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CT扫描探讨CARE kV 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8具防腐固定离体头颅标本牙齿重复行A、B、C组扫描,A组常规扫描(100 kVp/150 mAs);B组开启CARE Dose 4D扫描,电压100 kVp,参考电流150 mAs;C组CARE kV扫描,参考电压100 kV、参考电流150 mAs,其余条件保持不变。比较3组的辐射剂量、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CNR、主观评分等。结果:3组方案实际扫描管电流、管电压及辐射剂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ED减低约13.76%, C组ED减低26.61%;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CNR及主观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运用CARE kV 技术行CT扫描能降低扫描辐射剂量、保障图像质量,其准确性与不同个体间相同部位的研究报道一致。
作者:曾宪春;王玉权;蒲伟;徐睿;王荣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飞行员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5年3月至2015年5月于空军总医院行冠脉造影术的飞行员60例,均为男性,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24)和对照组(n =36);其中冠心病组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低分组(Gensini积分≤20)和高分组(Gensini积分>20)。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G、GGT水平增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心病组内高分组GGT水平稍高于低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是飞行员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OR =1.168,P <0.01)。结论:血清GGT 与飞行员冠心病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张娜;吴超;廖明媛;余成;汪郡;马中立;田建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延缓梗阻性肾病小鼠肾脏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UUO)、对照组(ACEI)及治疗组(NBP)。对照组、治疗组分别给予贝那普利、丁苯酞灌胃。而假手术组、模型组则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处死,取梗阻侧肾组织做免疫组化染色以及western blot。结果:(1)Nrf-2在正常肾组织中仅散在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模型组术后第3、7、14天小鼠肾组织中Nrf-2表达均增加,治疗组小鼠肾组织Nrf-2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的延长,Nrf-2表达逐渐增强,至14 d时表达达到顶峰,呈时间依赖性。(2)与模型组相比,丁苯酞治疗组Nrf-2、γ-GCS明显升高、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P <0.05), Nrf-2、γ-GCS在第7、14天表达均强于贝那普利组(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rf-2与γ-GCS呈正相关(r =0.930);与Ⅰ型胶原蛋白呈负相关(r =-0.859)。结论:丁苯酞可能通过激活Nrf-2通路,上调γ-GCS的表达,缓解氧化应激对肾间质的损伤,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作者:曹义甫;王秀芬;牛丽娟;李文静;刘翠红;李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静脉直径对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入组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声测量组(测量组)和对照组。测量组采用超声法测量静脉直径,根据静脉直径选择匹配型号的留置针;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留置针,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结果:超声测量组和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发现超声测量组直径≥0.4 cm静脉组和直径<0.4 cm静脉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超声测量外周静脉直径,同时选择直径≥0.4 cm的外周静脉,能有效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在外周静脉置管困难的急危重症患者中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朱艳;陆娟;吴曙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内镜下碘染色、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等诊断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已成为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标准方法[1]。但较大范围的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的急性炎症反应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容易导致食管狭窄,影响患者进食,甚至会引发吸入性肺炎。因此,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食管狭窄的防治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内外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食管狭窄的防治进行综述。
作者:吴丹;贺远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前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共46例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同期68例开放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同时比较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手术费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情况。结果:术前资料性别、年龄、BMI、病理分型和浸润深度及术后清扫淋巴结总数等临床资料分析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6.84 d,而开放组为11.72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术中出血量76.63 mL,而开放组为141.5 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切口美观等优点。
