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浩;刘荣静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放化疗过程中预置双J管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5月180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2例宫颈癌患者予以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并留置双J管至放化疗结束(实验组),88例宫颈癌患者未预置双J管(对照组),两组于放化疗6个月后在肾脏积水、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尿素氮(BUN)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放化疗6个月后Ⅱ期宫颈癌患者实验组、对照组血肌酐分别为(90.09±30.28)、(170.56±28.35) μmol/L,GFR分别为(91.30±25.43)、(30.25±10.24)mL/min,血BUN分别为(6.56±3.05)、(14.02±4.52) mmol/L;轻、中、重度积水实验组分别为5、3、1例,对照组分别为30、25、17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肾脏积水、血肌酐、BUN、GFR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宫颈癌预置双J管在肾脏积水,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方面有明显差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宫颈癌术后放化疗中预置双J管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该方法简便、适用、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前亮;杨嗣星;廖文彪;高嗣法;郑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研究和治疗上主要的障碍是缺乏一种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评价预后相关的标志物[1].近年发现,胶原蛋白衍生肽N-乙酰-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N-acetylated proline-glycine-proline,NAcPGP)和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proline-glycine-proline,PGP)是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剂,诱导中性粒细胞在肺部病灶长期浸润,形成慢性炎症,加快COPD的病程进展.本文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归纳如下.
作者:贾晔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生危险密切相关,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脑卒中危险就增加25%,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除药物治疗外,通过非药物治疗手段改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防治十分重要,不仅对高血压患者有益,而且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也有好处[1].
作者:周彬;周迎莉;石鹏;付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Ki67作为Luminal乳腺癌进一步分型中的重要指标的可能性,为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乳腺癌个体化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并将Luminal型乳腺癌分为Luminal A、Luminal B、Luminal-HER2 3种亚型,回顾性分析717例Luminal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1)3种亚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2)3种亚型5年无病生存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辅助性放疗能降低Luminal B型患者的复发风险(P<0.05),辅助性化疗能够降低Ki67阳性且存在高危险因素的Luminal型患者的复发风险(P<0.05).内分泌治疗是Luminal型患者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P<0.05).结论:Ki67可成为对Luminal型乳腺癌进一步分型的指标,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
作者:张同先;王亚红;张巍;吕淑华;刘宁;杨天敬;牛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心梗组(B组)、瑞舒伐他汀组(C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马松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的表达;RT-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心肌纤维化明显增加(均P<0.05).与B组相比,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降低、心肌纤维化明显减少、心肌组织VEGF及CD31表达增加,心肌组织VEGF mRNA表达亦增加(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促进心肌组织血管形成,进而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VEGF表达上调相关.
作者:王法斌;李京波;朱伟;李帅;余涛;魏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血管并发症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内皮功能障碍可导致一系列血管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糖尿病肾病等.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新一代降糖药物,既能改善血糖,又可调节内皮功能,GLP-1的出现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本文从宏观上把握了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的细胞损伤和GLP-1对于内皮细胞的保护,以期在GLP-1对AGE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上有一个整体认识.
作者:孙慧琳;刘珍珍;李琼;湛奕;蔡德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多种游离皮瓣修复毁损性烧(创)伤创面的治疗体会.方法:从病例一般资料、致伤原因、创面部位与深度、皮瓣种类选择、围手术期的处理、疗效等方面对35例毁损性烧(创)伤创面的修复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5例皮瓣中,1例皮瓣坏死,余34例完全成活,成功率97.14%,创面愈合良好,后期辅以功能康复治疗,功能得到较好的保全.结论: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创面部位来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与皮瓣种类,以小代价获得大疗效.
