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双腔管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许钟毓;廖达思;刘佳

关键词:白内障, 娩核, 小切口, 双腔管
摘要:目的:探讨一款经笔者改良后兼具灌注、娩核、抽吸等多种功能的双腔管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改良双腔管,对188例188眼进行白内障摘除手术,观察灌注下撕囊、一次性娩核、水灌注下人工晶体植入等操作的成功率,以及手术后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改良双腔管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一次性娩核成功率为89%;水灌注下环形撕囊成功率为93.6%;水灌注下人工晶体植入成功率为95.7%,手术并发症主要为后囊破裂(2.7%)、角膜水肿(14.9%)、人工晶体前膜形成(0.1%)。术后第1、7天视力在0.3以上者分别为141眼(75%)和178眼(94.9%);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为(0.71±0.59)D。结论:自行改良的双腔管具有多功能、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等优点,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效果好,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理想的手术器械。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起始剂量与体质指数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CSII)起始胰岛素剂量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300例住院T2DM患者,按BMI分为正常体重组(BMI<23 kg/m2),超重组(BMI 23~25 kg/m2)和肥胖组(BMI≥25 kg/m2)。经过CSII治疗血糖达标后,比较各组胰岛素剂量和临床参数差异,分析胰岛素剂量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3组比较日胰岛素剂量无差异。超重、肥胖组日单位体重胰岛素剂量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日胰岛素剂量与HbA1c、病程、体重、HOMA-islet(CP-DM)呈正相关。日单位体重胰岛素剂量与病程、HOMA-islet(CP-DM)呈正相关,与体重、BMI呈负相关。结论:不同BMI的T2DM患者存在血糖水平、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程度等差异。在设定T2DM患者CSII起始胰岛素剂量时,可先按BMI分层,再根据体重估算。

    作者:梁翠格;董庆玉;杜文华;刘晓萌;李文侠;王月丽;公倩;潘振宇;高冠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创伤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评价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 )对创伤并急性肾损伤( AKI )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3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创伤并AKI患者62例,按照是否接受CVVH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4例,并按AKI分期进行分层,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尿量(UO)、氧合指数(OI)、平均动脉压(MAP)和多巴胺用量(DA)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28 d 死亡率、ICU 停留时间和肾功能恢复率。结果:治疗后3 d 及7 d,治疗组APACHEⅡ评分、DA、BUN、Scr 和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及28 d,治疗组APACHEⅡ评分、BUN、Scr和CRP低于对照组,UO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CU停留时间和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2期患者28 d 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且肾功能恢复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VVH对创伤并AKI患者28 d死亡率无影响,可能有利于降低ICU停留时间和肾功能恢复时间。

    作者:苏伟;傅永鸿;许东琳;杨自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硫辛酸烟酸二联体拮抗丙烯醛诱导ARPE-19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Bax、Bcl-2蛋白在硫辛酸烟酸二联体拮抗丙烯醛诱导的体外培养 ARPE-19细胞凋亡中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ARPE-19细胞置于含有10%体积分数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37℃、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培养,待培养瓶底部ARPE-19细胞长至70%时,种6孔板,用不含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24 h ,细胞换液。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丙烯醛组和硫辛酸烟酸二联体组。细胞流式检测各组ARPE-19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流式显示正常细胞在空白对照组中为94.8%,丙烯醛组中为60.98%,硫辛酸烟酸二联体组中为91.34%。Western Blot显示空白对照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为0.2939,丙烯醛组的 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为1.3892,硫辛酸烟酸二联体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为0.5558。结论:硫辛酸烟酸二联体对ARPE-19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抗凋亡蛋白Bcl-2来抑制凋亡蛋白Bax的表达。

    作者:邹秀兰;王观峰;李文立;皮荣标;俞永珍;邹玉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广州市警察血脂异常与心血管躯体化症状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系统躯体化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广州市警察团体健康体检人群为观察对象,发放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omatic self-rating scale,SSS),自愿填写后回收,结合血脂体检结果和心血管疾病史,分析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系统躯体化症状的关系。结果:症状阳性组血脂异常总检出率、单项或多项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症状阴性组(P <0.05);症状阳性组的TC、LDL-C,女性 TG,男性 HDL-C 的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症状阴性组(P <0.05);而两组男性 TG、女性HDL-C 的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心血管系统躯体化症状的发生率与血脂谱中 TC、LDL-C ,女性TG、男性HDL-C 的异常有明显相关性。同时,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应及早开始调脂治疗。

