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分娩方式对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产后的影响

徐源;张伶姝;刘玢含;赵毅;刘毅

关键词:
摘要:在过去,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妊娠时,其致死率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极高。但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 SLE 顺利妊娠已十分常见。当 SLE 于妊娠过程中出现疾病活动,医生通常建议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而当妊娠事件发生在稳定期时,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还未曾有报道。本文将探讨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稳定期 SLE 患者产后结局的影响。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尿毒症患者生理功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在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年死亡率约为25%[1],其发生与饮食和液体的不依从行为密切相关[2]。据报道[3-5],有32.6%~63.31%的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差。因此,本研究于2013年1-10月对我院76例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找出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探索提高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贞;邓丽花;邓远琼;万秋妹;陈媛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娩前1周孕妇膀胱充盈前后超声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分娩前1周孕妇膀胱充盈对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分娩的正常胎儿252例,其中头位192例,臀位60例。均在分娩前(≤7 d 内)孕妇膀胱充盈(A 组)和膀胱未充盈(B组)行超声检查,并追踪其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头围和妊娠结局(C 组)。结果:192例头位胎儿中孕妇充盈膀胱前后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超声估测胎儿体重(EFW)与出生体重(BW),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孕妇充盈膀胱后 BPD、HC 的标准切面获取率高于膀胱充盈前,且(超声EFW-BW)平均绝对误差值明显减小,更接近出生体重。60例臀位胎儿中孕妇充盈膀胱前后各超声测值与出生后头围、超声EFW与BW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妇充盈膀胱后新发现胎盘位置异常18例(18/252,7.1%),帆状脐带入口并血管前置2例(2/252,0.8%)。结论:分娩前1周孕妇充盈膀胱有利于超声估测胎儿的体重更接近出生体重;有利于胎儿附属物及母体宫颈等结构的显像。

    作者:曹小娟;黄浩;王东杰;彭志勇;王小婕;李莉芳;仲勇;李荆;陈建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脐腹腔镜辅助治疗婴幼儿卵巢囊肿

    传统治疗卵巢囊肿的方法是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设备的改进,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们采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完成6例婴幼儿卵巢囊肿剔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华;陈琦;谷雅川;曹振杰;王朝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3D打印个体化女性盆腔结构

    目的:基于CT 数据集获取盆腔结构表面轮廓信息,结合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探讨3D 打印技术研制个体化盆腔结构的方法及其在妇产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例妇科患者的 CT 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angiography, CTA)数据集,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各组织三维模型,再利用 Z510型号3D 打印机按照1∶1比例进行3D 打印。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出患者的腰骶椎、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外静脉、输尿管、子宫及子宫动脉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并利用3D 打印技术1∶1打印出完整的3D 模型。结论:3D 打印模型不仅具有数字化三维模型一样的三维视觉功能及个体化特点,还具有可手动触摸、标记重要解剖结构的功能,为医学教学、临床、科研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刘萍;陈兰;李鉴轶;陈春林;唐雷;段慧;孔祥雪;陈若兰;陈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5例乳腺叶状肿瘤和123例纤维腺瘤患者的综合超声表现,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形态为分叶状在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6.15%(43/65)和33.33%(41/123);囊性变在两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9.23%(19/65)和3.25%(4/123);高回声分隔在两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2.31%(21/65)和9.76%(12/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边界、纵横比、钙化灶、后方回声、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Ⅲ级血流信号在PTB和BF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5.38%(23/65)和7.32%(9/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在超声表现上存在差异,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邓远琼;李宏翔;王海飞;刘贞;汤兵辉;斯轶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T诊断肾病综合征引起的多器官动脉血栓1例

