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朱伟雄;刘晓娴;严丽霞

关键词: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应用,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使用情况, 临床治疗, 防止滥用, 调查分析, 耐药性, 预防, 细菌, 病菌
摘要: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高,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滥用抗菌药物,是预防超级病菌流行重要的手段.现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8月份我院3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朗鼻腔喷雾器与氯雷他定合用治疗婴幼儿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鼻朗鼻腔喷雾器对婴幼儿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例婴幼儿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加用鼻朗鼻腔喷雾器喷鼻,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7d,而对照组为13d,治疗组治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66%)(x2=27.69,P<0.01).结论:鼻朗鼻腔喷雾器能加快婴幼儿鼻炎的痊愈.

    作者:黄敏;李赟;赵斯君;陶礼华;罗欣友;敬云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对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的价值

    目的:探讨癫痫手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指导切除致痫灶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期间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经严格术前评估后,开颅手术治疗.术中在EcoG引导下精确定位致痫灶,确定手术范围,手术切除病灶及其周围的致痫灶.结果:术后随访后随访12~ 449个月.根据Engel疗效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Ⅰ级22例,Ⅱ级8例,Ⅲ级4例,Ⅳ级2例,有效率94.4%,显效率83.3%.结论:术中应用EcoG监测能大大提高致痫灶空间定位的准确性,有效地指导癫痫手术.EcoG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致痫灶中的诊断价值不尽相同,皮质发育不良的术中EcoG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周铨;王国福;侯小兵;钟旭光;高明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于第1、3、7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第1天的SAS评分分别为56.1±1.37,55.7±1.21,明显高于中国正常成人模值33.80±5.90,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天和第7天时干预组SAS评分降为43.2±1.28、34.8±1.04,与对照组的48.6±1.06、42.7±1.5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天时两组患者SCL-90各项因子与中国常人模值比较,除敌对和偏执两项外所有因子均超出常模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天和第7天,干预组SCL-90评分与的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除敌对与偏执两项外,P< 0.01,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冯冰霞;陈丽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成人手足口病5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临床诊断标准以发热,手、足、口及臀部出现斑丘疹为主要表现,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1],成人也可感染,但报道甚少,现将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间收治的5例发生于成人的HFMD作一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朝晖;徐耀;秦承志;王成宝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利多卡因尿道表麻对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尿道冲洗表麻对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胸腔镜手术成年患者100例,全麻诱导后留置尿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后试验组以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行尿道冲洗表麻,对照组以等量灭菌注射用水行尿道冲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及术后躁动、疼痛、身体舒适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在麻醉苏醒期的心率、血压情况及术后躁动、疼痛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尿道冲洗表麻可有效减少全麻诱导后留置尿管引起的术后躁动,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作者:董一女;丁红;林海洁;叶靖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单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

    目的:评价单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应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68例,术中于第3、4肋骨表面以电凝钩烧灼切断交感神经,术后随访,并将单孔法与二孔法两种术式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68例均于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5例因术中发现合并肺大疱加做肺大疱切除术(三孔);单孔法41例,二孔法22例.术后随访1~ 26个月,平均12.3个月.全体患者手部多汗均消失,有效率100%.单孔法和二孔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有效率等方面均无差异.结论:单孔法胸腔镜上胸段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可以获得与二孔法同样满意的疗效,同时进一步减轻了手术创伤,值得推广.

    作者:贲晓松;陈刚;王立;肖朴;唐继鸣;谢亮;周海榆;周子浩;叶雄;张冬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捆绑式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 duodenect my,PD)手术操作复杂,难度较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和减少术后胰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学者对残留胰腺与消化道的吻合方法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与改进,彭淑牖教授发明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已被国内外多家医院采用,其近来倡导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inding pancreaticogastrostomy,BPG)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采用捆绑式胰胃吻合术重建消化道,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小生;沈展涛;黄有星;郑志鹏;仇成江;彭建新;叶青;何军明;谭志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不同深静脉置管途径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

    目的:探讨不同深静脉置管途径在急诊抢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急诊需行深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别进行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比较3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与股静脉、颈内静脉置管比较在穿刺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深静脉穿刺术安全可靠,在急诊抢救患者中有重要价值,尤以经锁骨下穿刺者并发症相对较少,是深静脉置管方式中的首选.

