅱ级(P< 0.0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二者的表达水平高.IGF2 mRNA在不同类胶质瘤中均有表达,但在Ⅱ级、Ⅲ级肿瘤组织及胶质母细胞瘤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P3、IGF2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级别及术后生存时间关系密切(P<0.05).结论:IMP3和IGF2对胶质瘤的恶性进展、患者预后存在一定影响,两者可能成为脑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特异靶点.

    作者:谢欣;易韦;于燕妮;陈祎;张著学;杨迎春;文安智;褚明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维生素D缺乏与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es,CKD)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VitD)缺乏的情况[1-2].VitD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重要激素,其缺乏与CKD患者病情的进展有密切的关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低25 (OH)D水平和低1,25(OH)2D水平是CKD患者和终末期肾衰(ESRD)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3-4],校正危险因素后发现,25 (OH)D<15 ng/mL与ESRD的风险相关[5].

    作者:袁思捷;李申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反式维甲酸减少舌癌小鼠髓样来源抑制细胞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后对机体肿瘤免疫应答内环境的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10只;ATRA治疗组10只,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水饮用16周后,腹腔给药ATRA,每周1次,连续12周;PBS组10只,4NQO水饮用16周后,腹腔注射PBS,每周1次,连续12周.第28周取全舌标本,肉眼观察大体损害,流式细胞学分析外周血中髓样来源抑制细胞(MDSC)及成熟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结果:整个实验期间,所有小鼠均存活.ATRA治疗显著减少了4NQO诱导小鼠舌黏膜病变发生的个数(P<0.05).使4NQO诱导小鼠外周血中MDSC比例降低(P=0.048),成熟DC细胞比例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性意义(P=0.595).结论:ATR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舌癌小鼠体内MDSC的比例,可能增加成熟DC的比例,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作者:储眉;唐文;周媛;苏宇雄;廖贵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风险,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防治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透析龄>3个月,维持性血透的死亡患者共102例,将2015年在本院接受3个月以上维持性血透存活患者28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因心血管原因死亡35例(34.3%);感染28例(27.1%);脑血管意外20例(19.4%);死亡组患者的平均年龄(62.21±11.14)岁,显著高于对照组(56.96±15.78)岁,平均维持透析时间(37.27±38.35)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30.54±27.86)个月,平均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磷患者总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低血磷与正常血磷患者;PTH<150 ng/mL和PTH>300 ng/mL患者的总死亡率显著高于PTH 150 ~ 300 ng/mL的患者.结论:心血管疾病、感染、脑血管意外是本院维持性血透患者常见的3种死亡原因.高龄、透析龄长、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和炎症状态、高磷和高PTH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侯爱珍;陈囿元;肖观清;张喆;孔耀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征象,提高对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术前MRI资料.结果:6例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少突胶质细胞瘤伴间变特征3例,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边界稍模糊,MRI平扫为长T1长T2信号,FLAIR像呈等或高信号,DWI(b=1 000 s/mm2)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轻度斑片状强化.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边界清晰,实性部分呈稍长T1等或稍长T2信号,肿瘤边缘多发坏死囊变,DWI(b=1 000 s/mm2)病灶弥散受限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少突胶质细胞瘤伴间变特征可以表现出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影像特征,与间变成分多少有关.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MRI具有一定的特征表现,结合患者一般资料与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术前进一步诊断.

    作者:李颜良;张勇;程敬亮;卜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在儿科重症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小儿重症感染中的变化,评价其诊断价值及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观察PCT在小儿全身细菌感染、局部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无感染患儿中的变化情况.依据小儿危重病评分法,观察病情危重程度和PCT的相关性.结果:PCT作为细菌感染指标,在比较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时有统计学意义.PCT在全身性细菌感染组中,与病情危重程度存在相关性.但在局部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及无感染组中差异未见显著性.结论:PCT可有效地区分全身或局部细菌感染.而且PCT在全身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中与病情危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劭懂;陈俊;葛许华;刘勇;时珺;张琴;喻文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停跳冠脉搭桥围术期心功能变化及原因

    目前冠心病发病持续增多,不停跳冠脉搭桥(off-puao coronany arterygraft,OPCABG)技术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通过检测脑利钠尿钛C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TnⅠ)在OPCABG围术期的变化规律来反应心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原因及指导临床实践活动.

