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小剂量20mg/L阿托伐他汀治疗,而观察组40例患者行大剂量40mg/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心力衰竭、肝功能异常、皮肤瘙痒等不良情况的人数分别为(3)、(1)、(2),与对照组数量相比有所减少,差异性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的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分别是(4.76±0.21)、(1.38±0.04)、(1.84±0.15),较对照组的指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治疗有不同的效果,但大剂量治疗效果尤为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荣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分析多元化护理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突发性患者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状态更好;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7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其负面情绪,护理效果较佳,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探究康复训练楼梯法应用于低肺功能肺癌手术患者对肺功能、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低肺功能肺癌手术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低肺功能肺癌手术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1周后FEV1、FEV1%、FEV1/FVC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康复训练楼梯法应用于低肺功能肺癌手术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凤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和非洛地平联合用药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162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81)和常规组(n=81).在降糖治疗基础上,常规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单独用药,干预组采用厄贝沙坦和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用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和血糖各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和血糖各参数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用药后,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5%,与常规组的11.11%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厄贝沙坦和非洛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压和血糖各参数,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祖海亮;吴文昌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接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5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入院登记薄将其分入研究组(n=65)和常规组(n=60).入院后,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胺碘酮片.观察并统计两组心律失常拮抗效果、心源性猝死发生情况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同时记录两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用药方案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研究组心律失常拮抗总有效率为84.62%(55/65),高于常规组的46.67%(28/60),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6.15%(4/65),低于常规组的18.33%(11/60),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9.12±9.53)分,高于常规组的(66.45±9.24)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高于常规组的6.67%,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应用盐酸胺碘酮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心律失常控制水平,减少心源性猝死事件发生,且用药安全可靠,临床普及价值较高.
作者:吴文昌;祖海亮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探究在垂体发育异常矮小症患儿治疗中,应用生长激素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42例垂体发育异常矮小症且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42例垂体发育异常矮小症未使用激素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情况并实施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生长速率(3.06±0.85)好于对照组(0.72±0.31),且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垂体发育异常矮小症患儿生长激素治疗的效果良好.
作者:闻钰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浅析优质护理在综合内科中的应用.方法:分析综合内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具有计划性、目的性的开展优质护理.结果 我科室在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后与实施前同期比医生护理满意度由82%上升到94%,患者护理满意度由79%上升到92%,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 在综合内科中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形象.
作者:江丽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未采取细节护理的消毒供应室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12月采取细节护理的消毒供应室作为观察组,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管理措施,对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采取消毒供应室细节护理后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消毒供应室中开展细节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各科室的投诉率,提高医院诊疗的质量,促进医院的发展,还能够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琴;冉琼玲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探析降钙素原在恶性血液病发热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80例,均伴发发热症状,应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进行早期诊断,对比两种实验室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降钙素原的阳性检出率97.50%高于C-反应蛋白的阳性检出率为88.7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降钙素原与恶性血液病发热患者的感染程度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败血症特异性高,可作为早期感染的有效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迺光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了解我院休养区截瘫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临床分离细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的状况.方法 通过调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休养区微生物送检情况,根据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菌株,采用DL-96 E、DL-96 NE、DL-96STAPH、DL-96 STREP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并按照CLSI的标准判断病原菌的耐药性,汇总微生物检查结果进行细菌耐药情况分析.结果 检出休养区送检标本检出的细菌数88株,其中耐药菌株数53株,耐药率达到60.23%,尿路感染病人尿液中及褥疮病人分泌物中检出的细菌与指南基本符合.结论 截瘫病人并发症多,病程长,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长,应及时送检标本,先根据我院病种病原学分布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药敏报告及时更换敏感抗菌药物.
作者:向群;邓克林;杜昌群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使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龄患者逐年增加,为了探讨合理的手术方案,本文拟探讨闭合复位髓内钉(PFNA)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男55例,女45例,年龄73~81岁;随机分为PFNA组(采取PFNA治疗)和DHS组(采取DHS治疗).对比两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相关指标;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FNA组和DH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8.43±25.43分钟、109.34±42.34ml)、(98.43±37.96分钟、129.32±32.82ml),两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延迟、深静脉血栓、股骨头坏死、固定松动)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月Harris评分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DNS相比,PFNA技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更为肯定,术后患者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创伤小.
