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休克联合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保护作用研究

汪晓筠;谢智;王建新;马祁生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 缺血预处理, 心肌, 心肌保护,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热休克联合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早期是否有叠加保护效应.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 大鼠50 只,随机分为5 组:伪手术组(SO 组)、MIRI 组、经典IPC 组、热休克预处理组(HS 组)和热休克联合经典IPC 干预组(HS+经典IPC 组).左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MIRI 模型.各组经预处理后,动态监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大速率(± 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LVED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术毕取心脏,于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HS 组或经典IPC 组比较,HS+经典IPC 组能明显降低MIRI 复灌60 min 后LVEDP (P<0.05),LVSP、± dp/dtmax 亦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 0.05),血浆CK-MB 漏出量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HS+经典IPC 组可明显降低血浆MDA 水平,升高SOD 活性,其效应与HS 组相近,但优于IPC 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光镜下,3 种预处理均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损害.结论:热休克联合经典IPC 干预对MIRI 早期可能具有一定的叠加保护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的选择

    目的:探讨在吸入性损伤患者治疗中气管切开术应用的时机选择和指征.方法:对于153 例因吸入性损伤而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其中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分别为29、55、69例.按气管切开时机选择的不同将117 例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分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而36 例行紧急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分为紧急气管切开组.结果:预防性气管切开组烧伤面积平均为(47.76 ± 21.40)TBSA%,其中轻度吸入性损伤13 例,中度42 例,重度62 例,治疗后死亡29 例;紧急气管切开术组烧伤面积为(24.34 ± 15.87)TBSA%,其中轻度16 例,中度13 例,重度7 例,治疗后死亡15 例.与紧急气管切开组比较,预防性气管切开组患者的烧伤面积大(P<0.01),损伤程度重(P<0.05),而死亡率低(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特别是伴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头颈部重度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作者:李文军;彭本刚;全世明;苗旭涛;王欣;孙轶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热休克联合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热休克联合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早期是否有叠加保护效应.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 大鼠50 只,随机分为5 组:伪手术组(SO 组)、MIRI 组、经典IPC 组、热休克预处理组(HS 组)和热休克联合经典IPC 干预组(HS+经典IPC 组).左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MIRI 模型.各组经预处理后,动态监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大速率(± 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LVED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术毕取心脏,于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HS 组或经典IPC 组比较,HS+经典IPC 组能明显降低MIRI 复灌60 min 后LVEDP (P<0.05),LVSP、± dp/dtmax 亦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 0.05),血浆CK-MB 漏出量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HS+经典IPC 组可明显降低血浆MDA 水平,升高SOD 活性,其效应与HS 组相近,但优于IPC 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光镜下,3 种预处理均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损害.结论:热休克联合经典IPC 干预对MIRI 早期可能具有一定的叠加保护作用.

    作者:汪晓筠;谢智;王建新;马祁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β2受体激动剂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 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为基本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2].尽管抗炎治疗是首要的,但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简称β2受体激动剂)在整个哮喘治疗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别在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其临床应用日渐广泛,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顺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浸润性乳腺癌分子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了解北方人群各亚型的分布,以用于判断临床预后和指导治疗.方法:342 例浸润性乳腺癌,按照免疫表型分为5 种亚型:腺腔A 型、腺腔B 型、正常乳腺样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型.对比分析5 型患者的分布比例、发病年龄、肿瘤大径以及淋巴结转移等相关因素.结果:在5 型中,腺腔A 型例数多(39.2%),其次为腺腔B 型(30.7%)、HER2 过表达型(16.7%)、基底细胞样型(7.6%),正常乳腺样型例数少(5.8%).发病年龄各型以40 ~ 59 岁年龄段多.结论:在5 型中,腺腔A 型所占比例高;40 ~ 59 岁为各型乳腺癌高发年龄组;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型肿瘤大径和多枚淋巴结转移比例高,提示预后更差.CK14 角蛋白对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诊断有协助作用.

