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的变化

肖泽锋;晏世刚;郭晶晶;陈建明;郭海科

关键词:光感受器, 频域OCT, 特发性黄斑裂孔
摘要:目的:通过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观察光感受器内外节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变化.方法:前瞻性对比分析23例(25只眼)确诊并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opcon公司Version3.21型SD-OCT测量并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水平方向上光感受器内外节缺失区直径(diameter of IS/OS absence,DIOA)的变化.结果:手术后有18只眼黄斑裂孔闭合,裂孔封闭率为72%.术前DIOA范围为551~2 900 μm,平均(1 933.16±650.80) μm;术后12个月DIOA范围为412 ~2 811μm,平均(1 329.20±780.13)μm.经配对样本的t检验,术前DIOA与术后DIOA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r=0.37,P=0.069),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t=3.73,P=0.001).结论:SD-OCT能清晰观察视网膜IS/OS层的结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术后水平方向上光感受器内外节缺失区直径较术前明显减少.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腺瘤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对患者长短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及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间因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术后收入SICU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增加了重症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使用时间、S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P<0.001).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可影响患者近期预后(P<0.001),而对远期疗效无影响.结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切除术后早期发生肌无力危象可影响患者近期预后但并不影响远期疗效.

    作者:张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非髓鞘神经相关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复发期脑脊液(CSF)和血清中tau、S100、14-3-3蛋白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RRMS患者(RRMS组)急性期CSF和血清的tau蛋白、S100蛋白和14-3-3蛋白水平,并与无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体征和影像学表现的其他疾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对各观察指标与病程、IgG指数、扩展的残疾状况量表(ED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RMS组CSF tau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SF S100蛋白、14-3-3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S组与对照组的血清tau、S100、14-3-3蛋白水平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CSF tau蛋白与IgG指数明显相关(r=-0.381,P=0.039),与病程、EDSS评分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RRMS急性期存在轴索损伤,CSF tau蛋白与IgG指数相关;未发现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损伤的生物指标有异常.

    作者:秦升;陶敏;梁军利;刘波;肖凯文;唐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B超结合X线引导下放置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

    植入性输液港(implanted central venous access port devices)是一种由注射座、硅胶导管、连接部组成,植入皮下并长期留置体内的闭合静脉或动脉输液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提供长期、安全、方便的静脉通路,用于静脉化疗、抗生素治疗和全静脉营养.B超结合X线引导下放置输液港可提高手术精度,降低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因此可作为建立乳腺癌化疗深静脉通路的一个理想方式.我科自2011年3月开始为乳腺癌需化疗患者在B超结合C臂机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共行52例,现将初步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海东;刘坚;项爱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型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1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FF患者,Vancouver B1型8例,Vancouver B2型5例,Vancouver B3型2例.Vancouver B1型均采用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环抱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Vancouver B2、B3型予全髋关节生物型假体翻修结合记忆合金环抱钢板内固定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1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 30个月,平均25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2.4分,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结论:根据PFF术前的不同分型,应选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记忆合金环抱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在PFF Vancouver B型骨折的应用中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乐国平;张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DSPP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位点及其与牙釉质发育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dentin sialophosphoproprotein,DSPP)启动子多态性位点(SNPs)的致病易感性,探讨DSPP基因与牙釉质发育异常的相关性.方法:从基因组数据库中下载SNPs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NPs所在区域是否作为潜在的转录调控元件;以近两年内来本院就诊的116例牙釉质发育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提外周血DNA,PCR扩增DSPP基因启动子片段;通过DNA测序获得SNP等位基因频率,以“千人基因组计划”所公布的等位基因频率作为对照组,统计学分析SNPs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根据NCBI数据库公布的结果,位于DSPP启动子区1 kb范围内存在4个SNPs,分别命名为S1~S4.启动子分析软件预测发现,含S3不同等位基因的同一序列分别存在不同转录因子结合元件;S2不同等位基因的同一序列存在相同的调控元件;S1和S4不同等位基因的同一序列都只能预测到含其中1个等位基因的序列存在转录因子结合元件.与对照组相比较,牙釉质发育异常患者DSPP基因启动子区S3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 0.001),而其他SNPs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SPP基因启动子区SNP住点可作为牙齿发育不良相关疾病的筛查对象,其中S3位点很可能与牙釉质发育异常密切相关.

