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合并右侧冠状动脉瘘1例

唐敏;夏勇

关键词:主动脉瓣, 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左室内径, 最大压差, 重度狭窄, 心力衰竭, 心悸, 室壁运动, 患者, 肺呼吸音, 彩超检查, 血生化, 心前区, 吸烟史, 糖尿病, 湿啰音, 高血压, 左房, 直径
摘要:患者男,39岁,因心悸憋喘1周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1周前出现心悸憋喘,进行性加重,夜间不能平卧.门诊予心脏彩超检查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伴重度狭窄,瓣环直径约2.4 cm,大血流3.65 m/s,平均2.64 m/s,大压差53 mmHg,平均32 mmHg.左室室壁运动减弱,左房左室内径增大,EF:41%.心电图示:ⅡⅢaVR aVL aVF R波粗顿,ⅡⅢaVF、V4 ~ V6导联T波倒置.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史20余年,6 ~ 12支/d.入院体检:BP 80/6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及异常搏动,心界稍大,HR 75次/min,律齐,胸骨右缘2、3肋间可闻及Ⅳ/6级吹风样杂音,性质粗糙.入院查血生化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伴狭窄(重度)、心力衰竭(NYHAⅢ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之间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尿路感染特点,为进一步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确诊为尿路感染的230例住院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两组的症状、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糖尿病组的尿路感染无临床症状的占21.1%,高于非糖尿病组(2.6%),两组尿路感染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但糖尿病组大肠埃希菌的比例较高,药敏以对舒普深敏感.结论: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性菌尿发生率较高,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及真菌的几率高,总的治愈率较低,住院时间长.因此要重视糖尿病患者中段尿的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或抗真菌药.

    作者:廖慧华;蔡德鸿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外周血NF-kB和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 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和血清hs-CRP、TNF-α、IL-6、IL-1β等炎症指标,以及UAER的影响.方法:设对照组(NC组,n = 30),66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常规治疗组(DN1组,n = 31)及糖尿病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组(DN2组,n = 35).观察3组炎症指标,比较DN1组、DN2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UAER的变化.结果:糖尿病患者外周血NF-κB P65(Ser53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95 ± 0.18 vs 0.47 ± 0.15,P < 0.01),血清hs-CRP、TNF-*9琢、IL-6、IL -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12周后,DN2组炎症指标、UAER明显降低(P < 0.01),NF-κB水平由0.95 ± 0.17降至0.81 ± 0.14(P < 0.01).DN1组无显著下降(P >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水平,减少尿白蛋白,延缓肾损害的发展进程.

    作者:李建英;路文盛;刘斐;郭进;陈健;叶伟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阴道镜活检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这两年间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住院手术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术的病理结果符合率60.00%(63/105),不符合率40.00%(42/105),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16.20%(17 /105),病理诊断级别下降占23.80%(25/105).结论:阴道镜活检是诊断CIN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宫颈锥切术可以弥补阴道镜活检的不足,降低漏诊率,同时有治疗的作用.

    作者:范雪梅;张秋实;黄子健;叶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生态营养在重型颅脑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生态营养鼻饲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2例重型颅脑创伤(GCS评分4 ~ 8分)患者作前瞻性研究.生态营养组于早期(伤后12 h)开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 + 30 mL温水胃管注入,每日3次,同时给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胃管滴注;普通膳食组仅给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胃管滴注.结果:生态营养组支持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普通膳食组(P﹤0.05);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上消化道出血、胃内容物返流、症状性腹胀、腹泻和拒食等)明显少于普通膳食组(P﹤0.05或P﹤0.01),神志恢复快,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早期给予生态营养可有效降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秦德广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表面麻醉下激光间接检眼镜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下激光间接检眼镜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的效果,探讨表面麻醉下激光间接检眼镜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阈值前1期及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共50例(100只眼),在实施心电监护后的表面麻醉下,行激光间接检眼镜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随访时间3 ~ 12个月.结果:本组病例中,所有激光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对视网膜正常组织的误光凝.所有患儿术中均未出现呼吸暂停.患儿术后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表面麻醉下激光间接检眼镜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是一种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项道满;陈锋;郭峥;周瑾;陆晓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成人法洛四联症的围术期管理

    目的:探讨成人法洛四联症的围术期管理经验.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手术矫治大于14岁的成人法洛四联症39例,均采用胸部正中切口、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均行右室流出道切口,32例加作右心房切口,用涤纶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右室流出道切口用自体心包片外加涤纶补片扩大,30例合并肺动脉狭窄或者肺动脉瓣环小者作跨瓣环补片.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用血液滤过治疗后肾功能恢复.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第3天恢复窦性心律.术后因胸内出血而需再次开胸止血1例.随访1 ~ 12个月,无晚期死亡,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至Ⅰ或Ⅱ级.结论:手术矫治成人法洛四联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结果,彻底的畸形纠正和合理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克学;王平凡;杨再珍;张力;谌启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FRP1、Wn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和Wnt-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4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SFRP1和Wnt-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FRP1的阳性表达率为25.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黏膜中的92.5%(χ2 = 43.81),Wnt-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7.5%(χ2 = 29.9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SFR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Wnt-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结论:SFRP1和Wnt-1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它们有望成为辅助参考指标应用于临床,并可能为食管鳞癌的生物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作者:马传香;王美红;张式暖;刘慧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6和hs-CRP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用氯沙坦,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结果:经氯沙坦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165.2 ± 14.8 vs 130.5 ± 12.6)mmHg和舒张压(98.5 ± 8.6 vs 84.2 ± 5.8)mmHg均显著下降(P < 0.05),血清TNF-α(12.42 ± 2.51 vs 6.54 ± 2.23)mg/L、IL-6(25.46 ± 5.24 vs 13.26 ± 5.12)mg/L和hs-CRP(7.34 ± 0.85 vs 4.36 ± 0.72)mg/L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1).结论:氯沙坦降压治疗同时可以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6和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达到保护和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的目的.

