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钢;李青;邓进
目的:监测我院7年内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状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的Microscan Walkaway 40S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但近两年出现耐药菌株;对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和广谱青霉素类的耐药率> 9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耐药率都在30%左右;对其他抗菌药耐药率> 50%.结论: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的问题日益严重,应监测其耐药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鲜惠;张亚彬;兰小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采用低剂量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一线含铂双药化疗有效的28例晚期NSCLC患者,病理类型为腺癌,给予低剂量卡培他滨片1 g/d,2次/d,连用21 d,休7 d为一疗程,共6 ~ 10疗程.结果:28例患者可评价临床疗效,无完全缓解(CR)患者,2例获得部分缓解(PR),稳定(SD)21例,总有效率(ORR)7.1%,临床获益率(CBR)82.1%,中位至肿瘤进展时间(mTTP)5.2个月,中位生存期(OS)13.6个月.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缺乏、贫血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5.0%、39.3%和14.3%.结论:低剂量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NSCLC腺癌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为晚期NSCLC 患者后续治疗维持疗效寻求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勇;符碧琪;徐丽瑶;罗辉;张占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男,18岁.因双下肢长短不一15年,劳力性呼吸困难伴驼背、胸廓前凸3年入院.患者两岁时因碰撞发生右股骨骨折,后出现走路跛行.2000年于当地医院就诊,X线检查发现右股骨部分缺如,行植骨术后跛行未好转.近10年于多家医院诊治,先后行后纵隔穿刺和肋骨活检,后纵隔穿刺见少量散在梭形纤维细胞和增生的血管、淋巴管以及淋巴细胞浸润.
作者:朱旭友;易祥华;王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碱化血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我们通过检索近十五年数据库中关于碱化血液治疗有机磷中毒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S),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S进行Meta分析.结果:5个RCTS共77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碱化血液)37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9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碱化血液组的治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对于患者继发肺水肿、脑水肿、电解质混乱等并发症方面,RCTS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结论:相比传统质量方案,碱化血液治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存活率,且不增加发生其他不良结局的危险性,可作为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阵;胡念丹;易欣;许懋;苏德振;徐翊;李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院神经内外科及综合ICU自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10年来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9例,现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107例,女72例,男女之比为1.49∶1;年龄大86岁,小年龄36岁,平均52岁,其中以60岁以上居多占75%.
作者:谢解;侯锦坤;梁伟强;叶知珞;何健文;温小智;谢胜南;陆培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暂停是指呼吸暂时停止时间>20 s,伴有心率减慢(<100次/min)及或发绀.为探讨新生儿晚期呼吸暂停的特点,现将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508例新生儿呼吸暂停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郭春燕;杨慧敏;唐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肺癌细胞株NCI-H460的增殖抑制作用与促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干预肺腺癌H460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丹参酮ⅡA对NCI-H460肺腺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果:丹参酮ⅡA可显著抑制肺腺癌NCI-H460细胞的生长,抑制程度与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成正相关,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用0.312 5 μg/mL的丹参酮ⅡA作用NCI-H460细胞24、48、72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9%、6.67%、12.01%,成时间依赖性.结论:丹参酮ⅡA对NCI-H460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以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作者:吴庆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缓激肽(BK)开放血肿瘤屏障(BTB)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缓激肽处理C6细胞和胶质瘤大鼠后,放射免疫法动态监测培养液和脑胶质瘤组织内TNF-α浓度.利用伊文思蓝连续监测缓激肽/TNF-α处理后的C6恶性胶质瘤大鼠血肿瘤屏障的通透性,同时电镜观察血肿瘤屏障的病理学改变.结果:缓激肽可增加C6细胞培养液和胶质瘤大鼠肿瘤组织内的TNF-α含量,且两者均于给予缓激肽后15 min时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TNF-α与缓激肽单独作用于C6动物后,均可引起胶质瘤大鼠的血肿瘤屏障紧密连接开放及通透性增加.且肿瘤坏死因子-α对肿瘤模型动物血肿瘤屏障通透性的影响与C6细胞培养液中TNF-α含量相一致.结论:缓激肽开放血肿瘤屏障过程中,可能是通过某种机制引起肿瘤组织内TNF-α增加,增加的TNF-α进而引起了血肿瘤屏障的开放.