    作者:许小鸿;陈广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TEN和DPC4基因缺失、突变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目的:探讨检测胸腔积液中PTEN、DPC4基因缺失、突变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良性胸腔积液组44例、恶性胸腔积液组47例,从胸腔积液中提取DNA,PCR-SSCP法检测PTEN第5~8外显子、DPC4第8~11外显子缺失、突变情况.结果:良性胸腔积液组未发现缺失及突变.恶性胸腔积液组PTEN基因总改变率为46.8%,DPC4基因总改变率为36.2%,联合检测PTEN、DPC4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74.5%,显著高于胸水细胞学检查的53.2%(P<0.05).结论:PCR-SSCP技术检测胸腔积液中PTEN、DPC4基因缺失、突变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辅助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新蕾;田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CD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D10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膀胱癌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中CD10的表达;荧光定量RT-PCR检测28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CD10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CD1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高的患者CD10的表达明显增高;CD10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0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及其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且有望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奉松青;郭凯;郑少波;李虎林;刘春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一种新的HBV表型耐药研究方法的建立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HBV表型耐药分析方法.方法:将野生型pTriEx-HBV 1.1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5h后给予不同浓度的LAM、ADV及ETV处理,隔天换药1次,换药2d后收集培养上清及细胞,用Dnase处理后,real-time PCR检测HBV DNA的水平.结果:上清及细胞内核心颗粒HBVDNA的水平下降2~3个数量级,大抑制率达98%,EC50值接近.结论:以上清病毒定量代替核心颗粒,建立了基于real-time PCR的HBV表型耐药分析方法,有利于HBV临床治疗的耐药监测.

    作者:朱华;苏何玲;刘永明;刘青波;马义丽;许智慧;钟彦伟;徐东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上尿路CT三维重建在输尿管软镜处理经皮肾镜术后残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上尿路CT三维重建在输尿管软镜处理经皮肾镜术后残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8月,对微创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残留结石的42例患者行上尿路CT三维重建,充分了解肾脏集合系统结构、结石分布及结石与肾盂肾盏间的关系,测量结石所在肾盏长轴与经皮肾造瘘通道及肾盂间的夹角,指导二期输尿管软镜处理结石.结果:CT发现单发肾结石17例,多发肾结石25例,结石直径0.4 ~ 2.1cm.测得结石所在肾盏长轴与肾盂间的夹角为8~ 207°,平均87°;结石所在肾盏长轴与经皮肾造瘘通道的夹角为0~ 135°,平均43°.所有患者术中均可探及结石,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经输尿管工作鞘软镜取石34例次,经皮肾造瘩通道输尿管软镜取石14例次.手术时间16~112 min,平均(52±11)min,结石清除率为95.2%(40/42),2例结石残留直径均小于1 cm.本组无改开放手术病例,未出现感染性休克、气胸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上尿路CT三维重建可形象直观地显示肾脏的解剖结构及与结石间的关系,有助于指导输尿管软镜寻找结石、减少手术时间并提高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安全性.

    作者:徐桂彬;郑少斌;李逊;何永忠;赵海波;欧阳中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与宫颈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2008年国际癌症研究所(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统计,全球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集中在发展中国家[1].而我国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并且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因此,对宫颈癌的防治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至今发现多种肿瘤因子与宫颈癌相关,现认为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CD147)不仅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而且可能是引起肿瘤血管生成、生长、侵袭转移的重要原因.