作者:杨世斌;韩方海;肖隆斌;李明哲;黎文峰;何裕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 HDCP )是一组严重的围产期疾病,其发病时间为孕20周至产后2周,主要临床表现为短期内血压升高(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 )、水肿和蛋白尿。根据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将HDCP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作者:殷为;钟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及室壁运动积分法(WMS)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节段收缩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行PCI术40例(冠心病组),健康人40例(健康对照组)。对健康对照组及冠心病组于术前及术后1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室壁运动积分,应用STI获得左室6个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值(SLs)、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SL)、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SrLe)。结果:冠心病组患者术前左室心肌室壁运动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冠心病组患者术后左室心肌室壁运动指数较术前明显减低(P <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术前心肌缺血节段SLs、SrLe及GSL减低(均P <0.05);冠心病组术后1周相应节段的SLs、SrLe及GSL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均P <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及室壁运动积分法均可评价冠脉狭窄导致心肌局部和整体功能的异常和即刻PCI手术治疗的效果,冠心病患者左室运动功能减退,PCI术后绝大部分缺血心肌节段的局部收缩、舒张功能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作者:林勇;胡绚;张建兴;王侠;宋光辉;吴亚枚;吴焕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双手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高频超声、X线检查108例活动期RA的腕关节和12例临床缓解期RA的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08例活动期RA按病程分为两组,检查216个腕关节。病程<1年组的患者骨侵蚀及腱鞘病变显著低于病程≥1年组(P <0.01)。病程<1年组超声发现骨侵蚀率明显高于X线(P <0.05)。而病程≥1年组超声发现骨侵蚀率低于X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2例临床缓解期RA共检查264个关节,超声发现滑膜炎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体格检查(P <0.05)。结论: RA疾病早期高频超声发现骨侵蚀优于X线;临床缓解期超声发现滑膜炎的敏感性高于体格检查。
作者:马艳;金莉;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张敏;陶金辉;单曙光;李美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索视神经脊髓炎(NMO)星形胶质细胞(AS)的损害与NMO发病的关系,明确AS的损害与患者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NMO患者急性期脑脊液(CSF)和血清中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载脂蛋白E(ApoE)、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各项指标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并分析NMO组CSF各项指标水平与CSF AQP4-Ab、急性期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NMO组CSF及血清中AQP4-Ab、GFA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但ApoE、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2)NMO组CSF GFAP、ApoE、IL-6、TNF-α水平较血清高(P<0.05),AQP4-Ab、IL-10水平均较血清低(P<0.05);(3)CSF GFAP、IL-6与AQP4-Ab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9、0.526,均P<0.05),ApoE、IL-10水平与CSF AQP4-Ab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571、-0.676,均P <0.05);(4)CSF AQP4-Ab、GFAP、IL-6水平与急性期EDSS 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8、0.708、0.737,均P<0.05),ApoE、IL-10水平与急性期EDSS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63、-0.676,均P<0.05)。结论:NMO存在AS损害,且其损害程度可能与患者功能缺损有关;AQP4-Ab、GFAP、IL-6可能对NMO的发病及疾病加重起重要的作用;ApoE、IL-10减少有可能加重NMO的损伤。
作者:陈小玲;雷茵;唐玉兰;杨程程;赵伟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靶体积对食管癌5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疗效及失败模式的影响,验证累及野照射(IFI)的可行性和佳适应证。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行根治性IMRT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共88例进行同期对照研究,44例进入IFI组,44例进入预防性淋巴结照射组(ENI)。结果:IFI组和ENI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0%、45.5%和70.5%、43.2%(P >0.05)。 IFI组和ENI组局部失败率为27.3%和22.7%,远处转移失败率分别为22.7%和18.2%,野外区域失败率分别为11.4%和4.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亚组分析提示对于原发病灶位于胸上段或临床Ⅰ期者,IFI组野外区域失败有增加趋势。 ENI组肺V5、V20、V30及肺平均受量等指标均大于IFI组,其中V5和肺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FI组在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方面和ENI组基本相似,但对于原发病灶位于胸上段或临床Ⅰ期者,应谨慎选择IFI。
作者:李多杰;李红伟;崔珍;何斌;刘静景;蔡汉飞;段诗苗;江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分子分型在年轻乳腺癌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9例发病年龄≤40岁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ER、PR、Her-2、Ki-67检测结果进行分子分型,结合复发、死亡等预后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359例患者中,分子亚型分布:Luminal A型79例;Luminal B(Her-2阴性型)84例;Luminal B(Her-2阳性型)45例;Her-2过表达型48例;三阴性型58例;45例无法准确分型。无疾病生存时间在不同分子分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00)。总生存时间在不同分子分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 <0.000)。按年龄≤35岁及>35岁分组,不同分子亚型间生存时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 <0.000)。结论:在年轻乳腺癌患者中,新的分子分型可以预测预后,包括无疾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
