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比较

刘艳;胡红松;李学锋;黄妙娟;陈晓红;黄素娴;俞红华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 序贯疗法, 幽门螺杆菌, 左氧氟沙星, 呋喃唑酮
摘要:目的:比较由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却)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80例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新序贯疗法:前5 d口服埃索美拉唑片20 mg+莫西林胶囊1 000 mg,每日2次,后5 d改为埃索美拉唑片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呋喃唑酮片100mg,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片20mg+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 mg,每日2次,口服7 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停药3个月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Hp清除率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87.50%,较对照组70.00%显著提高;Hp清除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显著性;且症状积分、病理积分、胃黏膜萎缩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序贯疗法对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根除效果明显好于三联疗法,Hp根除后临床症状及胃黏膜萎缩程度可显著改善.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疾病手术不用抗生素在临床路径中的可行性报告

    甲状腺手术为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通常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卫生部<抗菌药临床运用指导原则>明确指出,若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然而我国目前众多医院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也有把高档、广谱二线抗菌药物用为预防性使用,甚至联合使用抗生素为预防性用药[2-4],在众多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路径表单中亦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这导致了细菌耐药、资源浪费、费用增加及医患关系紧张等不良后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200例在我院住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没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其中298例2010年6月至今年6月入临床路径的病例,切口均甲级愈合,无一例感染.

    作者:张斌忠;董来荣;李斌;付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使用亚甲蓝检测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价廉的亚甲蓝注射液检测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并进一步优化操作方法.方法:FIGO分期为Ib1-Ⅱa期的拟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入选,开腹前10~360 min,2~4 mL 1%亚甲蓝注入77例患者的宫颈肿瘤周围(另4例注入4 mL专利蓝),切除后见到的蓝染淋巴结被认为是前哨淋巴结.结果:亚甲蓝的注射剂量达4mL时,SLN的检出率可达93.9%(46/49).当注射时间距手术开始>60 min以上时,SLN的双侧检出率较注射时间<30 min的患者明显升高(78.1%vs.47.1%P<0.05).4例使用专利蓝的患者,其中3例检出单侧SLN且均出现褪色现象,而亚甲蓝蓝染的淋巴结无论是在体内还是在体外均无褪色迹象.检出SLN的112侧盆腔淋巴结中,SLN常定位在闭孔窝(65.2%,73/112),其次是髂外血管区(30.4%,34/112),髂内动脉(26.8%,30/112).3例假阴性患者均有明显肿大淋巴结.结论:亚甲蓝对早期宫颈癌而言是一种价廉物美的示踪剂,其理想的注射剂量和注射时间分别为4 mL和术前60~90 min.

    作者:易丹妮;唐虹;袁颂华;梁立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综合疗效

    目的:了解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对除血糖之外TG、HDL、BMI及早餐后30minINS、C肽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8例年龄48~63岁、诊断糖尿病在1.5~6年、体质指数在16.1~18.0kg/m2、口服降糖药物亦能较好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先检测其GHb、TG、HDL、BMI及早餐后30minINS、C肽,然后改为预混胰岛素(甘舒霖30R针)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降糖,3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使用胰岛素治疗前后GHB、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TG减低,餐后30 min INS、C肽及BM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予以胰岛素治疗可获得血脂、胰岛功能、体重等独立于血糖之外的多重收益,可考虑早期采用.

    作者:程子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尽管针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发展,但对晚期和复发的子宫内膜癌治疗仍为棘手.表皮生长凶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跨膜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其在子宫内膜癌中有过表达,并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侵袭等密切相关,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肿瘤靶向治疗分子.现就国内外对EGFR及其靶向治疗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作者:张雷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术中胆道镜检查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119例疗效分析

    随着胆道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生物相容性佳的无损伤缝线的应用,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在临床上已经开始应用.现对我院从2006年12月到2010年7月的119例行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19例,男43例,女76例,年龄15~82岁,平均56.6岁.术前所有病例均经B超、CT和(或)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其中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55例,单纯胆总管结石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息肉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6例(结石位于一级或二级胆管内),阴性探查22例.其中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59例,开腹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60例.

