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孟锐;杨力;刘雅琦;孟晓红

关键词:胃肿瘤, 临床病理, 淋巴结转移
摘要:目的:研究10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内镜下治疗提供潜在的依据。方法:回顾3年间我院内镜中心随访行胃癌根治术后病理证实的105例早期胃癌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05例早期胃癌,男80例,女25例,年龄19~89岁,发病高峰为40~60岁。汉族男性67例,回族男性13例;汉族女性24例,回族女性1例,回汉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无差异(P >0.05)。依次好发于胃窦部(56.1%)、胃体部(26.7%)、贲门胃底部(17.1%);病灶以2 cm以上多见(54.3%);内镜下分型以Ⅱ型(69.5%)为主;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腺癌(45.7%)为主;分化型与未分化型比例分别为43.0%、56.2%;黏膜内癌63例(60%),黏膜下癌42例(40%);12例(11.4%)发生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胃癌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在40~60岁,回汉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无差异,对于>2 cm 的病灶、未分化型且浸润到黏膜下层的患者有着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需要行胃癌根治术和密切的内镜随访。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请作者正确识别《实用医学杂志》网站及缴纳版面费方式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 LY294002对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通过5个阶段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别给予尼克酰胺+B27(B27组)为对照组和尼克酰胺+ LY294002(LY组)为实验组诱导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成熟。显微镜下观察各阶段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胰岛素、c-肽、生长抑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表达。结果:第5阶段诱导14 d LY组胰岛素单染阳性率与B27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生长抑素和胰高血糖素单染阳性率,胰岛素/生长抑素共染率均低于B27组(P﹤0.05)。结论: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下,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能够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更加成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

    作者:王亚楠;陆平;黄筱慧;田晨光;孙丽君;窦倩;谭丽;王武亮;毛跟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痛风诊断价值的再研究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DECT)技术在痛风患者不同临床时期足踝关节中尿酸盐结晶的显示能力,并就DECT对早期痛风的预警能力进行初步评估。方法:选择近期足踝部发作过关节肿和(或)疼痛,并之后确诊为痛风的患者78例。分别对同一患者在发作期及缓解期行DECT非增强扫描及薄层(0.75 mm)重组,将原始数据输入Dual-Energy GOUT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比较同一患者不同临床时期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DECT检测尿酸盐沉积情况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所选患者均获得了较满意的DECT图像。同一患者在发作期及缓解期双足踝均显示多发骨内和骨外尿酸盐结晶沉积,在位置与数目上均无较大差异。结论:DECT能清晰显示尿酸盐结晶,对早期、无创性诊断痛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金玲;高立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请作者重视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及著录格式的正确性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方位松解结合钉棒系统复位治疗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腰椎不稳症

    对于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常规采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复位效果良好,固定牢靠,临床应用广泛[1],然而对于合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后把持力不够,容易出现拔钉、滑脱椎体复位失败等情况。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全方位松解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该类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昌志;李贵谦;李浩曦;林舟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ST 段抬高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1例

    患者女,31岁,因“发热4 d,胸闷憋气1d”入院。患者4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高40℃,无咳嗽、咳痰等其他不适。1d前患者出现胸闷憋气,体温38.9℃,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内容物,于当地医院行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行退热等对症治疗后体温降至36.7℃,但胸闷症状不缓解。来我院急诊。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病史,否认长期饮酒史及吸烟史。

    作者:黄乐富;唐煜;张大鹏;王乐丰;杨新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耳鼻部7例毛母质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毛母质瘤(pilomatricoma)又称Malherbe钙化上皮瘤,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常发生于头、面颈部及躯干皮肤。由于其临床上较少见且表现为多样性,该病易误诊。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毛母质瘤。本研究旨在探讨毛母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治的准确率。

    作者:高陈恺;徐建中;马超武;周宇;赵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对急性中风患者血压昼夜变化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对急性中风患者血压下降和昼夜变化的影响。方法:155例患有急性中风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并接受氨氯地平与氯沙坦治疗。通过考察醒时、睡觉时和睡醒前血压下降平均值评估2种药物的降压效果。结果:在意向性分析中,氨氯地平组患者平均收缩压降压值为(14.82±11.71) mmHg,氯沙坦组为(13.11±12.69) mmHg,证明氨氯地平优于氯沙坦(平均差异1.71 mmHg)。在符合方案集分析中,氨氯地平组与氯沙坦组降压值分别为(16.06±11.33) mmHg和(17.17±11.85) mmHg,平均差异为-1.11 mmHg,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氨氯地平比氯沙坦在减轻血压晨峰方面的趋势更佳,可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结论:氨氯地平可以降低高血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压波动程度,减少中风的发生。

