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昕;刘琦;刘进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 MM )患者荧光原位杂交( FISH )结果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统计57例初诊 MM 患者的临床特征及 FISH 检测的遗传学异常(其中17例患者经 CD138磁珠分选),分析其间的关系。结果:D13S319缺失和RB1缺失均与更高水平的乳酸脱氢酶(LDH)(P =0.024; P =0.018)及骨髓瘤细胞比例相关(P =0.027; P =0.013)。1q21扩增与更高水平的 LDH 量相关(P =0.030),与轻链型骨髓瘤发生相关(P =0.023)。 IgH 重排与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相关(P =0.009)。 D13S319缺失、1q21扩增、RB1缺失及IgH 重排之间均两两相关(P <0.01)。结论:FISH 检测的MM患者遗传学异常与多种临床预后指标相关,对于更完善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较大作用。
作者:蔡可;黄红铭;马亚男;姜胜华;丁润生;陆伟;沈毅;孙中伟;吴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胸导管探查术患者全麻效应的影响。方法:住院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两组:一组为 D 组(右美托咪啶组,负荷量为0.8μg/kg,15 min 内,维持量0.4μg/(kg·h);另一组为 N 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用药,苏醒期质量,苏醒时间,不同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及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D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用量及苏醒期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镇静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2)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比较:入室后(T1)、手术结束时(T4)及离室时(T6)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及拔管时(T5),D 组均低于 N 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心率比较:入室后(T1)及手术结束时(T4)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拔管时(T5)及离室时(T6),D组心率均低于N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3)术后D组不良事件发生少于N组。结论: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8μg/kg,维持量0.4μg/kg,能够预防淋巴外科手术中气管插管反应,提高苏醒质量;但在拔管后仍需临床常规监护,防治心动过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冯枫;唐祎航;关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 AVF )相对透析导管栓塞和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但仍有至少30%的AVF 并发狭窄、感染、瘤样扩张、血栓等[1-2]。其中动脉瘤发生率较高,危害较大[3]。2002年ORI 等[4]研究证实AVF 使心排出量(CO)增加,影响心脏功能,因此在积极处理严重瘤样扩张的同时,缩窄瘘口,对减轻心脏前负荷有重要意义。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国内外对AVF 动脉瘤处理前后心脏功能变化的报道,因此本中心观察了高血流量AVF 动脉瘤手术治疗前后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荣;何英;钱丰;徐国林;吴文慧;许贤林;何小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儿童颅内动脉瘤十分少见,与成人颅内动脉瘤有所不同。目前,介入栓塞术治疗成人颅内动脉瘤已较为成熟,但其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报道较少。现将我科经介入栓塞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情况进行报告。
作者:羊飞龙;夏祥国;黄昌仁;陈礼刚;许伍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发病时间≤4.5 h 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的重型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发病时间≤4.5 h且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的重型脑梗死患者127例,将68例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59例不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脑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前和治疗后7、30 d通过NIHSS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后90 d 时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综合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后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7、30 d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90 d 的mR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脑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 vs 0%,7.5% vs 5.1%, P >0.05)。结论:NIHSS 评分≥15分且发病时间≤4.5 h的重型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童艳飞;张佩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COPD )是一种以持续存在、呈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组慢性肺部疾病[1],而这种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主要是由小气道病变(气道炎症、气道纤维化、气道阻力增高)和(或)肺实质病变(肺泡薄壁组织破坏、肺泡支撑结构消失、弹性回缩力降低)综合所致。近年来,由于COPD在全球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国内外对这个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小气道的纤维化和闭塞可能是导致COPD患者呼吸道生理功能障碍的主要贡献者,其中,气道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EMT 还参与了许多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范围从发育障碍、纤维化、组织重塑到肺癌[2]。但是,EMT 在气道重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罕有报道,本文就近年来 EMT与COPD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个简短综述。