    作者:魏文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43例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40例保守治疗成功,其中纯中医治疗成功30例.结论:黄体破裂采用益气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可以取得较高的保守治疗成功率.

    作者:余冬青;黄健玲;黎小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In-Fusion技术构建Ⅰ型钠通道与红色荧光蛋白共表达载体及其突变载体

    目的:构建Ⅰ型钠通道(NaV1.1)与红色荧光蛋白(DsRed)共表达载体及其突变载体.方法:利用In-Fusion技术将SCN1A基因亚克隆到DsRed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MV-IRES-DsRed).限制性内切酶对载体进行酶切并回收线性载体片段,PCR扩增SCN1A基因(与线性载体对应两端有15个相同碱基),In-Fusion技术进行融合即得到pCMV-SCN1A-IRES-DsRed.将其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NaV1.1的表达.定点诱变试剂盒对其进行定点诱变.结果:成功构建NaV1.1与DsRed共表达载体,SCN1A基因所编码的第1 623位密码子由谷氨酸(Glu)突变为丙氨酸(Ala).结论:NaV1.1与DsRed共表达载体及其突变载体的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该突变位点导致NaV1.1功能的改变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超;汤斌;曾杨;于美娟;石奕武;廖卫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气管肿瘤26例

    气管肿瘤是指环状软骨以下,气管隆突以上的肿瘤.我科自1999年至2010年共收治气管肿瘤26例,均采用手术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 21例,女 5例,年龄16 ~ 74岁,平均46.5岁.其中16例因呼吸困难就诊,8例为痰中带血,2例因行纤维喉镜检查发现气管内肿瘤,呼吸困难严重者达四度.术前均行纤维喉镜检查或CT扫描,明确为气管内肿瘤,且位于环状软骨与气管隆突之间.

    作者:林拥军;宋任东;李爱君;张海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天津市和平区居民主客观健康状况相关回归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社区居民主观健康及客观健康的现状,分析影响居民主观健康认知的客观因素,进而探讨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健康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社区居民,使用<社区居民卫生调查表>调查居民的客观健康状况,同时使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调查居民的主观健康状况,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居民的生活行为方式、基本健康知识水平及患病情况与自测健康水平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 = 0.200、r = 0.182、r = 0.159;合理饮食和自我保健意识与自测健康水平呈负相关,r = -0.011、r = -0.016,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生活行为方式、基本健康知识水平及患病情况3个因素均进入自测健康的回归方程.结论:居民普遍认为拥有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掌握了一定的健康知识,并对自身已患疾病的了解有肋于保持一定的健康水平.但是居民认为饮食是否合理、是否有自我保健意识与自身健康无关,因此需要社区卫生工作者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普及定期的体检和重点慢性病的筛查工作,增加居民对自身的身高、体重、血压等基本健康状况的检查.

    作者:陈晶;毛富强;王连胜;詹启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慢病毒介导TIEG1基因乳腺癌靶向载体的构建及活性测定

    目的:构建慢病毒介导的TIEG1基因乳腺癌特异性靶向载体,并鉴定其活性.方法:将乳腺癌特异性survivin启动子片段和TIEG1基因先后克隆进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中,构建survivin启动子驱动的TIEG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酶切及测序鉴定.包装纯化慢病毒颗粒,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乳腺癌细胞SK-BR-3,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特异性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带有肿瘤特异性survivin启动子驱动的TIEG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细胞后,乳腺癌SK-BR-3细胞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表达,而人正常脐静脉内皮细胞基本无表达.半定量RT-PCR证实TIEG1基因在乳腺癌SK-BR-3细胞中过表达.结论:构建的survivin启动子驱动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具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将为实现以慢病毒为载体的TIEG1基因肿瘤靶向治疗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

