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R-132诱导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内皮细胞的促炎症过程

黄显莹;符方勇;陈清;林智琪;刘正军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MiR-132, SIRT1, 炎症, SREBP-1c, 脂质代谢
摘要:目的:探讨miR-132能否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促炎性过程。方法:用miR-132模拟物和抑制剂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然后根据实验要求用或不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处理,分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SIRT1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132的内皮细胞中,3′UTR荧光素酶活性(0.338±0.036)显著下降(P =0.000)。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miR-132能在 mRNA 水平及蛋白水平抑制 SIRT1的表达(P <0.01)。同样, SREB、脂肪酸合酶及 HMGCR 的表达均出现下降。结论:miR-132直接作用于SIRT1的mRNA。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miR-132通过抑制SIRT1、SREBP-1c及其下游调控基因包括FASN和HMGCR的表达,控制脂肪生成和胆固醇生成。 miR-132抑制SIRT1的表达,参与内皮细胞中脂质代谢依赖性的促炎性过程。 miR-132可能是种新型的靶向治疗AS的方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显露喉返神经技术在困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 RLN )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则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则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大部分研究[1]认为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RLN 可以降低RLN 损伤的发生率。但是,对于困难甲状腺手术,即巨大甲状腺肿、胸骨后甲状腺肿、位于甲状腺背侧的甲状腺肿物、甲状腺癌以及再次甲状腺手术等困难甲状腺手术的RLN损伤发生率仍然相对较高[2]。本文回顾436例困难甲状腺手术病例,分析困难甲状腺手术中 RLN 损伤的原因,总结 RLN 显露的方法及避免 RLN 损伤的措施。

    作者:刘威;吴珏堃;李梅;陈伟光;梁蓉;邱万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microRNA-101和COX-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miR-101、COX-2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32例,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01、COX-2 mRNA的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miR-101表达相对降低(P <0.01),COX-2 mRNA表达相对增高(P <0.01),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 =-0.3735,P <0.01)。结肠癌组织中 COX-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 >0.05);miR-101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其表达也降低(P <0.05)。 Dukes 分期 C~D 期肠癌组织中 COX-2表达量高于 A ~ B 期, miR-101的表达量低于 A ~ B 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miR-101表达降低及COX-2过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二者可以成为结肠癌的诊断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赖明广;青海涛;王立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NIHSS评分≥15分且发病时间≤4.5 h的重型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发病时间≤4.5 h 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的重型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发病时间≤4.5 h且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的重型脑梗死患者127例,将68例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59例不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脑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前和治疗后7、30 d通过NIHSS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后90 d 时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综合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后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7、30 d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90 d 的mR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脑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 vs 0%,7.5% vs 5.1%, P >0.05)。结论:NIHSS 评分≥15分且发病时间≤4.5 h的重型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童艳飞;张佩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偏头痛对脑白质变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偏头痛对脑白质变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于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为偏头痛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6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相关的临床资料和头颅MRI检查结果。参照SCHELTENS等的方法,对皮质下白质高信号影(DWMH)和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影(PVH)程度进行半定量。比较两组临床资料、DWMH、PVH 和大脑白质变性的半定量分数,统计偏头痛组1周内头痛发作次数及病程并采用Kendall′s Tau 相关检验分析偏头痛组脑白质变性分数与偏头痛发作次数及病程的关系。结果:偏头痛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血浆Fib、Hcy、LDL-C等水平、高脂血症发生率、吸烟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 PVH分数、DWMH分数及大脑白质变性分数均提高(P <0.05)。偏头痛组发作次数及病程分别为(3.52±0.48)次和(5.25±2.67)年。 Kendall′s Tau 相关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偏头痛组发作次数及病程与脑白质变性分数均呈正相关(r =0.518,0.584,P <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常伴有脑白质变性,且其脑白质变性与发作次数及病程均相关,应尽早对偏头痛进行诊治,减少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从而预防其脑白质变性的发生。

    作者:杨映珊;邱少雄;黄江玲;许淑月;陈少贤;邱惠玉;杨潮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癌-睾丸抗原OIP5的研究进展