    作者:杨烈;李婉媚;李珍;江平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不同年龄阶段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差异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随机分组,每组25例。45~64岁阶段,快速康复中年组(A1组)和传统治疗中年组(A2组);65~74岁阶段,快速康复老年组(B1组)和传统治疗老年组(B2组);75~89岁阶段,快速康复高龄组(C1组)和传统治疗高龄组(C2组)。A1、B1和C1组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法,A2、B2和C2组应用传统方法。比较不同年龄阶段每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出院30 d 内再次住院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34例患者完成试验,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和咽喉疼痛方面,A1组均优于A2组(P=0.000,P=0.000,P=0.000,P=0.012),B1组均优于 B2组(P =0.000,P =0.000,P =0.000,P =0.007),C1组和C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315,P =0.239,P=0.540,P=0.128);在恶心呕吐、胃潴留、肠梗阻和出院后30 d 内再次住院方面,A1组和 A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和B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1组均差于 C2组(P=0.020, P=0.012, P =0.022,P=0.012);不同年龄阶段每两组患者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可以明显加快中年(45~64岁)和年轻的老年(65~74岁)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而在高龄(75~89岁)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则无上述益处,并增加恶心呕吐、胃潴留、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出院30 d内再次住院率。

    作者:卜君;李念;黄雄;伍晓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检出颅内钙化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在检出颅内钙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32例颅内钙化(经CT证实)患者行MRI检查,观察分析105枚钙化灶在各序列(TIWI、T2WI、SWI)中的信号特点。结果:钙化灶在SWI校正相位图上表现为均匀高信号36枚(34.3%),中心高信号、周边低信号27枚(25.7%),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52枚(49.5%),且病灶形态、大小与CT所见一致。钙化灶在SWI图上均为低信号。钙化灶在T1WI、T2WI上表现为高、低、等或极低4种信号,T1WI以等信号及低信号多见;T2WI 以低信号多见。钙化灶在 SWI、校正相位图上检出率为100%,常规 MR 序列为87.62%。结论:SWI序列对钙化灶敏感、检出率高,可弥补常规序列的不足。

    作者:胡晓栋;纪盛章;陈胜利;高晓;边海曼;任俊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脂联素、白细胞介素-18预测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血管重塑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 APN )、白细胞介素( IL )-18对经皮冠脉介入术( PCI )后再狭窄的意义。方法:对58例PCI术后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比较两组内膜组织覆盖厚度、狭窄处血管管腔面积、狭窄处支架面积等,计算支架的大内膜组织覆盖面积(NA)及支架的内膜组织覆盖面积百分比;术前及随访行APN和IL-18检测,并比较PCI前后其变化。结果:与非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的内膜组织覆盖厚度、内膜组织覆盖面积增加,小管腔面积减小;术后IL-18显著升高(P<0.05), APN显著降低(P<0.05)。再狭窄组患者术后的内膜组织覆盖面积百分比与 IL-18呈显著正相关,与 APN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PN和IL-18可作为预测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参考指标。

    作者:乔兴科;石蕴琦;袁龙;侯爱洁;王永新;李占全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关系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以本中心稳定透析>3个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我院肾病中心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睡眠评分方面,除睡眠紊乱外(P=0.298),其余睡眠评分糖尿病透析患者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糖尿病透析患者生理综合得分(P<0.001)及精神综合得分(P=0.005)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透析患者。在涉及的8个维度中,除躯体疼痛(P=0.175)、情感职能(P=0.495)和精神健康(P=0.188)外,其余维度糖尿病透析患者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透析患者。结论:糖尿病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均明显差于非糖尿病透析患者,仅个别维度没有差异;重视并提高糖尿病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对治疗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喆;叶佩仪;孔耀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Zimmer 种植体用于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

    前牙区种植修复的成功,除了要求种植体达到理想的骨整合,牙龈软组织的美学效果也至关重要。然而,采用传统的延期种植技术往往存在治疗周期长,修复后美学效果差等问题。近年来,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技术因其可缩短疗程,保存软硬组织形态[1]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本研究对美观要求较高的上颌前牙区,采用Zimmer 种植系统进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观察该技术对种植体周牙槽骨吸收和牙龈软组织改变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广东省口腔医院种植科行上颌前牙拔除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患者20例,年龄20~47岁,患牙20颗,其中中切牙8颗,侧切牙7颗,尖牙5颗。

    作者:苏媛;吕影涛;黄雁红;张雪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溴敌隆中毒误诊为妇科急腹症1例

