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林华;李娜;郑杰;崔森;李占全;熊辉霞;罗伟;马晓静;熊华;尹启超;建磊磊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对心理一致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2014年1-5月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内科及门诊化疗乳腺癌患者682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心理一致感量表(sense of coherence,SOC-13)、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结果:乳腺癌患者心理一致感总分为(51.10±7.02)分,家庭功能总分为(15.87±1.51)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3.35±5.84)分;心理一致感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均相关,r 值分别为0.133和0.135(P <0.05);家庭功能、社会支持、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手术方式、疾病状态进入心理一致感的回归方程(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有待提高,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对心理一致感起着促进作用,医护人员可有效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挖掘和培训患者对周围支持系统的认识和利用,增强其对应激的应对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静;孙丽媛;阎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通过3D肛管直肠测压技术,分析肛瘘手术前后肛管括约肌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北京市肛肠医院就诊住院的患者86例,无肛瘘手术史的患者归为术前组,有肛瘘手术史及部分术后半年复诊的患者归为术后组,均给予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观察肛瘘手术治疗前后肛管直肠3D 测压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同时与20例正常人群对比。结果:肛瘘术后较术前肛管静息压、肛管大收缩压降低,括约肌功能长度变短,差异有显著性(P <0.05);肛瘘术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肛管静息压、肛管大收缩压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5),肛瘘手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肛管大收缩压降低,括约肌功能长度变短,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肛瘘手术会造成肛管括约肌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损。在肛瘘术前术后,给予肛管直肠压力测定以评估肛管括约肌功能是必要的。高分辨率3D测压方法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作者:张俊美;孙滨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当今交通工具的普及及意外灾害的频发,创伤的发生风险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类重大病患[1]。为了准确并合理地对创伤患者进行有效救治和预后评估,并对不同救治单位的治疗水平进行比较和资源合理运用进行评价,各类不同的创伤评分系统应运而生。人们理想中的创伤评分系统应该是集“检伤分诊、预测创伤结局、比较救治方法、评价医疗救治水平和质量、协助创伤研究”为一体的、综合的、全面的创伤救治方法[2]。但现行的创伤评分种类繁多,各自的创伤资料来源和评价方法也存在差异,且创伤本身特点的变化,使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评分系统可以完全满足创伤救治和研究的各项要求,且近年来,人们对创伤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局部战争的频发,也促使创伤评分在战现场救治中的不断改良。本文旨在从创伤评分的发展演变出发,对创伤评分近年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秦昊;宗兆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入选的229例脓毒症且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0.4 g/(kg·d),每天1次,连用5 d。统计两组患者在应用免疫球蛋白静滴第1、3、5、7天的血小板计数以及两组患者的ICU留治时间和28 d住院病死率。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在应用免疫球蛋白第5天后开始,其血小板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28 d 住院病死率与存活患者的 ICU 留治时间均有明显改善(P <0.05)。结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于严重脓毒症伴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其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显著,并能明显缩短患者ICU留治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彭绵;方伟强;蔡举瑜;吕丽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1A1(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毒副作用的关系。方法:用RT-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及DNA测序技术对51例ALL儿童CYP1A1进行多态性筛查,统计患儿HD-MTX毒副作用表现,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仅筛查到一个多态位点,即A4889G,4889A/G 各基因型与患儿毒副作用发生均无关(P >0.05),高危型患儿较标危型患儿更易发生血小板减少(P <0.05)。结论:CYP1A1 A4889G多态性与ALL儿童HD-MTX化疗后各毒副反应无关,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可能与患儿危险度相关。
作者:邹泽巧;岳丽杰;任艳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对于乳腺肿块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恶性的患者,MR动态增强检查在评估癌灶残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行单纯肿块切除术后病理提示恶性的患者,在2次手术前,行MR动态增强检查,MR诊断与2次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R动态增强检查中,32%(17/53例)的乳腺内发现异常强化灶。肿块样强化8例,占47%,其中6例病理证实有癌灶残留(P <0.01);局灶性强化6例,占35%,其中1例病理证实有癌灶残留(P <0.01);导管样强化3例,占18%,其中2例病理证实有癌灶残留(P <0.05);MR 动态增强检查中,68%(36/53)的乳腺内没有发现异常强化灶,其中33例病理证实无癌灶残留,占92%;3例病理证实有癌灶残留,占8%。 MR动态增强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和92%。