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破裂42例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强勇;张雷;李忠东;李德闽;钱建军;董国华;景华

关键词:食管破裂, 诊断, 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食管破裂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我科从2001年2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42例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9例,死亡3例.随访38例,随访时间2个月至9年,均无再次食管破裂及明显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食管破裂是一种急危重症,手术治疗为积极有效的方法,预后良好,早期诊断和选择合理术式进行治疗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仪器报警时间分析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仪器(BacT/Alert 3D血培养仪)报警时间.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血培养阳性的报警时间及相应的病原菌鉴定结果,计算各常见病原菌阳性报警的中位时间.结果:2010年标本中有419份阳性,革兰阳性细菌占56.8%,革兰阴性细菌占39.4%,真菌占3.8%.对血培养阳性仪器报警时间进行分析,≤12 h、≤24 h、≤48 h报警的病原菌分别为154株(36.8%)、281株(67.1%)、373株(89.0%).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仪器报警中位时间分别为:肠杆菌科细菌(10.2 h)、非发酵菌(12.2 h)、链球菌属(15.0 h)、肠球菌属(12.7 h)、葡萄球菌(23.1 h)、真菌(39.9 h).结论: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真菌.引起血液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均在5 d内得到仪器的阳性报警,大多数病原菌在2 d内报警阳性.

    作者:张肖;蒋叶;杨璐;夏文颖;严佳斌;张杰;文怡;顾兵;潘世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骨素和Wnt3a、Wnt5a在口腔正畸骨改建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大鼠磨牙移动过程中护骨素和wnt3a、wnt5a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成年Wistar大鼠,制备大鼠磨牙向近中移动的正畸牙移动模型,于牙齿移动1,3,5,7,10,14 d分别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压力侧牙周组织中护骨素及wnt3a、wnt5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护骨素在大鼠磨牙压力侧随着加力时间的增加表达逐渐增强.第7天为峰值;wnt3a、wnt5a在六个不同时间点均呈阳性表达,但与加力时间无相关关系.结论:在正畸力作用下,护骨素和Wnt3a、wnt5a的表达可能是导致成年正畸特点的分子机制之一,有可能为正畸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徐阳;秦明群;黄甲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自制双套管在腹膜炎手术中的应用

    腹膜炎术后容易产生腹腔内感染、瘘、积液等并发症,而如果不及时引流及处理的话,会形成腹腔脓肿、不能及时观察病情变化等,甚至造成手术失败,严重者(如:出血、吻合口瘘、胰瘘等)可危机患者生命安全.所以腹膜炎术后如何选择有效理想的腹腔引流技术,保持引流通畅,降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是我们临床上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作者:杨晏东;盛金鑫;陆锦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临床表现的关系,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MFH,术前分别经X线平片(9例)、CT(6例)、MRI(3例)检查,复习文献及寻找影像学特点并与手术病理作对照.结果:9例MFH中,4例位于骨端,距离关节面0.3~4 cm,4例位于骨干,1例位于骨干及骨端.X线及CT表现为:局限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或部分清,CT上病灶密度不均,CT值在25~40 HU左右,伴有不完整的硬化边(5例),软组织肿块一般不超过破坏灶范围(8例),超过骨破坏灶范围的软组织肿块(1例),MRI显示病灶更清晰,有结节样突起.结论:X线平片、CT及MRI综合影像检查对诊断MFH有帮助.发生于中年长骨骨干或骨端者,症状轻而骨质破坏明显,兼有良、恶性骨肿瘤特点,可提示该病.MRI表现反映其病理改变.

    作者:梁昌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孟鲁司特钠干预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孟鲁司特钠片(顺尔宁,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干预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支原体肺炎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支原体肺炎常规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钠片口服治疗4周,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以及在随访半年内发生哮喘的情况.结果:两组的体温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咳嗽、喘息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半年内哮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口服孟鲁司特钠片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同时能有效降低小儿支原体肺炎诱发哮喘的发病率.

