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平;王玉丽;齐燕辉;李晓君;冯文超;王春阳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CPB)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223例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的先心病患儿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通过CPB后至患儿出ICU前各时点采集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评估患儿氧合情况,以PaO2/FiO2<300定义为存在低氧血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围术期各可能的危险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CPB后低氧血症的关系。结果:发生低氧血症的患儿为109例(48.8%),低月龄、低体重、术前有肺动脉高压、有右向左分流是先心病患儿CPB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CPB下先心纠治术后低氧血症的患病率为48.8%,且与患儿月龄、体重、术前有肺高压和右向左分流相关。
作者:孙瑗;沈赛娥;蔡英;邓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患者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和肺功能的改变。方法:收集于2004年7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确诊为布加综合征的35例患者,分析患者在经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前和术后1个月,其腹水、下肢浮肿、腹壁静脉曲张等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肝功能和FVC , MVV , PEF , FEV1.0, FEV1.0/ FVC等肺功能检查的改变。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腹水、下肢浮肿、腹壁静脉曲张等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血清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95,2.31,2.07,P <0.01)。术后患者的FVC,MVV,PEF,FEV1,FEV1/FVC等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83,2.69,1.47,1.69,1,97,P =0.041,0.029,0.046,0.043,0.038)。结论: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能有效地改善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布加综合征患者肝功能及肺功能的损害。
作者:顾亚奇;黄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及腹膜透析(PD)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指标及心脏瓣膜钙化(CVC)情况,了解瓣膜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住院及门诊随访的MHD及PD患者,透析龄均超过3个月,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CVC发生及其程度,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MHD及PD患者CVC发生率分别为36.96%,33.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患者左房直径较MHD患者更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ALP水平在中、重度钙化组较无钙化组及轻度钙化组有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舒张压、血清尿酸及血磷水平在重度钙化组较无钙化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D患者较MHD患者CVC发生率低;年龄、透析龄、糖尿病、血尿酸、ALP、血磷、舒张压是CV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磊;王志奎;马金玲;刘兆英;王朝霞;任岳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H2O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4组(n =24):正常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H2O2损伤组、H2O2损伤+右美托咪定组。各组采用MTS法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处理因素: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右美托咪定及H2O2刺激损伤,排列组合分成8组处理细胞,分别测定HIF-1α、Bcl-2及Bax蛋白水平及细胞活力。结果:右美托咪定可上调H2O2损伤HK-2细胞的HIF-1α、Bcl-2的蛋白水平,从而改善细胞活力及减少细胞凋亡率,且上述作用可被PI3K抑制剂LY294002逆转。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兴奋PI3K/Akt/mTOR通路,上调HIF-1α蛋白水平对体外HK-2细胞H2O2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建波;王晓俏;邱小弟;阮林;黄焕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217例,按照入院顺序作为编号,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107例,常规治疗)和前列地尔组(110例,前列地尔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72 h 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分析2组患者对比剂肾病发病情况。结果:前列地尔组PCI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病率低于常规组(2.7% vs 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I术后72 h前列地尔组血肌酐及胱抑素C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有预防作用,但还需要更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范建军;李更新;李敬文;宫进亮;周小雨;郑向楠;杨玉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脑组织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6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患者继发MCI,27例患者认知功能正常,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不同病变部位对于患者继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背侧丘脑、左半球额叶、左半球枕叶、脑白质病变、多发病灶共5项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P <0.05)。结论:位于背侧丘脑、左半球额叶、左半球枕叶的脑组织病变及脑白质病变、多发病灶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继发MCI的危险因素,应及时予以临床干预。
