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胜;郑剑波;吴建钊;侯庆祥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探讨EOS在哮喘发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用诱导痰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70例、缓解组42例、健康对照50例诱导痰中EOS的数量.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诱导痰EOS数量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急性发作中高度组EOS数量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诱导痰EOS是反映哮喘急性发作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作者:杨海;杨小兰;陈远东;黄超群;吴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1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相关资料,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操作技术的可行性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处置措施,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记录21例确诊患者手术前后的治疗情况及疗效.(2)介入治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术中导丝、导管及球囊辅助碎栓,微导管留置接触溶栓等多种方法应用.(3)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4)随访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从发病到手术治疗时间平均2.7周,术前有2例接受过低分子肝素治疗.入院后平均26 h内接受介入治疗,14例完全再通,6例部分再通,1例无变化.有2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碎栓球囊破裂,无特殊处理,1例浅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停止手术给予对症处理,于1周后二次手术溶栓治愈.所有患者随访半年至2年,均存活,仅1例无变化患者的视力完全丧失并伴神经功能损害.结论: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CVST是安全有效的;病程越短疗效越显著;多种方法联合治疗能让病程超过2个月的部分患者获益;并发症主要与操作有关.
作者:武国德;张振昶;李鑫;张廷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次15 Gy 60Co γ射线照射对小型猪腮腺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以及肿节风对其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45只小型猪随机分成空白组、单照组与药照组3个大组,每组分成a、b、c三个平行组.药照组在照射前1周开始给药,空白组与单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照射组在麻醉条件下给予15 Gy 60Co γ射线照射,空白组同等麻醉下予0 Gy γ射线照射.a、b、c三个平行组分别于照射后第10天、40天、90天取双侧腮腺,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单照组与药照组在各时间点腮腺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第10天,药照组凋亡率低于单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单照组与药照组PCNA表达率在各时点均高于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各时点比较,药照组PCNA表达率均高于单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电离辐射可能通过诱导腮腺细胞凋亡而致使腮腺受损,同时机体可能通过增殖代偿以修复损伤.而使用肿节风有助于降低凋亡率,促进增殖修复.
作者:梁菲菲;王仁生;张海东;马姗姗;肖帅;黎国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各型老年期痴呆患者基本炎性指标变化特点.方法:分组测定阿尔茨海默病(AD)46例,血管性痴呆(VD)34例,帕金森痴呆(PDD)39例及正常对照组35例空腹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水平,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统计,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AD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D、VD、PDD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AD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 < 0.01).AD,VD,PDD组的C反应蛋白值较正常对照组稍增高,但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炎症反应全程参与了AD、VD、PDD过程.
作者:王鲁妮;彭艳;徐岚;刘泽;邹海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烟酸对高脂血症兔脂肪组织caveo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16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脂饮食8周,随机分为高脂组(继续饲以高脂饲料6周)与烟酸组[在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烟酸200 mg/(kg·d)6周],另选8只兔予普通饮食14周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前后测血脂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兔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caveolin-1 mRNA的表达.结果:与高脂组比较,烟酸组TC、TG和LDL-C明显降低,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脂肪组织caveolin-1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烟酸可明显改善血脂谱及上调高脂血症脂肪组织caveolin-1的表达水平.
