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哲;孙抒;李基俊;杨万山
目的探讨胆囊癌及胆囊腺瘤中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以及与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36例胆囊癌和23例胆囊腺瘤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胆囊癌中有19例p53蛋白阳性,阳性率为52.78%.胆囊腺瘤中有5例阳性,阳性率为21.74%.结论 p53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与胆囊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53基因突变及表达发生在胆囊癌的早期阶段并在胆囊腺瘤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梁喜林;尹继云;赵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乙肝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针对乙肝感染病人的病理状态--免疫耐受状态,采用先打破免疫耐受状态后,诱导产生抗病毒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组具体联合方法为大剂量乙肝疫苗(30μg)每月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联合口服潘生丁75mg/d及大黄等中草药泡茶服,连用6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用药或采用一般护肝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DNA,HBeAg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近期有效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三联疗法有抗乙肝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对乙肝感染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价格便宜,方便易行,是一种特别适应农村乙肝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傅小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无痛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与Holter的相关性.方法应用Holter监测126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生阵次、每次缺血发作时间和ST段大压低,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无痛性心肌缺血(SMI)86例,占68%;伴典型心绞痛12例,占9.5%;心肌缺血发作时,快频率依赖者84例,占67%.昼夜发作规律为6:00~12:00发生高,检出694阵次占57.92%.结论 Holter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就其种类、时间、数量与日常活动的关系,变化规律以及药物的疗效进行详细的观察,是监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胡自安;王西平;韦建瑞;黄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乙结肠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分析13例腹腔镜辅助下直乙结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乙状结肠腺瘤切除历时130~155min.直乙结肠癌切除历时200~315min,平均255min.术中出血65~310ml,平均160ml.术后住院时间11~18天,术后全部病例随访,无吻合口狭窄,11例癌症患者至今无肿瘤复发.结论直乙结肠良性肿瘤是本术式的适应证,Duke's A期与B期的病人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切除术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伍冀湘;梁杰雄;邵天松;邱立新;张树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老年病人护理不同于年轻病人,老年病人的康复需要更多的良好护理.老年病人护理的重点应放在让老年人尽快的康复,早日起床,尽量保持或改善机体的功能,让老年人能生活自理和保持身心健康.对于某些不可恢复的晚期病人,护理工作则可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痛苦.以上为老年病人护理工作总的指导原则.现对一些实际工作中护理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路彩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999年6月~2003年4月我们共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用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浩;郭海霞;齐红梅;张俊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护理心理学从80年代以来,在临床上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文献报道,因护士的情绪引发差错的发生率占60%~70%.下面从心理角度讨论关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常见的负性心理及对策.
作者:窦士香;李佑西;王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高血压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大量临床实践证实,降低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1].做好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及用药指导,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对护士来讲是一项重要工作.现将我们近几年来对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及用药指导介绍如下.
作者:黄卫;高玉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普外腹部手术,术后肠粘连肠梗阻问题一直是西医治疗非常棘手问题,每次开腹都增加一次粘连机会,笔者1991年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腹部术后肠粘连、肠梗阻6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多为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气血逆乱,经络闭阻而致.急性期病情重,变化快,重者危及生命,往往留下后遗症.此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治疗是否恰当,而且护理质量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健康,若护理不当,会给患者造成终身的痛苦.
作者:赵爱武;张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病人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量大,病人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安全.本文分析了急诊输液室存在护理安全隐患,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确保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沈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在SARS流行的早期,山东省以及青岛地区与当地驻军较早地采取了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及时调整了卫生资源,加强了对防治SARS疾病的宣传力度.在SARS疫情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导,以追踪密切接触者为线索,以控制医院内感染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成效显著.
作者:冯国基;郑长青;朱秀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肠术后1号对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胃肠术后1号治疗组.治疗组术后即刻灌胃给胃肠术后1号,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小肠病理变化及存活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动物血浆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48、72和120h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术后1号具有明显的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能提高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动物的存活率.
作者:谷俊朝;王宇;薛建国;王康里;张忠涛;李建设;周延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10年来我国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但病毒性肝炎仍高居不下.为了了解本院住院患者肝炎肝硬化并医院感染患病率的变化,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死亡率,我们对2001年5月~2002年12月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墨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6个月~6岁患儿,尤以3岁以内儿童多见.其发病率为3%~4%,且复发率为30%~40%,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可能与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有关.可能是因为高热时脑细胞代谢出现暂时紊乱,神经细胞突然放电引起.小儿高热惊厥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占儿童惊厥的30%左右.
作者:解晓蓉;王云;袁永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28岁,自述2003年3月开始无明显诱因突然持续出现右腹痛,活动时疼痛加剧.查体:腹部膨隆,触及肿物感,界限不清,上腹部触之疼痛,无肌紧张.化验:血常规(-),胸腹透(-).
作者:潘丽;邓云玖;贾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蛴螬提取物体外对人MGC-803胃癌细胞株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实验检测蛴螬提取物对MGC-803胃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及药物敏感性.结果血清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灌服蛴螬的含药血清组对MGC-803胃癌细胞株生长抑制率达28.9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蛴螬提取物在体外对人MGC-803胃癌细胞株有显著抗增殖作用.
作者:金哲;孙抒;李基俊;杨万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压氧医学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且以它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显著的综合疗效而倍受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但是,由于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了运用这一治疗手段所带来的综合疗效,却往往忽视了医学心理学知识与心理护理技巧的运用和实施所带来的同步效应.
作者:郝云英;李杰;王希艳;王丽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电视胸腔镜术简称VATS,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深受胸外科医生和患者的欢迎,被认为是自体外循环问世以来胸心外科领域的又一次技术革命,是微创学科的又一新成员.电视胸腔镜对肺大疱的治疗效果甚为满意,基本上能完成剖胸手术的各项操作.
作者:吴云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2年,我院用放腹水加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肝硬化活动型患者的顽固性腹水,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从临床研究探讨其机制.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春英;董敏玲;宋进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