    作者:张竞超;宋晓东;郭龙辉;李光峰;黄明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肾综合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主要指心脏衰竭导致肾脏损害的病变.在过去的10年,心肾的相互作用得到密切的关注;CRS的定义也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发展和完善[1].2010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和急性透析质量指导组(acute 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 group,ADQI)发表专家共识[2],明确地将CRS定义为:心脏和肾脏其中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另一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余云华;沈明;李然;郑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PEG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功实施PEG 20例,平均耗时(8.67±1.90)min.放疗期间维持患者营养状况,所有患者放疗均顺利完成,1例发生术后造口感染,未发生胃肠穿孔、出血、包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0例患者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能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是一种安全、方便,符合生理的肠内营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荣;朱苏雨;聂少麟;谢燕平;秦昂;黄再捷;鲁琼辉;刘科;袁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icroRNA-133b调节FOXL2基因的表达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microRNA-133b(miR-133b)是否调控FOXL2基因的表达,阐明miR-133b及FOXL2在Hela细胞(宫颈癌细胞)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133b是否靶向作用于FOXL2基因.体外培养Hela细胞,分实验组(miR-133b组)和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组,NC组),分别瞬时转染miR-133b及NC mimics,48 h后用Trizol及RIPA法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及总蛋白,RT-PCR技术检测两组FOXL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两组FOXL2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连续7d分别测两组Hela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miR-133b可能作用于FOXL2 mRNA 3'UTR区域.实验组FOXL2mRNA和FOXL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Hela细胞的增殖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过表达的miR-133b通过结合并影响Hela细胞中FOXL2 mRNA靶向抑制FOXL2蛋白的表达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为宫颈癌的诊疗提供作用靶点.

    作者:胡飞;刘俊;李亚玲;梁惠宇;姚永明;张伟;唐胜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临床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临床预后并探寻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有因爆发性心肌炎接受ECMO辅助的成年患者.收集患者术前基本情况、行ECMO期间相关临床情况、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等资料.将患者按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两组,先通过组间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可能危险因素,然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ECMO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3例,院内存活率为78.7%.存活组ECMO辅助时间平均75 h,机械通气时间平均120 h.ECMO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肾功能衰竭16例(48.4%),败血症7例(21.2%),肺部感染6例(18.1%),MOF 6例(18.1%),脑出血3例(9%),肢体缺血4例(12.1%).患者ECMO前行CPR,患者ECMO前高乳酸水平,ECMO期间的血制品大量输注,并发肾功能衰竭、脑出血、胃肠道并发症、MOF,肢体缺血,高胆红素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结论: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积极行ECMO辅助,能改善机体组织灌注及防止并发症,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廖小卒;李斌飞;程周;冯力;袁勇;李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种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创伤反应的比较

    目的:比较辅助胸腔镜、完全胸腔镜和单孔胸腔镜3种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早期创伤反应的异同.方法:将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65例早期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辅助胸腔镜手术组(A组,n=58),完全胸腔镜组(C组,n=56)和单孔胸腔镜组(U组,n=51).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结果:3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液总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1 d VAS评分、术前及术后5、7d的白细胞计数、术前及术后7d时的C-反应蛋白含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P=0.002)、术后3 dVAS评分(P=0.003)、术后第1天(P=0.002)、3天(P=0.029)白细胞计数、术后第1天(P=0.000)、3天(P=0.000)、5天(P=0.013)C-反应蛋白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胸腔镜下治疗早期NSCLC早期创伤反应优于辅助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单孔胸腔镜技术值得临床推广.未来需要更多的试验阐明单孔胸腔镜是否优于完全胸腔镜.

    作者:朱启航;肖海平;何哲;区柱安;乔贵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NF、NCAM-180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NF、NCAM-1 80在阴道前壁中的表达及其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方法:选择58例POP患者,另取同期39例非PFD患者为对照,术中取患者阴道前壁相似部位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F和NCAM-18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CAM-180的表达水平.结果:POP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结构变薄,神经纤维萎缩、稀疏.与对照组相比,POP组患者N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CAM-180表达水平升高,且二者均与年龄、绝经状态呈负相关.NCAM-180与NF呈负相关.结论:NF、NCAM-180可能参与了POP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冬霞;王鲁文;高桂香;王丽艳;刘志超;李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