    作者:陆春燕;吕凤菊;陈浩华;张红梅;才秋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FABC预处理方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目的:探讨以FABC 预处理进行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相关临床预后因素.方法:2004 年8 月至2010 年8 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FABC预处理方案(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马法兰,环磷酰胺,足叶乙甙或替尼泊甙)治疗23 例成人高危ALL 患者,应用Kaplan-Meier 法及Cox 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及预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于+14 ~ +21 d 获完全供者植入,骨髓获CR 或CRi,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分别为12(4 ~ 43)d 和12(5 ~ 44)d;aGVHD 及cGVHD 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7.8%和84.2%.中位随访21(4.4 ~ 70.5)个月,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1.7%(5/23),复发率为17.4%(4/23);死亡(8/23)原因:复发3 例,肺部真菌感染2 例,移植相关性微血管病、巨细胞病毒肺炎和cGVHD 各1例.3 年的预期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DFS)分别是(54.4 ± 14.6)%和(51.9 ± 14.1)%.预后分析显示:cGVHD是DFS 独立有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为0.062(95%可信区间0.007 ~ 0.584,P = 0.015).结论:FABC预处理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成人高危ALL安全有效的方法,cGVHD是长期无病生存的独立有利因素.

    作者:翁建宇;杜欣;凌伟;吴萍;吴穗晶;罗成伟;郭荣;陆泽生;刘晓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同种异体脱细胞生物组织补片在巨型脐膨出整复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生物组织补片整复、修补巨型脐膨出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以来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生物组织补片进行巨型脐膨出整复、修补术的5 例患儿病例资料.均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还纳膨出的脏器,将同种异体脱细胞生物组织补片与腹壁缺损边缘缝合,行脐部成形.术后3 例无需呼吸机支持呼吸,2 例需呼吸机支持呼吸,但24 h 后安全撤离呼吸机,予胃肠减压、TPN 支持.结果:5 例患儿顺利愈合,术后无发热,切口无红肿渗液,愈合良好,无切口疝,均按期出院;出院后随访3 ~ 11 个月,患儿生长发育好,腹部外形满意,无腹壁疝发生.结论:同种异体脱细胞生物组织补片其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很好,无皮肤致敏,具有良好的诱导组织化作用,适于临床组织缺损的修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树友;李新宁;石群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慢性肾炎20例

    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 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1].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以降压、利尿消肿及抗凝治疗为主,但疗效不佳.一般不主张应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患者群以中青年男性为主,患者临床表现﹑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在不同性别之间并无明显差异[2].我院自2010 年8 月至2011 年8 月采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益肾化湿颗粒(广东康臣药业集团生产)治疗慢性肾炎,观察治疗前后24 h 尿蛋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孝琴;张振宇;关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置管术的优点、穿刺置管方法、各种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02-2008 年期间本人参与操作及护理的76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Seldinger 技术,右侧颈内静脉途径.结果:全部一次性置管成功,创伤小,并发症少,使用护理方便.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护理方便、并发症少、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演怡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动态变化

    目的:观察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动态变化及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联合腹腔注射制作大鼠SE模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对照组、地西泮干预组、实验组SE 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及脑组织中NSE、IGF-1 水平.结果:(1)实验组大鼠在SE 发作后6 h,血清和脑组织NSE水平开始升高,12 ~ 24 h 达高峰,72 h 开始下降,并持续至SE 发作后1 周.实验组除1 h 组外各时间点血清及脑组织NSE 浓度比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明显升高(P< 0.05).(2)实验组大鼠血清IGF-1 水平在24 h后降低,1 周内持续降低,实验组血清NSE 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脑组织IGF-1 水平在大鼠SE 发作后12 h 开始升高,48 h 达高峰,72 h 开始下降,1 周后趋于正常,实验组血清、脑组织IGF-1动态变化与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之间血清及脑组织NSE、IGF-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E 后存在明显脑损伤,SE 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SE 水平变化趋势一致,而血清IGF-1 变化趋势与脑组织中IGF-1 变化趋势刚好相反,NSE、IGF-1 可能为临床SE 诊断、评价严重程度、预测预后提供一项敏感的生化指标.