    作者:李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与胸膜纤维化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与胸膜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的间皮细胞数;根据患者胸腔超声、胸片以确定胸腔积液患者有无胸膜纤维化及胸膜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研究无胸膜纤维化组与胸膜纤维化组的间皮细胞数的差异,用相关回归分析研究胸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与胸膜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胸膜纤维化组间皮细胞数明显培高,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与胸膜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胸膜积液中间皮细胞数增加,说明胸膜损伤重,发生胸膜纤维化的几率及严重程度增加:它可能成为观察胸腔积液患者预后的指标,对于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胸膜纤维化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洪峰;张云霞;黄美健;汤晓燕;任娥;梁斌;冷报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HBV-DNA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PreS1抗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与HBV-DNA定量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住院和门诊受检者4 439例血清标本,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PreS1抗原,速率法检测ALT;从其中选取HBV-DNA阳性186例作为定量检测对象,并计算PreS1抗原相对滴度值和HBV-DNA常用对数值.结果:4439例标本中PreS1抗原阳性率为21.27%,ALT异常率为21.36%,与HBV-DNA的阳性率(21.76%)都无显著差异(P>0.05);186例HBV-DNA阳性标本中PreS1相对滴度(17.53±14.17)、ALT(64.96±175.89)与HBV-DNA定量对数值(6.27±1.14)均不相关.结论:检测PreS1抗原可以作为HBV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较好的新指标,但不能说明复制量情况;联合检测ALT对HBV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方伟祯;蔡振华;陈梅;叶宇聪;丁鹤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及苦碟子注射液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诱导作用,及苦碟子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用AngⅡ(在10-6mol/L AngⅡ的DMEM培养液中48 h)干预,分为实验对照组、AngⅡ诱导组和苦碟子注射液组(给予AngⅡ刺激前1 h先加用10%苦碟子注射液).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细胞的增殖能力两种衰老标志物为主要观察指标.其中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采用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来反应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凹蛋白-1(Caveolin-1,Cav-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诱导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β-gal阳性染色率明显增多,细胞周期多停滞于G0/G1期,S期细胞逐渐减少,Cav-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表明AngⅡ成功诱导了HUVECs衰老,而给予苦碟子注射液干预后上述变化改善.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可以延缓AngⅡ诱导HUVECs衰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av-1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邹美圣;刘凌;刘泽;王鲁妮;吴军;王伟;封菊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内科胸腔镜表现

    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下表现,提高对其特点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到2010年5月以胸腔积液收治入院,并终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132例患者,对其内科胸腔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内科胸腔镜下主要表现为3种类型:胸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及粟粒性结节型;多发或散在的结节型;胸膜肥厚、纤维粘连或形成多个包裹性积液型.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内科胸腔镜下表现以结节为主,占91.7%,结节分布以弥漫性、壁层胸膜多见.

    作者:吴欢欢;李玉苹;官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减阻剂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致伤两次打击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减阻剂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致伤两次打击大鼠的血液动力学及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在SD大鼠中,建立以平均动脉压(40±5)mmHg为目标的失血性休克和静脉给予内毒素10mg/kg的两次打击模型,给予低容量生理盐水、透明质酸+聚氧化乙烯,芦荟提取物作为减阻剂.观察大鼠的生存情况,及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动力学、血气分析、血糖和乳酸情况.结果:减阻剂可延长大鼠生存时间、改善血液动力学、稳定血气分析、降低血糖和乳酸.结论:减阻剂在两次打击大鼠模型中,可改善血液动力学,维持内环境稳定,延长大鼠生存时间.

    作者:苗玉良;钟京;方伟武;刘骥;刘罡;王子君;郭文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IgG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G)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IgG的表达.结果:45例前列腺癌组织中IgG阳性表达率91.1%,而4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IgG阳性表达率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85,P=0.000).IgG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r=0.403,P=0.006).结论:IgG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Gleason分级呈正相关,与前列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潘斌;郑少波;徐亚文;刘春晓;方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钙化结节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乳头状癌常见.本文对223例甲状腺病例作临床分析.以探讨甲状腺钙化病灶与甲状腺癌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共收治甲状腺患者223例.男45例,女179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患者52例,男24例,女28例,年龄介于25~58岁,平均年龄45岁.

