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全麻乳腺癌根治术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徐勇民;傅艳师;郑艳萍;陈琳;杨新明;周艳;陈俊;王万平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七氟烷, 乳腺癌, 根治术
摘要: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吸入全麻乳腺癌根治围术期免疫保护作用,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合理麻醉用药。方法:比较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全麻(实验)组和单纯七氟烷全麻(对照)组,在麻醉前30 min、切皮后、术毕、术后24 h,术后72 h不同时点血清皮质醇(cor)、IL-6、IL-8、TNF-α浓度。结果:实验组麻醉剂用量较对照组降低。麻醉前30 min各指标浓度没有差异,麻醉后各指标浓度均上升,每个时间点实验组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全麻乳腺癌根治围术期免疫有保护作用。对乳腺癌根治术推荐联合使用麻醉用药。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对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研究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用药对 C6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SRB 法考察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对 C6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法检测联合用药对 C6细胞的凋亡作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联合用药对细胞的诱导作用及在细胞中的定位作用。结果: SRB 法结果显示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在48 h 时对 C6细胞的抑制率为(91.22±0.51)%,显著高于24 h 的抑制率(83.66±0.18)%(P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替莫唑胺(10μmol/L)联合姜黄素(5μmol/L)用药时 C6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为(33.15±0.79)%;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姜黄素联合替莫唑胺组诱导 C6细胞的凋亡细胞数量多于游离药物组。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用药能够抑制 C6细胞的生长,同时可诱导C6细胞的凋亡。

    作者:王亚华;应雪;张春春;轩亚茹;闫荷露;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结肠癌手术肠道屏障的影响

    目的:观察以每搏量变异度( SVV )为指导的液体治疗和以中心静脉压( CVP )为指导的常规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结肠癌手术肠道屏障的影响。方法:选择 ASAⅡ~Ⅲ级的50例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S 组)25例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 组)25例。 S 组将10%≤SVV≤12%作为目标行目标导向液体管理, C 组以中心静脉压( CVP )、平均动脉压( MAP )监测进行常规输液。记录两组患者液体总量、手术时间、尿量及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1 h(T2)、手术结束(T3)患者的 MAP、心率(HR)、CVP、SVV、碳酸氢盐(HCO3-)等情况;抽取患者静脉血 T0、T1、T2、T3四个时间点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的浓度。结果:与 C 组相比,S 组在T2、T3时点的MAP、CVP 明显低于 C 组;S 组术中液体总量明显少于 C 组(P <0.05);S 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 <0.05);S 组 T2、T3的 DAO、D-乳酸含量明显低于 C 组(P <0.05)。结论:在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以 SVV 为指导的液体治疗较以 CVP 等为指导的常规液体治疗更具有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

    作者:白丽红;张树波;刘铁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激素联合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不同免疫抑制剂对原发性IgA肾病伴轻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原发性IgA肾病伴轻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16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治疗一组、治疗二组、治疗三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一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二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治疗三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4、12周后检测各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血浆白蛋白及血肌酐的变化,并记录各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个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90.0%和75.5%,较对照组有效率(22.5%)显著提升(P <0.05);3个治疗组在尿蛋白明显下降的同时血浆白蛋白均得到提升,治疗12周后治疗二组患者提升效果为明显。治疗4周后各治疗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均出现降低;治疗12周后,各治疗组血肌酐水平进一步下降,其中治疗一组效果较治疗二、三组效果显著。治疗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激素治疗原发性IgA肾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发症较少,患者预后良好;采取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的治疗方案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疗效较好,可以作为预选方案在临床使用。

    作者:汤跃武;吴泽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硫唑嘌呤治疗晚发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认为发病年龄有2个高峰,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但近年临床资料显示,晚发型重症肌无力(late-onset myasthenia gravis,LOMG)的发病呈增高趋势[1]。老年患者同时伴发其他疾病的几率要高,很多人不能耐受长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支持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的长期应用,现收集18例使用硫唑嘌呤治疗的 LOMG患者,总结如下。

