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弹性成像、光散射成像及两者联合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1

张海娴;秦东京;杨智;徐翠;崔广和

关键词:乳腺肿块, 弹性成像, 光散射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光散射成像及两者联合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弹性成像技术和光散射成像技术对72例病人共82个乳腺肿块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良性48例共58个病灶,恶性24例共24个病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和两者联合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50%、96.55%、93.90%,91.67%、74.14%、79.27%和96.55%、91.67%、95.1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准确性较光散射成像高,两者联合较单一检查准确性高.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能谱CT成像中碘(水)图在肺癌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主要研究能谱CT成像中碘水图与肺癌疗效分级的相关性情况,探讨碘水图对肺癌化疗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期间有病理证实的、并经临床评估需要化疗的肺癌患者16例,分别于化疗前、化疗三个月后应用discovery HD 750进行能谱增强扫描,分别测量肿瘤实性成分在平扫、静脉期的70kev CT值及碘(水)图密度值(iodine content,IC),并计算化疗前、后的差值.依据RECIST标准: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病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化疗三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肺癌患者疗效评估结果PR、SD、PD的例数分别为5例、9例和2例;平扫化疗前后CT差值分别为(14.41 ± 10.67)、(1.49 ± 11.95) HU和(-16.08 ± 12.58)HU,平扫IC差值分别为(0.098 ± 0.69) g/L、(0.28 ± 0.35)g/L、(-0.146 ± 0.86)g/L;静脉期化疗前后CT差值分别为(17.41 ± 9.83)HU、(5.48 ± 7.55)HU和(-10.66 ± 8.42)HU,静脉期IC差值分别为(1.24 ± 0.56)g/L、(0.87 ± 0.16)g/L和(-1.45 ± 0.44)g/L;平扫、静脉期于CT差值、IC差值与RECIST标准存在相关性(r = -0.23,P = 0.036;r = -0.60,P = 0.014;r = -0.69,p = 0.025;r = -0.71,p = 0.007),其中碘(水)图为著.结论:能谱CT碘水图密度值对肺癌化疗的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应用RECIST标准和能谱CT的碘水密度值可应用于肺癌疗效评估.

    作者:包如意;李梦颖;葛莹;李智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甲基-β-环糊精抑制AngII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TRPC6表达

    目的:探讨MβCD(甲基-β-环糊精)对AngⅡ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GMC)TRPC6的表达及小窝(caveolae)在G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AngⅡ组、MβCD预处理组(MβCD组).根据预实验选定AngⅡ10-7 mol/l作用GMC 24 h作为AngⅡ组.MβCD组用10mM MβCD预处理GMC 1 h后,用10-7 mol/lAngⅡ刺激24 h.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GMC增殖,WesternBlot检测TRPC6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PC6 mRNA表达,免疫荧光检测TRPC6的分布.结果:AngⅡ组较Con组明显促进GMC增殖(P < 0.05),MβCD组明显抑制AngⅡ对GMC的增殖作用,抑制率为48.96%(P < 0.01).AngⅡ组TRPC6mRNA及蛋白水平均较Con组升高(P < 0.01,P < 0.05),而MβCD组TRPC6mRNA及蛋白水平均较AngⅡ组降低(P < 0.01).GMC OD值与TRPC6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 = 0.907,P < 0.01).结论:AngⅡ诱导GMC增殖需要完整的小窝结构,TRPC6与GMC增殖密切相关.

    作者:张娜;纪泽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发展现状

    1981年,Mishel[1]认识到护理的大量工作已投入到帮助患者减小压力中,但患者压力产生的条件与过程并未得到重视.因此,Mishel首次把疾病不确定感概念化,并发展了一系列量表.旨在把感受量性化,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不确定感水平,更好地制定与实施干预措施,终降低病人的压力水平与促进康复.

    作者:麦嘉轩;邓叶青;谢婉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毒素与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内毒素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SAP并发AKI住院患者52例(病理组)与同期SAP无AKI住院患者52例(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计算全身炎症反应(SIRS)评分,并采集血液分析两组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病理组SIRS评分为2.66 ± 0.86,对照组为2.30 ± 1.00,两组均存在全身炎症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病理组PCT为23.24(9.99,70.44)ng/mL,高于对照组的0.23(0.11,0.61)ng/mL(P <0.05).病理组尿素、肌酐、血胱抑素C分别为19.75(13.44,25.75)mmol/L、344.0(281.8,450.8)mmol/L、3.09(2.43,4.11)umol/L,高于对照组4.48(3.45,7.48) mmol/L、49.4(43.8,70.6) mmol/L、0.86(0.69,1.02) umol/L(P <0.05).结论:内毒素可能是SAP患者并发AKI的关键原因.

