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B型脑利钠肽指导心衰患者袢利尿剂的使用对于肾功能的作用观察

杨泽福;万建平;罗韶金;黄景文;薛世荣;杨玲;汤群英

关键词:B型脑利钠肽, 袢利尿剂, 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了解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方法: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袢利尿剂的使用分别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加测量体重(N+W组)及血浆BNP浓度加测量体重(B + W组).定期测量血肌酐、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浆BNP,并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基线时两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比较,P值分别为0.122、0.08、0.082.以低有效剂量维持时N + 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 + W组,P 值分别为0.042、0.036、0.025.维持治疗1个月后N + 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 + W 组,P 值分别为< 0.001、0.02、< 0.001.基线至低有效剂量维持治疗前N + W组8例心衰复发,B + W组10例心衰反复发作,P = 0.795;维持治疗1个月内N + W组9例心衰复发,B + W组1例心衰复发,P = 0.016.结论:血浆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可以减少心衰复发,更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室性早搏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十分常见.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一般人群进行筛查,结果70% ~ 75%的受检者都能记录到室早[1].室早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 2-4 ],即室早相关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PVC-ITCM)和心源性猝死[5-6].本文就PVC-ITCM的影响因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诊断及治疗进行如下阐述.

    作者:彭珍云;张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术前留置胃管对食管造影的意义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食管闭锁(CEA)患儿术前食管造影护理进行分析,探讨预防造影药返流入气管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35例CEA患儿术前食管造影的护理,经口插入胃管,侧孔在食管内,Ⅲ型和Ⅰ型胃管头端刚巧触及盲端,连接引流瓶引流,Ⅴ型胃管头端距门齿12 cm.结果:经胃管注入食管内造影药用量Ⅲ型和Ⅰ型为胃管容量+1.5 mL,Ⅴ型为胃管容量+5 mL能获得满意造影效果,患儿造影过程顺利,无发生造影药返流入气管.结论:经口插入胃管,侧孔在食管内,Ⅲ型和Ⅰ型胃管头端刚巧触及盲端,连接引流瓶引流,注入胃管容量+1.5 mL造影药,Ⅴ型胃管头端距门齿12 cm,注入胃管容量+5 mL造影药时能获得满意造影效果,并且能有效预防造影药返流入气管.

    作者:李瑞琼;罗丽红;叶丽彦;梁伟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重组腺病毒Ad-Runx3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转录因子Runx3对PC-3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Ad-Runx3为实验组,Ad-EGFP为对照组,应用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Runx3对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unx3对PC-3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结果:腺病毒介导Runx3显著抑制PC-3前列腺癌细胞的体外生长能力及平板克隆形成能力,感染PC-3细胞36 h后可检测到显著的细胞周期阻滞.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转录因子Runx3对PC-3前列腺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生长和克隆形成、促进周期阻滞的作用,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作者:陈勇;张瑞;于垂恭;高磊;于磊;张更;王禾;武国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DSA旋转重建技术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门区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评价传统CT与DSA旋转重建(Dyna-CT+3D)技术对射频消融治疗肺门区恶性肿瘤的引导作用.方法:分析我院射频消融治疗肺区恶性肿瘤的病例,对比不同引导方法下穿刺成功率、肿瘤复发率,并随访对比两组病例的生存时间.结果:传统CT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Dyna-CT+3D组(P < 0.05),两组的肿瘤原位复发率、生存时间及无瘤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Dyna-CT+3D技术对肺门区恶性肿瘤进行射频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临床介入诊疗需要.

    作者:赵洪伟;刘福全;岳振东;王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清血管生长因子浓度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生长因子浓度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同步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记录脑梗死的体积.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病史)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 h内和第3、7、14天的平均血清PD-ECGF及VEGF浓度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并以发病后第7天高,第14天低.相应时间点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925,P = 0.126).不同时间点的血清PD-ECGF及VEGF浓度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与脑梗死体积也无相关性.结论:血清PD-ECGF、VEGF浓度在脑梗死后即有升高,参与新生血管形成及脑神经功能恢复,但血清浓度高低并非短期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预后的决定因素.