作者:李竹;刘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双源CT血管造影对心肌桥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双源 CT 冠脉造影诊断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壁冠状动脉(MCA)被心肌包绕程度分组,比较其平均长度、管径变化及伴发动脉粥样硬化(AS)情况,分析其与肌桥厚度的相关性。结果:浅表型33例,深在型56例,心肌桥平均厚度(1.78±1.26)mm。浅表型MCA平均长度(12.93±8.15)mm短于深在型(16.50±7.08)mm (P <0.05)。浅表型组MCA不同方向上管径狭窄变化率存在差异(P <0.05)。73.03% MCA侧端迂曲成角。两型伴发AS多位肌桥近段,分别占30.30%和37.50%(P >0.05)。结论:MCA平均长度与肌桥厚度相关;不同方向上的MCA管腔狭窄变化存在差异;AS 发生与 MCA 被包埋的程度无关。双源CT对心肌桥影像特点的评价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虞崚崴;李惠民;丁茗;李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肥大细胞(mast cell)是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靶细胞,是与IgE 有关的免疫调节细胞,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大细胞也参与非过敏性刺激引发的炎症免疫性疾病。深入研究肥大细胞的功能,对于相关炎症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仅对与肥大细胞相关的若干炎症免疫性疾病做一综述。
作者:贾云莉;李世刚;柳蔚;喻玲玲;曾小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细胞 DNA 定量分析技术(DNA-ICM)在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2例尿液标本,其中92例来自尿路上皮癌患者,70例来自良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分别采用DNA-ICM和液基细胞学(LBC)两种方法进行检查,并将两种结果对比。结果:细胞DNA-ICM在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敏感度为65.2%、特异度为100%,LBC 分别为27.2%、98.6%,DNA-ICM 检查的敏感度高于 L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上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尿液标本中DNA-ICM敏感度为77.1%,高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尿液标本的57.9%,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胞DNA-ICM在诊断尿路上皮癌方面有较大应用价值,可提高尿脱落细胞学的阳性检出率,是尿路上皮癌诊断和随访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苏杰;陶伟;张培;梁朝朝;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目前治疗静脉曲张主要有激光治疗、硬化剂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上有效的、公认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较好,复发率低,但其治疗缺点为创伤大、手术及住院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我院采用术中使用驱血带配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方式治疗静脉曲张,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缩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海庆;王旭;鉴涛;秦委委;许飞;辛振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者健康问卷的抑郁症状群分量表( PHQ-9)评估空军总医院的110例 DF患者的抑郁情况,收集和分析 DF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结果等,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DF 患者抑郁率为47.3%。蚁行感( OR =23.401, P =0.009)及腹泻与便秘交替(OR =6.901, P =0.017)是DF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医疗保险(OR =0.217, P =0.007)是保护因素。结论:蚁行感、腹泻与便秘交替、无医疗保险对于预测DF患者的抑郁发生有一定价值。
作者:朱潇潇;刘一苇;霍瑞婷;关小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 PDGF-D rs3809021、rs795027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27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 IVUS )结果将粥样斑块分为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 PDGF-D rs3809021、rs7950273基因多态性及测序鉴定,并与112例正常者对照。结果:PDGF-D 基因rs3809021位点多态性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DGF-D 基因rs7950273位点中,携带C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G + CC)可增加总体冠心病发病风险;易损斑块组患者的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高。结论: PDGF-D rs795027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相关,C 等位基因使易损斑块的发生率增加,rs7950273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作者:刘相飞;陈玉东;高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以及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NICU住院治疗的患儿70例。分为两组:(1)枸橼酸咖啡因组(观察组,35例),枸橼酸咖啡因,首剂负荷量20 mg/kg,24 h 后给予维持量5 mg/kg,每天一次,如呼吸暂停仍频繁发作,可增加剂量至10 mg/kg;(2)氨茶碱联合纳洛酮组(对照组,35例),氨茶碱首剂负荷量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 mg/kg,每12 h一次,同时予纳洛酮0.1 mg/kg,每12 h 一次,氨茶碱首剂后6h即给予纳洛酮治疗,二者交替使用。观察患儿呼吸暂停、氧疗持续时间、脑损伤发生、病死率及耳声发射未通过率等相关情况,并记录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 AOP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氧疗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儿在病死率、脑损伤发生率及耳声发射未通过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3)在治疗阶段,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较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更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郭玥馨;牛莉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手术治疗105例肾结石患者,其中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A组)53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B组)52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A、B组在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结石表面积、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A、B组在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时间上具有差异性。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20 mm左右肾结石在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上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相当,但在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日上优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可以作为20 mm左右肾结石治疗的首选。