    作者:黄华兰;聂鑫;吴斌;贺勇;宋昊岚;罗通行;高宝秀;李贵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年龄组配戴角膜塑型镜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不同年龄段,低、中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型镜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由我院眼视光门诊2010年1月到12月验配角膜塑形镜共89例患者,分两个年龄段(8 ~ 12年龄段及13-18年龄段),每个年龄段按近视度数再分为低度近视(-1.00DS ~ -3.00 DS)及中度近视(-3.25DS ~ -6.00 DS),分别给予同一品牌的角膜塑型镜佩戴治疗,比较戴镜前和戴镜1年后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密度改变.结果:不同年龄段的低、中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 1年后都有良好的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角膜曲率、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利用高透氧材料的角膜塑形镜进行科学的角膜塑形治疗,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有同样的疗效及安全性,低度近视患者疗效更加明显.

    作者:孙元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还原性谷胱甘肽对造影剂肾病预防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还原性谷胱甘肽在预防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60例择期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或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水化预防方案,对照组仅给予水化,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和CIN发生风险.结果:造影后治疗组血清Cys-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10 ± 0.28 vs 1.29 ± 0.32,t = 2.451 P = 0.035).在纳入的研究对象中,11例符合CIN诊断标准,总体发生率为6.88%.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CIN的发生率分别为3.00%和13.3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 = 4.744,P = 0.029).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具有较高的CIN发生风险,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水化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IN发生风险.

    作者:赵瑛瑛;王建生;欧阳军;张宛哲;张文吉;孟晶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32nm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532nm绿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98例(148眼),对增值前期、增值期的患者采用VISUCAS 532nm眼底激光治疗仪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后3 ~ 6个月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对无灌注区或新生血管未消退者追加光凝.随访6个月 ~ 1年.结果:98例(148眼)中视力提高或无变化83%,视网膜病变改善有效率为79.7%,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532nm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黄奕霞;李虹霓;林晓峰;陈素燕;李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症患者床旁指端血糖监测的准确性、一致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重症患者床旁指端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及一致性,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依据指端皮肤状况,将280例危重患者分为皮肤正常组(177例)和皮肤异常组(103例).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OD法)和葡萄糖脱氢酶法(GDH法)检测患者指端血糖值,以实验室血糖测定值为标准对照,对两组检测值进行准确性、一致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指端皮肤异常组患者位于临床准确区的检测值低于正常组,位于数据错误区的检测值高于正常组.(2)指端皮肤异常组患者血糖检测值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 < 0.01),与标准对照值间差值平均水平高于正常组.(3)患者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指端皮肤状况等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重症患者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及指端皮肤状况影响指端快速血糖检测准确性.指端皮肤异常情况下,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及一致性均呈现降低.

    作者:冯涛;李继东;杨晓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诱导痰VEGF、ECP、ICAM-1及IL-13评估哮喘病情及气道炎症状态的价值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因子VEGF、ECP、ICAM-1、IL-13与哮喘控制程度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36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按ACT评分分为控制不良组(n = 28)、完全控制组(n = 8),9例健康人作对照组,检测其诱导痰上清液中VEGF、ECP、ICAM-1、IL-13的浓度及肺功能FEV1%、FEV1/FVC、FVC%、PEF%指标.结果:诱导痰VEGF、ECP、ICAM-1、IL-13的浓度在控制不良组均高于完全控制组,肺功能FEV1%、FEV1/FVC、FVC%、PEF%指标在控制不良组均低于完全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完全控制组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痰VEGF、ECP、ICAM-1浓度及FEV1%、FEV1/FVC、FVC%、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3的浓度完全控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哮喘患者诱导痰VEGF浓度与FEV1%、FVC%、PEF%、FEV1/FVC(r = -0.91、-0.37、-0.31、-0.55),ECP与FEV1%、FVC%、PEF%(r = -0.88、-0.62、-0.42),ICAM-1与FEV1%、FVC%(r = -0.63、-0.58)均呈负相关(P < 0.05);哮喘患者诱导痰VEGF、IL-13浓度分别与ECP(r = 0.84、0.33)、ICAM-1(r = 0.68、0.61)正相关(P < 0.05).结论:诱导痰细胞因子VEGF、ECP 、ICAM-1及IL-13水平能反映哮喘病情及气道炎症状态,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细胞因子相互影响.

