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的自主呼吸实验在机械通气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过程中的应用

刘晓青;黎毅敏;何为群;陈思蓓;农凌波;桑岭

关键词:自主呼吸实验,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 SB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 h SBT 组(常规SBT 组)和6 h SBT 组(改良SBT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SBT 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呼吸浅快指数(RSBI)和大吸气负压(MIP)、SBT 和撤机结局、ICU 病死率和ICU 停留时间。结果:共入组41例患者,常规SBT组20例,改良SBT组21例。两组间性别、年龄、SBT前APACHE Ⅱ评分、通气时间、氧合指数、RSBI和MI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常规SBT组的患者SBT成功率(90.0%)显著高于改良SBT组(57.1%)(P =0.018)。通过SBT的患者中,常规SBT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72.2%)则显著低于改良SBT组(100.0%)(P =0.046)。两组患者的总体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改良的SBT法对老年COPD患者可以更好地预测撤机成功率,并且不增加患者的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凝血因子和失血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脑肿瘤手术中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CANIH)联合氨甲环酸应用对凝血因子和失血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脑肿瘤手术患者42例,分为N组和T组,每组21例。 N组只进行ANIH,T组采用ANIH和氨甲环酸联合应用。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和尿量,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 d凝血功能指标以及D-二聚体的变化,记录分析ANIH前、ANIH后和自体血回输后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T组失血量较N组少,自体血回输后,T组血红蛋白高于N组。T组和N组尿量和输血量无明显差异。两组对凝血因子影响不大。结论:ANIH联合氨甲环酸可以产生协同节血效果,对凝血功能影响不大,可以安全用于脑肿瘤手术。

    作者:朱玉民;骆喜宝;刘志贵;覃祥玲;黄志华;王菲;翟庶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MRI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分期及肌层浸润的意义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判定中的作用。方法: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均行常规和造影剂增强 MRI 扫描,术前评估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MRI检查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2.1%(46/56),一致性检验(Kappa =0.771,P <0.001)。结论: 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肌层浸润深度和检测肿瘤扩展分期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的常规检查。

    作者:邹果芳;胡红波;罗萍香;陈振松;刘干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左肾透明细胞癌术后8年睾丸转移1例

    患者男,60岁。因发现右侧睾丸肿大3个月,于2014年8月18日入院。无发热,无腹痛,无肉眼血尿。患者8年前因左肾占位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肾透明细胞癌。术后一直未复诊。入院查体心肺腹无明显异常体征,阴囊右侧增大,可及右侧睾丸肿大质硬,约4cm×6cm×7cm大小,未及触痛,对侧睾丸附睾未及异常。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侧睾丸实性占位,大小约3.5 cm ×2.9 cm ×2.7 cm ,内部血流信号极丰富。腹部CT及增强检查,左肾缺如,未见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见右肾功能良好,右肾显影迅速。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及异常。

    作者:宗益平;芮桦;周伟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误诊10例

    目的: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HHTAPAH)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和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确诊的10例HHTAPAH ,研究其临床资料和误诊情况。结果:10例患者首诊均被误诊,其中误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5例,肺血栓栓塞症2例,支气管扩张2例,鼻咽部肿瘤1例。结论:HHTAPAH发病机制与存在左向右分流的动静脉瘘和(或)肺小动脉病变有关。临床医师需要熟悉掌握HHTAPAH临床表现,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家族史,通过系统检查,避免和减少误诊、漏诊,并根据具体病变性质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以取得佳疗效。

    作者:洪城;谢燕清;林海波;王璐琳;柳志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又称异位性皮炎,在儿童中较常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易复发的炎症反应性皮肤病,常伴有剧烈瘙痒,同时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1]。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试图去解释AD中的炎性病变:第一种假说是关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不平衡性,该理论主要认为AD 是由于T 细胞的失衡,尤其是辅助型 T 细胞1、2、17、22亚型和调节型 T 细胞的失衡[2];第二种假说则是关于皮肤屏障的缺陷,主要依据是发现患者个体中丝聚合蛋白的突变成为发展为AD的危险因素[3-4]。由于该病病因的不确定性导致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该病的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漂萍;余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2013年平谷区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生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位恶性肿瘤,是发展中国家癌症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给女性的健康水平造成了生理及心理上的双重伤害,给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北京平谷区根据上级政府安排,对平谷区35~64岁适龄妇女进行子宫颈癌免费筛查工作,旨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普及宫颈癌防治知识,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现将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报告如下。