    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是一类具有特异性表达模式的肿瘤相关抗原,自从 VANDER BRUGGEN等[1]发现首个 CTA(MAGE-A1)后,多种 CTA 相继被发现,目前已有200多个 CTA 在 CTA 数据库中注册(http://www.cta.lncc.br/)。由于CTA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而在大多数正常组织(除外睾丸或卵巢和胎盘外)不表达或少量表达,并且能在肿瘤患者体内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因此,CTA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目前,CTA的一些成员(如 MAGE-A1、MAGE-A3和 NY-ESO-1等)的肿瘤免疫治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在一些肿瘤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2-5]。 OIP5(Opa interacting protein 5)是CTA 家族成员之一,本文将对其基因结构、表达特性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宁理懂;张庆梅;谢小薰;肖绍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颈椎前路手术中后纵韧带切除与否的临床探讨

    目的:介绍颈椎前路手术中后纵韧带的切除与保留的临床应用。方法: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共118例颈椎病退变患者,其中包括脊髓型颈椎病5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混合型颈椎病25例。气管插管全麻下,所有病例均行颈椎前路手术,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行后纵韧带切除术,并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或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颈椎前路减压术,其中后纵韧带切除72例,后纵韧带保留46例。1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临床症状获得不同程度改善,X线复查提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3个月复查MRI均提示脊髓、神经根压迫解除。两组JOA评分术前6~14分,平均(9±3.24)分,术后半年随访时8~16分,平均(11±2.25)分,差异有显著性(P <0.05);改善率22%~93.3%,平均62.5%。结论:并非所有颈椎前路手术均需切除颈椎后纵韧带。应认真评估术前患者影像学资料结合术中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切除后纵韧带。

    作者:马航展;蔡东岭;李伟宽;何永浩;梁立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啶对淋巴水肿胸导管探查术患者全麻效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胸导管探查术患者全麻效应的影响。方法:住院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两组:一组为 D 组(右美托咪啶组,负荷量为0.8μg/kg,15 min 内,维持量0.4μg/(kg·h);另一组为 N 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用药,苏醒期质量,苏醒时间,不同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及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D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用量及苏醒期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镇静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2)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比较:入室后(T1)、手术结束时(T4)及离室时(T6)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及拔管时(T5),D 组均低于 N 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心率比较:入室后(T1)及手术结束时(T4)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拔管时(T5)及离室时(T6),D组心率均低于N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3)术后D组不良事件发生少于N组。结论: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8μg/kg,维持量0.4μg/kg,能够预防淋巴外科手术中气管插管反应,提高苏醒质量;但在拔管后仍需临床常规监护,防治心动过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冯枫;唐祎航;关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女性糖调节受损患者降低膳食血糖负荷对血糖的影响

    目的:研究女性糖调节受损( IGR )患者膳食血糖负荷( GL )与血糖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筛查参与我院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广州社区40~79岁居民,纳入120例女性 IGR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2个月。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 膳食回顾法,并测定研究对象在研究起始和结束时的血糖水平,分析不同膳食 GI、GL 与血糖变化的关系。结果:99例完成12个月的研究。按照 GL 变化百分比(ΔGL )分为Ⅰ组(ΔGL <-30%)、Ⅱ组(ΔGL -30%~-10%)和Ⅲ组(ΔGL≥-10%)。Ⅰ组及Ⅱ组 HbA1c降低率均大于Ⅲ组(P <0.05)。结论:女性 IGR 患者膳食 GL 降低10%或以上有利于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作者:何凤怡;陈超刚;林刁珠;林秀红;袁智敏;严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肥大细胞在炎症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肥大细胞(mast cell)是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靶细胞,是与IgE 有关的免疫调节细胞,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大细胞也参与非过敏性刺激引发的炎症免疫性疾病。深入研究肥大细胞的功能,对于相关炎症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仅对与肥大细胞相关的若干炎症免疫性疾病做一综述。

