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婕;谈勇
在辅助生殖IVF/ICSI控制性超促排卵周期中(COH),卵巢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n)刺激下可表现出低反应、高反应、正常反应等不同状态,影响周期结局。寻求简便、稳定、灵敏的预测因子,能够准确、早期地预测卵巢反应性,对制定相应的个体化超促排卵方案,增加获卵,降低周期取消率与卵巢过度刺激风险,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尤为重要。
作者:陈婕;谈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142例确诊的 VSD 患者,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行经胸微创 VSD 封堵术,出院后进行随访。结果:成功136例,同期手术4例,6例需常规体外循环手术。102例随访3~12个月,16例残余分流。结论:经胸微创封堵VSD手术近期治疗效果满意。目前尚缺乏长期的随访资料,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作者:陆国梁;马伦超;杨超;张英元;谢少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内科胸腔镜为呼吸内镜的一种,是一项由内科医师操作的微创、有效、安全的介入性诊疗手术,对不明原因良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诊断能力[1-4],但仍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影响医疗安全及质量[5-6]。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共实施诊断性内科胸腔镜检查216例,本文针对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欧勤芳;陈华昕;高亮;钱超;陈宏;郑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不同时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而探讨患者的佳置管时机。方法:65例 APL 患者分别于非缓解期和缓解期置入PICC ,比较不同置管期间导管并发症发生和非计划性拔管等情况。结果:非缓解期患者置管后3 d内穿刺点出血发生率高,因机械性静脉炎、可疑导管相关感染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高于缓解期置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PL患者缓解期置入PICC导管并发症少,导管留置时间长,不建议APL患者在急性期置入PICC导管。
作者:熊晓云;胡海珍;范彬;张玉红;周静然;潘银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间歇光疗和持续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VIP、CNKI等电子资料库。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1449例研究对象,间歇光疗组治疗24 h总胆红素值(SMD 0.45,95% CI:-0.67~1.56)、治疗72 h 总胆红素值(SMD 0.51,95% CI:-0.02~1.03)、48 h 有效率(RR 1.00,95% CI:0.90~1.12)]退黄时间(SMD 0.41,95% CI:-0.13~0.96)与持续光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间歇光疗组48 h总胆红素高于持续光疗组(SMD 0.35,95% CI:0.02~0.6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间歇光疗组发生不良反应如发热(OR 0.22,95% CI:0.14~0.37)、腹泻(OR 0.25,95% CI:0.16~0.39)、皮疹(OR 0.21,95% CI:0.12~0.36)、低血钙(OR 0.23,95% CI:0.17~0.30)的风险均低于持续光疗组。结论:现有研究结果显示,间歇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不低于持续光疗组,且更安全。
作者:黄武珍;黄翰武;吴曙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等离子射频修复膝骨关节炎软骨和交叉韧带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伴软骨和交叉韧带退变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行关节镜等离子射频修复软骨和交叉韧带术,对照组行关节镜清理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个月、12个月Lysholm评分及术后12个月减术后2个月的Lysholm评分差值。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短(P=0.017),出血少(P=0.003);两组术后2个月的Lyshol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29);治疗组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21),术后12个月减术后2个月 Lysholm评分差值优于对照组(P=0.026)。结论:伴软骨和交叉韧带退变的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等离子射频修复软骨和交叉韧带损伤小,远期疗效好。
作者:吴淮;严萍;刘文刚;赵传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Mus81基因沉默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 RNAi 技术,构建 Mus81基因沉默的 HCT116细胞,MTT 法检测奥沙利铂的 IC50值。Annexin V-APC 染色法检测奥沙利铂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并以实时定量 PCR 及 Western blot 检测 p53、Bax及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Mus81沉默的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IC50值明显降低,该细胞经奥沙利铂处理后凋亡率上升了77.6%(P <0.01),p53和Bax 的表达明显升高(P <0.01),Bcl-2表达则明显降低(P <0.01),导入Mus81基因则可降低该细胞凋亡率。结论:Mus81基因沉默可提高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调控p53、Bax及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常颖智;吴帆;曹杰;谭卫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DECT)技术在痛风患者不同临床时期足踝关节中尿酸盐结晶的显示能力,并就DECT对早期痛风的预警能力进行初步评估。方法:选择近期足踝部发作过关节肿和(或)疼痛,并之后确诊为痛风的患者78例。分别对同一患者在发作期及缓解期行DECT非增强扫描及薄层(0.75 mm)重组,将原始数据输入Dual-Energy GOUT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比较同一患者不同临床时期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DECT检测尿酸盐沉积情况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所选患者均获得了较满意的DECT图像。同一患者在发作期及缓解期双足踝均显示多发骨内和骨外尿酸盐结晶沉积,在位置与数目上均无较大差异。结论:DECT能清晰显示尿酸盐结晶,对早期、无创性诊断痛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金玲;高立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评价容量负荷试验的意义,以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可能存在低血容量的48例患者进行容量负荷试验,在试验前后分别采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P(cv-a)CO2、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尿量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以容量负荷试验后CO增加≥10%和<10%认为有反应性组和无反应性组。结果:35例患者容量负荷试验有反应,13例无反应。试验前CVP和P(cv-a)CO2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R、MAP、Lac、ScvO2、尿量指标组间无差异。无反应组仅CVP在容量负荷试验后有增高趋势。有反应组容量负荷试验后上述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试验前ScvO2≥70%患者18例,其中有15例P(cv-a)CO2>6 mmHg(8.73±1.71)mmHg,经补液后 P(cv-a)CO2下降(4.47±1.30)mmHg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患者ScvO2≥70%时,P(cv-a)CO2>6 mmHg提示组织灌注不足,P(cv-a)CO2可以评价容量负荷试验的意义,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
作者:王菊香;陈辉民;吴彬;林小明;王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初级创伤救治(PTC)是国际创伤救治委员会推行的一套创伤管理措施,旨在培训临床医师规范、快速、实用地对严重创伤患者给予救治,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1]。我院作为广西PTC培训基地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该项目培训[2],并于2011年开始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 PTC 项目培训。通过对PTC培训前后的病例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总结PTC 体系在临床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和优缺点,以进一步完善急诊急救体系、规范院前创伤救治流程、提高医务人员初级创伤救治技能以及急救成功率。
