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颅内星形细胞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杨明瑞;姜兴岳;张林;聂泰明;满高才;李冰

关键词:扩散峰度成像, 星形细胞肿瘤, 白质纤维束成像
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在星形细胞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肿瘤患者25例,其中低级别肿瘤11例,高级别肿瘤14例,均进行常规 MRI 及 DKI检查,测量肿瘤实质区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MK及FA值。应用白质纤维束成像技术显示肿瘤周围的脑白质纤维束。结果:MK及FA值均随肿瘤级别增高而增高,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白质纤维束成像显示:低级别肿瘤周围白质纤维束以受压移位为主。高级别肿瘤周围白质纤维束以受浸润及破坏为主。结论: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获得的星形细胞肿瘤实质区的 MK 及 FA 值有助于肿瘤级别的判定,联合应用白质纤维束成像技术可对患者更好的进行术前评估,优化治疗方案。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诺舒治疗尿毒症合并月经过多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诺舒治疗尿毒症合并月经过多(HMB)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使用诺舒治疗的28例尿毒症合并 HMB 患者,记录并分析病情、手术情况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1)患者平均年龄(39.78±8.30)岁,尿毒症病史平均(26±4.58)个月,HMB病史平均(18±3.58)个月。(2)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子宫腔长度平均(4.87±1.62) cm,诺舒主机作用时间78~165 s,平均(101.00±18.63) s,无手术相关并发症。(3)术后随访,术后6、12、18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100%(28/28)、85.71%(24/28)、87.50%(13/16),闭经率分别为71.43%(20/28)、64.28%(18/28)、68.75%(11/16),两两比较,术后6个月与术后18个月的有效率、闭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2、0.020),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4例在术后因HMB反复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尿毒症病史均大于3年。结论:诺舒治疗尿毒症合并合并HMB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但病史较长的尿毒症患者或因症状反复需寻求其他治疗方案,诺舒治疗尿毒症合并HMB的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伟容;吴玉英;赵仁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GA/HbA1c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

    目的:评价GA/HbA1c 比值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54例患者,相关分析显示GA/HbA1c比值与体质指数、血尿酸呈负相关;与年龄、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左和右侧颈动脉中层厚度呈正相关。其中颈动脉斑块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GA、GA/HbA1c 比值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前者显著高于后者。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A/HbA1c比值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08)。结论:GA/HbA1c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呈正相关。这提示GA/HbA1c比值能作为预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潜在临床指标。

    作者:曹旭;吴冀川;李蓬秋;张学军;鲜杨;包明晶;杨艳;邓君;房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微灌注、血管侵入及软骨退变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胫骨平台、股骨远端软骨下骨微灌注改变与软骨下骨血管侵入、软骨损伤相关性。方法:选取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0例,术前接受动态增强MRI检查,测得内外侧胫骨平台、内外侧股骨远端4个相近规格的软骨下骨兴趣区域的强化率(ER),大斜率(MU)。术后按兴趣区域在胫骨内外侧平台中心、股骨内外髁远端取2 cm ×2 cm 骨块,脱钙后HE染色,关节软骨受损程度采用Mankin评分。软骨下骨血管侵入数目采用高倍镜随机视野平均血管计数法。比较兴趣区胫骨、股骨软骨下骨微灌注差异、血管侵入数、Mankin 评分差异,以及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Mankin 评分胫骨侧大于与股骨侧(P <0.05),提示胫骨侧软骨退变较股骨侧严重。 ER、MU内侧间室大于外侧间室(P <0.05),提示内侧间室软骨下骨微灌注大于外侧间室。内侧股骨远端ER与内侧股骨HE血管数,内侧股骨远端MU与内侧股骨HE血管数,内侧胫骨平台ER与内侧胫骨HE血管数呈正相关。结论:内翻畸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内侧间室的ER、MU较外侧显著增大,提示内侧软骨下骨呈高灌注状态,并通过相关性比较表明,高灌注状态与软骨下骨血管侵入数目相关。

    作者:郭达;潘建科;黄伟康;曹学伟;陈嘉怡;马振蔚;刘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术中脉冲冲洗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血回输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对膝关节置换手术凝血、炎症、血栓指标的影响,并与单用术后自体血回输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和对照组(单用术后自体血回输组),检测对比不同时点两组的PT、APTT、TNF-α、IL-6、D-D 值,并术后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PT、AP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第1、7天的TNF-α、IL-6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第4天的D-D 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对凝血功能无影响,且较单用自体血回输可以减轻炎症、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故对患者恢复有益。