    作者:王虹;张少卿;谭杰;毛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佳呼气末正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猪模型肺内分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佳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猪模型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选择油酸静脉注射法复制猪ARDS模型(n = 11),应用压力控制法进行肺复张,并根据佳氧分压 + 二氧化碳分压法(PaO2+PaCO2)确定佳PEEP.记录在基础状态、ARDS状态及佳PEEP水平下,ARDS猪模型的Qs/Qt,气道平台压(Pplat)、静态顺应性(Cst)及动态顺应性(Cdyn)、动脉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参数.并评估PaO2、PvO2、SaO2、SvO2对Qs/Qt的影响.结果:佳PEEP可明显降低ARDS动物模型的Qs/Qt,P < 0.05);Qs/Qt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SaO2(r2 = 0.953,P < 0.05)、PaO2(r2分别为0.387,P < 0.05)、SvO2(r2 = 0.273,P < 0.05),而PvO2对Qs/Qt的影响(P >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佳PEEP可有效改善ARDS动物模型的肺内分流,动脉血氧饱和度是影响肺内分流的主要因素.

    作者:边伟帅;晁彦公;陈炜;王兰;李黎明;关键;盛博;刘平;赵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酒精性肝病 (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 ) 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是导致肝脏慢性损伤的主要疾病,ALD包括轻症酒精性肝病( Mild alcoholic injury,MAI)、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酒精性肝纤维化( Alcoholic hepatic fibrosis,AHF)、酒精性肝硬化( Alcoholic cirrhosis,AC) 5 个阶段.ALD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因此ALD发病机制的研究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AL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邬升;郑世华;仝巧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9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54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ILK的蛋白表达,评价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ILK在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40%、51.9%.三组之间ILK在不同手术-病理分期、腹膜转移与否及不同病理分级病例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ILK在卵巢癌中表达较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明显增多,为卵巢癌的诊断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并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明显正相关,表达越高则预后越差.

    作者:邓樑卿;周龙书;史文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61例依赖利福平结核杆菌肺结核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依赖利福平结核杆菌(简称依R菌)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61例依R菌肺结核患者,记录人口学资料、肺结核病程、抗结核药使用时间、结核病灶范围、是否合并空洞及数量、药敏试验结果、合并症.结果:61例依R菌肺结核患者中男 40例,女21 例.依R菌肺结核以中青年为主,30 ~ 44岁年龄组26例(42.62%).均发生于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症多.肺结核病情重,病情分级:中度者 14例,重度41 例.61株依R菌有52(85.24%)株耐2种及以上抗结核药,至少耐HR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的达49例(80.3%).结论:依赖R菌肺结核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病情重.与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有相关性,需要早期发现依R菌肺结核,并实施合理正规化疗方案,才能控制依R菌肺结核的发展和蔓延.

    作者:李艳;黄冬生;罗春明;冯志宇;覃红娟;黎燕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和传统开腹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对照组(n = 30)与观察组(n = 30).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开腹手术配合术中胆道镜取石的方法.观察组以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取石的方法;对比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术后近期优良率为93.33%,而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有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组T管引流量及胆总管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术后6周观察组胆管残余结石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 (P < 0.05).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及微创的特点,是治疗复杂性胆道结石的一种的方法.

    作者:朱明辉;蒲青凡;金凯;任瑞芳;林秀红;陈震;黄振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1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妊娠期间MG病情变化、MG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3例妊娠合并MG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患者早孕6周选择终止妊娠,2例(16.7%)妊娠期间MG病情加重,10例(83.3%)病情稳定.无一例出现早产、胎膜早破等并发症.12例患者均接受剖宫产处理,其中有产科指征者4例.3例(25%)新生儿出现短暂性MG表现,经处理均获得缓解.结论:妊娠期间MG患者病情多变难预测,MG对妊娠无明显不良影响.新生儿可出现短暂性MG表现,经处理可获缓解.