    作者:李平;李双英;张巧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组慢病毒CD133-miR30-shRNA的构建及抗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目的:构建沉默CD133基因的miR30-CD133慢病毒,探讨其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 CD133基因干扰有效序列,合成靶序列的 Oligo DNA ,与 pPRIME 载体连接。用 pPRIME-miR30-CD133、psPAX2和 pMD2G 3种质粒共转染293T 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测定病毒滴度;荧光显微镜下测定病毒感染效率;qRT-PCR、Western blot 检测 CD133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annexinV/PI检测细胞凋亡。根据实验要求(1)Blank组;(2)shNC组;(3)shCD133组。结果:病毒滴度为6.58×109 PFU/mL,病毒感染效率为(80.8±9.1)%。 qRT-PCR结果显示sh CD133组相对Blank 组的CD133表达量的平均值为0.18±0.04,sh CD133组相对Blank 组和shNC 组有显著的 CD133敲减作用(P <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h CD133组的CD133表达明显下降,约为shNC组的10%(P <0.05)和Blank组的8%(P <0.05)。重组慢病毒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与Blank 组(25.3%)、shNC 组(24.3%)相比,sh CD133组凋亡细胞比例(41.3%)显著增加(P <0.05)。结论:成功构建慢病毒PRIME-miR30-CD133,为CD133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工具。

    作者:牛坚;王月;刘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洼田饮水试验在甲状腺癌术后早期吞咽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在甲状腺癌术后早期吞咽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5例拟行甲状腺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3h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进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策。比较两组患者呛咳发生情况、进食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呛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恢复较快,且对依据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制定的饮食指导的护理方式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洼田饮水试验在不增加患者术后呛咳风险的情况下,能早期测试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有助于患者早期进食的恢复和提高饮食指导的合理性。

    作者:甄莉;李雅男;周艳;雷尚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D146、IgM、尿酸及肌酐在不同性别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中的差异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成人原发性IgA肾病临床病理指标的差异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3例IgA 肾病肾穿刺活检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146(CD146)的表达情况,并按照不同性别收集发病年龄、24 h 尿蛋白、肌酐、尿酸、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IgA、免疫球蛋白 M (IgM)、免疫球蛋白 G (IgG)、补体3(C3)、补体4(C4)等临床指标。结果:不同性别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发病年龄、24 h 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IgA、IgG、C3、C4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男性患者的肌酐和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t =-3.31, P <0.01; t =-5.48, P <0.01)。而男性患者的IgM水平明显低于女性(t =2.79, P <0.01);免疫组化的定性结果显示CD146在肾小管上皮的阳性表达率,男性显著低于女性(P <0.05),而 CD146在肾小球系膜上的阳性表达率,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不同性别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差异的多样性,提示我们在临床中需要去考虑性别因素在原发性IgA肾病中的影响。

    作者:易韦;谢欣;褚明亮;沈和德;查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近距离两孔与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手术的对比

    目的:将近距离两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这种肺癌手术方式与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其手术安全性、手术效果、术后疼痛等,以期为肺癌术式选择提供更多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及北京医院胸外科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拟行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269例,纳入统计分析205例,近距离两孔法122例,单孔法83例,收集并比较围手术期各临床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出现,在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和住院费用方面等指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主要是皮下气肿、引流管口漏气及伤口愈合不良)等方面近距离两孔法优于单孔法(P <0.05)。结论:近距离两孔胸腔镜肺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疼痛方面与单孔法相同,手术操作难度和并发症少于单孔法。

    作者:焦鹏;李简;佟宏峰;吴青峻;马超;田文鑫;于瀚博;孙耀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VIM在肠道病毒71型侵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VIM在肠道病毒71型(EV71)侵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中的作用,为阐明EV71感染神经系统机制提供方向。方法:采用CRISPR技术敲除VIM,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EV71在对照和敲除的细胞中吸附、复制和释放的差异。结果:4℃吸附实验证实VIM敲除细胞EV71病毒的吸附量比对照细胞少40%;EV71感染HBMEC 48 h后,VIM敲除细胞EV71病毒核酸量是对照细胞的1/12。细胞培养液上清 EV71病毒核酸量检测结果表明,VIM 敲除的细胞比对照细胞少1.4倍。结论:敲除 VIM 后, EV71吸附细胞能力降低,在细胞内的复制和释放也减少。VIM可能作为HBMEC表面的EV71受体,并影响EV71在细胞中的复制和释放。

    作者:钟艳云;张宝;何明亮;曹宇娟;吴娴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低氧诱导因子-1与糖尿病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流行性慢性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作为心血管围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45~2.99倍[1]。因此,要想降低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防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多学科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功能完整的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是围术期正常心肌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内源性机制,它在转录水平通过调控下游上百个基因来调节多种细胞功能事件如血管再生、血管舒缩调节、葡萄糖和能量代谢、红细胞生成、细胞增殖和生存能力等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然而,随后人们发现糖尿病状态下 HIF-1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消失,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 HIF-1与糖尿病心肌的保护作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 HIF-1与糖尿病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杨龙;谢鹏;王江;郑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雷公藤多甙和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的效果对比

