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神经根靶点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DLBP)的临床效果.方法:L4-5或L5-Sl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脉冲射频+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B组:单纯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结果:术前两组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l、3和6个月A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A组优的病例数和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脉冲射频神经根靶点治疗DLBP疗效显著.
作者:黄乐天;和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载Survivin-miRNA的壳聚糖纳米超声微泡对癌细胞凋亡、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壳聚糖纳米超声微泡组和低、中、高浓度载Survivin-miRNA的壳聚糖纳米超声微泡转染组(分别给予50、100和200 nmol/L miRNA转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ela细胞凋亡指数(AI)和增殖指数(PI),RT-PCR检测靶向Survivin和caspase-3的mRNA表达,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各浓度转染组细胞A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浓度转染率明显(P<0.05);各浓度miRNA转染组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浓度转染组明显(P<0.05);各浓度miRNA转染组Survivin mRNA转录水平有不同程度减弱.Caspase-3 mRNA的表达在各组细胞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各转染组细胞caspase-3活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不同浓度靶向Survivin基因的miRNA能下调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对caspase-3 mRNA的表达无明显作用,能激活caspase-3无活性前体,从而诱导Hela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邱日想;王燕莉;郑婉;杨凤;陈智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盆腔脓肿发生于盆腔炎的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期,是女性生殖器感染严重的表现[1].广谱的抗生素与抗厌氧菌的药物联合应用使不少的盆腔脓肿的患者避免了手术,但25%的未破裂型盆腔脓肿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病情无好转甚至恶化[2].以往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均选择手术治疗,近年来介入治疗也用于盆腔脓肿,现取2004年3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经阴道超声介入治疗的盆腔脓肿30例进行分析,探讨经阴道超声介入治疗盆腔脓肿的价值.
作者:方燕春;胡小秋;石庆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早期应用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急诊股骨近端骨折患者100例,年龄≥65岁,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予0.4%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30 mL;对照组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50 mg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后30 min(T1)、l h(T2)、2 h(T3)的静息疼痛评分(VAS-R)和被动活动疼痛评分(VAS-PA);如需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或胫骨结节骨牵引,比较穿刺时(TST)MBP、HR变化和疼痛评分(VAS-ST).同时观察两种镇痛方法的并发症.结果:实验组T1、T2、T3时的VAS-R和VAS-PA均低于对照组,VAS-PA尤为明显.在53例行骨牵引患者中,实验组生命体征平稳,VAS-ST较对照组低.实验组内,行股骨髁上骨牵引的VAS-ST低于胫骨结节骨牵引.结论: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创伤早期应用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可明显减轻被动活动时、骨牵引穿刺时的疼痛程度,而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作者:金梅;孙可;杨庆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824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肠息肉的内镜下特点,探寻其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近6年门诊及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对其中824例结肠镜诊断并有病理证实为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及内镜下结肠息肉发生部位及大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检查患者4630例,检出大肠息肉824例,检出率18%,其中男494例,女330例.好发年龄45~65岁,占65.2%.息内部位分别为直肠28.73%,乙状结肠25.09%,降结肠10.45%,横结肠17.91%,升结肠10.73%,回盲部7.09%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发生率为36.8%;便血发生率为22.6%;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发生率为17.3%.结论:大肠息肉患者多发生在中老年(年龄在45 ~ 65岁之间),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便血和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为主;分布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和横结肠为主.
作者:唐保东;陈志娜;孙玉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大约10%~ 15%的育龄夫妇不能够自然生育,其中由男性因素引起者占30% ~ 50%[1].大约一半的男性不育与遗传因素有关[2].明确遗传学病因,是正确处理不孕夫妇的必要步骤.但是,现有的遗传学病因诊断技术仍较为有限,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男性不育,为此学者们一直在不懈地研究新方法和揭示新病因.本文将男性不育遗传学病因诊断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夏冰;王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采用SELEX技术筛选针对人prominin-1的C-末端18肽(C18)的适配子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微孔板法进行SELEX筛选.用合成的KLH-C18作为筛选靶标,进行7轮筛选后进行克隆测序.选取适配子C6进行结合ELISA检测,同时进行与转染prominin-1质粒的U87细胞的免疫组化;利用链亲和素磁珠来进行适配子C6的免疫共沉淀.结果:经过7轮SELEX筛选得到具有特定二级结构的适配子.适配子C6可结合C18肽和表达人prominin-1的U87细胞.Pull down实验证明了C6可识别天然状态的prominin-1蛋白.结论:利用“靶标切换”的SELEX技术,初步获得能与人prominin-1的C-末端18肽及其天然蛋白结合的适配子,为肿瘤的诊疗奠定实验基础.