作者:林慧;陈志明;林丹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为避免研究报告经常忽略重要的信息,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在“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中指出,鼓励特定的研究设计撰写时参考有关的报道指南,对于随机对照试验,作者应参考CONSORT声明。以下节选自2010 CONSORT声明中有关结果部分的报告规范,请广大作者注意对照检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时间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2例在南方医院产科分娩并行胎盘病理检查的28~33+6周单胎孕妇,根据破膜情况分为4组:A组无胎膜早破,B组破膜时间≤48 h,C组破膜时间49~168 h,D组破膜时间>168 h,分析各组HCA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观察早产儿并发症。结果:PPROM的发病率为41.2%,4组HCA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A、B、C 组均逐渐增高,但D组较C组降低。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破膜时间与HC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 B、C、D组早产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ROM时间与HC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但破膜时间超过1周后,HCA发生率有降低趋势,破膜时间延长未恶化新生儿短期结局。
作者:李婷婷;黄为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广州部分综合医院非精神科门诊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方法:对广州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神经科、消化科、心血管科和妇科门诊就诊的1709名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筛查,对HADS≥8分的筛查阳性者由精神科医师进行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的诊断性评估。结果:MINI诊断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抑郁和焦虑共病的患病率分别为7.67%、6.90%和3.10%,各科医生的识别和处理率为13.3%。结论:抑郁和焦虑障碍是综合医院非精神科门诊就诊者中的常见问题,但识别率和处理率均不高。
作者:徐利敏;潘小平;何方红;郭爱华;杨富英;邓慧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植入体内后的长期组织学转归规律。方法:取成年雄性SD 大鼠40只于脊柱双侧分别形成1.5 cm ×1.5 cm大小U形切口,左侧(试验组)植入ADM,右侧(阴性对照组)切断后仅原位缝合。于术后相应时间点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包括常规HE 染色,Masson′s染色和天狼星红苦味酸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巨噬细胞M0及M1、M2分型。结果:ADM 5个月后体积未见明显变化;HE观察2周内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之后逐渐消退;Masson′s 染色及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显示ADM植入后胶原排列逐渐规则致密,Ⅰ/Ⅲ型胶原数值与未植入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提示,不同时期ADM组M2/M1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交联ADM植入后可长期维持稳定的体积,胶原排列逐渐规则致密;胶原亚型不同时期呈现规律性升降;ADM具有促进促炎性M1巨噬细胞向修复重建作用的M2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
作者:廖婷;邹瑞;闫璟;汤珊;朴正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体系对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治疗患者自护能力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治疗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应用自我管理体系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率、疾病知晓率、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而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我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经皮肾穿刺钬激光治疗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卫妮;赵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TERT基因rs2736098和CLK3基因rs1154319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癌的易感性关系。方法:选取201例经病理确诊的膀胱癌患者和20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用PCR-RFLP方法检测TERTrs2736098和 CLK3rs11543198位点的基因型,比较各基因型和膀胱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rs273609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73,P =0.031;χ2=7.412,P=0.006),AA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膀胱癌的风险是CC基因型携带者的2.069倍(OR =2.069,95%CI:1.181~3.624,P =0.011)。而rs1154319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两组中未见明显差异(χ2=0.202, P=0.904;χ2=0.188,P=0.665)。 rs2736098和rs11543198基因型在膀胱癌病理分期、分级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RT基因rs2736098位点多态性与膀胱癌的易感性相关,而CLK3基因rs11543198位点多态性与膀胱癌的发生风险无明显关系。
作者:卢保德;刘德云;玉镇源;付伟金;程继文;陆浩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单次股神经、闭孔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下肢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次股神经、闭孔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A组)和股神经“3合1”联合坐骨神经阻滞(B组),以1~2μg/(kg·h)速率泵注右美托咪定。记录两组患者阻滞成功率、止血带耐受率、地佐辛使用率和总体麻醉效果评级。结果:A组阻滞成功率、止血带耐受率、地佐辛使用率、麻醉效果1级均优于B组(P <0.05)。结论:单次股神经、闭孔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操作简便,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股神经“3合1”联合坐骨神经阻滞。
作者:江琦;杨进辉;张思甜;周丽华;吴宝华;辛典;陈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