    作者:白静;向小庆;叶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和MRI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和MRI在鼻咽癌放疗后患者临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后3~36个月同期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随访中行18F-FDG SPECT/CT显像检查53例次,与同期MRI显像结果和3~6个月的临床追踪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发现鼻咽癌放疗后的复发和转移阳性22例、阴性24例,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0%、83.3%和88.4%,MRI发现复发或转移阳性19例、阴性27例,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0%、87.5%和91.2%,两者间准确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和MRI对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能有效地评价治疗效果,两者结合起来可能进一步提高准确率.

    作者:郭立兵;石卫民;宋维舒;范义湘;黄凯龄;颜剑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BORIS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BORIS基因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结肠癌组织以及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的BORIS表达,并对患者进行随访,探讨BORIS在mRNA水平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与结肠癌肿瘤大小、部位、分级等因素的关系,以及BORIS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BORIS的mRNA及蛋白在正常结肠组织中无表达,而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学类型、部位无关,与结肠癌的组织学分级(P<0.05)呈负相关,与肿瘤大小(P<0.05)、淋巴结转移(P<0.05)呈正相关,BORIS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无表达的结肠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RIS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重新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可能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在预测结肠癌早期转移以及患者预后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支海宁;焦鑫;刘小满;谭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心算对焦虑障碍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

    目的:探索心算对焦虑障碍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对34例焦虑障碍患者(患者组)及25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短程测量法采集静息及心算刺激下心率变异的频域指标,并进行两组静息状态及心算任务下心率变异的比较和两组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及心算刺激中的心率变异频域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患者组心率变异频域指标在心算任务前后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在心算刺激下,低频成分(LF)明显升高,低频高频比(LF/HF)加大,LF%增加,HF%下降.结论:在应激时,正常人群会通过交感神经活动的增强来适应新环境,而焦虑障碍患者可能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原因不能作出相应的变化.

    作者:王文菁;池思晓;钟天平;冯梅珍;许明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的变化

    目的:通过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观察光感受器内外节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变化.方法:前瞻性对比分析23例(25只眼)确诊并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opcon公司Version3.21型SD-OCT测量并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水平方向上光感受器内外节缺失区直径(diameter of IS/OS absence,DIOA)的变化.结果:手术后有18只眼黄斑裂孔闭合,裂孔封闭率为72%.术前DIOA范围为551~2 900 μm,平均(1 933.16±650.80) μm;术后12个月DIOA范围为412 ~2 811μm,平均(1 329.20±780.13)μm.经配对样本的t检验,术前DIOA与术后DIOA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r=0.37,P=0.069),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t=3.73,P=0.001).结论:SD-OCT能清晰观察视网膜IS/OS层的结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术后水平方向上光感受器内外节缺失区直径较术前明显减少.

    作者:肖泽锋;晏世刚;郭晶晶;陈建明;郭海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特征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疾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情况.方法:选择有上消化道症状的325例患儿行胃镜检查,分析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结果及H.pylori感染的相关情况.结果:(1)325例患儿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为96.3%,常见疾病依次为慢性浅表性胃炎59.1%,胆汁返流性胃炎12.9%,十二指肠球炎12.6%,十二指肠球溃疡11.7%.(2)腹痛在上消化道疾病中占比例高为88.3%.上消化道出血36例,以十二指肠球溃疡为主占61.1%.呕吐主要以胆汁返流性胃炎为主占47.6%.(3)各种上消化道疾病中H.pylori检出率以十二指肠球溃疡为高(71.1%),上消化道出血H.pylori检出率66.7% (24/36),慢性浅表性胃炎H.pylori检出率40.1%(77/192).(4)325例患儿中H.pylori平均感染率为42.8%,男性感染率为44.8%,女性感染率为40.4%,男女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65,P>0.05).各年龄组H.pylori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3~6岁组30.4%(24/79),7~11岁组42.1%(48/114),12~ 16岁组50.8%(67/132),差异有显著性(x2=8.13,P< 0.05).结论:上消化道症状患儿的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较高,腹痛、呕吐以胃炎为多见.H.pylori感染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作者:邹明艳;张勇;李锦霞;梁韶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巨大肝脏转移性间质瘤1例