作者:杨福旺;童亚林;朱金红;缪洪城;冯小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患者女,54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乳肿物3个月于2011年7月21日入院.无自觉症状,体重无减轻.曾在我院门诊行乳透检查示左乳肿块,建议手术治疗.入院查体:左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3 cm×4 cm大小质韧肿块,无压痛,活动度差,边界欠清晰,表面皮肤无橘皮样变,乳头无溢液及内陷,左侧腋窝可扪及一约0.5 cm×0.5cm大小肿大淋巴结,无触痛,活动度可.左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入院查胸透示左肺中野疑似见类圆形密度增高影.遂查胸部CT示双侧胸廓对称,双肺纹理增多,气管及主支气管通畅,左侧胸膜见突入胸腔内高密度结节影,边缘光整,大小约1.7 cm×2.2 cm,临近肋骨受压变薄,纵隔内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影.
作者:张玉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对比研究经后路显微镜下与传统的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方法:2003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采用显微镜辅助下髓核摘除术治疗232例(A组),传统后路开窗手术治疗235例(B组).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间隙定位错误、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采用中华医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接近,而显微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理想微创手术.
作者:陆晓生;赵劲民;彭昊;凌尚准;韦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电休克(ECT)抽搐发作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ECT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丙泊酚组(P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P组),分别用丙泊酚1.5 mg/kg、氯胺酮0.8 mg/kg、丙泊酚1.5 mg/kg+ 0.8 mg/kg氯胺酮为ECT的麻醉药物.记录观察ECT期间的抽搐能量指数(seizure energy index,SEI)、抽搐持续时间(seizure duration,SD)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P组比较,K和KP组ECT期间SEI和SD明显增大和延长(P<0.05);与K组比较,KP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ECT麻醉可获得较好的抽搐发作效果,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运良;熊朝晖;王晓斌;秦素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E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多药耐药蛋白(P-g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MCF-7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cadherin和P-gp蛋白的表达.用紫杉醇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构建E-cadherin慢病毒干扰质粒,转染MCF-7细胞,应用RT-PCR检测E-cadherin和P-gp mRNA表达.结果:E-cadherin和P-gp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6%和54.4%,两者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E-cadherin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显著相关.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时,E-cadherin mRNA和P-gp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RNA干扰后,E-cadherin mRNA表达显著下降,P-gp mRNA表达无变化.结论:E-cadherin和P-gp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和乳腺癌细胞凋亡过程,其分子调控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自森;薛长年;曹予文;吴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不同肾内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其在二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6例确诊2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组,30 mg/24 h<尿蛋白<500 mg/24 h,早期)患者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30例(肾小球疾病组,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12例,IgA肾病17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27例为对照组.行肾动脉、肾内段间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测定,计算相应动脉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同时检测各组血、尿肌酐及尿白蛋白并计算Alb/Cr、eGRF.结果:与肾小球疾病组及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段间动脉RI、叶间动脉RI及段间动脉PI明显升高(P<0.01),但肾动脉RI及肾动脉PI、叶间动脉PI在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肾病组段间动脉、叶间动脉RI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r=0.64、0.62,P< 0.01)及尿Alb/Cr比率(r=0.54、0.51,P<0.05)呈正相关关系.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存在血流动力改变,表现为肾小动脉抵抗,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建华;周晓玲;陈孟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穿刺及术后病理诊断的前列腺癌29例,均行MRI检查,包括常规平扫、DWI、MRS,回顾性分析其MRI影像特点.结果:肿瘤病灶呈结节状,主要发生在前列腺周围叶(65.5%),少数在中央叶,2例呈弥漫分布.所有病灶T1WI为低信号,与正常前列腺组织低信号基本一致;T2WI大部分呈低信号结节,少数为等/稍高信号.DWI病灶为高信号,有2例呈稍高信号.病灶处MRS:Cho峰显著升高,Cit峰下降或消失,Cre峰变化不大,(Cho+ Cre)/Cit(CC/C)比值升高(≥1.1).其他:合并前列腺增生,侵犯邻近结构如膀胱、精囊腺、直肠、盆腔、腹股沟淋巴结增大并转移,骨盆、脊柱多处转移,少数伴肝脏转移 结论:前列腺癌T1WI不具诊断特征性,T2WI、DWI、MRS各有其特点,综合三者影像特点,可作为其诊断依据.