    作者:金约朋;宋其同;周蒙滔;谢少华;孙洪伟;施红旗;张启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两种暂封材料在Ⅱ类洞的临床疗效比较

    暂封材料的封闭性能直接影响牙齿根管治疗封药和窝洞永久充填的效果,Ⅱ类洞的充填物更易受到牙合力影响出现微渗漏甚至脱落,暂封难度远较Ⅰ类洞高这[1-2].作者选用临床中广泛使用的两种暂封材料Caviton暂封膏和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比较两者的封闭效果.

    作者:李淑婷;关则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危型HPV感染与食管鳞癌组织中Lin28b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在新乡地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和Lin28b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14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食管正常组织中HPV亚型感染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n28b的表达.结果:114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食管正常组织中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3.2%、6.0%,Lin28b的检出率分别为66.7%、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存在HPV16、18和52三种亚型感染.HPV感染和Lin28b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正相关;Lin28b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HPV感染食管鳞癌组织与Lin28b蛋白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许建功;王武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体外循环预充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非紫绀型先心病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预充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非紫绀型先心痛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15)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剂量20 mg/kg),对照组(n=15)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等量的盐水.于术前、主动脉开放2、12、24、48 h五个时间采患儿动或静脉血,分别测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氧基转移酶(AST).结果:实验组血清LDH、CK在主动脉开放12、24、48 h较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或0.01);实验组血清AST在主动脉开放2、12、24、48 h较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或0.01);实验组血清CK-MB在主动脉开放2、12、24 h较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或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预充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非紫绀型先心病术中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杨海波;董逸飞;王云;董书强;孟毅;曹文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胎盘植入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的结局分析

    胎盘植入为胎盘绒毛侵入肌层,常引起产后大出血、子宫穿孔、继发感染等重症急诊子宫切除率高.由于剖宫产率增高、高龄孕妇增多、前置胎盘等因素,胎盘植入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为0.2%~0.4%[1-2].本文通过分析胎盘植入治疗后的结局,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在经阴道分娩胎盘植入中的应用.

    作者:瞿大成;范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近30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北美、亚洲,均出现胃远端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下降,而食管远端和食管胃交界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尤以西方发达国家为著[1-2],亚洲亦有明显上升,日本Chike等[3]报道1962-1965年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发病率为2.3%,2001-2005年上升到10.0%,我国的发病率也有上升倾向[4].由于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局部活检取材困难,早期检出率很低,影响了患者接受根治性治疗的可能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蔡丽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便携式可弯曲支气管镜治疗外科术后肺不张72例

    目的:探讨便携式可弯曲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术后肺不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术后合并肺不张患者,行纤支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冲洗术(BL).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肺复张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结论:纤支镜对术后合并肺不张治疗效果好,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明;李媛媛;甄永强;庄宏杰;孙开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责任护士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责任护士对COPD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56例为观察组,在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中,责任护士按床位对病人实施包干护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护士对患者的康复锻炼、疾病知识宣教等进行一对一指导、监督和协助执行.选择56例在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之前的以常规治疗护理的COPD患者为对照组.经过10 d的治疗护理进行评价采用COPD患者生存质量评估问卷及监测患者的肺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责任护士干预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统计资料显示观察组肺功能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中责任护士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胡碧花;黄志;程江涛;傅英妹;危香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浆脂联素及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形态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脂联素及尿酸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形态的关系和它们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316例,检测血脂联素水平(APN)和血尿酸(UA),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和有无复杂狭窄进行分析.结果:有复杂狭窄组APN较无复杂狭窄组降低,而UA则较无复杂狭窄组者明显增高(均有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APN和尿酸水平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低脂联素水平及高尿酸与冠心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形态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作者:曾国平;罗初凡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围绝经期妇女心电图改变与性激素治疗的研究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45~55岁围绝经期心律失常妇女96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2例.A组用激素间歇周期序贯法治疗,即每月口服雌二醇(补佳乐)21 d,后10天加用安宫黄体酮,停药7 d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间歇1个月,疗程8个月;B组用连续周期序贯法治疗,其方法同A组疗程用药,但每月连续使用,不间歇,疗程8个月;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用药物,观察8个月.观察指标:血清促卵泡素(FSH)、雌激素(E2)、24 h动态心电图等指标.结果:A、B组治疗8个月,FSH、E2,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间歇周期序贯疗法及连续周期序贯法治疗围绝经期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

