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乔立;王洪涛;崔颖秋;邓利琴
患儿男,4岁,体重20 kg,主因间断发热7d,烦躁、哭闹半天入院.查体:T 38C,P 250次/min,R 52次/min,BP86/50 mmHg精神萎靡,颜面口唇欠红润,咽充血,无吸气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细湿啰音,心率250次/min,奔马律,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于右锁骨中线肋下1.5 cm、剑下2 cm可及,质中,边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250次/min.辅助检查:血象21.02×109/L、中性粒细胞75.7%,心肌酶:GOT 162 vmol/L、CK-MB 200 U/L、LDH 910 U/L、HBDH 827 U/L,肌钙蛋白0.52 μg/L,电解质正常,血沉45mm/H,胸片:双肺纹理增粗紊乱,入院诊断:(1)心肌炎;(2)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白雪燕;刘秀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肺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在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SA-ELISA法,动态检测18例肺移植受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1周、术后每月、急性排斥和感染时血清sIL-2R的浓度,将术后所测的各组结果分别与术前比较.结果:sIL-2R在肺移植术24 h后血清水平均急剧升高,达(226.0±42.5)ng/L,1周后下降至(89.9±25.0)ng/L,与术前比仍偏高(P<0.01),sIL-2R在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时有高水平表达,与术前及感染时比较显著升高(P< 0.01).结论:肺移植受者血清sIL-2R的表达可以反映肺移植术后的免疫状态,有助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晓峰;陈国千;吴国荣;肖华龙;胡志刚;叶书高;朱艳红;陈静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是造成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切除是CRLM患者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但CRC患者在发现肝转移病灶时,仅大约20%的患者肝转移灶可以手术切除,而其他的患者往往由于没有可能进行根治性切除或手术切除后残存的肝脏体积<30%,而失去了切除肝转移灶的机会[1].
作者:魏燕;徐周敏;陈坚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2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根据是否为结核性胸膜炎,分为结核性胸膜炎组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使用SPP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的面积及佳诊断临界值,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结果:胸腔积液ADA受试者工作曲线下的面积为0.941,95%可信区间的下线值为0.889,上线值为0.993;胸腔积液ADA的佳诊断临界值为26.55 U/L,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90.5%、阳性似然比为9.94、阴性似然比为0.06;其中14例胸腔积液ADA> 24 U/L、胸腔积液ADA/血ADA >1者均为结核性胸膜炎.结论:胸腔积液ADA用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很高的价值,佳诊断临界值为26.55 U/L;此外,当胸腔积液ADA> 24 U/L、胸腔积液ADA/血ADA>1时,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
作者:李光明;陆小娜;方育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评估以粉尘螨滴剂变应原疫苗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进行舌下免疫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24例尘螨过敏为主的AR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SLIT 2.5年.观察指标为鼻部症状评分、体征评分、药物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2年症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治疗前鼻炎症状、鼻部体征、VAS评分分别为7.41±2.09、1.78±0.69、7.52±1.97,治疗后2年三指标分别为4.19±1.88、1.52±0.45、5.23±1.78、2.18±0.51,治疗前、治疗后2年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5、2.77、7.42,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鼻炎症状、鼻部体征、VAS评分分别为7.18±2.37、1.86±0 49、7.23±2.25,治疗后2年三指标分别为6.97±2.61、1.79±0.61、7.12±2.57、0.78±0.60,治疗前、治疗后2年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7、0.55、0.20,均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2年鼻炎症状、鼻部体征、VAS评分、药物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5、2.69、4.62、20.7,均P<0.05).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粉尘螨滴剂SLIT治疗AR有良好的远期疗效,此法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宏伟;兰金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定量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BCL2L10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AML的临床关系.方法:应用焦磷酸测序法,对62例原发AML患者的骨髓进行BCL2L10基因启动区甲基化水平的定量检测,并以10例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标本及10例健康人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62例AML中32例标本BCL2L10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为51.6%,而20例对照组中1例标本BCL2L10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为5.0%;BCL2L10基因在AML患者中的高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BCL2L10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AML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临床分型间均未出现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BCL2L10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在AML中普遍存在,其可能是引起AML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杜传清;毛平;王艳茹;羊乃康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入院治疗的2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给药莫沙比利,观察组采用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71.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可达80.6%,高于对照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好于单一莫沙比利治疗,并且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更彻底,降低了复发的可能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晓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第三代重硅油Oxane HD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玻璃体填充物,用于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我院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运用Oxane HD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病例23例,并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病例23例(24眼),诊断主要依据患者主诉和病史,以及眼底检查发现广泛或局限性视网膜下膜增殖和视网膜活动度差.