    作者:伍江华;易立勋;范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三阴性、非三阴性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法对三阴性乳腺癌、非三阴性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进行VEGF-C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C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C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30%(9/30);VEGF-C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更高表达,阳性表达率80%(20/25);VEGF-C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0/10),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阴性乳腺癌中VEGF-C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分期无关(P>0.05).非三阴性乳腺癌中VEGF-C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分期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状态有关(P<0.05).结论:VEGF-C的表达可能在促进非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起作用.

    作者:洪勇;范平;邱超学;张琴琴;王丽;唐澄海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扁桃体淋巴瘤的CT征象分析

    扁桃体淋巴瘤是仅次于扁桃体癌的恶性肿瘤,属结外型淋巴瘤,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多见.中老年发病为主,临床表现多为进行性咽痛、吞咽痛、咽部异物感、无痛性颈部包块等.临床上往往因认识不足而被诊为 炎症或扁桃体癌等而延误治疗[1].影像学检查尚缺乏有效的评价,主要依据肿块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做出终诊断.本研究旨在对其CT征象的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率及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包如意;李梦颖;李智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据统计,中国的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三大类.药物治疗通常用于早期的冠心病患者,它的治疗周期较长,见效较慢,副作用较大,但它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对于后两种治疗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比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应用更普遍.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CABG比PCI更具有优势[2].然而,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和效率高的优势,因而成为治疗心血管狭窄引起的冠心病的一种主要方法.对于介入治疗,再狭窄是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支架的发展经历了4个重要的阶段,本文从支架的发展过程角度进行综述.

    作者:朱雨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强脉冲光治疗后使用胶原贴敷料两周;对照组39例,强脉冲光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的强脉冲光治疗.结果:治疗组痤疮皮损改善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P<0.05);治疗后皮肤干燥、潮红、瘙痒敏感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优于单纯强脉冲光治疗.

    作者:马琼;孙素姣;王燕;段静娴;陈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胰腺癌中EGFR、KRAS、BRAF基因突变状况分析及意义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EGFR、KRAS、BRAF基因突变状况,为胰腺癌EGFR靶向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胰腺癌及胰腺良性病变石蜡组织切片中基因组DNA,PCR扩增EGFR 18、19、21外显子片段,KRAS2、3外显子片段,BRAF15外显子片段,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其突变状况.结果:32例胰腺癌患者中有24例患者存在KRAS基因突变,10例良性病变组织均未发现突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57,P=1.35× 10-4),其中22例12密码子突变(G12D14例,G12V8例);2例61密码子突变(Q61L).所有检测样本中未见BRAF突变.共3例EGFR突变,其中包括1例19外显子突变(de1746-750),2例21外显子突变(L858R),10例良性病变组织未见突变.结论:在胰腺癌中KRAS基因突变可能为EGFR通路失调的主要原因,其次是EGFR突变,BRAF突变未见.

    作者:秦玉璇;李东风;李良芳;谢至;梅平;刘艳辉;李子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对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及其部分家系成员进行SCN5A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提取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及家系成员外周血中DNA样本,设计34对引物进行多聚核苷酸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基因28对外显子,之后对其产物进行直接测序.若有碱基变异,则与无血缘关系的103例正常样本针对该位点进行对照,并分析其氨基酸改变情况.结果:在其中1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SCN5A基因的第20号外显子上发现1个杂合变异,其导致通道蛋白氨基酸编码的1 192位密码子的第2个碱基发生A →G的改变,使得相应编码的精氨酸(R)被谷氨酰胺(Q)所取代,而这一变异位点在103个正常人中仅发现1例,其频率为0.009 7.结论:在中国人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SCN5A基因上发现1个已经在国外患者中报道的错义突变(R1192Q).