结论:MR动态增强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肿块切除术后的患乳内有无癌灶残留及其分布范围,为2次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芸;张树桐;金朝林;王翔;王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收治的86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下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在术后随访 HSS 髋关节功能评定比较中,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 vs.75.6%,P <0.05);在术后并发症统计分析中,治疗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4% vs.24.4%,P <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疗效明显,且能够有效降低机体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周国万;徐国红;蒋剑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对膝关节置换手术凝血、炎症、血栓指标的影响,并与单用术后自体血回输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和对照组(单用术后自体血回输组),检测对比不同时点两组的PT、APTT、TNF-α、IL-6、D-D 值,并术后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PT、AP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第1、7天的TNF-α、IL-6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第4天的D-D 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对凝血功能无影响,且较单用自体血回输可以减轻炎症、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故对患者恢复有益。
作者:周智;熊亚琼;谢跃;王黎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和效率,我刊自2012年第1期起停止邮寄纸质版校对稿,改为使用E-mail将PDF格式校对稿发送至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我刊投稿系统中所登记的E-mail邮箱中。请各位作者收到邮件后自行打印PDF校对稿并仔细校对,核对无误后由第一作者签名,并争取于收到PDF校样后2天内将校对好的纸质版校对稿寄回给本部(地址:510180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视盘旁及黄斑外环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仪(OCT)测量中低度近视(A组)、高度近视(B组)、高度近视可疑青光眼(C 组)及正常眼(D 组)的视盘上方、颞侧、下方、鼻侧4个象限和测量视盘周围 RNFL 厚度,黄斑外环区4个象限的视网膜厚度。分析各组患者屈光情况与RNFL厚度及黄斑外环区视网膜厚度关系。结果:A组与D组各象限RNFL 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各组患眼各象限 RNFL 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近视度数与上、下、鼻侧厚度呈负相关,与颞侧RNFL厚度呈正相关。C组与各组相比平均RNFL及各象限的厚度均减小(P <0.05)。随着近视度数逐渐增高,各组视盘周边上、下、鼻侧RNFL厚度及平均厚度变薄,颞侧RNFL 厚度增加。在黄斑外环区颞侧和上方的RNFL 厚度变薄,C 组更为明显。结论:检测RNFL厚度和黄斑区外环厚度对早期诊断高度近视可疑青光眼提供临床指导。
作者:谢静;曾祥云;唐爱东;叶慎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评价GA/HbA1c 比值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54例患者,相关分析显示GA/HbA1c比值与体质指数、血尿酸呈负相关;与年龄、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左和右侧颈动脉中层厚度呈正相关。其中颈动脉斑块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GA、GA/HbA1c 比值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前者显著高于后者。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A/HbA1c比值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08)。结论:GA/HbA1c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呈正相关。这提示GA/HbA1c比值能作为预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潜在临床指标。
作者:曹旭;吴冀川;李蓬秋;张学军;鲜杨;包明晶;杨艳;邓君;房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肺动脉高压(PAH)是发病率低但危及生命的疾病。疾病特点是肺血管床进行性的结构改变,随后肺血管阻力(PVR)和肺动脉压增加,终导致右心衰和死亡。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主要为血管收缩、炎症反应、结构重塑、凋亡抵抗、原位血栓和血管活性调节失衡的联合作用。内源性缩血管因子包括血栓素 A2和内皮素-1(ET-1)增加,血管扩张剂及抗增生性血管活性介质如前列环素,一氧化氮氧化氮(NO)减少[1]。提高对这些介质认识推动了 PAH 的靶向药物治疗发展。
作者:黄波;杨雪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患者与食物特异性 IgG 的相关性,评估忌食不耐受食物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9例儿童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IgG ,分析患者对不同食物不耐受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年龄、性别以及不同部位溃疡的关系;并将有食物特异性IgG升高的6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忌食不耐受食物,8周复查胃镜,与未限制饮食的对照组比较溃疡治愈情况。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食物特异性 IgG 升高65例,阳性率为94.2%。学龄前患者牛奶和鸡蛋不耐受率均高,学龄期和青春期患者鸡蛋不耐受率高,随着年龄的增大,不耐受的食物种类增多。治疗8周复查胃镜,观察组溃疡痊愈率较对照组高。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患者体内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提示消化性溃疡可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不耐受食物种类与年龄有关,与性别及溃疡部位无明显关系,忌食不耐受食物可提高溃疡痊愈率。
作者:张茂燕;李传应;王震;吴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评价99mTc-MIBI脑肿瘤阳性显像及MRI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的价值。方法:30例胶质瘤术后患者,经病理活检或临床随访证实为术后残留复发者21例,无残留复发者9例,所有患者行99mTc-MIBI SPECT脑肿瘤阳性显像及MRI平扫或增强,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99mTc-MIBI脑显像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的灵敏度低于MRI检查(81.0% vs.90.5%,χ2=0.0064,P =0.035),但特异性明显高于MRI检查(88.9% vs.77.8%,χ2=3.827,P =0.006)。两者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χ2=2.149,P =0.153)。99mTc-MIBI脑肿瘤阳性显像与MRI联合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2%、100%、93.3%,两者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结论:99mTc-MIBI脑肿瘤阳性显像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有较高的特异性,与MRI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伟晓;许小飞;盛丹丹;王成;周玲玲;刘雅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再生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器官受损后修复和再生的学科,主要研究正常机体的组织特征功能、创伤修复与再生机制及干细胞分化机制,以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构建新的组织与器官。