    作者:张细六;刘素芝;周元林;朱宗亚;李卫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声靶向微泡造影剂及其主要研究进展

    自20 世纪60 年代Dr Joiner 通过左心导管注射靛青绿后发现超声回声信号增强,1968 年美国Rochester 大学Gramiak 等[1]首次将自制的微泡(microbubble)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来,超声微泡造影剂的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超声靶向微泡(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造影剂的出现,使其在超声医学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超声靶向微泡造影剂, 对疾病进行靶向显影与治疗,为疾病的研究、诊治提供了一种新型、经济、前景广阔的方法.

    作者:茹翱;田新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TEN和HAb18G的表达及相关关系研究

    目的:定量分析PTEN 和HAb18G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肺癌、肺良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中PTEN 和HAb18G 蛋白的表达,用ImageProPlus 图像分析软件对PTEN和HAb18G蛋白的阳性单位(PU)进行定量测试.结果:PTE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肺良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P<0.05),与肺癌分化、淋巴结转移及pTNM 分期均无关(P>0.05),周围性大于中央型(P<0.05).HAb18G 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P<0.05),与肺癌分化、淋巴结转移及pTNM 分期均有关(P<0.05).不同类型的肺组织中PTEN 和HAb18G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 = -0.312,P = 0.002).结论:PTEN 的低表达或缺失,可能与HAb18G 的异常激活有一定关系,从而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小艳;郅程;陈清;申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快速流程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快速流程(FT)的医疗模式与传统手术后管理的医疗模式的临床差异.方法:2009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在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258 例,其中术后实施FT 模式患者148 例(FT 组),同期实施传统手术后管理模式的患者110 例作为对照(传统组),比较两组的呕吐、疼痛、盆腔及切口感染、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和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FT 组术后呕吐发生率为16.2%,疼痛发生率为24.3%,均明显低于传统组的56.4%、68.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 组各种感染发生率均较低,盆腔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尿路感染方面,FT 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康复方面FT 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2.03 ± 3.12)h,明显早于传统组(19.25 ± 3.50)h,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 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78 ± 1.70)d,短于传统组的(7.16 ± 1.62)d,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实施FT 医疗模式较传统术后管理模式有更多的优势,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应激反应的发生,促进康复,是值得推广的医疗模式.

    作者:谢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青蒿琥酯诱导人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凋亡、胀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诱导人急性白血病(AL)原代细胞凋亡、胀亡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提取1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以对数生长期细胞为干预点,将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于细胞,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青蒿琥酯对人AL 原代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青蒿琥酯作用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对人AL骨髓原代培养细胞有抑制作用;青蒿琥酯具有诱导人AL 骨髓原代细胞凋亡和胀亡的作用,青蒿琥酯可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 含量,同时促进凋亡蛋白Bax、细胞色素C 的释放.结论:青蒿琥酯可诱导人AL 原代细胞凋亡和胀亡,线粒体途径可能是青蒿琥酯诱导白血病细胞死亡的主要途径.

    作者:黄利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采用自身主肺动脉与下腔静脉直接连接的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9 年6 月至2011 年7 月,对14 例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的患者采用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其中三尖瓣闭锁5 例,单心室6 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2 例,右室双出口1 例,全组患者均有肺动脉瓣狭窄,其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发育较好.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 例(7.1%).此外,1 例出现脑部并发症,1 例乳糜胸经手术治愈.术后未出现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示吻合口均通畅.术后随访1 ~ 25 个月,无死亡.动脉血氧饱和度91% ~ 95%,恢复良好.结论:对手术适应证合适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可取得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有望成为理想术式.