    作者:谭金凤;余利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三种浓度多酶清洗剂对手术器械清洗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多酶清洗剂对手术器械清洗的效果对比.方法:将已经使用的270支血管钳平均分成三组,每组90支,以肉眼观察法、放大镜观察法及试纸检测观察分别对浓度为1:500、1:450、1:400的多酶清洗剂清洗手术器械后的效果.结果:肉眼观察可见Ⅰ组洁净84支(洁净率为93.33%),Ⅱ组90支,Ⅲ组90支,Ⅰ组与Ⅱ组、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放大镜观察可见Ⅰ组洁净82支(洁净率为91.11%),Ⅱ组90支,Ⅲ组90支,Ⅰ组与Ⅱ组、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试纸检测观察可见Ⅰ组洁净81支(洁净率为90%),Ⅱ组90支,Ⅲ组90支,Ⅱ组和Ⅲ组洁净率均为100%,没有显著性差异,Ⅰ组与Ⅱ组、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清洗手术器械使用1:400或者1:450浓度的多酶清洗剂可以保证好的清洗效果,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使用1:450浓度的多酶清洗剂为理想.

    作者:周淑英;罗珍;周佩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髓样细胞表达激发受体-1在大鼠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早期肺损伤时的表达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SISAP)早期肺损伤时髓样细胞表达激发受体-1 (TREM-1)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SISAP组.通过腹腔注射L-精氨酸、大肠杆菌造模,24h后取血及腹水行细菌培养;测定血淀粉酶活性、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REM-1表达变化;胰腺及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中TRE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血和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C组为0/8,SAP组为1/8,SISAP组为8/8;SAP组和SISAP组胰腺和肺组织病理评分及血淀粉酶活性均明显高于C组(P < 0.05),且SISAP组较SAP组增高;SAP组和SISAP组的CRP、TNF-α均明显高于C组(P < 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TREM-1 ELISA检测显示:SAP组和SISAP组均明显高于C组(P < 0.05),且SISAP组较SAP组增高(P < 0.05);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TREM-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血清TREM-1 ELISA检测相似.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引起的早期肺损伤中TREM-1表达明显增高.

    作者:徐岷;袁伟红;张尤历;路筝;曹亮;李兆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甲状腺细胞的初步探讨

    目的: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向甲状腺细胞分化,探讨人UCMSCs向甲状腺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从胎儿脐带中分离UCMSCs培养至第三代,流式细胞仪鉴定后分为两组,诱导组接种于含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因子的培养液中,对照组接种于完全培养基中.对细胞形态学进行观察;流式细胞仪鉴定诱导后细胞表面抗原TTF-1和TSHR的表达情况.结果:培养的P3UCMSCs呈长梭形、漩涡状生长,经鉴定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抗原;诱导组细胞形态d4开始发生变化,有些细胞变成三角形、不规则生长.对照组仍为长梭形;诱导后d12经检测诱导组TTF-1和TSHR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UCMSCs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有向甲状腺细胞分化的可能性.

    作者:李振想;官立萍;姬明丽;李韶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中期血尿酸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血尿酸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常规产检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孕妇600例.观察队列中GDM患者40例,选取同期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16 ~ 18周时外周血中的尿酸水平,运用 Logistic回归分析尿酸是否为GDM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其预测GDM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1)GDM组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663,(95%CI:0.545 ~ 0.780,P = 0.009),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69.2%、64%.结论:妊娠中期高尿酸水平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对GDM发生的预测价值有限.

    作者:李宁;尹倩;王艳;王燕;钟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改善细胞免疫状态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微卡)辅助治疗对耐多药(MDR)肺结核(TB)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改善情况,并探讨细胞免疫辅助治疗对MDR肺TB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与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60例MDR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与治疗组80例.对照组化疗方案:6MZthKP/18 MZthP;治疗组除加用微卡外,化疗药物及疗程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的变化;治疗后痰菌转阴、X线肺部病灶吸收及症状改善情况.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记录随访期间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4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对照组62例,治疗组72例.化疗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4.8%和35.5%(P < 0.05),疗程结束时分别为65.3%和46.8%(P < 0.05),病灶吸收有效率分别为69.4%和50.0%(P < 0.05).治疗组化疗6个月和疗程结束时CD3+、CD4+细胞及CD4+/CD8+较对照组升高(P < 0.01).随访1年,治疗组患者累积无预后不良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41).结论:对MDR肺TB患者除了选用有效的化疗方案和延长化疗疗程外,应用微卡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促进患者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提高治愈率并降低复发风险.

    作者:张锡林;黄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