    作者:周智;熊亚琼;谢跃;王黎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妊娠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例妊娠合并SLE患者和20例正常孕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第三孕期外周血T细胞、Th细胞、Tc 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自然杀伤T (NKT)细胞水平,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晚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率的变化,检验孕期SLEDAI分数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妊娠对照组比较,妊娠合并SLE 组CD3+T细胞、CD3+CD8+Tc 细胞和CD3-CD19+B细胞的比率明显升高(P <0.05);而 CD3+CD4+Th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及CD3+CD16+CD56+NKT细胞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妊娠合并 SLE 患者孕期 SLEDAI 分数与外周血 B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的比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 <0.01)。结论:妊娠合并SLE 患者存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孕期SLEDAI 分数与 B 细胞及 NK 细胞的比率具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贺芳;庄家恺;张慧丽;庾可宁;陈敦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朝鲜族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 NADPH 氧化酶 p22phox 亚基(NADPH oxidase subunit p22phox,NOSP)C242T 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朝鲜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正常朝鲜族对照者108例及初诊为EH朝鲜族患者231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所有受试者NOSP 242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231例EH 患者再分为EH 和EH+LVH 组,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并测定生化指标。结果:NOSP 242位点基因多态性在对照组和 EH 组中的分布无明显差异;EH 组和 EH+LVH 组中,CC 与CT+TT比较,基因分布存在明显差异;CC型EH 患者合并LVH 的风险高于CT及TT型患者。结论: NOSP C242T基因多态性与朝鲜族EH患者无关。 NOSP C242T 基因多态性与EH 合并LVH 相关,CC基因是朝鲜族EH患者合并LVH的风险因素。

    作者:崔敬兰;朴莲善;金光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HCPT外痔切除内痔注射消痔灵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对比研究

    随着肛垫学说[1]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的认同,人们认识到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式(Milligan-Morgan 术式)由于手术创伤大,损伤了肛垫区的组织,术后不可避免出现出血、疼痛,甚至有些患者出现一段时间排便控制障碍[2]。为此很多学者对外剥内扎术进行了改良,但仍难减少对肛垫区的损伤,或有手术较复杂,疗效不确切的弊端[3]。我科采取传统的内痔消痔灵注射疗法结合 HCPT 电钳外痔切除对比外剥内扎术式治疗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者:张雁;宇汝翠;彭兵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体外转录信使RNA在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再生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器官受损后修复和再生的学科,主要研究正常机体的组织特征功能、创伤修复与再生机制及干细胞分化机制,以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构建新的组织与器官。体外转录信使RNA(in vitro transcription messenger RNA,IVT mRNA)是在体外无细胞系统下,模拟体内转录过程合成的一种mRNA。近来研究表明,IVT mRNA在细胞重编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它可以诱导细胞多能性[1],并且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定向分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 IVT mRNA诱导分化的iPSCs不仅可以促进疾病模型的建立[3],而且拓展了毒理学测试的应用[4],更重要的是它为再生医学药物应用奠定了基础[5]。此外,IVT mRNA 编码基因组编辑中的核酸酶[6-8]比其他核酸酶更具优势。 IVT mRNA 的技术发展为再生医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本文就IVT mRNA在再生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辛振龙;吕建军;宋福军;胡伟;李悦;段大鑫;蒋帅;杨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不同程度近视眼视网膜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视盘旁及黄斑外环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仪(OCT)测量中低度近视(A组)、高度近视(B组)、高度近视可疑青光眼(C 组)及正常眼(D 组)的视盘上方、颞侧、下方、鼻侧4个象限和测量视盘周围 RNFL 厚度,黄斑外环区4个象限的视网膜厚度。分析各组患者屈光情况与RNFL厚度及黄斑外环区视网膜厚度关系。结果:A组与D组各象限RNFL 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各组患眼各象限 RNFL 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近视度数与上、下、鼻侧厚度呈负相关,与颞侧RNFL厚度呈正相关。C组与各组相比平均RNFL及各象限的厚度均减小(P <0.05)。随着近视度数逐渐增高,各组视盘周边上、下、鼻侧RNFL厚度及平均厚度变薄,颞侧RNFL 厚度增加。在黄斑外环区颞侧和上方的RNFL 厚度变薄,C 组更为明显。结论:检测RNFL厚度和黄斑区外环厚度对早期诊断高度近视可疑青光眼提供临床指导。