作者:吴敏;肖丽波;薛黎萍;李云琴;任玉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同步放化疗在治疗宫颈癌中取得了较高疗效,但对于老年宫颈癌患者来说,由于其年龄、体质及耐受性等方面的原因,限制了临床上有效全身化疗用药在老年宫颈癌患者中在的顺利应用.本研究采用了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局部治疗联合放疗方案治疗老年宫颈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亚君;徐炎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置入术联合体部伽玛刀放疗序贯治疗恶性气管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恶性肿瘤致气管狭窄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44 ~ 77岁,中性年龄63.5岁.治疗组6例先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解除气管狭窄,3 ~7d后再进行体部伽玛刀放射治疗,总剂量45 ~ 70 Gy,分10~ 14次完成,1次/d;对照组7例仅接受气管支架置入治疗.治疗结束3个月后评估近期疗效.结果:共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13枚,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患者呼吸困难即刻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提升到自然呼吸时90%~ 95%.治疗组6例病灶部分缓解5例,无变化1例,总有效率83.3%.发生放射性食管损伤1例.常规随访6个月,治疗组支架狭窄率和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气管支架置入术能有效解决气管狭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联合体部伽玛刀放射治疗能够进一步控制肿瘤病灶发展,具有较高的近期疗效.
作者:魏宁;徐浩;祖茂衡;顾玉明;张庆桥;冯守信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beta2-glycoproteinI antibody,抗β2-GPI抗体)和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 antibody,LAC)联合检测对复发性流产(ree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85例RSA患者为实验组,50例正常经产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CL、抗β2-GP1抗体和LAC水平.结果:RSA组ACL阳性率为27.06%(23/85),而对照组为8%(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β2-GPI抗体阳性率为21.18%(18/85),而对照组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LAC阳性率为21.18%(18/85),而对照组为6%(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确诊的40例抗磷脂抗体综合症患者中,ACL或抗β2-GPI抗体阳性率为95.00%(38/40),和ACL或LAC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抗β2-GPI抗体或LAC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ACL、抗β2-GPI抗体和LAC均与RSA有关.(2)ACL和抗β2-GPI抗体联合检测可以提高RSA患者抗磷脂抗体综合症检出率,对于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建琼;沈晓露;朱雪琼;郑加永;徐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方法:18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教育与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产前心理护理、知识灌输与行为认知干预,产时拉梅兹呼吸运动技巧、导乐陪伴分娩及按摩方法.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7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P=0.015).研究组自然分娩孕妇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较低且产妇产后自主排尿成功率较高(P<0.05).结论: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利于产程进展及促进产后恢复.
作者:王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吗啡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药物作用48 h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Bcl-2表达情况:未处理组强.单独应用吗啡时,250 μmol/L及1 250 μmol/L引起Bcl-2表达减弱.单独应用500 μmol/L 5-Fu时Bcl-2表达减弱.与5-Fu联合应用,随其中吗啡浓度的增加,Bcl-2表达逐渐减弱,且均具有协同作用.Bax表达情况:未处理组弱.单独应用吗啡时,250μmol/L及1 250 μmol/L引起Bax表达增强.单独应用500 μmol/L 5-Fu时Bax表达增强.与5-Fu联合应用,随着吗啡浓度的增加,Bax表达逐渐增强,且均具有协同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吗啡、5-Fu及联合应用于MCF-7乳腺癌细胞48 h能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且与其中吗啡的浓度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志学;孙立新;李汝泓;雷燕;闫彩云;郝振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为了解本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和评价医院新管理措施的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7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特点,以及医院新管理措施实行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在这2年期间本院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60株,MRSA为72株,70.8%(51/72)分布于医院感染重点科室,58.3%(42/72)来源于伤口标本,30.6%(22/72)来源于呼吸道标本.按年份分组比较分析,本院执行医院新管理措施后MRSA检出率由32.1%(44/137)降到22.8%(28/123);MRSA对克林霉素、克拉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性稍有增强,对庆大霉素物、利福平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降低,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新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MRSA的感染率.可以推测,更加系统、全面的医院管理改革将是控制医院感染和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主要途径.