    作者:陈娟;许园园;吴菲远;姚为学;韩瑞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MDC1、53BP1和BRCA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MDC1、53BP1和BRCA1三种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5例LSCC和25例瘤周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DC1、53BP1和BRCA1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MDC1、53BP1和BRCA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50.8%、56.9%,与瘤周组织比较,MDC1表达升高,53BP1和BRCA1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肿瘤分布部位无关,MDC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53BP1、BRCA1的表达与T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BRCA1与肿瘤分级程度相关.结论:MDC1、53BP1、BRCA1在LSCC中均有表达,并与肿瘤T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三种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张娜;李平;喻姗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阴道或直肠超声在输尿管结石急症中的应用价值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急性腰腹部疼痛中常见病、多发病,正常输尿管位于腹膜后,而中下段(盆腔段)输尿管结石由于结石小、位置深、肠气干扰重,是腹部超声显示的弱点,我们从2002年自今.尝试应用经阴道或直肠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赢得了临床的好评,现报道告下.

    作者:杜岳武;司徒明珠;段晓南;严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膀胱肾源性腺瘤11例

    目的:探讨膀胱肾源性腺瘤(N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NA的11例临床资料.结果:11例NA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7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观察治疗.其中恶变2例.镜下肾源性腺瘤表现为典型的肾小管样形态;肾源性腺瘤恶变者细胞异型性明显,呈弥漫实性生长并侵犯浅肌层.患者平均随访12~24个月,复发2例.结论:NA是一种易误诊的少见病变,临床症状及膀胱镜检查均无特异性,掌握其病理形态学特点仍然是正确诊断的关键.治疗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NA术后需长期密切随访.

    作者:孔繁辉;徐勇;乔宝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鼾症患者咽部病症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鼾症患者的咽部特征.方法:调查门诊鼾症患者的咽部病史和体征;设计统一的调查表,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和咽颌部体征,包括黏膜色泽,舌根状态、咽侧索位置、咽峡形状、咽壁外观、沪泡大小、扁桃体状态.结果:调查患者2 782例,男1 660例,女1 122例;病史主诉:男性主诉口干者占95.74%,咽梗阻感者占84.02%,咽异感者占67.28%;女性主诉口干者占87.66%,咽梗阻感者占80.94%,咽异感者占70.46%;体征:男性患者,黏膜暗红76.15%,舌背高拱78.15%,侧索内移85.64%,咽峡锥形21.38%咽后壁菲薄66.20%,沪泡块团状60.09%,扁桃体猩红33.00%;女性患者,黏膜暗红77.49%,舌背高拱65.35%咽侧索内移80.70%,咽峡锥形65.5%咽后壁菲薄81.00%,沪泡团块状49.01%,扁桃体猩红39.58%.结论:鼾症患者咽部病症是一组以咽腔干燥,咽喉梗阻感,咽喉异感为主诉,并有咽黏膜暗红,舌体高拱,咽腭弓和咽侧索内后移位的症候群.

    作者:张志茂;邓湖山;陈世汉;李康;房民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HBV-DNA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PreS1抗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与HBV-DNA定量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住院和门诊受检者4 439例血清标本,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PreS1抗原,速率法检测ALT;从其中选取HBV-DNA阳性186例作为定量检测对象,并计算PreS1抗原相对滴度值和HBV-DNA常用对数值.结果:4439例标本中PreS1抗原阳性率为21.27%,ALT异常率为21.36%,与HBV-DNA的阳性率(21.76%)都无显著差异(P>0.05);186例HBV-DNA阳性标本中PreS1相对滴度(17.53±14.17)、ALT(64.96±175.89)与HBV-DNA定量对数值(6.27±1.14)均不相关.结论:检测PreS1抗原可以作为HBV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较好的新指标,但不能说明复制量情况;联合检测ALT对HBV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方伟祯;蔡振华;陈梅;叶宇聪;丁鹤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综合应用三种超声弹性成像指标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目的:探讨综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应变率法和应变率比值法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分析167例患者212个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分别用应变率、应变率比值、弹性评分进行评估每个结节的良恶性,然后再用综合法进行评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比.分析综合法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指标.结果:综合法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的敏感度为89.6%,特异度为94.8%,准确度为92.9%,阳性预测值为90.8%,阴性预测值为94.1%,阳性然似比为17.2,阴性然似比为0.11,约登指数为0.844.结论:三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指标的综合应用,对提高筛查甲状腺癌的准确性的价值很高.

    作者:李选峰;朱张茜;潘高云;夏建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