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分析

陈敏;郑建

关键词:
摘要:超高度近视为屈光度≥-10.0 D或眼轴≥27.0 mm的近视,是引起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1-2].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眼轴长、玻璃体液化、晶状体核硬、前房深、悬韧带松弛甚至断裂等特点[3],手术难度大,术后视觉质量差.为探讨采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MSICS)及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治疗时的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此类患者40例(5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封堵取石导管在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封堵取石导管在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结合封堵取石导管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患者资料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21 ~ 67岁,中位年龄44岁;左侧结石28例,右侧结石17例;结石横径4~ 13 mm,纵径5~ 21 mm.结果:45例患者中,41例顺利通过封堵取石导管并采用ELE型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机进行碎石,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1.1%,均未发生输尿管穿孔或大出血.1例因局部较大结石嵌顿与输尿管严重粘连改行开放手术,3例偏小结石在放置封堵取石导管过程中结石漂移至肾盂,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清除结石.结论:输尿管碎石取石术中结合封堵取石导管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结石漂移、减轻输尿管损伤、提高结石清除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周志华;谭军;梁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吉非替尼通过PDK1-Akt信号通路影响肺癌E-Cadherin表达和上皮间充质转化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在肺癌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将24例肺腺癌行纤维支气管镜患者,取活检标本行H&E染色和Western,观察细胞形态和蛋白表达.将24只成年小鼠,植入LLC,随机挑选12只予吉非替尼灌胃,余12只作为对照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病理切片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观察E-Cadherin表达.结果:在人群中发现有转移灶的患者,H&E染色有大量间质细胞形态倾向的肿瘤细胞,同时蛋白质组学提示,PDK1-Akt有活化,E-Cadherin表达较对照有降低.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吉非替尼组转移的肿瘤灶明显减少(P<0.05),细胞形态较对照组细胞显示较弱的倾袭形态;Western提示PDK1-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吉非替尼组有明显降低,吉非替尼组E-Cadherin表达降低.结论:吉非替尼通过PDK1-Akt通路影响肺癌细胞E-Cadherin表达和EMT.

    作者:钱晓军;冯秋婷;吕蕾;冯金萍;朱湘云;赵弘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75NT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激素受体、分子分型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6例乳腺癌组织p75NTR、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p75NTR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p75NTR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占11.3%(21/186),p75NTR的表达与组织分级、Ki-67蛋白水平正相关(P<0.05),与ER表达负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是否绝经、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但在淋巴结转移分层分析中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之间,p75NTR的表达与之相关(P< 0.05);p75NTR表达与Luminal B型及三阴乳腺癌亚型显著相关.结论:p75NTR可预测三阴乳腺癌及Luminal B亚型,较准确地进行分子分型,为指导临床分层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邓晓芳;徐萌;徐岗;刘太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与内镜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内镜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4年8月间相应接受腹腔镜和内镜治疗的87例单纯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手术取石,内镜组1例因十二指肠乳头严重水肿、开口狭窄而转开腹手术探查取石,1例术中出血给予局部喷止血药和去甲肾上腺素后止血.两组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取石成功率(腹腔镜和内镜组分别有2例残留结石)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优于腹腔镜组.两组各有术后残石2例.随访2月~6年,腹腔镜和内镜组各有2例肝外胆管结石复发,内镜组有2例出现梗阻性黄疸经再次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后治愈,两组均无胆道恶性肿瘤发生.结论:腹腔镜与内镜各有相应适应证,内镜更适用于胆管结石小、数量少、胆管扩张轻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腹腔镜手术更适用于胆管增粗明显,胆管内结石大、结石多的患者.内镜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较腹腔镜显示出更大微创优势.

    作者:钟先荣;修典荣;覃怀成;梁三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缺血性肠病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扫描及血管重建.结果:23例肠缺血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闭塞2例,分支闭塞1例,主干及部分分支均闭塞4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血栓形成5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形成2例,肠系膜上动脉瘤1例,肠系膜下动脉狭窄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6例,心功能不全患者1例.间接征象包括缺血肠管表现节段性扩张积液11例,弥漫性扩张8例;肠壁增厚15例,4例肠壁变薄,4例无明显变化.增强扫描8例肠管强化显著,7例增厚肠管强化减轻,2例无明显强化.2例回肠扩张肠壁内积气、腹腔积气.CT诊断缺血性肠病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3%.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颖瑜;潘爱珍;雍昉;周涛;徐志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轻中度AD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组、低频组和对照组,3组患者分别给予20、1 Hz和伪刺激,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袁认知分量表(ADAS-Cog)、事件相关电位及脑电图检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末高频组和低频组ADAS-Cog总分、语言因子分、记忆因子分明显减低、事件相关电位及脑电图指标明显改善,对照组各评估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组间比较,高频组疗效优于低频组.结论:rTMS可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高频刺激的效果更佳.