    作者:官俏兵;张晓玲;王琰萍;余波;杜瑛媛;万里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抗癫痫药物与癫痫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癫痫是常见的疾病,目前全球癫痫患者大概有5 000万,且发病率每年有增加的趋势.癫痫主要靠药物治疗,并且需要长期服用.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 ,AEDs)可能导致癫痫患者血脂异常,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增加,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等改变,这些因素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athcrosclerosis,AS)形成有关.本文综合文献,对可能导致癫痫患者AS的危险因素及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李俊;张明;陈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浆B型脑利钠肽指导心衰患者袢利尿剂的使用对于肾功能的作用观察

    目的:了解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方法: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袢利尿剂的使用分别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加测量体重(N+W组)及血浆BNP浓度加测量体重(B + W组).定期测量血肌酐、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浆BNP,并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基线时两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比较,P值分别为0.122、0.08、0.082.以低有效剂量维持时N + 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 + W组,P 值分别为0.042、0.036、0.025.维持治疗1个月后N + 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 + W 组,P 值分别为< 0.001、0.02、< 0.001.基线至低有效剂量维持治疗前N + W组8例心衰复发,B + W组10例心衰反复发作,P = 0.795;维持治疗1个月内N + W组9例心衰复发,B + W组1例心衰复发,P = 0.016.结论:血浆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可以减少心衰复发,更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

    作者:杨泽福;万建平;罗韶金;黄景文;薛世荣;杨玲;汤群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BD phoenixTM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应用K-B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耐药性检测,应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19.0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本院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166株,其中医院感染占45%(75株),医院感染MRSA检出率为69%(52株),其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部(83%);社区感染占55%(91株),社区感染MRSA检出率为52%(47株),其常见的感染部位是皮肤软组织(94%).医院感染MRSA和社区感染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高水平莫匹罗星的耐药率均为0,而医院感染MRSA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利福平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社区感染MRSA,耐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者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 90%,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加强对医院和社区的MRSA监测十分重要.

    作者:温伟洪;李介华;钟国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亚低温对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S100B蛋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大脑皮层S100B蛋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常温组(B组,常规复苏)、保存性低温组(C组,常规复苏,心跳骤停时给予亚低温治疗)、复苏性低温组[D组,常规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30 min给予亚低温治疗],各组于心跳骤停时和ROSC后2、4 h取血,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观察各时点血清大脑皮层S100B蛋白、GFAP的动态变化.结果:(1)B、C、D各组血清S100B蛋白从ROSC后2 h起开始升高,并持续上升至4 h,与A组比较,各时点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及大脑皮层S100B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 < 0.05).(2)与B组比较,C组ROSC后2 h血清S100B蛋白含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OSC后4 h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 < 0.05),皮层S100B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3)与A组比较,B、C、D各组ROSC后4 h大脑皮层GFAP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5).结论:大鼠血清、大脑皮层组织S100B蛋白和GFAP在ROSC后早期即有表达,可以作为诊断脑损伤及判断预后的敏感标志物;亚低温可减轻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

    作者:黄效模;汤旭;周厚荣;张谦;曾德珍;周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功能社区开展运动干预的方法、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功能社区开展运动干预的方法、模式.方法:通过社区诊断找出功能社区主要的行为危险因素,用健康促进的方式,全面开展以运动干预为主、其他干预为辅的全人群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的管理策略.结果:干预前后单位职工参加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的参与率由40.00%提高到57.50%,有关运动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由76.92%到97.60%,参加体育锻炼并能做到每周3 ~ 5次,每次超过30分钟由62.50%到76.92%,参加单位组织的运动干预活动由37.40%提高到60.58%,咸食摄入率由47.06%下降到28.50%,心理压力困扰率由64.71%下降到40.58%,职工掌握适宜的运动技能者> 60.00%.干预前后成人体质监测情况优秀率由6.35%提高到16.18%,良好率由20.23%提高到27.17%,合格率由53.76%提高到55.49%,不合格率由19.65%下降到1.16%.干预前后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Z = -5.076,P < 0.001).结论:对功能社区职工开展系统、可及、持久、全程的健康行为干预,建立团体行为的运动干预模式,运用健康促进的方法对全人群进行干预,同时又分不同人群进行全面、分类、跟踪干预等措施,不仅使职工改善了不良生活方式,在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并且使功能社区受益广泛,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改变了团体形象,并减轻了医疗费用给单位带来的经济负担,带动了单位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又使骨干力量在生活社区健康干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生活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闫红梅;陈立;左怡梅;杨瑞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清醒镇静联合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优势