    作者:谢静;曾祥云;唐爱东;叶慎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脂肪肝的影像学定量评估研究进展

    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内蓄积过多,超过肝湿重的5%以上或组织学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性。病理学上,脂肪肝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的肝硬化3种类型,临床上根据患者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第二大肝病,因此,脂肪肝的早期诊治也越来越重要。目前,肝穿刺活检仍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但因其为有创操作、可重复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而影像学方面的检查包括超声、CT 和MRI 技术则因其无创且相对灵敏、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在脂肪肝诊断方面得以广泛应用,特别在定量评估脂肪肝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及总结。

    作者:周建利;周少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手法按摩联合超短波治疗睑板腺炎的护理对策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联合超短波治疗睑板腺炎的护理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睑板腺炎患者78例,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生素和热敷治疗,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添加手法按摩护理和超短波理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BUT和Schirmer检查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住院时间较短、治疗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两组各项分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查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6.32%,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法按摩疏通联合超短波治疗眼睑板腺炎效果显著,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花费,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润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阑尾造瘘在小儿保留回盲瓣的低位末端回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末段回肠是小儿憩室、肿瘤和肠套叠等疾病的好发部位,常需手术切除部分末段回肠及回盲部终有可能出现营养吸收障碍的症状[1],故在末端回肠的手术中保留回盲瓣很有必要。但是,近回盲瓣的末段回肠由成单弓的回结肠动脉的回肠支供血,同时末段回肠的小肠端端吻合,可致水肿的吻合口与回盲瓣间所形成的闭襻内张力增高,影响愈合[1-2]。为了尽量保留有功能的回盲瓣,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进行远端回肠在10 cm 以下的低位回肠切除端端吻合术21例,为预防吻合口漏,又采用了通过阑尾残端盲肠壁置管经过回盲瓣达吻合口近端行肠内减压的方法,总结回顾如下。

    作者:周建峰;易军;李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MR动态增强检查在评估乳腺肿块切除术后恶性残留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对于乳腺肿块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恶性的患者,MR动态增强检查在评估癌灶残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行单纯肿块切除术后病理提示恶性的患者,在2次手术前,行MR动态增强检查,MR诊断与2次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R动态增强检查中,32%(17/53例)的乳腺内发现异常强化灶。肿块样强化8例,占47%,其中6例病理证实有癌灶残留(P <0.01);局灶性强化6例,占35%,其中1例病理证实有癌灶残留(P <0.01);导管样强化3例,占18%,其中2例病理证实有癌灶残留(P <0.05);MR 动态增强检查中,68%(36/53)的乳腺内没有发现异常强化灶,其中33例病理证实无癌灶残留,占92%;3例病理证实有癌灶残留,占8%。 MR动态增强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和92%。结论:MR动态增强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肿块切除术后的患乳内有无癌灶残留及其分布范围,为2次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芸;张树桐;金朝林;王翔;王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恩平市儿童麻疹疫苗首剂不及时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恩平市儿童麻疹疫苗首剂不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收集恩平市儿童的麻疹疫苗首剂接种及其他相关资料。结果:恩平市儿童麻疹疫苗首剂接种率为92.03%,不及时接种率为36.20%,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男女儿童之间的接种率和不及时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每次接种疫苗预约(OR =0.415)、预防接种健康教育(OR =0.385)、监护人文化程度(OR =0.393)和监护人对接种知识的掌握情况(OR =0.472)是降低儿童麻疹疫苗首剂不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因素;儿童生病延误接种(OR =2.376)和因鸡蛋过敏延误接种(OR =2.476)是提高儿童麻疹疫苗首剂不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因素。结论:恩平市麻疹疫苗首剂不及时接种情况形势较严峻,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作者:岑小莉;郭广文;甄毅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3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学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三维适形、调强、三维+调强3种辅助放疗方式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选择放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6例乳腺癌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设计三维适形、调强、三维+调强3套放疗计划。处方剂量50 Gy/25F。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选择优方案进行实际治疗。结果:3维适形计划中靶区的 Dmax、V110、均匀指数(HI)高于调强、三维+调强计划(P1、2<0.00),而Dmin、Dmean、V95、适形指数(CI)低于调强、三维+调强计划(P1、2<0.01)。患肺的V5、V10,三维适形计划低于调强、三维+调强计划(P1、2<0.01),三维适形+调强计划低于调强计划(P3<0.01)。结论:三维+调强计划较三维计划提高了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较调强计划降低了患侧肺低剂量暴露的体积,是可行的放疗方案。