    作者:王少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在神经重症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对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昏迷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按常规口腔护理、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处理,记录相关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P <0.05)、ICU住院时间(P =0.007)、早期口腔清洁评分(P =0.010)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在口咽及气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分别为 P =0.001、P =0.011)、培养一致率(P =0.041)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NICU 患者口咽定植菌负荷量、维持定植菌低水平、提高口腔清洁度、降低VAP发生率,显著提高护理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阳;刘丹;邓瑛瑛;王晓艳;夏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15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穴按单位名称的汉语拼音排序雪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10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内镜下治疗提供潜在的依据。方法:回顾3年间我院内镜中心随访行胃癌根治术后病理证实的105例早期胃癌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05例早期胃癌,男80例,女25例,年龄19~89岁,发病高峰为40~60岁。汉族男性67例,回族男性13例;汉族女性24例,回族女性1例,回汉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无差异(P >0.05)。依次好发于胃窦部(56.1%)、胃体部(26.7%)、贲门胃底部(17.1%);病灶以2 cm以上多见(54.3%);内镜下分型以Ⅱ型(69.5%)为主;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腺癌(45.7%)为主;分化型与未分化型比例分别为43.0%、56.2%;黏膜内癌63例(60%),黏膜下癌42例(40%);12例(11.4%)发生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胃癌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在40~60岁,回汉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无差异,对于>2 cm 的病灶、未分化型且浸润到黏膜下层的患者有着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需要行胃癌根治术和密切的内镜随访。

    作者:孟锐;杨力;刘雅琦;孟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T诊断肾病综合征引起的多器官动脉血栓1例

    患者男,21岁,间断眼睑水肿伴双下肢水肿15个月,腹痛2 d入院。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29.56μg/mL。既往史:1年前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并行肾穿刺活检,病理为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给予激素、保肾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定期复查,病情控制尚可。入院后行上腹部CT增强:肝左叶可见扇形低密度影、左肾内可见锥形低密度、脾脏内楔形低密度影,增强未见明显强化(图1),影像提示,肝左叶、左肾及脾脏多发动脉血栓形成,伴相应器官缺血改变。遂行抗凝治疗1周,腹部疼痛有所好转,查D-二聚体2.85μg/mL。临床诊断:肝左叶动脉血栓形成,左肾动脉血栓形成,脾梗死。

    作者:郭俊男;程克磊;王建秋;孙戈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电脑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和积累电动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根据608例使用电动气压止血带应用于四肢手术中的术前准备和术中使用的方法。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止血效果好。电动气压止血带使手术野显露清晰,便于术者操作,能缩短手术时间,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和性能,注意其操作要点,是确保无血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佩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脐腹腔镜辅助治疗婴幼儿卵巢囊肿

    传统治疗卵巢囊肿的方法是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设备的改进,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们采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完成6例婴幼儿卵巢囊肿剔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华;陈琦;谷雅川;曹振杰;王朝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行为管理与抑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抑郁的情况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腹膜透析患者自我行为管理问卷、Zung 自评抑郁量表(SDS)对南通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肾内科共112名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总均分为(7.31±1.25)分,65例患者(58%)存在抑郁情绪,抑郁严重程度指数为0.54±0.09。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总分、腹膜透析操作得分、饮食摄入及记录得分、病情监测得分以及并发症管理得分与抑郁情绪呈负相关(P <0.01),用药依从性与抑郁情绪无相关性(P >0.05)。结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健康教育时也要注重对患者的抑郁情况的评估,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增进患者的心理健康,促进患者自我行为管理的提高。

    作者:王瑾瑾;朱健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生长抑素对腹部手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预防及治疗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腹部手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防治。方法:将术中评估有术后发生肠梗阻高危因素的患者纳入观察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至进食后停用;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和营养支持等,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至肠功能恢复;比较两组病例术后2周内肠梗阻发生率以及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发生术后早期肠梗阻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有效率(治愈+好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腹痛消失时间外,两组腹胀缓解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24 h 胃肠减压量、开始进全流食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术后有发生肠梗阻高危因素的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能减少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可明显改善肠梗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

    作者:庄彦章;黄两喜;黄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关于本刊的引文指标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学科技论文作者署名条件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围产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围产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GDM患者血中HbA1c的水平,将101例GDM患者分为高HbA1c(HH)( HbA1c >5.6%)组32例和低HbA1c(LH)(HbA1c ≤5.6%)组69例,比较两组的围产结局。结果:HH 组分娩孕周较LH 组小[(37.13±1.53)周vs (37.76±1.02)周, P <0.05],HH组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LH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子痫前期、产后出血、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bA1c水平与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等围产期并发症密切相关。

    作者:林春晓;李春花;缪士霞;周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作用优势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其对α2、α1受体的选择性为1620∶1。右美托咪定激动中枢和外周α2-受体,发挥良好的镇静、镇痛、降低交感活性等作用,无明显呼吸抑制。这些优越的药理作用使右美托咪定于1999年获准用于 ICU 患者的镇静,2009年被批准用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镇静。近几年来,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临床麻醉辅助用药已在国内外普遍应用。本文主要对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应用中的优势作一综述,便于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赵娟(综述);郑丽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