    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约占46.2%,近7年来占我院所有病理类型的40%,临床上能自行缓解的患者有14%~56%,但还有20%~40%的患者疗效差终进入终末期肾病。为寻求一种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小、费用低的药物,本研究通过雷公藤多甙和环磷酰胺对比治疗膜性肾病,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润秀;曹春瑜;汤显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命质量与患者报告结局关联因素分析:QLICD-SLE量表的应用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的关联因素,为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测定量表(QLICD-SLE V2.0),对143例住院患者进行测定并记录其客观指标。采用 t 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医疗形式对生命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差异有影响(P <0.05);除特异模块外,家庭经济状况对生命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差异有影响(P <0.05);不同职业状况在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领域得分有差异(P <0.05);不同文化程度在社会功能领域得分及量表总分有差异(P <0.05)。多因素分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文化程度、激素停药情况及 SLEDIA 评分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440。结论:医疗形式、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SLEDIA评分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的关联因素。发展经济、缓解症状及降低治疗副作用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

    作者:陈铭扬;张传猛;万崇华;王贯虹;吕昭萍;谢彤;冼君定;谭健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行系统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对晚期卵巢癌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行系统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SL)对于晚期卵巢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上皮性卵巢癌ⅢC期患者188例。所有患者均直接行肿瘤细胞减灭术+铂类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分为SL组和非SL组(USL组),分析其预后。结果:SL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均高于USL组(36个月 vs.17个月,P =0.022;58个月vs.52个月,P =0.041)。单因素分析提示SL、满意减灭是独立预后因素,但多因素分析仅提示满意减灭是独立预后因素。对于143例术中探查无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提示SL(P =0.040)、满意减灭(P =0.014)均为独立预后因素;SL组死亡风险是USL组的0.566倍。结论:满意的减灭术有助于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对术中未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SL仍然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顾海风;黄绮丹;涂画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FTR抑制ApoE-/-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导的肝损伤

    目的: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致 ApoE-/-鼠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5周龄雄性 ApoE-/-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普通、高蛋氨酸、高蛋氨酸加叶酸饮食,C57BL/6J 雄鼠12只,普通饮食,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小鼠血清 Hcy、ALT和AST 变化,Hcy(100μmol/L)及100 Hcy + F (100μmol/L Hcy +叶酸)干预肝细胞后,检测肝组织和细胞内 CFTR mRNA 和蛋白水平,分析 CFTR 激动剂(VX-770)与抑制剂[CFTR(inh)-17]干预细胞后对CFTR 表达及 ALT 和 AST 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 ApoE-/-鼠血清 Hcy、ALT 和 AST 显著升高, CFTR表达下降(P <0.05),而治疗组可拮抗 Hcy、ALT、AST、CFTR 的改变(P <0.05);Hcy (100μmol/L)引起肝细胞 CFTR 表达降低而 ALT 和 AST 升高(P <0.05),叶酸对这一改变起缓解作用。 VX-770和 CFTR (inh)-17干预后可改变肝细胞内ALT 和AST 含量。结论: CFTR 通过调控 ALT 和 AST 抑制 HHcy 致肝细胞损伤过程。

    作者:焦运;杨安宁;孙岳;孔繁琪;杨晓玲;张鸣号;金少举;姜怡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因素:感染及自身免疫病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公众健康的大威胁,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但是迄今为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病因及病理生理过程还未完全阐明。

    作者:郭雨龙;刘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身免疫病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分析