    患者男,21岁,间断眼睑水肿伴双下肢水肿15个月,腹痛2 d入院。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29.56μg/mL。既往史:1年前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并行肾穿刺活检,病理为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给予激素、保肾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定期复查,病情控制尚可。入院后行上腹部CT增强:肝左叶可见扇形低密度影、左肾内可见锥形低密度、脾脏内楔形低密度影,增强未见明显强化(图1),影像提示,肝左叶、左肾及脾脏多发动脉血栓形成,伴相应器官缺血改变。遂行抗凝治疗1周,腹部疼痛有所好转,查D-二聚体2.85μg/mL。临床诊断:肝左叶动脉血栓形成,左肾动脉血栓形成,脾梗死。

    作者:郭俊男;程克磊;王建秋;孙戈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电脑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和积累电动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根据608例使用电动气压止血带应用于四肢手术中的术前准备和术中使用的方法。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止血效果好。电动气压止血带使手术野显露清晰,便于术者操作,能缩短手术时间,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和性能,注意其操作要点,是确保无血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佩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围手术期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氧耗,对帮助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渡过围手术期低心排血量阶段起着积极的作用。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应用 IABP 15例,以防治低心排综合征,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谭伟;李树松;樊志勇;罗又桥;曹辉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两种糖皮质激素冲击方案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

    Graves眼病(以下简称GO )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可严重损害视力和外貌,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GO 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医师常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但治疗方案尚无统一标准,疗效差异大,不良反应各异。本研究通过观察每周及每日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方案的疗效,以期对GO的治疗做一探讨。

    作者:钟雯;李又空;曾姣娥;宁尚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时机的选择

    目的:了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不同时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而探讨患者的佳置管时机。方法:65例 APL 患者分别于非缓解期和缓解期置入PICC ,比较不同置管期间导管并发症发生和非计划性拔管等情况。结果:非缓解期患者置管后3 d内穿刺点出血发生率高,因机械性静脉炎、可疑导管相关感染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高于缓解期置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PL患者缓解期置入PICC导管并发症少,导管留置时间长,不建议APL患者在急性期置入PICC导管。

    作者:熊晓云;胡海珍;范彬;张玉红;周静然;潘银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囊袋外超声乳化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玻璃体切割手术极大地改善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的症状。但术后白内障的发生,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及眼底的观察及治疗。目前传统白内障手术方式为囊袋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但玻切术后导致眼内结构的改变:小瞳孔,悬韧带松弛,后囊易破裂,玻璃体缺失改变了眼内液体动力学等[1-2],使白内障手术时难度增大。我院采用囊袋外超声乳化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刚;韩旭光;于涛;张玉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贫血患者外周血CD55、CD59检测及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诊断意义

    目的:检测贫血性疾病患者外周血CD55、CD59的表达并行相关实验检查,并探讨其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入院的129例贫血患者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对贫血性疾病患者以健康对照人群CD55、CD59检出结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并同时做FLAER 实验、酸化血清溶血实验(Ham 实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尿Rous 实验)、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贫血组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AA)-PNH 和PNH 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CD55、CD59表达明显低下(P <0.05),表达均<95.0%,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 CD55、CD59表达也可低下,但表达均>48.0%,与健康组和其他贫血组(除 AA-PNH 和 PNH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纯红再障、营养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 CD55、CD59表达均在正常范围。部分 AA-PNH和PNH患者,加做FLAER实验,显示外周血粒细胞及单核细胞PNH 克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D55、CD59检测与FLAER实验在诊断AA-PNH、PNH患者中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诊断PNH的敏感,可靠的方法,也可作为疗效判断及观察病情变化的手段。

    作者:冯玉虎;夏瑞祥;王卫国;黄明;郑顶运;许凌云;王庆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作用优势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其对α2、α1受体的选择性为1620∶1。右美托咪定激动中枢和外周α2-受体,发挥良好的镇静、镇痛、降低交感活性等作用,无明显呼吸抑制。这些优越的药理作用使右美托咪定于1999年获准用于 ICU 患者的镇静,2009年被批准用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镇静。近几年来,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临床麻醉辅助用药已在国内外普遍应用。本文主要对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应用中的优势作一综述,便于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赵娟(综述);郑丽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伴发眶炎性假瘤1例

