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彦辉;吴作栋;次仁达瓦;李仁勇
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胃癌常见,其表现有时较复杂,尤其在早期有些病例不典型.除一般的消化道表现外,常出现癌肿对其他系统作用,如肿瘤转移、直接浸润等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临床称伴癌综合征,包括内分泌、神经肌肉、血液系和血管的异常改变.前瞻1998~2003年近6年的503例胃癌,发现以非胃部症状为其表现,经在内镜室和术中的胃镜检查证实为胃癌6例,约占胃癌的1.2%.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伟;杨丽敏;鲁英姬;张祥林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由于肺动脉或其某-分支被血栓堵塞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常见的血栓是来自下肢深静脉及盆腔静脉.栓塞后如肺组织产生严重的血供障碍,可发生坏死,即称肺梗死[1].
作者:李文娜;汪建国;吴洁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是肾小球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系膜细胞是肾小球基质合成和降解的重要场所.系膜细胞增殖和基质增生的必然后果是肾小球硬化.
作者:林威远;黄荣桂;邢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为避免甲状腺手术时损伤喉返神经,我们对139例甲状腺手术采用在局麻下解剖区域保护的方法,无一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总结如下.
作者:倪进斌;钱金权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锥体细胞凋亡与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4VO)方法建立SD大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以4VO 3min作为IPC,再灌注48h行4VO 15min,再灌注24、48、72h和7d断头取脑制作脑片,采用TUNEL、SP免疫组化和HE染色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53蛋白表达及病理改变.采用Y型迷宫进行行为学定量测定.结果3min脑缺血未见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TUNEL阳性细胞和p53阳性细胞.预处理缺血组与缺血组相比在缺血再灌注后48、72h和7d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程度均明显减轻(P<0.01).预处理缺血组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组(P<0.01).预处理缺血组与缺血组相比在缺血再灌注后48、72h和7d海马CA1区p5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预处理缺血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预处理能减少海马缺血再灌注后p53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作者:刘永海;魏秀娥;耿德勤;沈霞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胆清胶囊主要由柴胡、郁金、香附等11味中药组成,它具有消炎利胆,清热解毒,调节胆汁分泌代谢,预防术后胆道结石形成等功效.笔者应用胆清胶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术后60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治全;雷霆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针灸加微生物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IBS病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和针灸加微生态治疗组,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针灸加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有效率为73.3%,经检验P<0.01.结论针灸加微生态制剂治疗IBS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龙泽荣;于存海;曲惠卿 刊期: 2003年第21期
1999~2002年,我们在门诊治疗工作中注意观察以低血钾症为主发症状的甲亢患者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在为;李咏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BD BACTECTM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由美国BD公司研制开发,主要用于对血液的全自动培养,其运行的可靠性与日常维护和保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结合我科使用的实际情况,对其日常维护和保养作一些分析探讨,与同行交流.
作者:林明辉;王惠萱;郑琴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七厘散治疗褥疮患者3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兰欣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老年呆病,包括西医的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属中医的呆证、郁证、健忘、癫证、狂证等范畴.近年来,中医在防治老年呆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有很大潜力和优势可以拓展.我院于2001年5月~2003年12月,对48例住院病人用中医药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沈世豪;蔡新荣;王玲琳;隋翠芳;胡玉华;李超;徐凤励;乐小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自1987年以来,我们在临床上选用丘墟、阳陵泉原合配穴,缓解胆绞痛,共治疗患者6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雷;张辉;高岚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近来笔者对36例直径>4cm单纯肾囊肿及3例多囊肾行超声介入注无水酒精治疗,治愈率达100%,现报告如下.
作者:刚玉恩;于海英;刘佳宁 刊期: 2003年第21期
19世纪80年代Fritseh就报告了宫颈粘连及不育,20世纪30年代Asherman又报告了创伤性闭经,其中人工流产手术创伤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故有人称之为损伤性子宫粘连.目前国内外均有较多的报告.1990年山东地区流调报告为0.08%(5/6562),重新地区报道为0.73%,说明此症并非罕见.如对此认识不足,则极易误诊、漏诊,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则可引起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继发不孕等.现就我们收治的11例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粘连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丽梅;李明月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比较以破血化瘀、通络疗痹药水蛭、地龙为主要成分的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112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其中56例应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另56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次/日,2组均15d为一疗程.结果疏血通组总有效率为89.3%,显效率57.1%;低分子右旋糖酐组总有效率为70%,显效率32%(P<0.05).疏血通对血脂、血液流变性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塞较好的药物,对预防脑梗塞、脑梗塞复发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年贵;李露青 刊期: 2003年第21期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对青光眼患者既往都是使用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治疗和控制眼压,但长期应用药物往往产生一些副作用,相当一部分病人不能控制眼压,并还伴随功能的进行性损害,长期应用房水分泌抑制剂和持续的缩瞳作用可造成小梁网不可逆性损害,同时还可以引起球结膜的炎性反应,使手术滤过泡瘢痕化而导致手术失败.我们使用中医电针治疗方法,对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进行控制,为减轻青光眼患者的病痛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杨凤娟;王韶;王春勇;王宜;汪永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中医治疗以证为依据,证是通过对疾病的外在表象(中医称证候群)的归纳和分析得出的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高度概括.它反映的是疾病的本质,相对于外在表象而言,证是内在的,中医对证的表述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尽管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证似乎很抽象,但近年对证的研究结果表明,证是有物质基础的.各种疾病都可以依其临床表现的不同通过辨证而得出不同的证型.各种证型的差异反映了同一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内在物质基础的差异或不同特点.缺血性中风的不同证型反映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在不同个体发病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内在的物质及其机能变化存在差异.通过对本病证型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上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具有高度统一性的一面.
作者:陈元樵;许康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笔者应用当归四逆汤灵活加减运用治疗下肢腿抽(转)筋,疗效满意.现将基本方药献上,供同道们在临床上参考.
作者:潘学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溃疡性直肠、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亦是临床难治之证,目前,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所用药物之多,价格之贵,治愈率又不很令人满意,往往使许多经济较困难的患者难以承受.笔者近年来,对部分溃疡性直、结肠炎病人采用连柏归液汤保留灌肠治疗4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和;张凤霞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比较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IHD)对顽固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顽固性心衰患者分成CRRT组和IHD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浓度的变化.结果CRRT组治疗3天总有效率为100%,IHD组治疗一周(3次)总有效率为为.8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在治疗后BUN和Scr的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治疗过程中,每次治疗前的BUN和Scr浓度与前一次治疗后的BUN和Scr浓度相比,IHD治疗组BUN和Scr浓度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CRRT治疗组增加不明显,差异元显著性(P>0.05).结论CRRT对顽固性心衰治疗有显著疗效,优于IHD疗法的疗效.
作者:杭宏东;于长青;谢华;王可平;林洪丽;李平;孙红艳 刊期: 200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