作者:李志乐;徐戈;雷敏;欧婷;王利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获取尺神经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正常值并探讨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进一步诊断不同的外周神经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检查正常的200例健康志愿者沿尺神经预定的测量点上依次获取超声声像图及测量各点神经的CSA,每个测量点重复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并做神经CSA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超声下正常人上肢神经呈筛网状低回声图像,横截面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测量尺神经各测量点处的神经CSA,尺神经在肘管、肘管出口(肱骨内髁下2 cm)、肘管入口(肱骨内髁上2 cm)、肱骨内髁上6 cm、肱骨中点、肱骨内髁下8 cm、腕横纹上6 cm、Guyon管等8点处面积依次是(6.35 ± 1.48) mm2、(6.20 ± 1.33) mm2、(6.30 ± 1.40) mm2、(5.78 ± 1.34) mm2、(5.68 ± 1.31) mm2、(5.71 ± 1.26) mm2、(5.06 ± 1.30) mm2、(4.71 ± 1.16) mm2;左右上肢之间同一测量点比较神经CSA没有统计学意义,尺神经在肘管出入口、腕横纹上6 cm、Guyon管处等四点处的神经CSAs同年龄组男女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尺神经在肱骨内髁上6 cm、肱骨中点、腕横纹上6 cm、Guyon管等4点处中老年组神经比青年组神经增粗.尺神经CSA与身高、体重呈正相关性.尺神经CSA与体重的大相关系数分别是0.47(P < 0.01),与身高的大相关性系数依次是0.45(P < 0.01).结论:尺神经在上肢全程是可视,在不同测量点各有特点正常值不同,在性别、年龄阶段之间存在差异,身高、体重与神经的大小呈正相关性.
作者:陈军;吴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结肠镜检查是诊疗结肠病变的佳手段.肠道清洁度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的进镜、视野及观察准确性,肠道准备欠佳可能会造成漏诊、误诊,并影响内镜下治疗工作的开展[1],甚至可因视野不清,肠腔走向不明导致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因此,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是影响结肠镜检查成败的关键.
作者:徐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脑出血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采集血气的成功率,时间,损伤情况及穿刺人数协助率.方法:将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穿刺组(A组)34例和股动脉穿刺组(B组)30例.两组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由同一名护士使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动脉采血针进行动脉血气采集.采集动脉血气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操作总耗时间,血管损伤情况和穿刺人数协助率.结果:穿刺成功率A组为97.1%,B组为96.6%;操作总耗时A组8 min,B组15 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A组为9%,B组为13%;穿刺人数协助率A组为15%,B组为37%;桡动脉穿刺优于股动脉穿刺.结论:脑出血患者行动脉穿刺采集血气标本时,桡动脉穿刺比股动脉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血管损伤程度轻,可以优先选择桡动脉穿刺.
作者:李彩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5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历史对照,观察路径组和回顾性病案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肾功能指标情况.结果:经临床路径规范管理后,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回顾性病案组(非路径组)缩短(P = 0.008),路径组总费用较高于回顾性病案组总费用(P = 0.100),其中中药费(P > 0.05)、中成药(P < 0.05)、化验费(P < 0.05)较回顾性病案组升高.西药费(P > 0.05)、检查费(P < 0.05)较回顾性病案组降低.肾功能指标两组均有改善,组间比较无差异(P > 0.05).结论:慢性肾脏病3~5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能缩短住院天数,有助于医疗费用的合理支出.其对于肾功能指标的改善仍有待长期的随访研究和开展平行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张蕾;刘旭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26例,孕7 ~ 34周,平均27周.结石大径4 ~ 13 mm.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中段5例,下段13例.18例(中下段结石患者)采用Ⅰ期手术(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8例(上段结石患者)采用Ⅱ期手术(即先放置双J管,生育1个月后行Ⅱ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结果:24例术后肾绞痛消失;2例单纯放置双J管者仍有间断轻微肾绞痛,用解除输尿管平滑肌痉挛药物可以缓解.8例未碎石患者在结石排出前每4个月更换双J管.26例均顺利度过围产期,并产健康婴儿.结论:腔内泌尿技术治疗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是安全有效.
作者:沈家胜;郑剑波;吴建钊;侯庆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院应用术后镇痛泵给药治疗术后疼痛患者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疗效与副作用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18 ~ 75岁,平均45岁.开腹手术45例,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脾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
作者:徐民华;王剑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开放骨折的治疗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软组织损伤严重,感染率高,处理不恰当,往往形成创伤后骨髓炎,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通常都是在清创后行简单的外固定,如骨牵引,石膏外固定等治疗,待伤口愈合后再行骨折内固定手术.近年来流行在清创的同时行外固定支架固定,但骨断端仍然存在微动,骨折延迟愈合率和不愈合率较高;同时伤口感染率的问题也没有较好的措施改善.