作者:吴伟峰;骆宇春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应用在女性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51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女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剂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子,A、B、C三组各17例,A组应用剂量为0.5μg/kg,B组应用剂量为1.0μg/kg,C组应用剂量为1.5μg/kg,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与C组,A、C两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为0,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A组手术中出血量(25.9±9.3 ml)显著高于B组与C组,住院时间与丙泊酚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1.0μg/kg剂量的瑞芬太尼应用在女性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对于临床细菌检验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采集的526份标本进行细菌检验,根据质量控制的应用实施前后,分为观察组(质量控制后)267份和对照组(质量控制前)259份,对比两组临床细菌检验结果,评价细菌检验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细菌检验合格率(96.25%>88.03%)、检验准确率(94.01%>82.63%)、细菌检验过程中的标本采集[(92.18±4.52)分>(82.91±4.86)分]、储存和运输[(91.76±5.02)分>(83.42±4.77)分]、细菌培养[(93.36±4.16)分>(84.19±4.73)分]以及安全管理[(92.85±4.33)分>(85.05±4.14)分]等方面的质量评分相对更高(P<0.05).结论 加强对细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细菌检效果,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张学美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分析超声产前检查剖宫产二次怀孕超声排除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行产检的108例疑似瘢痕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给予孕妇超声产前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观察孕妇的瘢痕妊娠检出率、瘢痕妊娠患者的超声征象、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超声检查共检出96例瘢痕妊娠,检出率97.96%,与病理检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妊娠患者中,60例为单纯孕囊型,27例为团块型,11例为宫腔型.所有患者均经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患者的(HCG)转归时间(34.25±5.67)d.结论 超声检查用于剖宫产后二次怀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可有效排除瘢痕妊娠,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朱海燕;李小平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采取超声引导神经根阻滞,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使用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治疗;对照组36例,使用X线引导颈神经根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超声引导治疗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经X线引导治疗总有效率77.78%,差异明显(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成功率明显提高,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群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病病患负面情绪和精神状况的效果.方法 于2015.02-2018.02时间段精神科收治精神病病患中抽出88例进行干预分析,并将病患均分为基础干预组(44例)、心理干预组(44例),其中基础干预组病患采取基础的病房干预,心理干预组病患在采取基础病房干预同时结合心理护理,分析2组焦虑抑郁、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心理干预组病患焦虑抑郁、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基础干预组,2组比较,P<0.05.结论 对精神病病患应用心理护理,可改善其精神状况和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效果较好.
作者:王培培;殷丽萍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通过分析患有肺结核的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ixed-dosecombination,FDC)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并且探索影响的因素,为证明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安全作出数据分析.方法 我们将在本市定点的结核病防治医院从2014年2月3日到2015年11月30日期间接收的450名首次治疗肺结核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资料,针对这些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分析,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的分析,分析药物对ADRS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后的结果发现这450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达63.5%.多因素非条件的分析证明跟患者本身有糖尿病有直接因素,结论 经过研究表明使用了药物FDC进行治疗后发生ADRS的危险人群就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对各方面的指标多加检测,或者使用更加适合的方案进行治疗.
作者:吕鸿蕾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对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病房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9%(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病房患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缓解护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国梅;董梅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分析研讨多烯紫杉醇联合碘化油介入方案(多西他赛治疗方案)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肝癌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记录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2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化疗资料,研究组40例接受多西他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85%高于对照组55%(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FP指标,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肝癌疾病采用多西他赛治疗方案,近期疗效更为突出,应用价值高.
作者:赵小锋;康志龙;孙月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肛周脓肿患者中运用手术引流以及马应龙痔疮栓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共计为84例.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手术引流治疗,观察组则是接受手术引流以及马应龙痔疮栓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肛周脓肿患者运用手术引流联合马应龙痔疮栓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治疗有效率更高.
作者:李浩 刊期: 2018年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