作者:秦丽娟;薛一雪;谷艳婷;王东春;张志勇;张田;孙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睾丸微小结石症(TM)超声表现与精索静脉曲张(VC)分级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75例TM合并VC患者超声图像,记录TM分型、双侧VC分级评分,进行TM数量分型与VC评分分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TM分型:LTM 48例(64.0%),CTMⅠ11例(14.7%),CTM Ⅱ 16例(21.3%).双侧VC积分:1 ~ 2分8例(10.7%),3 ~ 4分21例(28.0%),5 ~ 6分28例(37.3%),7 ~ 8分18(24.0%)例.TM数量与VC评分呈正相关(Rs = 0.24,P < 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可能是睾丸微小结石症的病因之一,两者可产生叠加效应损伤男性生殖能力.
作者:孙鹏涛;沈嫱;杨戈文;陈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响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42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经化疗及伽玛刀治疗的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经Log-rank检验术后行伽玛刀治疗有较长的生存期,其中经术前健康状况自我评分标准(KPS),证实KPS > 80分以上及继发性患者的生存期比较长.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性质是影响生存期的预后相关因素(P < 0.05).结论: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与术前KPS评分、肿瘤性质有密切相关,治疗方式从生存曲线显示联合放疗和联合伽玛刀治疗有较长的生存期.
作者:陈志昇;刘灵慧;李晋;李卫;陈善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扁平苔藓皮损中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扁平苔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扁平苔藓皮损中Ki-67和VEGF的表达情况,20例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结果:扁平苔藓组中Ki-67和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扁平苔藓皮损中Ki-67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74,P < 0.01).结论:Ki-67、VEGF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了扁平苔藓的发病.
作者:王娟;白莉;鲍海平;郑爱义;武晓华;赵一锦;邓起;米希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套细胞淋巴瘤(MCL)、脾边缘区淋巴瘤(SMCL)均为发病率低的小B淋巴细胞肿瘤,以外周血和骨髓浸润首发时难以鉴别,往往造成误诊.但三者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截然不同.此2例为典型少见病例中的疑难病例,对加深疾病认识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继霞;方美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围产期孕妇下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的状况.方法:取1 560例围产期孕妇阴道及宫颈分泌物进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T)、淋球菌(G)、细菌性阴道病(BV)、解脲支原体(UU)和衣原体(CT)的检测.结果:1 560例孕妇中,病原体检出例数共378例,检出率为24.23%(VVC 6.28%、T 1.28%、G 0.06%、BV 7.56%、UU 6.73%、CT 2.31%).病原体感染者共282例,占总人数的18.08%;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者为193例占总人数的12.37%;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者为89人,占总人数的5.71%.结论:引起围产期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种类较多,检测这些孕妇的病原体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伟东;蔡小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应激因素加剧,抑郁症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现代人身心健康.根据WHO一项全球疾病负担的调查,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心血管疾病之后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第二大疾病.而近日生物节律紊乱是抑郁症患者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主要表现为睡眠紊乱,抑郁心境晨重夜轻等变化.
作者:王丝丝;潘集阳;王雀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俯卧位肺复张对改善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氧合指数、肺内分流的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5例,先后行仰卧位肺复张和俯卧位肺复张.监测肺复张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行血气分析并计算PaO2/FiO2、Qs/QT.结果:(1)两种体位肺复张后SPO2均显著升高(P < 0.05),俯卧位肺复张后SPO2较仰卧位肺复张后更高(P < 0.05).(2)仰卧位和俯卧位肺复张后PaO2/FiO2均升高(P < 0.05),且俯卧位肺复张前后PaO2/FiO2 也均高于仰卧位肺复张前后PaO2/FiO2 (P < 0.05).(3)仰卧位和俯卧位肺复张后Qs/QT显著降低(P < 0.05),但两种体位间比较无差异.(4)仰卧位和俯卧位肺复张即刻CI、SVI、GEDVI、GEF下降(P < 0.05),SVV升高(P < 0.05),但复张结束后即恢复至之前水平.两种体位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可以更有效地改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氧合水平,减少肺内分流,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
作者:范远华;朱华勇;黄振飞;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比较bFGF与rhEGF对人角膜上皮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取同一代细胞进行实验,随机分为3组,bFGF组、rhEGF组和对照组,采用20 *9滋L枪头划痕进行细胞迁徙实验,分别在0、4、9 h拍照观察,应用Image J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结果:4 h和9 h时,rhEGF组与bFGF组较对照组促进角膜上皮细胞未愈合面积百分比小(P < 0.01); 4 h时,rhEGF组 (18.78 ± 0.116)% 较bFGF组(26.19 ± 0.232)% 未愈合面积百分比小(P < 0.01); 9 h时,rhEGF组(8.49 ± 0.340)% 较bFGF组(19.24± 0.135)%未愈合面积百分比小(P < 0.01).结论:bFGF与rhEGF都能促进人角膜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迁徙,但rhEGF促进人角膜上皮细胞迁徙能力较bFGF强,更有利于眼表创伤愈合.