作者:陈正君;刘勇;揭平平;黄冰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检测全血中巴比妥含量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方法.方法:以苯巴比妥为内标,5%偏磷酸作蛋白沉淀剂,加入乙醇提取,血样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测定.结果:样品快速处理后,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巴比妥与苯巴比妥峰相近且完全分离,血中巴比妥浓度线性方程为y=0.001 4x-0.000 3,r=1.000 0,线性范围为0~ 500 μg/mL,低检出限为1.6 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10%,平均回收率为99.2%.结论:本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可应用于巴比妥中毒的快速诊断.
作者:徐纬;张爱华;李军;刘宗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He-Ne激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B组:He-Ne激光仪光束照射皮疹区;C组:除口服加巴喷丁外,联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3组均口服泛昔洛韦1周抗病毒治疗.观察3组疗效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结果:C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A、B组(P<0.05);C组结痂和脱痂时间短于A组(P<0.05),脱痂时间短于B组(P<0.05);C组疼痛缓解和消失时间短于B组(P<0.05),疼痛消失时间短于A组(P<0.05);C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He-Ne激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单用加巴喷丁或He-Ne激光治疗,不良反应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是一种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文英;王小波;李炜;李琦;王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对肺动脉高压诱导的肺血管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建立左向右分流型肺动脉高压模型.1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硼替佐米组,每组6只.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称重比较右心室肥厚指数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基质金属蛋白-9(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硼替佐米干预能明显改善心肺血流动力学参数,抑制肺动脉高压诱导的肺血管重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PCNA与MMP-9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硼替佐米能明显改善高血流型肺动脉高压肺脏功能,有效抑制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9活性有关.
作者:卢艳;张雪;张兆华;王一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腰痛是临床上极其常见的症状,在肾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占较大比例.但腰痛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病因复杂,有时多种因素纠缠,病情更复杂而导致诊断困难,因其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而成为诊治的难点.本文拟对在肾脏内科门诊就诊的360例腰痛患者诊治情况做临床分析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肾脏内科门诊以腰痛为主诉就诊且临床资料完善的患者360例,年龄16 ~ 77岁,平均(45.6±6.5)岁,其中男230例,女130例;360例病例中病程短的为1.5 h,病程长的是30年.
作者:范立明;黄远航;童俊容;张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儿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水平对判断脓毒症病情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脓毒症惠儿(脓毒症组,103例)、一般感染患儿(非脓毒症组,55例)和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对照组,28例)进行研究.检测各组患儿NT-pro-BNP水平及变化,分析脓毒症患儿APACHEⅡ评分,探讨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探讨不同预后患儿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脓毒症组患儿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非脓毒症组(P<0.0l).非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患儿随着治疗进展,NT-pro-BNP水平逐渐降低(P< 0.01).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并发MODS的患者及死亡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NT-pro-BNP水平与28d生存状况及MODS发生率相关.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小儿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项评价指标.
作者:刘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由于骨骼的解剖、生理及其血管结构的特点,骨组织较其它组织更容易发生癌转移,也较其他组织的转移更容易引起疼痛,且顽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放射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有效的止痛方法.我科自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选择80例骨转移性肿瘤疼痛的病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加热疗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病例疼痛明显缓解及完全缓解的时间和放疗剂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德文;程明;郑亚君;于正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同一大型生化分析仪不同模块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探讨误差的实验室可接受程度.方法:分别在经过校准的罗氏Modular PPI和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专用质控血清和患者血清标本的TP、ALB、TG、TC、ALT、AST、CK、LDH浓度.对罗氏Modula PI与P2两个模块,Olympus AU5400 A1与A2两个模块,分别进行比对.结果:TG在罗氏两模块间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TG不同医学决定水平的偏倚均小于1/2 CLIA'88 TEa,可接受;其他实验项目在同一仪器各自不同模块间检测结果经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方程(Y=b X+a)、相关系数(r)分析符合线性要求.结论:同一生化分析仪若有两个以上的检测模块,应定期进行校准比对,以实现同一仪器不同模块间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张恩;王峰;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