    作者:赵晓青;晏丽;付海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改良Foley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法在急诊难治性鼻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难治性鼻出血多系血压高所致鼻腔后端动脉性出血,部位隐蔽、出血汹涌,门急诊处理中常需行鼻孔填塞以快速止血。 Foley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法是近年临床常用方法之一,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对填塞方法及过程作程序细化及改良,并应用于120例患者,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敏;马士崟;李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P2X7受体在gp120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 P2X7受体在 HIV-1包膜糖蛋白 gp120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方法:用gp120侧脑室灌注制备拟艾滋痴呆症动物模型,并用水迷宫实验观察侧脑室灌注gp120造成的大鼠认知功能的障碍及蛋白印迹和PCR方法探究P2X7受体的作用。结果:gp120侧脑室灌注3 d,可制备拟艾滋痴呆症动物模型;Morris水迷宫可见gp120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寻找目标错误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1);蛋白印迹和PCR 结果显示,gp120模型组大鼠海马P2X7受体蛋白和mRNA 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升高(P <0.01)。结论:gp120侧脑室灌注可制备拟艾滋痴呆症动物模型,P2X7受体可能参与 gp120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刘阳;陈国巧;刘宝芸;钱炎木;秦姗姗;陈强;徐昌水;梁尚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白血病化疗后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

    患者女,28岁,因“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个多月,咳嗽1d”于2013年11月15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腹胀、反复发热,行骨髓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予化疗缓解后出院。此次第2次化疗入院,予 Hyper-CVAD 方案(长春新碱2 mg d4,d11;环磷酰胺435 mg d1~3每12小时1次;吡柔比星72 mg d4;地塞米松40 mg d1~4、d11~14)化疗,总疗程2周,化疗期间血压正常。化疗结束第2天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伴有四肢抽搐,持续时间约1 min;患者之后共发作癫痫3次,间断出现一过性视物模糊、神志恍惚、淡漠、烦躁等神经精神症状。期间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高160/100 mmHg ,经治疗后恢复正常。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癫痫发作后):心肺腹(-);神经系统:神清,高级认知功能正常;颅神经(-),颈软,四肢自主活动,痛觉对称,病理征(-)。辅助检查:肾功能正常;脑脊液:颅内压:200 mmH2O,第2次复查为75 mmH2O,常规、生化无明显异常,镜检:未见白血病细胞;头颅 CT:右侧小脑半球、右侧颞叶、右基底节区、双侧颞顶枕叶、胼胝体体部及压部片状低密度影;头颅MRI:脑实质区多发异常信号影: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头颅MRI增强:双侧大小脑半球增强后未见异常增强灶,血管显影良好。

    作者:刘琦;李海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乌司他丁对腹腔镜妇科不孕症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腹腔镜手术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 组),每组20例。 U 组静滴乌司他丁20万U +生理盐水100 mL,15 min滴完,然后进行麻醉和手术。C组静滴生理盐水100 mL,余同U组。采集术前(T0)、术毕(T1)、术后1 d (T2)、术后3 d (T3)的静脉血,测定 T 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的水平,计算CD3+CD4+/CD3+CD8+比值。结果:与T0比较,C组CD3+在T1~3无明显变化,U组在T2~3明显升高,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C组CD3+CD4+仅T3升高,U组在T2~3明显升高。 C组CD3+CD8+在T2~3明显升高, U组在T1~3无明显变化,T3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 组 CD3+CD4+/CD3+CD8+在 T1~3无明显变化,U 组T3时明显升高。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乌司他丁能有效恢复患者因手术所致抑制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邓恋;胡祖荣;易菁;苏丹晨;蔡诚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乌司他丁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n =20)和对照组(C组,n =20)。 U组在麻醉诱导前予乌司他丁6000 IU/kg;C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T1、T2、T3、T4、T55个时点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清TNF-α在T3、T4、T5与T1比较均明显升高(P <0.05),但U 组血清TNF-α在T3、T4、T5时点升高不如C组明显(P <0.05);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在T3、T4、T5与 T1比较均明显升高(P <0.05),但U组血清IL-6在T3、T4、T5时点升高不如C组明显(P <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介导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患者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范凤飞;王瑞娟;张庆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Meta分析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相比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优越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检索CNKI、CBM、万方、维普和PubMed 等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间1990年至2015年2月28日,纳入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随机对照研究,用Jadad 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575例患者。纳入文献均为低质量研究。 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可以提高治疗的近期疗效(P <0.00001)和生存质量(P =0.0008),减轻血液学毒性(P =0.03)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P =0.02),但不能提高患者的2年生存率(P =0.2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具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

    作者:陈剑;李路路;张鼎儒;郭宇飞;郭新成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改良的自主呼吸实验在机械通气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改良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 SB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 h SBT 组(常规SBT 组)和6 h SBT 组(改良SBT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SBT 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呼吸浅快指数(RSBI)和大吸气负压(MIP)、SBT 和撤机结局、ICU 病死率和ICU 停留时间。结果:共入组41例患者,常规SBT组20例,改良SBT组21例。两组间性别、年龄、SBT前APACHE Ⅱ评分、通气时间、氧合指数、RSBI和MI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常规SBT组的患者SBT成功率(90.0%)显著高于改良SBT组(57.1%)(P =0.018)。通过SBT的患者中,常规SBT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72.2%)则显著低于改良SBT组(100.0%)(P =0.046)。两组患者的总体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改良的SBT法对老年COPD患者可以更好地预测撤机成功率,并且不增加患者的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