    作者:蒋磊;林飞燕;王福乐;叶爱芳;吴建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HPLC 法测定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患者血清、尿液及置换液中莫西沙星浓度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患者血清、尿液及置换液中莫西沙星浓度.方法:PHVHF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肾衰合并感染患者8例,测定肾功、电解质.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S-BP色谱柱(5 μm,4.6 mm × 150 mm)测定莫西沙星浓度,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磷酸二氢钾、1.5 mmol/L四丁基硫酸氢胺) = 25:75(v/v),柱温 40℃,检测波长 290 nm,流速 1 mL/min.结果:血BUN 及SCr、血清K+ 水平显著下降(P < 0.05).血清莫西沙星在0.1 ~ 10.0 mg/L范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 4.49x-0.257,r = 0.999 86.准确度为98.7% ~ 101%,日内和日间RSD为1.12% ~ 5.7%.置换液在0.1 ~ 10.0 mg/L范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 3.877x-0.249,r = 0.998 5.准确度为85.7% ~ 95.7%,日内和日间RSD 为1.34% ~ 8.9%.尿液在0.1 ~ 10.0 mg/L范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 3.565x-0.270,r = 0.986 8.准确度为97.4% ~ 101.7%,日内和日间RSD为1.51% ~ 11.6%.结论:HPLC方法检测血滤患者血清、尿液及置换液中莫西沙星浓度,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满足临床研究血滤时莫西沙星药代动力学变化的要求.

    作者:李莉;史伟;陈铁锋;刘双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的超声特征分析

    肝小静脉闭塞症(HVOD)是由某些原因所致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等小静脉内膜炎及其纤维化,而导致管腔狭窄、广泛闭塞,甚至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的一种肝血管疾病[1].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肝脏静脉内皮细胞受药物、免疫、炎症等因素损害有关.临床出现肝脏肿大、疼痛、腹水等,半数以上患者可以康复,20%的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少数患者发展成肝硬化门脉高压.由于此病在临床极其少见,许多医生对此认识不够,常导致误诊、漏诊.本文收集了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HVOD患者5例,对治疗前后的11次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在HVO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菁菁;许敬华;李晓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改良式平导矫治恒牙期安氏Ⅱ1S错(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改良式平导矫治恒牙期安氏Ⅱ1S错(合)的疗效.方法:恒牙期安氏Ⅱ1S错(合)患者30例,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普通平导和改良平导技术矫治,观察其打开咬合时间、后牙稳定性、前牙唇倾情况并作X线头影测量分析,评价两种方法的矫治效果.结果:两组矫治后SNA、SNB、ANB和UI-SN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改良平导组矫治后SNA、SNB、ANB和UI-SN与普通平导组矫治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改良平导组打开咬合时间明显短于普通平导组.结论:改良式平导可加强上颌后牙支抗,显著改善了覆(合),提高了安氏Ⅱ1S错(合)正畸效果.

    作者:范红燕;王月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ICU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综合ICU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12月30日ICU临床分离的283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菌依次为革兰阴性(G-)菌、真菌、革兰阳性(G+)菌.其中G-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等.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金葡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89.7%.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100%,对其他药物耐药率较高;G- 菌中除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外,其他细菌均有不同程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73%.真菌感染超过G+球菌,对各种抗真菌药耐药率均较低.结论:ICU细菌耐药状况不容忽视,真菌感染较多,真菌耐药率尚不高,应根据细菌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耐药细菌的产生及蔓延和减少真菌感染.

    作者:张爽;赵英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HepG2.2.15细胞系中HBV复制相关抑制因素的变化

    目的:研究HBV对其自身复制相关抑制因素的影响,为今后探索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原蛋白转化酶(PCs)、肝细胞核因子(HNF)3*9茁和转化生长因子(TGF)*9茁1等HBV复制相关抑制因素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部分PCs的蛋白表达,通过比较模型细胞HepG2.2.15和其前体细胞HepG2的表达差别来判断HBV对其自身复制相关抑制因素的影响.结果:HepG2.2.15和HepG2细胞均相对高表达furin和PACE4,但HepG2细胞还高表达PC1/2.与HepG2细胞相比,HepG2.2.15细胞的PC1/3和PC7/8在mRNA水平显著被下调(均P < 0.05),且PC1/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也显著减少.HepG2.2.15细胞的HNF3β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分别增加到5.22倍和降低到0.35倍.结论:HBV的存在对其自身复制相关抑制因素可产生显著影响.下调部分PCs和TGF*9茁1表达可能有利于HBV自身复制,但上调HNF3*9茁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谢霞;陈燕;顾琳;雷瑞祥;彭晓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灯盏花素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目的:评价灯盏花素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日给予灯盏花素40 mg,α-硫辛酸600 mg,甲钴胺500 μg治疗15 d;对照组每日给予α-硫辛酸600 mg,甲钴胺500 μg治疗15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比较.结果:15 d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改善更明显 (P < 0.05).结论:临床使用灯盏花素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

    作者:姜海波;王小川;钱达元;尹厚民;冯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卵巢功能随访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的卵巢功能情况.方法:调查2002年9 月至2009 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56例行卵巢移位术的绝经前宫颈癌患者,通过围绝经期综合征量表结合血中女性激素值判断卵巢内分泌功能.结果:37例术后未接受放疗,86.5%保留正常卵巢内分泌功能.19例术后接受辅助放疗,仅31.6%保留正常卵巢功能,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中行卵巢移位术可保留卵巢的功能,但术后放疗仍直接影响卵巢功能,改进卵巢移位和放疗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秀云;陈美一;马利国;叶喜阳;刘雪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