作者:黄健云;李璐琳;孙红;林俊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治疗24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男11例,女13例;年龄63 ~ 82岁,平均年龄75岁.闭合骨折23例,开放骨折1例.根据AO分型:CI型9例,C2型10例,C3型5例.摄腕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检查及腕关节三维重建CT检查,均确定符合本资料标准.术前测量:桡骨短缩1~6mm,平均4.7 mm;掌倾角-23 ~5°,平均-8.7°;尺偏角-12~19°,平均11.3°.其中22例新鲜骨折,2例手法复位失败后转为手术治疗.
作者:孙强;董新利;郑加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重型颅脑外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日至2011年4月20日入院的87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分别采用CRRT治疗或药物降温方法在降温效果、改善GCS评分及预后的比较结果.结果:CRRT组平均体温达标时间为(110.3±27.3) min,对照组为(165.7±58.8)min,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CRRT组及对照组在24 h内体温复燃率分别为71.0%、78.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RRT组与对照组两组的28 d死亡率分别为38.7%、51.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GCS评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RRT在中枢性高热患者中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但利用CRRT技术来降低过高体温以达到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的临床效果欠佳.
作者:戚振红;陈家鑫;杨延斌;马明远;潘永;徐杰;张云海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无痛性甲状腺炎误诊为Graves病的原因.方法:收集47例我院2008-2010年非内分泌专科门诊首诊为Graves病的患者病例资料及回访记录,从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47例无痛性甲状腺炎均诊断为Graves病,并经1~3个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9例(19.15%)成为永久性甲减,用L-T4替代治疗.结论:非内分泌专科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及辅助检查不全,从而造成该病的误诊误治.
作者:毛绍蓉;唐小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客观指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方法:124例Ⅱ~Ⅲ级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吸入18μg噻托溴铵,1次/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存质量得分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动脉血氧分压(PaO2),C-反应蛋白水平(CRP)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及FEV1%pre,PaO2,CRP均显著性改善(P<0.05);且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与FEV1%pre,PaO2有显著相关性.结论:AECOPD患者吸入噻托溴铵后改善了生存质量、FEV1%pre、PaO2、CRP(P< 0.05);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与客观指标FEV1%pre和PaO2成正相关.
作者:周甲东;赵芝焕;万崇华;杨铮;许传志;张晓馨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对胎龄低于32周的不成熟早产儿的死亡情况、并发症、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为该类早产儿临床决策的正确制定和临床结局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3年间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288例胎龄<32周不成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早产儿的病死率为15.63%.早产的主要原因为:胎膜早破、多胎妊娠、母亲不良生育史、胎盘因素、母亲孕期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33%、25.00%、14.58%、10.42%、9.38%.不良生育史是早产的高危因素.并发症前五位为: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肺炎、呼吸暂停、动脉导管未闭(PDA)、颅内出血.结论:胎龄<32周早产儿新生儿期常见的并发症是NRDS.积极消除各种早产高危因素,对不成熟早产儿制定正确的综合诊疗方案,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窒息、感染、NRDS、严重的呼吸暂停是影响胎龄< 32周早产儿结局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等社会因素也是影响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因素之一.
作者:贾德勤;高平明;王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初次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对患者进行治疗全程跟踪随访的方法,在155例新诊断癫痫患者给予合理单药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随访末期复发、治疗失败以及“6个月无发作”、“1年无发作”患者的比例,并运用Cox单因素回归,分析两组治疗稳定期初次发作时间和治疗失败时间,以评估护理干预在新诊断癫痫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作用.结果:护理干预较对照组能够降低患者治疗后的复发以及提高“1年无发作”率(均P≤0.05),并推迟治疗稳定期初次发作时间和治疗失败时间(HR=0.543,95%CI:0.353 ~ 0.837;HR=0.483,95% CI:0.245 ~ 0.952).结论:护理干预能使新诊断癫痫患者提高初次药物治疗的效果,更好地早期控制癫痫发作,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吕晓霞;沈惠芬;沈慧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