    作者:吴越;徐文炜;刘晓伟;武曙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APD患者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能力影响的路径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路径及关系效应.方法:采用腹膜透析自我管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123例CAPD患者进行测评.采用Amos7.0软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患者自我管理、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总分值分别为(64.70±13.48)、(33.38±6.95)和(6.57±1.25)分.社会支持对自我管理有直接影响,并通过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产生间接影响,总效应为1.38.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有直接保护作用,亦是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的中介变量,总效应为0.76.结论:CAP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中等、社会支持差、自我效能低.自我管理能力受到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直接、间接影响,可从各环节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王洁;王菲;李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高血压1例

    患者女,24岁,因头昏、头痛半年就诊.既往体健,家族中无高血压病史.入院后查体:血压:左上肢180/110 mmHg,右上肢200/110 mmHg、左下肢210/100 mmHg、右下肢200/120mmHg心界不大,未闻及杂音.腹部及双侧肾动脉听诊区未闻及血管杂音.

    作者:舒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溶血磷脂酸受体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受体2(LPAR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利用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LPAR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生存状态与LPA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72% (64/89)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LPAR2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实时定量PCR定量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LPAR2表达升高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织中LPAR2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BMI、肿瘤分级、肿瘤大小及ER、PR、HER2表达无相关性(P>0.05);但肿瘤分期越晚,LPAR2的表达越高(P< 0.001),且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LPAR2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转移患者(P< 0.001).此外,癌组织中LPAR2高表达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小于无LPAR2高表达的患者(52.7±5.46 vs.64.3±3.09,P=0.016).结论:LPAR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且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标志物.

    作者:高峰;肖栋;李晓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锁定钢板及带肌蒂髂骨瓣治疗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以往多见于老年患者,近年来随着高处坠落及交通事故伤的增多,青壮年发生率明显增加,由于高能量暴力伤所致,骨折愈合困难,即使骨折能够愈合,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比率仍然较高[1].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采用股骨颈空心锁定钢板结合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治疗治疗24例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青壮年患者,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上增;孙永强;沈锦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乳腺癌前期病变的影像诊断研究

    目的:结合临床特征,探讨合理应用高频B超和X线钼靶检查在乳腺癌前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前期病变患者110例,分析钼靶摄片、B超等诊断资料,并评估临床价值.结果:110例乳腺癌前病变均确诊,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且有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伴发29例,纤维囊性乳腺病且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伴发6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不典型小叶上皮增生伴发1例,纤维囊性乳腺病有不典型小叶增生伴发3例,伴小叶上皮不典型增生1例,纤维腺瘤形成有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伴发、纤维囊性乳腺病10例.超声检查:高频B超诊断总符合率为40%.溢液组B超符合率为10%(4/40),肿块组符合率为52.3%(22/42),无溢液及肿块组符合率为60.7%(17/28).溢液组符合率较低,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摄片总符合率为54.1%(40/74).溢液组为26.7%(8/30),肿块组50%(14/28),既无肿块又无溢液组为87.5%(14/16).溢液组符合率低,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临床诊断中价值显著.相较B超,钼靶摄片检查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乳腺一旦有癌前病变出现,通常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表现,需增加警觉意识,与病史结合,对钼靶摄片、B超合理应用,可提高早期检出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蔓青;陈扬;李静勉;吴春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367例

    目的:总结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的临床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3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7例患者共行423侧TEP术,1例中转行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手术时间(48±25) min;268例放置闭式引流管;术后住院(4.5±1.5)d;术后血清肿12例;随访3 ~ 87个月,复发3例.结论:TEP手术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对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外科医师,TEP是首选和主要术式.

    作者:沈根海;吴国良;王刚;李斌;戴玮;高泉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肌酐与胱抑素的CKD-EPI新方程对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适用性的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美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2012年报道的基于肌酐和胱抑素C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联合预测方程(CKD-EPI2012SCr-SCysC)是否比2009年报道的联合预测方程(CKD-EPI2009SCr-SCysC)、中国eGFR课题组马迎春等2007年报道的联合预测方程(Ma1和Ma2)更适于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GFR的预测.方法:收集669例CKD患者资料,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的GFR作为参考GFR(rGFR),用CKD-EPI2012SCr-SCysC、CKD-EPI2009SCr-SCysC、Ma1和Ma2估算GFR(分别记为eGFR1、eGFR2、eGFR3和eGFR4),比较此4种方程估算的GFR与rGFR的偏差、偏离程度、相关性、30%准确性和分期一致性差异.结果:669例CKD患者的rGFR水平为(61.78±26.51) mL/(min· 1.73 m2);eGFR1与rGFR的偏差小;各eGFR与rGFR的pearson相关系数在0.796~0.831之间,组内相关系数(ICC)在0.865~0.905之间,eGFR1与rGFR的相关性佳;Bland-Altman图结果显示,eGFR1与rGFR的偏离程度低、精确度好;eGFR1和(或)eGFR2的总体30%准确性高;各eGFR与rGFR总分期一致率在59.34% ~ 63.98%之间,以eGFR1和(或)eGFR2高,但一致性均不理想,Kappa值为0.437 ~ 0.490.结论:CKD-EPI2012SCr-SCysC更适于我国CKD患者GFR的预测,但仍需更大样本及多方面的研究验证.