作者:吴伟;梁丽芳;朱丹;付月;符敏;闫丽梦;陆晓和;陈晓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获取尺神经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正常值并探讨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进一步诊断不同的外周神经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检查正常的200例健康志愿者沿尺神经预定的测量点上依次获取超声声像图及测量各点神经的CSA,每个测量点重复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并做神经CSA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超声下正常人上肢神经呈筛网状低回声图像,横截面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测量尺神经各测量点处的神经CSA,尺神经在肘管、肘管出口(肱骨内髁下2 cm)、肘管入口(肱骨内髁上2 cm)、肱骨内髁上6 cm、肱骨中点、肱骨内髁下8 cm、腕横纹上6 cm、Guyon管等8点处面积依次是(6.35 ± 1.48) mm2、(6.20 ± 1.33) mm2、(6.30 ± 1.40) mm2、(5.78 ± 1.34) mm2、(5.68 ± 1.31) mm2、(5.71 ± 1.26) mm2、(5.06 ± 1.30) mm2、(4.71 ± 1.16) mm2;左右上肢之间同一测量点比较神经CSA没有统计学意义,尺神经在肘管出入口、腕横纹上6 cm、Guyon管处等四点处的神经CSAs同年龄组男女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尺神经在肱骨内髁上6 cm、肱骨中点、腕横纹上6 cm、Guyon管等4点处中老年组神经比青年组神经增粗.尺神经CSA与身高、体重呈正相关性.尺神经CSA与体重的大相关系数分别是0.47(P < 0.01),与身高的大相关性系数依次是0.45(P < 0.01).结论:尺神经在上肢全程是可视,在不同测量点各有特点正常值不同,在性别、年龄阶段之间存在差异,身高、体重与神经的大小呈正相关性.
作者:陈军;吴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抑制Skp2基因表达对NK/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HANK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抑制Skp2基因表达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方法抑制HANK1细胞Skp2基因表达,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kp2基因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结果:Skp2-shRNA表达载体明显抑制HANK1细胞Skp2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周期G1期停滞,凋亡细胞增多.结论:抑制Skp2蛋白功能可能是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好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莫祥兰;苏祖兰;周祥祯;周敏燕;梁钦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McCoy喉镜协助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口气管插管在全身麻醉诱导后困难气管插管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ASAⅠ或Ⅱ级全身麻醉诱导后McCoy喉镜窥喉不能看见声门任何部分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n = 20):McCoy喉镜协助FOB经鼻插管组(对照组)和McCoy喉镜协助FOB经口插管组(研究组).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首次插管前(T1)、插管成功即刻(T2)和插管成功后1 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统计两种方法插管一次成功率、多次成功率、插管耗时和插管并发症.结果:T0、T1、T2、T3 等时点两组间SBP、DBP和HR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耗时和插管并发症两组间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次成功率均为100%.结论:McCoy喉镜协助FOB经口气管插管成功率高,耗时短,可作为全麻诱导后困难插管方法之一.
作者:高宏;顾正峰;王志萍;王军;宋志高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的活性变化在饱和脂肪酸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盐(palmitate)处理乳鼠心肌细胞,使用CPT-1抑制剂(perhexiline)和CPT-1辅助因子左旋肉碱(L-carnitine)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变化情况.结果:palmitate组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0.19 ± 0.03 vs 0.07 ± 0.02,P < 0.01)及L-carnitine处理组(0.19 ± 0.03 vs 0.14 ± 0.02,P < 0.01)显著升高,较perhexiline处理组(0.19 ± 0.03 vs 0.29 ± 0.03,P < 0.01)显著下降.结论:心肌细胞对脂肪酸利用能力下降在palmitate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治宇;袁志忠;殷仁富;徐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