作者:徐丽丽;王云甫;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TLR2(Toll-like receptor2)基因-597T/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广西汉族人群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110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例组)和200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血清相关指标的检测,并使用PCR-RFLP方法对TLR2-597T/C位点进行分析。结果:(1)110例AAV患者TLR2597T/C存在3种基因型,TT、TC及CC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4.55%、40.00%、5.45%,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55%、25.45%;200例健康人TT、T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6.00%、40.50%、3.50%,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6.25%、23.75%;两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AAV组3种基因型间蛋白尿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病理资料分析显示AAV组3种基因型小血管炎活动指数及慢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广西汉族人群中,TLR2-597T/C多态性可能与其蛋白尿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但可能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遗传易感性不相关。
作者:韦素珍;薛超;廖蕴华;赖彦妃;吴春香;何林檩;龚爱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熔解分析(high-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 HRMA)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丝氨酸丰富剪接因子2(SRSF2)基因突变。方法:针对SRSF2基因热点突变位点P95,建立PCR -HRMA方法对140例AM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突变检测及DNA测序验证。结果:HRMA分析发现140例初诊AML患者中7例(5%)检出SRSF2突变,经测序结果验证为1例P95R杂合子突变、2例P95L杂合子突变和4例P95H杂合子突变;HRMA技术检测SRSF2基因突变的灵敏度为10%;SRSF2基因突变组与非突变组在性别、年龄及血象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ML患者中突变组的总体生存时间(OS)明显短于非突变组(P=0.016)。结论:HRMA分析是一种简便、快速、特异和高通量的SRSF2基因突变筛查技术, SRSF2突变的AML 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姚冬明;杨静;钱震;杨磊;肖高飞;林江;郭竑;钱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患者女,36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不适5年余,加重3个月”于2014年4月入院。入院查体:T:36.4℃;P:68次/min;R:20次/min;BP:98/70 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心肺未及明显异常,腹平,脐下可见长约14 cm横行手术切口瘢痕,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甲胎蛋白:2.8 ng/mL,癌胚抗原<0.50 ng/mL,糖类抗原-199:6.34 U/mL,糖类抗原-125:9.00 U/mL,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复查MRI提示(图1):右侧盆底见类圆形占位,呈等T1稍长T2信号,D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周围脂肪间隙清晰,髂内动脉位于肿块前方,脂肪间隙较毛糙,前后径约3.9 cm,左右径约5.1 cm,上下径约5.3 cm。子宫呈前倾前屈位,子宫肌层形态、信号未见异常。子宫内膜均匀,结合带T2WI低信号连续,宫颈部未见明确异常信号。双侧附件区未见明确异常信号。膀胱、直肠形态、信号未见异常。骨盆构成骨及双侧股骨头形态、信号未见异常。双侧腹股沟区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入院诊断为:右侧盆底髂血管旁占位。术前准备完善后于全麻下行盆腔肿瘤切除术+粘连松解术(图2),术中探查肿块位于右侧闭孔旁,边界清楚,完整切除肿块,包膜完整,呈椭圆形,大小约5.5 cm ×4 cm ×3.5 cm,灰红色,质软,术后标本病理示(图3):镜下见淋巴结内滤泡中心玻璃样变的血管,滤泡生发中心萎缩,套区为多层环状的排列的淋巴细胞,滤泡间区见高内皮静脉。免疫组化示:LCA淋巴细胞(+)、Pax-5及CD20 B细胞(+)、CD3及CD5 T细胞(+)、CD10及 Bcl-6生发中心细胞(+)、MUM-1少许B细胞(+)、Ki-67散在细胞(+)、Bcl-2(-)、CyclinD1(-)、CK (-)、CD21及CD23示FDC网。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未见局部复发表现。
作者:杨小峰;曹家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患儿做腰椎穿刺时造成创伤性腰椎穿刺的危险因素。方法:132例ALL患儿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共经历了2634次腰椎穿刺,统计患儿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小板数目、距离前一次穿刺的天数以及是否在超声或放射图像引导下进行穿刺,分析其与创伤性腰椎穿刺的关系,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判定危险因素。结果:年龄<1岁的患儿做腰椎穿刺时创伤性腰椎穿刺的风险更高;1~10岁的患儿做腰椎穿刺时创伤性腰椎穿刺的风险相对较低。 BMI >95较BMI <95风险稍高。2次穿刺的间隔时间越长,风险越低。在超声或放射图像引导进行的腰椎穿刺,比直接穿刺造成创伤性腰椎穿刺的风险低。结论:年龄<1岁、BMI >95、2次穿刺的间隔时间短和直接穿刺容易增加ALL患儿创伤性腰椎穿刺的危险性。
作者:娄珊;刘玉;王雪梅;严媚;李兆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锌剂联合特拉唑嗪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A组均口服特拉唑嗪+锌硒宝治疗,B组只服用特拉唑嗪,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P <0.05);A组NIH-CPSI总体评分、EPS中IL-2及TNF-α水平均低于B组(均P <0.05);A组EPS中WBC阳性总例数由治疗前的40例减少为治疗后的18例,明显优于B组(P <0.05);同时,A组治疗后EPS中卵磷脂小体含量明显高于B组。结论:联合使用特拉唑嗪及锌剂可明显改善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肖卫忠;潘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山楂叶总黄酮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丁苯酞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3例。