    作者:贾云莉;李世刚;柳蔚;喻玲玲;曾小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颅底凹陷症患者MRI矢状位像斜腭角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MRI矢状位像测量斜坡中线与硬腭所成的角(即斜腭角),对比正常人与颅底凹陷症患者之间的差别,探讨斜腭角在颅底凹陷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发病机制将其分为寰枢椎脱位组(A组)15例以及无寰枢椎脱位组(B组)15例,并将正常人200例设立为正常对照(C组)。在排除性别和年龄干扰情况下,通过测量斜腭角的大小,观察3组间斜腭角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斜腭角测量结果显示,A组[(39.71±8.96)°]和B 组[(35.47±10.15)°]均小于 C 组[(54.03±4.6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A 组与 B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A、B、C 3组间的年龄、性别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了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论:MRI矢状位像上的斜腭角可作为一个新的辅助诊断颅底凹陷症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对于不同类型的颅底凹陷症鉴别意义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作者:马立超;许乙凯;代月黎;肖翔;陈婉琪;李维粤;吴元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低级别胚胎囊胚培养及临床结局的研究

    目的:探讨低级别胚胎(Ⅲ、Ⅳ级胚胎)的发育潜能、移植新鲜囊胚及冻融囊胚的临床结局,为低级别胚胎的培养及移植奠定基础。方法:收集本助孕中心656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周期中受精后第3天(D3)移植、冷冻后剩余的3026枚低级别胚胎继续培养至 D5/D6囊胚的形成情况及临床结局。若患者下一周期进行囊胚解冻移植,探讨冻融囊胚与冻融卵裂胚的临床结局。结果:D3非优质胚胎的囊胚率为35.06%。有囊胚形成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无囊胚形成组(52.62% vs.35.86%,P <0.05);冻融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也显著高于卵裂胚解冻后移植胚胎的临床妊娠率(56.27% vs.38.91%,P <0.05),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囊胚培养可筛选出低级别胚胎中具发育潜能的胚胎,移植冻融囊胚能提高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提高患者胚胎的利用率。

    作者:李楠;赵冰玲;唐妮;唐永梅;韦立红;韦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肠道微生态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人体肠道微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它由肠道微生物、肠黏膜上皮及肠道免疫系统3部分构成。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发挥着代谢、营养、屏障保护、维持正常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1-2]。但在许多疾病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成分往往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促进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吴莹(综述);徐维田(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遗传学异常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 MM )患者荧光原位杂交( FISH )结果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统计57例初诊 MM 患者的临床特征及 FISH 检测的遗传学异常(其中17例患者经 CD138磁珠分选),分析其间的关系。结果:D13S319缺失和RB1缺失均与更高水平的乳酸脱氢酶(LDH)(P =0.024; P =0.018)及骨髓瘤细胞比例相关(P =0.027; P =0.013)。1q21扩增与更高水平的 LDH 量相关(P =0.030),与轻链型骨髓瘤发生相关(P =0.023)。 IgH 重排与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相关(P =0.009)。 D13S319缺失、1q21扩增、RB1缺失及IgH 重排之间均两两相关(P <0.01)。结论:FISH 检测的MM患者遗传学异常与多种临床预后指标相关,对于更完善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较大作用。

    作者:蔡可;黄红铭;马亚男;姜胜华;丁润生;陆伟;沈毅;孙中伟;吴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髋部骨折患者残障接受度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髋部骨折患者残障接受度与社会关系质量水平,讨论二者之间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髋部骨折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定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与患者进行直接沟通。应用残障接受度量表(中文版)评估患者的残障接受水平,应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中文版)评估患者的社会关系质量水平,并应用 SPSS 17.0软件包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髋部骨折患者残障接受度总分处于中度水平,与社会关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 =0.246,P <0.05),且与家庭承担维度、家庭亲密度维度均明显相关(P <0.01)。结论:提高髋部骨折患者残障接受度水平,可有效提高其社会关系质量。反之,若增加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残障接受度,二者相互促进。

    作者:王桂红;刘彦淑;金淑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016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穴按单位名称的汉语拼音排序雪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先天性子宫畸形的磁共振诊断研究进展