作者:苌海华;李超乾;王威;廖园莉;黄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对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经确诊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患者77例,均经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采用TCD检测术前术后颅内血管血流、侧支开放情况及脑血管储备能力(CVR)。结果:TCD 显示术后患侧大脑中动脉PSV、PI及CVR明显高于术前(P <0.05),术后开放侧支循环关闭,颈动脉重度狭窄的颅内动脉侧支循环开放B 型(不完全开放)患者的患侧大脑中动脉PSV、RI、CVR 改善明显高于A 型(完全开放)(P <0.05)。结论:应用TCD可以检测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颅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为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临床治疗和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戴旭辉;梅芳;余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A和DSA血管参数在肺栓塞治疗对肺动脉高压影响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PASP)为(52.77±13.30) mmHg,治疗后PASP为(20.91±2.78) mmHg。分别在CTA及DSA图像上测量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及升主动脉直径,计算主肺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rPA),使用t 检验评价治疗前后所测血管参数的变化情况,利用ROC曲线分析并比较CTA及DSA评估肺动脉高压改变的价值。结果:除升主动脉直径以外的其他血管参数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主肺动脉直径和 rPA 在 CTA 评估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4、0.841,前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81.8%,后者分别为81.8%、77.3%;主肺动脉直径和 rPA 在 DSA评估中的AUC值分别为0.874、0.932,两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86.4%。结论:CTA和DSA均有助于临床评估肺动脉高压变化情况,DSA的评估价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TA。
作者:朱蕻潮;魏宁;徐浩;崔艳峰;许伟;张庆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过去,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妊娠时,其致死率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极高。但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 SLE 顺利妊娠已十分常见。当 SLE 于妊娠过程中出现疾病活动,医生通常建议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而当妊娠事件发生在稳定期时,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还未曾有报道。本文将探讨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稳定期 SLE 患者产后结局的影响。
作者:徐源;张伶姝;刘玢含;赵毅;刘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 LY294002对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通过5个阶段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别给予尼克酰胺+B27(B27组)为对照组和尼克酰胺+ LY294002(LY组)为实验组诱导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成熟。显微镜下观察各阶段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胰岛素、c-肽、生长抑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表达。结果:第5阶段诱导14 d LY组胰岛素单染阳性率与B27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生长抑素和胰高血糖素单染阳性率,胰岛素/生长抑素共染率均低于B27组(P﹤0.05)。结论: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下,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能够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更加成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
作者:王亚楠;陆平;黄筱慧;田晨光;孙丽君;窦倩;谭丽;王武亮;毛跟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玻璃体切割手术极大地改善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的症状。但术后白内障的发生,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及眼底的观察及治疗。目前传统白内障手术方式为囊袋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但玻切术后导致眼内结构的改变:小瞳孔,悬韧带松弛,后囊易破裂,玻璃体缺失改变了眼内液体动力学等[1-2],使白内障手术时难度增大。我院采用囊袋外超声乳化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刚;韩旭光;于涛;张玉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检测自身免疫病患者ANA谱与EB病毒VCA-IgG、IgA抗体,比较两种抗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相关性。方法:ELISA法分别检测试验组(ANA谱至少一项阳性)和对照组(ANA谱阴性)的EB病毒VCA-IgG、VCA-IgA和PCR法检测EB病毒DNA载量,比较两种抗体与EB-DNA载量及自身免疫病ANA谱的相关性。结果:VCA-IgA与AID的相关性明显高于 VCA-IgG ,且VCA-IgA阳性患者EB-DNA载量明显高于VCA-IgG阳性患者。结论:EB病毒感染在AI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EB病毒 VCA-IgA抗体水平与AID病情呈正相关,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岳枫;李长峰;朱长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基于思维导图的PICC置管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该模式对肿瘤患者 PICC 围置管期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00例首次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PICC思维导图模式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口头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置管并发症、导管有效留置时间、健康教育效果、负性心理反应等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 <0.01),导管有效留置时间、PICC健康教育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实施健康教育后的 SAS、SDS 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 <0.01)。结论: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肿瘤患者PICC 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负性心理反应,降低置管并发症,延长导管有效留置时间。
作者:韦燕萍;高铭云;刘柳芳;黄小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B型脑利钠肽(BNP)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冠脉搭桥术疗效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住院患者15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36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 )40例,非冠心病40例。对比各组 BNP 及心肌酶谱水平, BNP及心肌酶谱在不同程度病变冠脉血管中的水平及其对冠脉搭桥术后疗效的预测作用,并研究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以及冠脉搭桥术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AMI组的BNP及心肌酶谱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及非冠心病组,UAP组的上述指标水平亦显著高于SAP组及非冠心病组,而SAP 组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患者中,重度病变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病变者及轻度病变者,而中度病变者的上述指标水平亦显著高于轻度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BNP及心肌酶谱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96例实施冠脉搭桥术患者因并发症死亡患者的BNP及心肌酶谱水平均显著高于桥血管通畅者,但与桥血管再狭窄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NP联合心肌酶谱对冠心病的危险分层具有较好的指示价值,但对冠脉搭桥术后的疗效无明显的预测作用,仍需综合其他指标进行判定。
作者:邱宗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