丁苯酞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山楂叶总黄酮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较丁苯酞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 =5.1482,P <0.01;字2=4.0737, P <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均P <0.01),且联合用药组TG、TC及LDL-C水平的降低更为显著,而HDL-C水平的升高更为显著(分别t =3.1284、3.5243、2.0431、2.2239,P <0.05或P <0.01);同时,联合用药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好转情况明显优于丁苯酞组,NSE水平降低也更为显著(分别字2=3.9025,P <0.05;t =5.1482,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联合山楂叶总黄酮治疗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患者的神经损伤,逆转大脑中动脉狭窄,不良反应轻微,而且能够有效降低NSE蛋白表达水平,能够为患者病情的治疗提供参考,也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效果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进玲;唐树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常见的癌症之一。肝癌的发病率排在第六,在恶性肿瘤的病死率中排第三[1]。肾上腺是HCC远处转移的常见部位[2]。在影像学研究中,肾上腺转移瘤的发生率约4%~8%[3]。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为晚期肿瘤,失去手术机会。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常用的姑息治疗手段。
作者:黄伍奎;聂志成;由丽娜;王萍菊;王海林;杨树法;樊喜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肝星状细胞(HSC)合成胶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ngⅡ刺激大鼠HSC,采用[3H]-脯氨酸(3H-pro)掺入释放法检测胶原合成的情况, RT-PCR检测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受体(PDGFR-β)的表达。结果:10-8~10-5 mol/L AngⅡ能剂量依赖性促进HSC对3H-pro的掺入率(P<0.05),促进胶原的合成,但10-6 mol/L AngⅡ作用强。与培养激活的大鼠HSC相比,加入10-6 mol/L AngⅡ刺激后,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培养激活的大鼠HSC可表达少量的PDGFR-β蛋白,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0-6 mol/L AngⅡ刺激后表达明显增强(P <0.01)。细胞原位杂交结果显示10-6 mol/L AngⅡ刺激HSC后表达 PDGFR-β mRNA明显增加(P <0.01)。结论:AngⅡ可促进 HSC 胶原的合成, PDGF 信号通路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曹海霞;颜士岩;汪保灿;段晓燕;范建高;汪余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当前,随着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中国传统的院校教育与继续教育两段式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步过渡到国际通行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夏欧东;舒繁;陈爱华;郑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障碍(USN)患者及非USN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大脑功能连接变化,初步探讨USN患者功能连接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8例USN患者(USN组)及8例无USN的患者(对照组),收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数据,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SN组患者额顶网络与左额、颞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升高,与右扣带回、楔前叶、颞中/前回等脑区功能连接降低,且与行为学量表分数高度相关。结论:脑区之间功能连接的异常可能与USN有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脑卒中后USN的发病机制。
作者:王芹;陶静;刘斐雯;宋海燕;梁小凤;陈立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326例,根据入院72 h内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66例和非END组26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并根据脑血管检查结果,判断血管病变情况。结果:(1)单因素分析示,END组较非END组总胆固醇水平升高(P <0.05),吸烟、责任血管闭塞、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及低钠血症的比例均显著升高(均P <0.05);(2)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责任血管闭塞(OR =2.137,95%CI 1.093~4.181)、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OR =2.001,95%CI 1.023~3.912)及低钠血症(OR =2.467,95%CI 1.217~5.000)是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责任血管闭塞、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低钠血症可作为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预测指标。
作者:张瑜;程曼;姚源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5例MPE患者,予以胸腔注入IL-2,即IL-2100万U/m2,每周1次,4周为一疗程。综合有效率指标及副作用产生情况判断IL-2治疗MPE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癌症状况得到良好改善,有效率达73.7%,生存质量改善率达70.5%。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IL-2治疗有效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优于治疗无效组(30个月 vs.10个月,P <0.05)。IL-2治疗有效者的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4%和42%。不良反应较轻,多为Ⅰ~Ⅱ度,经对症处理后全部好转。结论:采用IL-2治疗MPE,疗效肯定,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美琴;申维玺;徐敏;夏俊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估达卢生坦治疗高血压抵抗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和中文数据库。提取数据、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数据合并应用Revman 5.3软件。分析主要结果:全因死亡率、24 h动态血压和次要结果:坐标血压、不良反应事件。结果:(1)达卢生坦较安慰剂能有效降低24 h动态血压(3个研究,24 h-SBP:WMD=-8.32 mmHg,95%CI:-6.28~-10.35;24 h-DBP:WMD=-7.04 mmHg,95%CI:-8.55~-5.53)和坐位血压(6个研究,Sitting-SBP:WMD=-6.57 mmHg,95%CI:-10.06~-3.08;Sitting-DBP:WMD =-4.10 mmHg,95%CI:-6.08~-2.11);(2)达卢生坦不良反应多于安慰剂(6个研究,RR =1.43,95%CI:1.28~1.60)。结论:达卢生坦降压效果较好,但是水肿等不良反应需重视。
作者:程根阳;李彬;袁文明;刘栋;肖静;卢珊;赵占正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