体外转录信使RNA(in vitro transcription messenger RNA,IVT mRNA)是在体外无细胞系统下,模拟体内转录过程合成的一种mRNA。近来研究表明,IVT mRNA在细胞重编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它可以诱导细胞多能性[1],并且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定向分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 IVT mRNA诱导分化的iPSCs不仅可以促进疾病模型的建立[3],而且拓展了毒理学测试的应用[4],更重要的是它为再生医学药物应用奠定了基础[5]。此外,IVT mRNA 编码基因组编辑中的核酸酶[6-8]比其他核酸酶更具优势。 IVT mRNA 的技术发展为再生医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本文就IVT mRNA在再生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辛振龙;吕建军;宋福军;胡伟;李悦;段大鑫;蒋帅;杨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行初次膝关节置换术时,对严重膝内翻(内翻角>15°)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及费用差异较大,本研究介绍一种疗效满意、经济适用的方法:自体楔形骨块嵌入移植治疗严重膝内翻畸形。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初次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87例,721膝,严重膝内翻畸形16例,21膝,全部为非包容性倾斜型骨缺损,平均体质指数31 kg/m2,年龄(63±5)岁,术前临床 KSS 评分18分,其中疼痛评分12分,活动度评分12分,内翻角平均为27°,功能KSS 评分20分。手术的关键点是术中将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修剪成阶梯状梯形骨缺损,将外侧平台截骨块修剪成与缺损面紧密匹配的骨块,完整嵌入缺损面,以增加植骨块与主体骨的接触面积、即刻稳定性,减少骨水泥渗漏。术后3个月完全负重。结果:平均随访5.3年,膝关节平均临床KSS 评分由42分恢复到88分,平均功能KSS 评分由57分恢复到92分。术后6个月后,X线片见植骨块骨小梁改建,未见植骨块塌陷、应力骨折、松动、骨不连发生。12个月后核素扫描可见植骨部核素浓聚,炎性指标未见异常。结论:初次膝关节置换中,自体楔形骨块嵌入修复骨缺内后侧骨缺损具有植骨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费用低的优势。
作者:董乐乐;樊建军;蔚磊;董海涛;连建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 )又称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排除腹腔继发性感染后,当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计数≥0.25×109/L 时即可初诊为SBP 并启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1],这一早期诊疗策略可改善 SBP 患者的预后。然而,新的调查[2]显示, SBP患者的30 d内死亡率仍高达24.1%。因此,如何更好地对SBP做出早期诊断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对SBP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朱龙川;朱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恩平市儿童麻疹疫苗首剂不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收集恩平市儿童的麻疹疫苗首剂接种及其他相关资料。结果:恩平市儿童麻疹疫苗首剂接种率为92.03%,不及时接种率为36.20%,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男女儿童之间的接种率和不及时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每次接种疫苗预约(OR =0.415)、预防接种健康教育(OR =0.385)、监护人文化程度(OR =0.393)和监护人对接种知识的掌握情况(OR =0.472)是降低儿童麻疹疫苗首剂不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因素;儿童生病延误接种(OR =2.376)和因鸡蛋过敏延误接种(OR =2.476)是提高儿童麻疹疫苗首剂不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因素。结论:恩平市麻疹疫苗首剂不及时接种情况形势较严峻,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作者:岑小莉;郭广文;甄毅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预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的13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78例,女54例;年龄35~82(63±11.35)岁。于围手术期不同时段测定 BNP,比较不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患者的 BNP 变化差异。分析BNP与术后一系列不良事件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BNP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作用。结果:LVEF <45%患者的 BNP 在术前及术后各时段均明显高于LVEF ≥45%患者(P <0.05)。术前BNP与术前LVEF呈负相关(r =-0.512,P <0.05),与术后一系列不良事件呈正相关(r =0.254~0.602,P <0.05)。BNP预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预测使用IAB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预测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818,预测术后ICU停留超48 h或28 d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结论:BNP水平能准确反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患者的心功能状态,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并可做出良好的预测。
作者:简劲峰;封加涛;彭峰;苏艳玲;叶华安;林家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联合超短波治疗睑板腺炎的护理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睑板腺炎患者78例,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生素和热敷治疗,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添加手法按摩护理和超短波理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BUT和Schirmer检查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住院时间较短、治疗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两组各项分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查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6.32%,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法按摩疏通联合超短波治疗眼睑板腺炎效果显著,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花费,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润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