作者:邓青富;姜睿;裴利军;朱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 RLN )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则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则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大部分研究[1]认为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RLN 可以降低RLN 损伤的发生率。但是,对于困难甲状腺手术,即巨大甲状腺肿、胸骨后甲状腺肿、位于甲状腺背侧的甲状腺肿物、甲状腺癌以及再次甲状腺手术等困难甲状腺手术的RLN损伤发生率仍然相对较高[2]。本文回顾436例困难甲状腺手术病例,分析困难甲状腺手术中 RLN 损伤的原因,总结 RLN 显露的方法及避免 RLN 损伤的措施。
作者:刘威;吴珏堃;李梅;陈伟光;梁蓉;邱万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组织学活检及细胞学刷检对提高胃癌的诊断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854例经手术诊断为胃癌患者的内镜组织学活检诊断结果及细胞学刷检诊断结果与其诊断肿瘤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组织学活检诊断阳性率92.9%,细胞学刷检诊断胃癌阳性率92.6%,细胞学刷检阳性率及组织学活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组织学活检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细胞学刷检诊断符合率与组织学活检无统计学差异,且具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明;蒋树丽;王亚伟;王东阳;李增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髋部骨折患者残障接受度与社会关系质量水平,讨论二者之间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髋部骨折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定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与患者进行直接沟通。应用残障接受度量表(中文版)评估患者的残障接受水平,应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中文版)评估患者的社会关系质量水平,并应用 SPSS 17.0软件包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髋部骨折患者残障接受度总分处于中度水平,与社会关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 =0.246,P <0.05),且与家庭承担维度、家庭亲密度维度均明显相关(P <0.01)。结论:提高髋部骨折患者残障接受度水平,可有效提高其社会关系质量。反之,若增加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残障接受度,二者相互促进。
作者:王桂红;刘彦淑;金淑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miR-101、COX-2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32例,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01、COX-2 mRNA的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miR-101表达相对降低(P <0.01),COX-2 mRNA表达相对增高(P <0.01),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 =-0.3735,P <0.01)。结肠癌组织中 COX-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 >0.05);miR-101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其表达也降低(P <0.05)。 Dukes 分期 C~D 期肠癌组织中 COX-2表达量高于 A ~ B 期, miR-101的表达量低于 A ~ B 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miR-101表达降低及COX-2过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二者可以成为结肠癌的诊断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赖明广;青海涛;王立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临床观察并验证基于“健脾益气”思想运用小儿推拿及中药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优势。方法:此项目研究采取广州、深圳、佛山三地大样本,前瞻性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500例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推拿组、中药组、推药组、西药组4个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并在治疗前后采用厌食症状体征积分量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疗效标准并结合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锌测定进行疗效综合分析。结果:各组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中,推药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其余3组(均P <0.05)。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锌的测定结果中,4组均有改善(均 P <0.01),推药组明显优于推拿组、中药组、西药组(均P <0.05)。结论:“健脾益气”小儿推拿套路结合中药验方方案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显著,且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作者:吴强;邵瑛;唐纯志;金炳旭;崔韶阳;刘振寰;洪文扬;何煜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 IGR )患者瘦素水平及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 IGR 患者118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以下3组,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38例,单纯糖耐量减低组(IGT组)42例,IFG合并IGT组(IFG + IGT)组38例,随机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NGT组)42例,检测4组患者的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ulin)、空腹C肽、餐后2 h血糖(PBG)、餐后2 h 胰岛素(2 h-insulin)、餐后2 hC 肽(2 h-C 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体重指数(BMI)、瘦素、IMT,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瘦素和IMT的关系,进一步应用pearson 相关分析研究瘦素与IMT的关系密切程度。结果:组间比较显示,与NGT组比较,IFG组、IGT组、(IFG + IGT)组的IMT 增厚,瘦素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IFG 组、IGT 组相比,(IFG + IGT)组的 IMT 增厚,瘦素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IFG + IGT)组人群中,瘦素与IMT增厚具有相关性(P <0.05),而IFG组、IGT组无相关性(P >0.05)。结论:IGR人群中瘦素水平增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减低人群中瘦素水平与IMT关系密切。
作者:赵巧玲;廖海珍;谢新荣;陆永经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