    作者:严跃红;傅君舟;李剑文;关昌杰;李显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宫腔镜在高危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在高危计划性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需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筛选出有高危情况的患者,分为宫腔镜组(观察组)428例和B超引导组(对照组)437例进行追踪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和近期并发症. 结果:宫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宫腔镜组18例,对照组39例(P<0.05),而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宫腔镜手术直观、准确、可靠,在进行高危人工流产术时能增加手术的成功率,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的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碧翎;宋悦;魏然;黎云;范保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及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共43例,对照组23例经常规石蜡油治疗,治疗组20例用泛影葡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治疗组初次排气或排便时间为(8.75±2.17)d,胃肠减压时间为(10.45±2.39)d,平均治愈时间(13.75±2.99)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非手术治疗,泛影葡胺能有效缓解炎性肠梗阻,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江;方孙阳;吴志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托吡酯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效果初探

    目的:研究长期应用托吡酯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以及氟哌啶醇治疗无效后的替代疗效.方法:选择多发性抽动症77例,随机分为托吡酯组38例,氟哌啶醇组39例.用增量法给药,托吡酯组起始剂量0.5 mg/(kg·d),每周增加0.5 mg/(kg·d),大剂量为6 mg/(kg·d);氟哌啶醇组起始剂量0.5 mg/(kg·d),每周增加0.25 mg/d,大剂量为2 mg/d.氟哌啶醇无效病例改用托吡酯同托吡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耶鲁抽动症严重程度评分量表评分,副反应用耶鲁副反应严重程度评分量表评分,于治疗第2、4、8、12及24、48周对两组的疗效和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2周治疗后,托吡酯组有效率为86.84%,副反应发生率为36.84%;氟哌啶醇组有效率为64.10%,副反应发生率为61.54%,两组有效率及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托吡酯组48周总有效率为89.47%,总控制率42.11%;氟哌啶醇无效病例改用托吡酯后,12周替代治疗有效率达75.00%.替代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使用托吡酯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肯定,副反应轻,对氟哌啶醇治疗无效者使用托吡酯替代有效.

    作者:蔡晓华;谢城;吴铭瑜;彭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在我科住院的5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并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Ⅰ期,21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Ⅱ期,4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Ⅲa期.肾小球滤过率与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肌酐呈负相关,而与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TG、LDL、TC、空腹C肽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糖化血红蛋白>9.5%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应即进行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治疗.

    作者:陈亚宁;姚合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非心脏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

    术后新发房颤是围术期常见心律失常,在心脏外科术后发生率较高,而非心脏手术后新发房颤易被忽视.本文回顾了近10年针对非心脏手术后新发房颤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重点分析其危险因素,并将其归纳为易感因素和促发因素.1 流行病学1.1 非心脏手术 非心脏手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较低,尤其是术后未入ICU的患者.近10年对非心脏手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的研究结果(表1)示[1-8],不同手术种类的发生率变异很大,其中胸科术后发生率较高(8.3% ~ 29%)[1-2,7-8],其次是腹部大手术和大血管手术(4.4%~14%)[3-4],其他手术后发生率较低,有两项研究[5-6]的发生率低于1%.

    作者:谢旻;王东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MicroRNA-138在宫颈鳞癌组织化疗前后表达差异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microRNA-138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化疗前后表达的差异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36例宫颈鳞癌组织化疗前后目的基因microRNA-138的表达.结果:根据妇科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将患者分为化疗有效组与化疗无效组,化疗有效组中,化疗后microRNA-138的表达较化疗前上调(P<0.05);化疗无效组,化疗前后microRNA-138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化疗有效组与无效组microRNA-138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有效组与无效组microRNA-138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使microRNA-138的表达发生变化,microRNA-138的表达可能与化疗药物敏感性有关.

    作者:李玲玲;姚立丽;袁敏;程静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肌钙蛋白Ⅰ对新生儿败血症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肌钙蛋白Ⅰ(cTnⅠ)对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6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发病后3h、24h及7d检测血清H-FABP和cTnⅠ浓度.败血症患儿依据心肌损害诊断标准分为心肌损害组和无心肌损害组,比较两组间H-FABP和cTnⅠ水平,计算H-FABP、cTnⅠ检测心肌损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心肌损害组在3h、24 h H-FABP浓度高于无心肌损害组(P<0.01),7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害组在24h、7d时cTnⅠ血清浓度高于无心肌损害组(P<0.01),3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4 h时H-FABP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nⅠ,7d时cTnⅠ的灵敏度高于H-FABP.结论:H-FABP与cTnⅠ可联合用于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心肌损害的动态检测.

    作者:魏继红;杨小巍;柏金秀;姬静璐;孙东明;李少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