    患者女,49岁,因“下腹痛伴阴道出血3 d”入院。患者于2013年11月8日晚出现下腹痛,伴恶心症状,9日凌晨自诉小便带血,来院急诊就诊,B超检查示双肾、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示尿蛋白(+++),隐血(+++),予抗炎治疗,腹痛未见好转,故就诊泌尿外科,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9×109/L,中性粒细胞82.2%;尿常规示尿蛋白(+++),隐血(++)。予抗炎止血治疗,未见好转,再次日急诊来院就诊,收住妇产科,查体:外阴:无畸形,已婚式,阴毛呈女性分布,两侧大小阴唇对称,会阴无裂伤;阴道:通畅,伸展性好,无溃疡,无赘生物,见血染;宫颈:软,无糜烂,无撕裂,无息肉,无赘生物,无接触性出血;宫体:中位,常大,未及包块,无压痛;附件:左侧附件未及明显包块,压痛(+);右侧未及明显异常,压痛(-);宫旁:未见明显异常。病程中,无发热,无肛门坠胀感,饮食欠佳,大便正常。查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49.6 s;国际标准化比值12.57;PT%2.7%;PT-R 12.47,导尿见血尿,再次追问病史,后患者诉1周前因吵架自服老鼠药(溴敌隆),转入我科,予以Vitk1、申请血浆及冷沉淀等抢救治疗,并动态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后康复出院。

    作者:汪文杰;鲁厚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患者均口服药物,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84.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4.29%,对照组为64.29%,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D4+升高,CD8+降低,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外周T细胞亚群紊乱。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有关。

    作者:林中方;何斌;熊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IgA肾病患儿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儿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IgAN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特征分成隐匿型组、急性型组和慢性型组,每组15例。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尿MCP-1及IL-8的水平。结果:IgAN患儿尿MCP-1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慢性型组升高为明显,与隐匿型组和急性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MCP-1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系膜增生程度及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r =0.56, P <0.05; r =0.58, P <0.05;r=0.53, P<0.05)。 IgAN患儿尿IL-8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急性型组升高为明显,与隐匿型组和慢性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IL-8水平与血尿程度及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程度呈正相关(r=0.62, P<0.05;r=0.59, P<0.05)。 IgAN患儿尿MCP-1水平与尿IL-8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59, P>0.05)。结论:MCP-1和IL-8参与了IgAN不同阶段的发病过程,两者可作为IgAN活动的参考指标。

    作者:付强;尹忠歆;封其华;余孔贵;唐临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嗜酸性肉芽肿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 EG )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疾病,发病率低,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病理学表现以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1]。由于原发部位发生率的差异,国外文献和临床报道较多关注骨EG 的综合治疗,放疗技术较为单一,放疗剂量通常较低,国内患者病灶多发于淋巴结及内脏器官,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激素治疗容易复发,因此放疗显得较为重要,目前对于原发淋巴结和内脏的 EG 放疗技术和剂量的选择相关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为评价EG放射治疗的疗效、放疗技术和剂量的选择以及毒副反应,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0例 EG 的临床资料,为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和较高剂量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李子煌;李先明;杨东;徐钢;周亚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青少年抑郁症前额叶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1H-MRS )分析研究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的代谢改变。方法:收集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匹配的2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23例健康青少年(对照组),应用多体素1H-MRS 技术测量前额叶白质和灰质内 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 NAA )、胆碱复合物( Cho )、肌酸(Cr)等代谢物的水平。结果:抑郁症组左背外侧前额叶白质 NAA/Cr、Cho/Cr 较对照组显著减低[NAA/Cr:1.67±0.32, t =3.126, P =0.004; Cho/Cr:1.28±0.30, t =2.362, P =0.024],抑郁症组右背外侧前额叶白质 NAA/Cr 较对照组显著减低[NAA/Cr:1.65±0.26, t =2.969, P =0.006],两组间双侧前扣带回灰质的代谢物无明显差异。结论:前额叶白质的代谢异常参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过程,这些改变发生在疾病发生过程的早期。