作者:张兴梅;石玉生;李晓文;李银;方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浆和肽素(Copeptin)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AOPP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胆碱酯酶(AChE)水平分成轻度、中度、重度中毒组3组,另选取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Copeptin含量.对比分析AOPP后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血胆碱酯酶(AChE、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血生化等指标的关系.结果:随着中毒程度的加重,Copeptin水平逐步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数倍高于非死亡组,差异显著(26.43±3.65VS7.28±1.53,P<0.01).重度组有机磷中毒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轻度、中度组(P<0.05),但中度组和轻度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2±4.63VS9.56±3.27,P<0.01).血浆Copeptin水平与APACHEⅡ评分、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呈正相关(P< 0.01或0.05);与AChE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随着AOPP中毒程度的加重,血浆Copeptin含量逐渐上升,血浆Copeptin的检测可作为判断AOPP患者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浩;任国庆;尹江宁;孙文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动力学参数大线性斜率(Slope)及大线性斜率比(SlopeR)与预后因子Her-2间的相关性.方法:计算48例行DCE-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Slope值、SlopeR值.检测预后因子Her-2表达情况.对Slope、SlopeR值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结果:Slope值、SlopeR值分别为(0.041±0.021)、(6.168±3.309);Slope值与Her-2不具有相关性(P=0.161);SlopeR值与Her-2间具有相关性(r=-0.420,P=0.004).结论:SlopeR值在大程度上消除了个体差异,因此,与Slope值相比较,与Her-2具有更好的相关性.
作者:李敏;秦东京;曹新山;姜兴岳;张虎;李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疗(IMRT)联合顺铂+氟尿嘧啶(PF)、紫杉醇+顺铂(TP)、每周顺铂(DDP)方案同期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138例Ⅲ、Ⅳa期初治鼻咽癌患者分别行PF、TP、每周顺铂方案同期放化疗.均采用IMRT放疗技术.结果:中位随访28(5~37)个月,三组无瘤生存曲线和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DDP组与PF组优于TP组.三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分别为34.78%vs 30.43% vs 8.70%(P<0.05)、23.91% vs21.74% vs 34.78%(P< 0.05)、60.87% vs 65.22% vs 52.17%(P> 0.05).结论:IMRT同期联合PF、TP、DDP方案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综合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DDP方案优,PF方案次之,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比较.
作者:许明君;叶建明;郭海亮;黄莉;王祥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改变及其与急性排异反应的关系.方法:首次接受肾移植手术受者60例,流式细胞术测定受者肾移植术前及术后第7、14、21天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CD80表达的百分率;根据肾移植术后两周内发生排斥与否将患者分为排斥组(13例)和非排异组(47例).2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标本为正常对照组.急性排异反应诊断标准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及移植肾穿刺活检等综合判断.结果:术前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CD80即有表达,TLR4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者表达到达顶峰,其后逐渐下降,排斥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CD80表达峰值较肾功能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且持续时间较长.结论:TLR4、CD80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表达升高,并可增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
作者:赵国志;刘阳;赖永通;陈志勇;郭雪坤;黄先恩;孟凡航;蔡瑞明;林民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细胞凋亡是维护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及维护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生理过程,细胞凋亡受阻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eukemia/lymphoma 2,Bcl-2)家族蛋白是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的调节器,Bcl-2蛋白的过表达使得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凋亡以及对多种抗肿瘤药物耐药.Bcl-2抑制剂是针对凋亡机制开发的促进细胞凋亡的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本文将对Bcl-2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曾文;田俊波;肖建华;董自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患者女,65岁,因双侧乳腺肿块3月余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有两侧乳腺外上象限均可触及一约蚕豆样大小肿物,无压痛,局部皮温未升高,无局部皮肤凹陷等,无乳腺癌家族史,既往无乳腺疾病史.查体:双侧乳腺外上象限均可触及肿块,左侧外上象限距乳头约7 cm可触及一直径2.5 cm的肿块,右侧外上象限距乳头约5 cm可触及一直径为2 cm的肿块.双侧肿块均为质硬,无压痛,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推动,乳头无溢液,皮肤无桔皮样改变和局部凹陷,双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侧乳腺彩超示:双侧乳腺外上象限低回声肿块,考虑乳腺癌可能;双侧乳腺小叶增生;双侧腋窝多发低回声结节,考虑增大淋巴结,双侧腋下副乳腺.