    噬血细胞综合征(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 HPS )是由多种潜在病因引起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非恶性增生,产生细胞因子风暴所导致的危及生命的过度炎症反应状态。 HPS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 HPS 具有明确的基因缺陷;继发性HPS 有多种病因引起,而自身免疫病( autoimmune disease , AID )相关的 HPS称为自身免疫病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 autoimmune disease-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 AAHS )。本研究分析15例 AAHS 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作者:陈战瑞;赵铖;刘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DRD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与核素测量清除率在不同肾脏病中的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 MDRD 法(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equatio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 GFR )与核素测量清除率,评价 MDRD 法反映不同慢性肾脏病肾功能的准确性。方法:选择370例行99mTc-DTPA 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其测得的GFR计为rGFR,MDRD法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为eGFR2,比较分析eGFR2与rGFR的相关性。结果:(1)eGFR2和 rGFR显著相关(r =0.738, P <0.001)。(2)急性肾衰竭患者,eGFR2明显低于rGFR (P <0.001)。(3)在CKD 3~5期患者,eGFR2和 rGFR有显著相关性(r =0.673,P <0.001)。根据患者基础疾病进行分组:原发性肾病组,eGFR2和 rGFR 显著相关(r =0.833,P <0.001);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病组,eGFR2和 rGFR显著相关(r =0.700,P <0.001);风湿病继发肾脏损害组,eGFR2和rGFR显著相关(r =0.638,P <0.001);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组,eGFR2明显低于rGFR(P <0.001);慢性肾病合并感染组,eGFR2明显低于 rGFR (P <0.001);继发于其他慢性病组,eGFR2和rGFR显著相关(r =0.725,P <0.001)。结论: MDRD法估测GFR能准确反映肾脏功能。在急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及慢性肾病合并感染患者中,MDRD评估的GFR明显低于核素测量的肾脏清除率,需行99mTc-DTPA 肾动态显像准确评估肾功能。

    作者:傅兰君;陈红波;史佳丽;张丽霞;马红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单纯鼻腔扩容术及联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的疗效

    目的:探讨单纯鼻腔扩容术及鼻腔扩容术联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H-UPPP )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 )的疗效。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 PSG )确诊为OSAHS 并手术治疗的患者43例,成功随访38例,其中轻度7例、中度13例、重度18例。所有患者经电子鼻咽喉镜和上气道三维重建技术确定为 I、II 型双平面阻塞。一期行鼻腔扩容术,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 Ep worth 嗜睡量表( ESS )评分及PSG 检查。其中28例二期行H-UPPP 手术,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以上指标。结果:一期术后随访治愈8例、显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2.7%,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鼾声指数及 ESS 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全部患者打鼾、憋气、头痛及嗜睡等主观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二期术后治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 AHI、LSaO2、鼾声指数及ESS 评分与一期术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单纯行鼻腔扩容术对阻塞平面主要位于鼻腔及鼻咽平面的轻度及部分中度 OSAHS 患者效果良好,可免去二期咽部手术;鼻腔扩容联合 H-UPPP 手术对存在鼻腔、咽腔双平面阻塞的中、重度 OSAHS 患者效果良好。应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

    作者:王佳;尹金淑;彭洪;谢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腔镜与开放食管癌手术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全腔镜与开放食管癌手术的疗效,探讨全腔镜食管癌手术是否较传统开放手术具有明显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7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83例食管癌患者行全腔镜手术,设立为观察组,88例食管癌患者行开放手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78.5±75.8) min,长于对照组的(220.2±89.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为(4.8±1.3)万元,多于对照组的(3.9±1.1)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70.4±80.7) mL,少于对照组的(350.6±110.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其创伤较小,疗效也是确切的,但与传统开放食管癌手术相比,在某些方面并无绝对优势。

    作者:赵旭东;石开虎;吴君旭;周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捐赠母乳宏量营养素和能量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巴氏消毒、储存时间及解冻方式对捐赠母乳宏量营养素和能量的影响,为母乳库捐赠母乳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3例捐赠母乳样本,在巴氏消毒前后分析营养成分;将消毒后的每份样本平均分为9份,于-20℃冷冻储存30、60、90 d 时各取3份,分别用室温条件、4℃冷藏条件、37℃水浴快速解冻3种方式将母乳解冻后,测定营养成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巴氏消毒后母乳中脂肪含量及能量均有所降低(P <0.05),随储存时间延长,捐赠母乳脂肪、蛋白质和能量显著下降(P <0.01),整个过程(巴氏消毒+冷冻90 d)分别下降36.6%、32.6%和22.6%。不同解冻方式对母乳蛋白质的影响较大,冷藏解冻时母乳蛋白质的含量高(P <0.01)。结论:捐赠母乳在经过巴氏消毒、冷冻保存后,营养成分明显衰减,在将捐赠乳喂养早产儿前应考虑到这种变化,宜尽早使用;冷冻的捐赠乳使用前好选择4℃冷藏解冻的方式。

    作者:陈慧敏;肖妮蓉;刘喜红;孙静;吴锦晖;萧敏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