作者:刘钢;李青;邓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将产甲酸草酸杆菌(OXF)草酸分解基因frc和oxc分别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和pBaBE-puro,共转染正常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使frc和oxc基因在hMSCs中稳定表.方法:以本实验室保存的OXF基因组为模板,PCR法扩增出frc和oxc基因的编码序列,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frc和oxc导入hMSCs中,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结果:重组载体pLEGFP-N1-myc-frc、pBaBE-puro-flag-oxc构建成功;并检测出frc和oxc基因在hMSCs中的稳定表达.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frc和oxc能成功转染hMSCs,能为以后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治疗内源性高草酸尿奠定基础,为下一步的实验提供原材料.
作者:阳旭明;袁坚;雷鸣;张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儿男,3岁,因进食蚕豆2 d,酱油样尿、皮肤巩膜黄染、精神萎靡1 d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7℃、脉搏122/min、呼吸32/min、体重14.6 kg,神志清醒,精神萎靡,全身皮肤苍黄,无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睑结膜及唇周苍白,甲床苍白,心率122/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肝脾不大,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21.
作者:唐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采用低剂量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一线含铂双药化疗有效的28例晚期NSCLC患者,病理类型为腺癌,给予低剂量卡培他滨片1 g/d,2次/d,连用21 d,休7 d为一疗程,共6 ~ 10疗程.结果:28例患者可评价临床疗效,无完全缓解(CR)患者,2例获得部分缓解(PR),稳定(SD)21例,总有效率(ORR)7.1%,临床获益率(CBR)82.1%,中位至肿瘤进展时间(mTTP)5.2个月,中位生存期(OS)13.6个月.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缺乏、贫血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5.0%、39.3%和14.3%.结论:低剂量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NSCLC腺癌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为晚期NSCLC 患者后续治疗维持疗效寻求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勇;符碧琪;徐丽瑶;罗辉;张占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铜代谢异常导致铜沉积于肝、神经等组织引起损伤,其致病基因ATP7B主要在肝脏表达,药物治疗往往具有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移植治疗可以提供正常肝组织,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铜代谢障碍.目前移植治疗正在迅速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
作者:胡峰;许芳;高普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运用多奈哌齐等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干预.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神经精神科问卷(NPI)、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MMSE、ADL、QOL-AD、NPI、GDS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行为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江皋轩;柴振芳;吴爱莲;李明秋;黄海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评价希罗达(卡培他滨)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56例乳腺癌多发骨转移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8例给予希罗达片口服化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给予希罗达治疗.对两组进行治疗并比较和分析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治疗的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分别为57.1%、75.0%和46.4%、60.7%;两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改善及毒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组骨痛缓解率及骨转移灶修率分别是82.1%和75.0%,高于对照组(42.8%和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希罗达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具有协同效应,较单用希罗达近期疗效好,骨痛缓解、骨转移灶修复明显.
作者:车建华;杨保庆;杨玲玲;潘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的活性变化在饱和脂肪酸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盐(palmitate)处理乳鼠心肌细胞,使用CPT-1抑制剂(perhexiline)和CPT-1辅助因子左旋肉碱(L-carnitine)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变化情况.结果:palmitate组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0.19 ± 0.03 vs 0.07 ± 0.02,P < 0.01)及L-carnitine处理组(0.19 ± 0.03 vs 0.14 ± 0.02,P < 0.01)显著升高,较perhexiline处理组(0.19 ± 0.03 vs 0.29 ± 0.03,P < 0.01)显著下降.结论:心肌细胞对脂肪酸利用能力下降在palmitate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治宇;袁志忠;殷仁富;徐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全球妇女中发病率占第3位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有高达约50万新发宫颈癌病例,并有将近27.4万的患者死于该病[1].大量的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 mavirus,HPV) 的持续性感染密切相关[2].因此, 以HPV感染为出发点研究宫颈癌的治疗, 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HPV疫苗将是治疗宫颈癌的好方法.
作者:孙玲玲;陈伟;张松灵;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