    患者男,49岁.患者于2003年5月因出现解黑便在本院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部占位,即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胃间质瘤.免疫组化:CD117(++),CD34(+++),ACT(-),S-100(+-)(图1、2).术后未行其他辅助治疗.2004年3月再次出现黑便,在上海某医院检查发现肝转移,并于2005年5月行残胃切除及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胃肠间质瘤.并行4次介入治疗,病情稳定.2005年11月复查CT示腹腔局部复发,肝脏多发性转移.介入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始用格列卫治疗.2011年5月起患者开始服用舒尼替尼抗肿瘤治疗.人院诊断体检:中上腹部明显隆起,中上腹壁可见手术瘢痕,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脏肋下约20 cm,表面光滑,无压痛.

    作者:徐冠军;黄龙璋;傅敬忠;邓泽锋;胡志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价值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9月于我科就诊行急诊PCI的AMI者38例,测定介入治疗前和术后2、4、8、12、24、48 h血清肌酐(Scr)水平以确定发生AKI患者.收集术前和术后2、4、8、12、24 h血清标本置于-80℃冰箱,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中NGAL表达水平,观察术后NGAL浓度对AKI的诊断价值.结果:38例患者中7例术后48 h Scr水平上升至基础值的1.95倍,AKI的发生率为18.4%.AKI组术后2h血清NGAL显著升高并达到峰值,与基础值比较[(97.2±27.8) ng/mL vs(12.4±4.8) ng/mL,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GAL是反映AMI患者术后发生AKI的良好指标且早于Scr.

    作者:杨威;张金盈;沈德良;王小芳;马翔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对气腹大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凋亡、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能否减轻气腹大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再灌注损伤.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气腹组(S组)、气腹组(P组)和依拉达奉干预组(E组);P、E组维持4h10 mmHg压力气腹.气腹终止前30 min E组大鼠经阴茎背静脉注射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3 mg/kg,P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气腹放气后6h取血清测定肝功能,取左肝内叶肝组织,TUNEL染色测定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检测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内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P组ALP、TBA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内胆管上皮细胞Bcl-2蛋白HIS评分降低(P<0.01)、凋亡指数升高(P<0.01);E组各项指标较P组显著好转.结论:气腹引发的缺血/再灌注导致胆管上皮细胞内的Bcl-2蛋白低表达,细胞凋亡增加,胆道功能损伤;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可减轻损伤程度.

    作者:李文成;王刚;陈解元;邓龙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甲状腺癌是生长快也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许多资料表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各地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数据显示,在美国,甲状腺癌约占每年新发内分泌肿瘤的94.5%[1].甲状腺癌是由上皮细胞起源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分为乳头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癌占整个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又是常见的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甘云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NGAL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体内研究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s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I/R)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切除一侧肾脏,夹闭对侧肾蒂45 min的方法来建立大鼠I/R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给药组(NGAL组),对照组、I/R组、NGAL组实验结束时分别用HE染色观察3组动物肾组织病理变化;再灌注24h后测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TUNEL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Bax与激活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CC3)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蛋白Fas、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NGAL组Scr、Bun分别为(63.400±11.908 vs 121.857±17.151) μmol/L、(14.840±2.868 vs 28.557±6.434)mmol/L,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量减少(7.800±1.924 vs 15.400±3.049);NGAL组肾组织Fas mRNA(2.34±0.51 vs 6.84±2.34)表达降低、Bax蛋白[(7.440±1.640)% vs(15.456±1.955)%]表达降低、CC3蛋白[(3.171±0.321)%vs (7.291±1.059)%]表达降低、Bcl-2蛋白(6.91±1.64 vs 5.30±1.48)表达升高(P<0.05).结论:NGAL对大鼠I/R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减少细胞凋亡、改变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组织损伤,发挥肾脏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臧秀娟;安淑娴;郑峰;夏燕平;宋莹;于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