作者:韩帅;厉周;黄宗海;蔡寨;方素珍;李余发;余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从人羊水组织中体外培养获得间质干细胞,并探讨其免疫调节能力和相关的调节机制.方法:收集人羊水组织,采用贴壁培养的方法扩增和传代.检测羊水来源的间质干细胞的体外分化能力,并检测其免疫调节能力,同时检测颗粒酶B在人羊水来源间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特异性抑制剂阻断方法验证颗粒酶B在其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结果:人羊水来源间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和免疫调节活性,并通过表达颗粒酶B的方式参与其免疫调节功能.结论:体外培养获得了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人羊水来源的间质干细胞,颗粒酶B途径可能是一种新发现的间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方法.
作者:杜晶春;朱蕊;徐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股骨髁形态和股骨曲度的测量分析,探讨股骨远端形态与动力髁螺钉的适配性.方法:男女性股骨标本各30根,测量内侧髁、外侧髁、髁间窝高度及股骨髁干角.X线摄片30位正常成年志愿者股骨,进行冠状面上角度测量.结果:男性股骨内侧髁高、外侧髁高、髁间窝高各值均大于女性,股骨髁干角女性大于男性(P<0.01 ~ P< 0.05).股骨干与股骨远侧段之间的夹角、股骨干与股骨近侧段之间的夹角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拟合股骨标本和动力髁螺钉,两者男性存在轻度不合适4例,明显不合适2例,女性分别为7例和2例.结论:动力髁螺钉设计应有性别差异,术中应根据股骨的曲度对钢板进行预弯曲.
作者:陈根强;蒋进展;陈浩浩;汪志明;李旭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57例(67耳)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每周行1次鼓膜穿刺抽液后注入盐酸氨溴索与曲安奈德注射液的混合液,且每日行鼻腔冲洗1次;B组行鼓膜切开鼓室置管术.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率A组为88.23%,B组为63.6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并发症发生率A组为11.76%,B组为36.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鼓膜切开置管术相比较,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采用鼓膜穿刺抽液及鼓室注药加鼻腔冲洗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周毅波;于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不同临床类型HIV-l感染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nterleukin 18 binding protein,IL-18BP)水平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7例经12个月以上HAART治疗有效的HIV-1感染者及18例健康人的血清IL-18和IL-18BP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HIV-1感染者血液中CD4+、CD8+T细胞水平.结果:不同临床类型HIV-1感染者血清IL-18、IL-18B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类HIV-1感染组CD4/CD8比值高于B类、C类HIV-1感染组(P<0.05,P=0.004,0.014).CD4+T细胞<500的两组血清IL-18、IL-18B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和IL-18BP水平呈正相关(P< 0.01,r=0.705).结论:HAART治疗不能完全逆转HIV-1感染者免疫系统失衡,但艾滋病患者早期治疗可能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失衡的程度.
作者:张英;蒋就喜;李赫伟;胡婷婷;徐茹;沈剑锋;谢付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与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级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胃镜观察已确诊的107例肝硬化患者胃黏膜病变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测定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肌酐及腹水量,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及MELD分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HG内镜表现以马赛克征、蛇皮样病变、猩红热样疹为常见,多位于胃底及胃体,其发生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损害程度及酒精、胆汁等刺激性因素有关,与胃底静脉曲张无相关性.结论:肝硬化PHG内镜特征明显,门脉高压是PHG形成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有其他损伤因素的参与.
作者:毛华;李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患者,男,35岁,2012年3月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怕热消瘦,1周内体重减轻约10 kg,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甲状腺Ⅱ度大,心率96次/min,实验室检查: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25.31 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 37.80 pmol/L、超敏促甲状腺激素(TSH) 0.005 mIU/mL,诊断为弥漫性甲状腺肿伴机能亢进症.予他巴唑片15 mg每日一次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 mg每日三次口服.患者口服他巴唑20 d后逐渐出现双侧膝、腕、肘、肩等全身多处关节疼痛,呈游走性,伴胸背部多发散在斑丘疹,停服他巴唑4~5d后关节疼痛症状消失.
作者:张文;赵咏莉;计成;陈月平;栾家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指导下肠癌手术后预防性的抗生素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与分析了60例肠癌手术后的患者在降钙素原指导下的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与依据传统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的结果.其中30例患者在手术后第1,2,3,5,7天每日抽血化验降钙素原及血常规水平,在降钙素原恢复正常(<0.5 ng/mL)后停用抗生素.其余30例患者依据传统标准停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体温变化及短期感染相关并发症与抗生素使用天数.结果:两组比较体温波动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短期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平均用药天数比较,PCT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道术后感染在降钙素原指导下的抗生素应用要优于标准抗生素应用.
作者:阮正上;江来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