    作者:孙强;马保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术中胆道镜检查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119例疗效分析

    随着胆道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生物相容性佳的无损伤缝线的应用,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在临床上已经开始应用.现对我院从2006年12月到2010年7月的119例行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19例,男43例,女76例,年龄15~82岁,平均56.6岁.术前所有病例均经B超、CT和(或)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其中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55例,单纯胆总管结石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息肉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6例(结石位于一级或二级胆管内),阴性探查22例.其中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59例,开腹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60例.

    作者:金约朋;宋其同;周蒙滔;谢少华;孙洪伟;施红旗;张启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疗效的荟萃分析

    目的:荟萃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发表的FTS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疗效的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篇文献纳入分析,共纳入患者925例,试验组481例,对照组444例.FTS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加权均数差为-2.50(95%CI:-4.13,-0.87),P<0.000 1;减少术后并发症,相对危险度(RR)为0.61(95%CI:0.47,0.78),P<0.000 1;能缩短肠蠕动恢复时间(P<0.01);但在30 d内再次入院率无统计学意义,RR为1.33(95%CI:0.78,2.25),P=0.29.结论:FTS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李显蓉;盛云建;杨庆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2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的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组(简称合用组,n=61)和单用丁螺环酮组(简称单用组,n=61),疗程10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S)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otoms seale,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单用组有2例脱落未纳入统计.在10周末,合用组的显效率高于单用组(80.3% vs.69.5%,P<0.05);两组治疗后HAMA,MA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合用组HAMA,MADS评分低于单用组.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第2、4、6、8、10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用组嗜睡发生率高于单用组,但多在4周内消失.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恶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螺环酮合并适当计量的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可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是一种值得参考的治疗方法.

    作者:姜明刚;贾天成;杨世涛;章继红;陈虹;张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mPGES-1、L-PGDS的表达及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1型膜相关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1)、LiD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为正常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C、D组分别为小剂量及大剂量辛伐他汀干预组;每组均为8只.药物治疗4周后取主动脉弓HE染色和RT-PCR检测mPGES-1、L-PGDS的表达.结果:(1)与A组比较B、C、D组mPGES-1、L-PGDS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mPGES-1、L-PGDS表达无差异(P<0.05);(2)与B组比较C、D组mPGES-1表达降低(P<0.05),而L-PGDS表达升高(P<0.05)结论:小剂量辛伐他汀通过调节炎性因子表达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李文龙;李新华;刘恒方;张普;邹永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食管破裂42例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食管破裂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我科从2001年2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42例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9例,死亡3例.随访38例,随访时间2个月至9年,均无再次食管破裂及明显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食管破裂是一种急危重症,手术治疗为积极有效的方法,预后良好,早期诊断和选择合理术式进行治疗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强勇;张雷;李忠东;李德闽;钱建军;董国华;景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围绝经期妇女心电图改变与性激素治疗的研究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45~55岁围绝经期心律失常妇女96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2例.A组用激素间歇周期序贯法治疗,即每月口服雌二醇(补佳乐)21 d,后10天加用安宫黄体酮,停药7 d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间歇1个月,疗程8个月;B组用连续周期序贯法治疗,其方法同A组疗程用药,但每月连续使用,不间歇,疗程8个月;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用药物,观察8个月.观察指标:血清促卵泡素(FSH)、雌激素(E2)、24 h动态心电图等指标.结果:A、B组治疗8个月,FSH、E2,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间歇周期序贯疗法及连续周期序贯法治疗围绝经期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

    作者:陈娟;许园园;吴菲远;姚为学;韩瑞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子宫角部妊娠24例治疗体会

    子宫角部妊娠是指孕囊着床于子宫与输卵管交界处的子宫角部.因子宫角部是子宫血管与卵巢动静脉及输卵管血管吻合处,血供丰富,一旦破裂,出血汹涌,短时间内可致患者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而子宫角部妊娠临床上极易误诊而导致严重后果.子宫角部妊娠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现就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4例子宫角部妊娠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左慧萍;杨晓红;姚恒;李静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血管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的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在我院施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的5例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出血平均64 mL,β-HcG术后明显下降,术后14 d下降至较低水平,术后1~2个月阴道超声复查子宫下段瘢痕处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微创、高效、可重复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浩;马奔;余莉萍;邓玲红;吕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