    患者女,23岁,学生,因“右眼上睑红肿3 d”于2013年6月1日就诊于眼科门诊,诊断为“眼睑蜂窝织炎”,给予局部抗炎治疗3 d,未见好转,红肿加重,6月3日收入院治疗,追问病史:患者曾因“发热、咳嗽1周”于2013年5月20日就诊于呼吸科,体温高39.8℃,伴咳嗽、周身乏力,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减少,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肺 CT 回报双肺纹理增强;左上肺结节灶。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作者:史少阳;宋海珊;吴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痛风诊断价值的再研究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DECT)技术在痛风患者不同临床时期足踝关节中尿酸盐结晶的显示能力,并就DECT对早期痛风的预警能力进行初步评估。方法:选择近期足踝部发作过关节肿和(或)疼痛,并之后确诊为痛风的患者78例。分别对同一患者在发作期及缓解期行DECT非增强扫描及薄层(0.75 mm)重组,将原始数据输入Dual-Energy GOUT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比较同一患者不同临床时期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DECT检测尿酸盐沉积情况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所选患者均获得了较满意的DECT图像。同一患者在发作期及缓解期双足踝均显示多发骨内和骨外尿酸盐结晶沉积,在位置与数目上均无较大差异。结论:DECT能清晰显示尿酸盐结晶,对早期、无创性诊断痛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金玲;高立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entacam 观察ICL植入术后眼前节立体形态的变化

    目的:通过三维眼前节全景分析仪(Pentacam)对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前术后眼前节立体形态的变化进行观察。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2例,64眼。通过Pentacam观察手术前后人工晶体与虹膜及晶状体的关系以及前房角的变化,测量术前术后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术后拱高等参数。常规检测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及屈光状态等数值。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9±7)岁,平均等效球镜为(-13.50±3.76) Ds。三维前节成像显示术后前房角较术前狭窄,未见粘连关闭。ICL与虹膜和晶状体均无接触粘连。术后6个月前房容积为(128.43±14.86) mm3,前房深度为(2.96±0.26) mm,分别低于术前前房容积(215.11±34.16) mm3和术前前房深度(3.11±0.19) mm(P<0.05)。术后6个月拱高(0.464±0.125) mm,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测拱高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为0.929±0.203,与术前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眼压与术前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entacam能有效评估ICL植入术的安全性。

    作者:熊露;易魁先;石钰;詹妮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方位松解结合钉棒系统复位治疗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腰椎不稳症

    对于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常规采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复位效果良好,固定牢靠,临床应用广泛[1],然而对于合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后把持力不够,容易出现拔钉、滑脱椎体复位失败等情况。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全方位松解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该类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昌志;李贵谦;李浩曦;林舟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法舒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硫辛酸组、法舒地尔组。所有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治疗2周后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硫辛酸组和法舒地尔组尿mALB、血清Cysc 和尿8-OHdG 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之间血清 Cysc、尿 mALB 和8-OHdG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法舒地尔对早期糖尿病患者有肾脏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8-OHdG的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徐美荣;吴甘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在神经重症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对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昏迷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按常规口腔护理、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处理,记录相关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P <0.05)、ICU住院时间(P =0.007)、早期口腔清洁评分(P =0.010)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在口咽及气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分别为 P =0.001、P =0.011)、培养一致率(P =0.041)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NICU 患者口咽定植菌负荷量、维持定植菌低水平、提高口腔清洁度、降低VAP发生率,显著提高护理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阳;刘丹;邓瑛瑛;王晓艳;夏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生长抑素对腹部手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预防及治疗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腹部手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防治。方法:将术中评估有术后发生肠梗阻高危因素的患者纳入观察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至进食后停用;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和营养支持等,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至肠功能恢复;比较两组病例术后2周内肠梗阻发生率以及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发生术后早期肠梗阻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有效率(治愈+好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腹痛消失时间外,两组腹胀缓解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24 h 胃肠减压量、开始进全流食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术后有发生肠梗阻高危因素的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能减少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可明显改善肠梗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

    作者:庄彦章;黄两喜;黄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