    目的:评估清醒镇静联合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将适合做纤支镜检查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A组)检查前静脉应用咪达唑仑(0.05 mg/kg),联合高氧驱动(4 ~ 6 L/min)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5 mL;对照组(B组)检查前仅采用高氧驱动(4 ~ 6 L/min)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5 mL.观察两组患者在检查前及检查中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及麻醉效果、患者的接受程度.结果:A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心率比B组明显平稳,差异有显著性(P < 0.05);A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A组患者接受程度(98.46%)明显高于B组患者(56.92%),差异有显著性(P < 0.05).两组患者在检查中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静脉应用咪达唑仑清醒镇静联合高氧驱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具有麻醉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性能高,再检查接受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伟强;喻延;胡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盐酸坦索罗辛胶囊体内药物浓度与男性尿流率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健康青年男性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哈乐)前后尿流率变化,了解药物浓度对尿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对8例健康青年男性口服哈乐前后进行尿流测定和生命体征监测.服药前测定2次,服药后每2小时测定1次.服药后8 h内每小时和第10、12、16、24、36、48、72 h进行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尿流加速度在服药后3 ~ 6 h明显增加(P < 0.05),且与血药浓度曲线峰值一致;余与服药前无差异(P > 0.05).结论:哈乐效果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口服常规剂量(0.4 mg)对青年男性尿流加速度有明显影响,对生命体征无影响.

    作者:崔林刚;文建国;任川川;毛淑平;张艳;李金升;张胜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颅咽管瘤患者中ADAMDE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ADAMDEC1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前瞻性观察36例颅咽管瘤患者ADAMDEC1的表达情况,其中21例釉质上皮型,设为釉质组;15例鳞状乳头型,设为鳞型组;5例对照组脑组织标本取自重型颅脑外伤行内减压术的正常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颅咽管瘤组织中ADAMDEC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釉质组及鳞型组颅咽管瘤组织中,ADAMDEC1表达明显增高,而对照组脑组织中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鳞型组相比,釉质组ADAMDEC1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ADAMDEC1在颅咽管瘤组织中高度表达,并可作为检测颅咽管瘤潜在增殖的标志物.

    作者:刘亮;郑晓梅;杨福兵;王斌;包长顺;陈礼刚;徐建国;游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性激素与尿路结石形成的关系

    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男性比女性尤其绝经前女性更易发生尿路结石,有资料显示肾结石发病率在男性为6% ~ 9%,而在女性为3% ~ 4%,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1].Waston等[2]的一项研究显示男性尿路结石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 ~ 3倍.日本2005年的一项关于尿路结石的流行病学研究[3]显示,男性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为女性的2.4倍,且在这些结石中,草酸钙结石的发病率在男性为74.9%,而在女性为63.1%.尿路结石发病率在性别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性激素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旨在阐述性激素与尿路结石的关系,探讨男性比女性尤其是绝经前女性更易发生尿路结石的原因,从而为进一步治疗结石提供更有效的措施.

    作者:周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Wnt10b对体外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诱导毛囊生成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Wnt10b对体外长期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诱导毛囊生成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将人毛乳头细胞在体外传代培养到第8代后,加入人重组蛋白Wnt10b共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人毛乳头细胞的β-catenin表达,Real-time QPCR检测与毛乳头细胞诱导能力相关的特异性标记物碱性磷酸酶(AL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以及ALP染色检测Wnt10b对人毛乳头细胞的作用.结果:Wnt10b能够通过经典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用于体外长期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上调人毛乳头细胞特异性标记物ALP和IGF-1的表达,从而维持人毛乳头细胞的诱导能力.结论:Wnt10b能够通过上调特异性标记物ALP和IGF-1的表达来维持体外长期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的毛囊诱导能力.

    作者:张志丹;胡志奇;李科成;冯传波;肖顺娥;苗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Lokomat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Lokomat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的同时还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为主的运动训练方法.于训练前和训练10周后采用步长、步宽、步速、步频和神经功能评分作为评估指标进行评价.结果:Lokomat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治疗后,Lokomat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康复训练机器人能提高偏瘫患者下肢运动的灵活度,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患侧下肢的负重能力,从而提高其步行功能.