    作者:刘晓青;黎毅敏;何为群;陈思蓓;农凌波;桑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纳美芬在人工流产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纳美芬用于人工流产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中的疗效及其对BIS值的影响。方法:120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n =30):A、B组分别予舒芬太尼0.2μg/kg、0.3μg/kg 后复合丙泊酚1.5 mg/kg 诱导麻醉;C、D 组麻醉前静注纳美芬0.2μg/kg 后分别同 A、B 组进行诱导。根据BIS值及血流动力学的波动来调整丙泊酚的用量,必要时单次静脉追加丙泊酚0.5 mg/kg。观察并记录患者注药前(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扩宫(T3)、人流手术操作(T4)、术毕清醒时(T5)等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同时记录各组丙泊酚追加量、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术毕1 min定向力恢复Steward评分、术中体动反应、呛咳、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5 min视觉模拟数字评分(VAS)等。结果:与A组比较,B、D组丙泊酚追加量减少,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低,术后VAS低(P <0.05),C组与A组无明显差异(P >0.05);B、C、D组苏醒快,术毕1 min内定向力恢复较A组评分高(P <0.05),其中D组定向力恢复评分明显高于B组(P <0.05);A、B 组呼吸抑制及呛咳发生率高于C、D组(P <0.05)。结论:术前使用纳美芬0.2μg/kg 可有效拮抗无痛人流中舒芬太尼引起的呼吸抑制、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该剂量在本研究中未观察到增强镇痛的效果,未发现其影响BIS的改变。

    作者:李娜;梁飞;肖晓山;梁亚统;周代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护肝药物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作用

    目的:探讨不同护肝药物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55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同时分别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水飞蓟宾组)及双环醇片(双环醇组)预防药物性肝损伤作用,并选取同期抗结核治疗8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水飞蓟宾组和双环醇组出现肝损伤分别为16例(14.7%)和55例(22.4%);对照组肝功能损伤为9例(11.0%)(χ2=3.627,P>0.05);肝损伤出现时间均以4周内为主,各组无明显差异(χ2=0.414,P>0.05);三组肝损伤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U=0.288,P>0.05)。结论:在无高危因素情况下,采用抗炎保肝药和降酶药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疗效不确切。

    作者:杨雪迎;李艳;李哲明;邝浩斌;覃红娟;谭守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川芎嗪对缺氧/复氧海马神经元JN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缺氧/复氧大鼠海马神经元JNK通路相关蛋白 Caspases-1、Bad 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培养7~9d的胎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组:川芎嗪低、中、高浓度组,对照组,JNK抑制剂组,正常组。除正常组不进行缺氧复氧外,其余各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川芎嗪或JNK抑制剂等,作用1 h 后放入90% N2+10% CO2培养箱中作用2 h 诱导缺氧,然后放入5% CO2+95%空气培养箱中复氧。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蛋白 Bad、Caspases-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川芎嗪60、200、800μg/mL 组和 JNK 抑制剂10μmol/L 组预给药均可降低 Bad、Caspases-1蛋白的表达(P <0.01)。川芎嗪200μg/mL组差异显著。结论:川芎嗪通过干预JNK信号通路,下调Caspases-1、Bad蛋白的表达,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产生抑制作用。

    作者:王昀;马武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乏脂肪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脏透明细胞癌多排螺旋CT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量化分析多排螺旋CT(MDCT)在鉴别乏脂肪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DCT动态三期增强扫描16例 RAML 与43例ccRCC患者的资料,记录各期CT值及形态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皮质期乏脂肪型RAML的相对强化程度低于 ccRCC,P =0.045,具有统计学意义,髓质期及排泄期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年龄、大小、单发或多发、有无坏死囊变、假包膜以及黑星征、杯口征、劈裂征等观察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质期病灶的相对强化程度以及病灶形态特征上的差异在鉴别 RAML 以及 ccRCC 上有一定价值。

    作者:任悠悠;尤国庆;耿云平;李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吻合应用效果观察

    胆总管探查术后留置 T 管是过去的常规做法。近年来,陆续有文献报道了胆总管探查术后不留置 T 管而行一期吻合[1-2]。本研究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探查,对一期吻合和常规留置T 管两种术式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文鹏;彭启全;王小忠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意愿倾向量表编制及结构探索

    目的:编制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意愿倾向量表(PSWBS),检验其信效度并探索结构模型。方法: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模型基础上编制初测问卷与正式量表,对样本1、样本2、样本3进行初测问卷测查,通过条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折半信度分析、内容效度等对量表进行检验评价。结果:量表由4个维度14个条目组成,其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在量表研制理论允许范围之内。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测量住院患者参与维护自身医疗安全的意愿程度和主要采取维护自身医疗安全行为的倾向性。

    作者:李娟;罗勇;赵庆华;肖明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清洁健康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每组15只。光镜下观察每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测定肺组织湿干比(W/D)和动脉血PaO2、肺组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IL-10的含量及肺组织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可引起肺组织出现损伤性变化。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的TNF-α、IL-6、IL-10和MDA明显升高,其中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的TNF-α、IL-6和MDA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而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的IL-10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介导了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急性肺损伤,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上述介导机制,从而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作者:邬子林;周志飞;刘湘钰;邓瑞华;丁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