    作者:宋志斌;赵文增;文冰;许华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 例,分为试验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5 mg,1 次/ 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1 次/晚,治疗12 个月,比较两组IMT、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12 个月后,颈动脉IMT、收缩压、TG、TC、LDL-C 均显著降低,治疗后的IMT 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的IMT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糖、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服用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更好地延缓IMT 进展.

    作者:王卫;全胜麟;李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清胸苷激酶1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检测在乳腺癌辅助诊断及术后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检测20 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和30 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术前、术后及化疗后血清TK1 水平.比较不同疾病分期下TK1 水平的差异.分析术前血清TK1 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K1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化疗后TK1 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前术后TK1 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且TK1水平与乳腺癌分期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同时ER、PR 双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TK1 水平低于ER、PR 双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TK1 水平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有望成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但其确切机制及与肿瘤进展间的关系还需深入研究.

    作者:陈曲波;黎翠翠;赵蓉;戴燕;陈前军;陈炜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 rs1799983G>T 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分析120 例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者(TOF 组)、124 例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of the great arteries,TGA)患者(TGA 组)和136 例非先天性疾病患者(对照组)eNOS rs1799983 G>T 基因多态性,计算各种基因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风险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eNOS rs1799983 G>T 基因多态三种基因型GG、GT、TT 在TOF 组、TGA 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77.1%(GG)、21.2%(GT)、1.7%(TT),80.5%(GG)、19.5%(GT)、0%(TT)和82.2%(GG)、17.8%(GT)、0%(TT),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与携带eNOSrs1799983 GG 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携带eNOS rs1799983 GT等位基因型与TOF和TGA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OR = 1.27,95% CI = 0.68 ~ 2.37)和(OR = 1.12,95% CI = 0.60 ~ 2.10)].结论:eNOS rs1799983 G>T 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黄伟聪;顾海勇;旷文安;张辉;刘瑞平;孙成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马凡综合征儿童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马凡综合征心血管病变行Bentall(带瓣人造血管置换)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7 年7 月至2010 年7 月6 例马凡综合征儿童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 例患儿均行Bentall手术,5 例患儿康复出院,其中1 例死亡.结论:儿童马凡综合征行Bentall 手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控制血压;术后做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出血情况的监护以及抗凝药物使用的护理,是促使患儿尽快度过危险期,降低术后死亡率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何振爱;王玮;李莉;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血清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24 只载脂蛋白E 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3组(n = 8),分别给予普通饮食(空白对照组)、高脂饮食(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高脂他汀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人工饲养8 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行小鼠主动脉弓HE 染色.结果:(1)HE 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主动脉内膜未见明显增厚,泡沫细胞含量极少;高脂饮食组小鼠主动脉弓可见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明显增厚,其内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及增生的纤维组织,胞体大,胞浆呈空泡状,纤维帽薄;高脂他汀组主动脉亦可见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稍增厚,泡沫细胞含量极少,可见较厚纤维帽.(2)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他汀组血清NO 分别为(56.104 ± 16.104)、(29.881 ± 12.009)、(53.713 ± 16.430)μmol/L,TNF-α分别为(3.138 ± 0.435)、(5.163 ± 0.523)、(3.938 ± 0.452)pg/mL(P<0.05).结论:已知NO 及TNF-α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阿托伐他汀能够调节小鼠血清NO、TNF-α的表达,提示阿托伐他汀能够通过调整炎性介质的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张敏;宁亚媛;陈丽娟;王珺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轻创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轻创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 年1 月至2009 年6 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 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B 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紊乱或内膜厚度> 5 mm 的患者共237 例,其中220 例行子宫内膜轻创术者为研究组,17 例未行轻创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不育年限、Gn 使用天数、Gn 总量、HCG 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研究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2.27%、36.56%和4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53%、13.51%和23.5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轻创术能显著提高IVF-ET 周期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

    作者:刘杰;郑洁;雷亚兰;孙虹;李薇;夏敏;章汉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