    作者:童琴;伍海彪;陈政颂;杨立;肖爱农;聂跃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MKK4启动子多态-1304T→G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MKK4启动子多态rs3826392位点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结直肠癌并接受 FOLFOX6辅助化疗患者 rs3826392基因型与临床病理因素、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相关性。结果:rs3826392基因型与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P >0.05), TG+GG基因型相对于TT基因型,有更好的OS(P =0.018)、DFS(P =0.019)。 Cox 多因素分析rs3826392TG+GG 基因型是影响 OS(HR =0.389;95%CI =0.177~0.855)、DFS(HR =0.491;95%CI =0.271~0.890)的独立有利因素。结论:rs3826392变异基因型(TG+GG)可以成为结直肠癌辅助化疗良好预后的生物标记。

    作者:魏宜胜;罗敏睿;梁志华;邝广浩;洪楚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保护性临时起搏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血流动力学和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保护性临时起搏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血流动力学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AIMI且行急诊PCI治疗者,其中常规放置保护性临时起搏者52例(起搏组);非常规放置保护性临时起搏者68例(非起搏组)。观察两组再灌注前心率、平均血压水平;再灌注后血压水平;再灌注前后TIMI血流分级;再灌注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住院期间严重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再灌注前心率、平均血压水平、再灌注后两组平均血压水平、再灌注前后TIMI血流分级差异无显著性(均P >0.05);起搏组再灌注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非起搏组高(P <0.01);两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再次非致命心梗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 >0.05),起搏组心源性死亡、全因死亡相对非起搏组明显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护性临时起搏对 AIMI急诊PCI治疗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无额外获益,反而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可能增加死亡率。

    作者:黄宇;杨向军;张建军;张登海;阮长武;林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MRI评价新辅助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MRI在评价新辅助放化疗(NACRT)对晚期直肠癌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结肠镜检查活检证实的27例晚期直肠癌患者标准化NACRT前、后的盆腔MRI资料。分析NACRT前后肿瘤的体积、TN分期、环周切缘(CRM)的改变,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I上,NACRT后肿瘤达到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8例,稳定5例,进展2例;有效率为74.1%。 NACRT能有效降低肿瘤的T、N分期(P <0.05);但对于CRM受累无明显改善(P≥0.05)。MRI对于术前T分期、CRM受累情况的判断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 =0.504、0.743);MRI 术前 N 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324)。结论:NACRT可以有效缩小肿瘤的体积,降低肿瘤分期,但对CRM并无明显改善。MRI可以较为准确判断肿瘤浸润的程度,但对于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较差。

    作者:李美玲;陈楠;许卫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肌源性干细胞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VEGF)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肌源性干细胞(MDSCs)并检测VEGF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兔肌源性干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检测MDSCs 的CD34、CD45、Bcl-2和Desmin表达。构建pCDH-CMV-MCS-EF1-copGFP-VEGF慢病毒载体,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转染MDSCs ,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转染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VEGF在MDSCs的表达情况。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CDH--VEGF慢病毒载体。FCM检测各组MDSCs的转染率,MOI值分别为1、5、15时转染率分别达到16.7%、45.6%、66.3%和85.6%。 MOI值为20时,更达到90.1%。 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ELISA均显示VEGF在MDSCs 内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携带VEGF的慢病毒载体,转染 MDSCs并稳定表达。

    作者:安庚;康祥锦;张文;张金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视网膜冷冻联合球内注气术选择性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目的:评估视网膜冷冻联合球内注气术对一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初次手术失败原因分析。方法:对3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冷冻联合球内注气术病例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行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及三面镜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行经巩膜冷凝术联合球内注射膨胀气体,根据裂孔的位置选择恰当体位。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视网膜是否复位、视力及并发症。对失败病例做具体分析。结果:经巩膜视网膜冷凝联合球内注气,一次手术术后视网膜复位26眼(81%),4眼二次行巩膜外冷凝联合扣带术获得视网膜复位。2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SF6填充获得视网膜复位,所有病例终复位率达100%。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P <0.01)。结论:经巩膜视网膜冷凝联合球内注气术是治疗新鲜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的、简单的、损伤小、花费低的方法。

    作者:薛黎萍;吴敏;胡敏;孙晓梅;彭亚力;徐文荣;杨静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