    先天性子宫畸形又称苗勒管异常或米勒管异常,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苗勒管受到某些内在或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发育异常、成管失败、融合异常或纵隔吸收障碍而形成[1]。不同类型的子宫畸形临床表现不同,妊娠结局不同,采取的处理方法也不同,因此准确诊断子宫畸形的类型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提高妊娠成功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图像清晰,直观易懂,能清楚地显示子宫的外形轮廓及宫腔结构、宫颈及阴道,能定性及定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各种类型的子宫畸形在MRI 中的表现各有特点,本文就各种类型的先天性子宫畸形的MRI 表现及3D MRI 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王轩轩;付旷;周丽;赵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无缝焊接技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对比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焊接电子凝结器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96只新西兰兔平均分为4组。A 组使用高频焊接电子凝结器,B 组使用超声刀,C 组使用闭合束血管结扎系统(以下简称 Ligasure ), D 组使用丝线和普通手术刀。术中测定 A、B、C 组仪器工作温度,分别于术后1、4、7 d 观察预后并取闭合处组织,行 HE 染色。结果:所有动物均良好存活,无胆漏;A 组手术耗时更短,出血量更少,工作温度更低,肉芽组织出现更早,炎性反应更轻。肝功能术前术后4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高频焊接电子凝结器行胆囊切除术,能达到与和超声刀、Ligasure 相同的临床愈合效果和质量。

    作者:王冠楠;崔梓铭;班柳娴;谭楚红;厉周;韩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调节受损患者瘦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 IGR )患者瘦素水平及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 IGR 患者118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以下3组,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38例,单纯糖耐量减低组(IGT组)42例,IFG合并IGT组(IFG + IGT)组38例,随机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NGT组)42例,检测4组患者的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ulin)、空腹C肽、餐后2 h血糖(PBG)、餐后2 h 胰岛素(2 h-insulin)、餐后2 hC 肽(2 h-C 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体重指数(BMI)、瘦素、IMT,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瘦素和IMT的关系,进一步应用pearson 相关分析研究瘦素与IMT的关系密切程度。结果:组间比较显示,与NGT组比较,IFG组、IGT组、(IFG + IGT)组的IMT 增厚,瘦素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IFG 组、IGT 组相比,(IFG + IGT)组的 IMT 增厚,瘦素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IFG + IGT)组人群中,瘦素与IMT增厚具有相关性(P <0.05),而IFG组、IGT组无相关性(P >0.05)。结论:IGR人群中瘦素水平增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减低人群中瘦素水平与IMT关系密切。

    作者:赵巧玲;廖海珍;谢新荣;陆永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复发性肝细胞性小肝癌超声造影强化模式量化分析

    目的:分析复发性肝细胞性小肝癌超声造影强化模式(CEUS)时间-强度曲线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5例直径≤30 mm 复发性肝细胞性小肝癌患者分组,42例复发时间≤2年为B1组,23例复发时间>2年为 B2组,49例初发性肝细胞性小肝癌为 A 组,比较3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 CEUS 增强表现的异同,应用 TIC 分析软件对病灶进行定量分析,比较3组时间-强度曲线异同。绘制 TIC 定量参数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CEUS 3期增强表现:动脉期高增强B2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门脉期等增强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78);延迟期低增强B2组与A组及B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 P ′=0.005)。 TIC定量参数比较:降支减半时间B2组与A组及B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 P ′=0.013);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19, P =0.104, P =0.461);降支减半时间的曲线下面积0.841。结论:复发灶的强化模式与时间具有相关性,复发性肝细胞性小肝癌(>2年)CEUS强化模式不典型,CEUS应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从而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真真;王绮;张延瑞;韩双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肺炎克雷伯菌质粒pNDM-LJ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目的:通过对肺炎克雷伯菌质粒pNDM-LJ的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其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然后用Edena 软件拼接测序数据,再利用RAST网上工具将拼接得到的contigs 进行注释,并用BLAST网上工具进行分析。结果:pNDM-LJ 为54 kb 大小的环状质粒,GC含量约为49%,预测编码52个功能基因,在不相容群分类中属于IncX3群质粒。该质粒与已知的IncX质粒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blaNDM-1基因所在的基因环境比较复杂,推测其是由多个转座事件共同构建的。在pNDM-LJ中,blaNDM-1基因的5′端和3′端分别与ISAba125和IS26两种插入序列相连,形成大小约为10.8 kb的转座子样结构。结论:pNDM-LJ质粒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NDM-1,可能对我国的广泛传播blaNDM-1基因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羚;唐海玲;陈定强;裘宇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