    作者:毛宁;刘泉源;王静;代彩云;张迪;王倩;王滨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声辐射力脉冲技术在肾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在肾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0例患者共110个肾肿瘤行声触诊组织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VTI)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检查,获取其VTI图像及肾肿瘤、患侧肾皮质、对侧肾皮质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值,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果:病理证实良性肾肿瘤20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8个,嗜酸细胞腺瘤2个),恶性肿瘤90个(透明细胞癌72个,嫌色细胞癌8个,乳头状癌6个,囊性肾癌4个)。 VTI诊断肾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Youden指数及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1.11%(64/90)、70.00%(14/20)、91.43%(64/70)、35.00%(14/40)、70.91%(78/110)、41.11%、0.706。 VTQ诊断肾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性、Youden指数、ROC曲线下面积及佳截断点值分别为66.70%、90.00%、56.70%、0.748、2.44 m/s。良性肿瘤与同侧肾皮质之间(P=0.000)、恶性肿瘤与同侧肾皮质之间(P=0.000)、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P=0.013)以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透明细胞癌之间(P=0.022)SW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P=0.010)以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透明细胞癌之间(P=0.017)SWV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RFI技术可以提供肾肿瘤的VTI定性及VTQ定量的弹性信息,诊断准确度均达到中等,在肾肿瘤的诊断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景;陈莉;周翠翠;王婧玲;谌芳群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活性维生素D3在雷帕霉素预处理系膜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 D3[1,25(OH)2D3]通过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对人系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5(OH)2D3(10-8 mol/L)组、雷帕霉素(0.1μg/mL)组、雷帕霉素联合1,25(OH)2D3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干预48 h 后对人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干预48 h后对人系膜细胞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25(OH)2D3组、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组联合1,25(OH)2D3组均能显著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 G1期细胞均显著增加,S 期细胞均显著减少,且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均 P<0.01);与1,25(OH)2D3组比较,雷帕霉素组及雷帕霉素联合1,25(OH)2D3组均能显著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G1期细胞显著增加,S 期细胞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均 P<0.01);与雷帕霉素组比较,雷帕霉素联合1,25(OH)2D3组能显著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G1期细胞显著增加,S 期细胞显著降低,但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 <0.01)。结论:1,25(OH)2D3可能通过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抑制人系膜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且1,25(OH)2D3可协同雷帕霉素抑制人系膜细胞的增殖。

    作者:张金平;陈建平;张春江;赵丹;马莉;杨晓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血清抗M型磷酯酶A2受体抗体与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与肾功能相关实验室指标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行经皮肾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为 IMN患者46例,非IMN患者27例,同时选取1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清PLA2R抗体,并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含量。结果:46例IMN患者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31例,阳性率67.39%;5例肿瘤相关膜性肾病1例阳性,阳性率20%;其他组均为阴性。在IMN患者组中,肾功能相关指标在Ⅲ~Ⅳ期与I~Ⅱ期膜性肾病之间存在差异(P <0.05);血清抗 PLA2R 抗体水平与24 h 尿蛋白量(r =0.781,P =0.00)呈正相关,而与总蛋白(r =-0.716,P=0.00)、白蛋白(r=-0.674,P=0.00)呈负相关。结论:血清抗PLA2R抗体可作为IMN血清学诊断的较好指标,其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联合检测,对反映疾病活动情况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曹鹏龙;李士军;郐婷婷;马晓露;刘朋;丁大朋;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应用腹腔镜器械与传统手术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在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应用腹腔镜器械(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40例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患者的临床及手术资料,前25例患者使用传统开腹器械,后15例使用腹腔镜器械。比较2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器械组与传统开腹器械组比较,腹部切口长度短[(13.4±2.2)cm vs.(20.0±2.8)cm, t =7.734, P =0.000],手术时间短[(160.7±30.1)min vs.(208.8±32.2) min, t =4.691,P =0.000],术中出血量少[(286.7±76.69) mL vs.(404.0±73.5) mL, t=4.811, P=0.000],住院时间短[(10.3±2.2) d vs.(12.2±2.2) d), t=2.631, P=0.012]。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应用腹腔镜器械有利于患者恢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付霞霏;何援利;刘木彪;陈燕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白细胞介素-9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8年,Dardalhon 和 Veldhoen 先后在 Nature Immunology 杂志上提出一种以分泌白细胞介素(IL)-9、 IL-10为主的新型效应性 CD4+T 细胞--Th9细胞,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效应因子为IL-9[1]。IL-9作为一种新的促炎因子,目前国内外对于其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相关性的研究报道尚少。本研究通过检测 IL-9在 CRSwNP 患者中的表达,探讨 IL-9在CRSwNP发病中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CRSwNP 患者30例作为 CRSwNP 组,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 CRSwNP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2岁,平均38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8~56岁,平均36岁。所有CRSwNP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推荐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变应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变应性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全身性疾病,近期无感染史,近4周内全身及局部未接受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在入组前均做了良好的沟通,同意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实验通过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作者:柳佳丽;罗英;万俊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下肢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下肢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5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下肢智能反馈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训练;训练前后进行临床痉挛指数(CSI)、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定。结果:治疗5周后,2组CSI、FMA及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智能反馈运动训练系统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及步行能力的恢复较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黄怡;万新炉;潘翠环;叶正茂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