    作者:赵雅宁;郝正玮;李建民;陈长香;张晓伟;刘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心包纵隔内闭合支气管残端治疗难治性支气管胸膜瘘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 leural fistula,BPF)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交通形成的瘘管,肺脏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尽管手术方式不断改进,BPF的发生率仍在0.5%~15%[1-2],治疗困难,病死率达23.6%~71.2%[3-4].难治性支气管胸膜瘘(RBPF)是指已行剖胸手术行支气管残端闭合等失败或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复发的病例,治疗难度大,效果差,病死率高.近年来出现的经心包纵隔内闭合支气管残端治疗RBPF效果肯定,国内外多个医疗中心已将其作为RBPF的首选治疗方法[5-6].2007年7月至2011年11月我院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经心包纵隔内闭合支气管残端,配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RBPF5例,术后均无复发,无一例死亡,疗效肯定,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沈明敬;钱永跃;徐中华;徐忠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心脏变时功能及动态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HRT)、心脏变时功能及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68 例中重度 OSAHS 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继续使用原降压药(种类和剂量不变)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CPAP治疗)34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行多导睡眠图(PSG)、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及平板运动试验,对比分析两组PSG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与低血氧饱和度(LSaO2)]、HRT参数[震荡初始(TO)与震荡斜率(TS)]、心脏变时功能指标[运动中实测大心率与年龄预测大心率之比(rHR)、运动后1 min心率恢复值(HRR1)]及动态血压指标[日间平均收缩压(dMSP)及舒张压(dMD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及舒张压(nMDP)]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观察组AHI(次/h)降低、LSaO2(%)升高(7.4 ± 4.8 vs 36.5 ± 13.2,88.8 ± 5.4 vs 78.2 ± 10.3,均P < 0.05);TO(%)减低、TS(ms/RR)升高(-3.82 ± 2.86 vs -0.02 ± 0.21,6.26 ± 4.23 vs 1.99 ± 4.41,均P < 0.05);rHR(%)升高、HRR1(次/h)升高(92.8 ± 8.4 vs 80.5 ± 6.2,29.2 ± 11.5 vs 14.5 ± 7.4,均P < 0.05);同时dMSP、dMDP、nMSP、nMDP(mmHg)均明显降低(128.2 ± 12.2 vs 135.2 ± 18.2,78.8 ± 12.6 vs 85.6 ± 12.3,121.2 ± 13.2 vs 134.6 ± 16.4,74.2 ± 8.7 vs 84.2 ± 12.8,均P < 0.05).对照组12周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CPAP治疗可改善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HRT、心脏变时功能及动态血压;HRT、心脏变时功能及动态血压联合观察可作为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评价参数组合之一.

    作者:欧阳清彦;涂爱兰;邹月娥;赵惠莉;梁健球;胡辉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甲氨喋呤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原发于脑、脊髓和脑脊膜的高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3% ~ 5%.PCNSL对放疗敏感,但单纯放疗维持有效时间短.化疗在治疗PCNSL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中剂量阿糖胞苷(AraC)联合甲氨喋呤(MTX)方案治疗PCNSL的效果.

    作者:时杰;代荣钦;臧玉柱;陈玉清;雷平冲;张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清HBsAg定量检测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HBV外膜蛋白是HBV颗粒的外膜组成部分,是决定病毒吸附至易感细胞受体的成分,编码包膜蛋白的基因分为前S1、前S2及S三个编码区,分别编码前S1蛋白、前S2蛋白及HBsAg.HBsAg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在HBV感染时大量释放到患者血清中.自从1965年Blumberg发现HBsAg用于诊断HBV感染并获得了诺贝尔奖,40多年来,HBsAg仍是诊断HBV感染基本的血清学标志物[1].虽然血清HBsAg定量检测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仍仅作为血液筛查或HBV感染的诊断[2].近年来,随着血清HBsAg定量检测方法和技术的不断进展,抗病毒药物的不断更新和发展,HBsAg作为一个早的乙型肝炎诊断指标,其临床应用价值得到极大拓展,使这个古老的检测指标,焕发出新的生机.本文就近年来血清HBsAg定量检测与HBV复制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阳;杨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