    作者:刘福强;李岩;谢勇;赵冬华;萧钟波;赖文岩;许顶立;彭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恢复期治疗对鼻腔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恢复期治疗对鼻腔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80例患者,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受试者术后口服小剂量克拉霉素3个月;抗过敏药1个月;雷诺考特喷鼻剂每日2次,持续4个月,配合辨证中药调理.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规范鼻腔冲洗及雷诺考特喷鼻.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水肿及结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鼻腔冲洗及雷诺考特喷鼻,有助于早期黏膜向良性转归,提早进入黏膜上皮化,促进鼻腔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涂路;阮玉珊;梁艳;冯娟;夏纪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无症状肝功酶学指标异常的系统观察及在健康状况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亚健康体检人群肝功酶学指标的变化与轻度器质性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无明显各类疾病症状的健康体检者345名,体检项目包括:腹部超声检查,X光片及CT的检查,肝功酶学指标(ALT、AST、GGT).将健康体检者按三种酶异常情况分为4组:任意一种酶浓度异常组、任意两种酶浓度异常组、三种酶浓度均异常组、三种酶浓度均在参考值范围内组.结果:上述4组的超声、X片、CT异常的平均项目数分别为1.10; 1.73;1.73;1.86,可见随着酶异常项目的增多,体检超声、X片、CT异常项目数也增多.结论:酶异常与体检异常项目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无主观自觉症状的健康体检人群的肝功酶学指标异常可能与影像学检出之前的脏器轻度损伤有关联.

    作者:任飒爽;刘颖;马悦;刘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妊娠前、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1173例骨密度检测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前、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骨密度,并分析结果.方法:对广州市荔湾区1 173例妊娠前、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进行骨密度分析,并参照1994年WHO制定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标准进行骨质疏松评判.结果:妊娠组与哺乳期组骨密度与妊娠前组比较均有所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妊娠组与哺乳期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也明显提高,后者发生几率更大.结论:妇女在妊娠期及哺乳期骨密度降低明显,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加.

    作者:欧阳穗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主客观差异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主客观睡眠质量之间的差异以及此差异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共收录30例以失眠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总分≥17分.对照组共14例,均排除严重躯体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主观睡眠质量.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评定客观睡眠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的主客观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抑郁症组的主客观睡眠质量差异与PSQI及HAMD-17分数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缺乏主观睡眠满足感,存在夸大主观失眠严重程度的倾向,其主客观睡眠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且此差异与HAMD-17睡眠障碍因子分存在相关性,提示抑郁症状在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差异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丝丝;潘集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不同植骨材料联合钉棒系统在胸腰椎结核植骨融合术的应用和比较

    目的:比较3种不同植骨材料联合钉棒系统在胸腰椎结核植骨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胸腰椎结核1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自体骨组(A组、40例),同种异体骨组(B组、40例),BMP重组骨组(C组、44例),比较术前、术后8、16、24个月的Cobb角变化,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Nakai评分情况.结果:A、C组Cobb角减少、融合率、临床疗效Nakai评分均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C两组间3个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MP重组骨或自体骨植骨融合基本等效,较同种异体骨融合快、成功率高,BMP重组骨移植对胸腰椎结核治疗效果肯定,无骨移植取材创伤,应优先考虑使用.

    作者:山富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NC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预适应组(IP组),右美托咪啶预处理组(DP组).所有大鼠均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设定心脏稳定15 min为基础值T0、缺血前即刻为T1、缺血30 min为T2、再灌注15、45、90、120 min分别为T3、T4、T5及T6.观察各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冠脉流出量(CF)、心率(HR)及左心室功能(LVDP和±dp/dtmax).结果:与NC组相比,在T2、T3、T4、T5、T6时间点,其余各组CF和左心室功能均降低(P<0.05);与IR组相比,在T2、T3、T4、T5、T6时间点,IP组和DP组左心室功能均升高(P<0.05);与IR组和IP组相比,在T2时间点,DP组CF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可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下左心室功能,对离体心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否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有关的确切机制不是很清楚,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鉴;屠伟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