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支气管哮喘变应原检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

茅松;刘光陵;夏正坤;高远赋;樊忠民;任献国;何旭

关键词:哮喘, 变应原, 年龄, 性别,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变应原检测结果和性别、年龄分期的关系.方法:将我科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256例患儿应用酶免疫分析法行特异性IgE(包括食物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测定.年龄分为婴幼儿期(0~3周岁前)、学龄前期(3~5周岁前)、学龄期(6~10周岁前)和青春期(10~20周岁前),分析变应原检测结果在年龄分期和性别分布上存在的不同.结果:男164例,女92例;男女比率1.79∶1.平均年龄(7.4±3.2)岁,婴幼儿期84例,学龄前期83例,学龄期52例,青春期37例.吸入性变应原105例;食物性变应原81例;混合性变应原43例,变应原阴性27例.结论:变应原检测结果在四个年龄分期的分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吸入性变应原学龄前期多,食物性变应原学龄期多,混合性变应原婴幼儿期多,变应原阴性青春期多.变应原检测结果在各组性别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入性变应原男女比例为5.3∶1,食物性变应原男女比例为2.4∶1,混合性变应原男女比例为5.3∶1,阴性男女比例为1.5∶1.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功能指标在MELD模型中的应用

    自Child-Turcune-Pugh小(CTP)分级应用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寻找新的能客观反映终末期肝病惠者严重程度的预后评价系统.2002年,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将MELD作为美国新的器官分配评分系统,取代CTP分级,用于评定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决定肝移植的先后顺序[1].其结合反应肾功能的血肌酐指标,被认为更全面反应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特点.血清钠和肌酐被认为是肝硬化死亡率风险增加的独立预测因子[2].

    作者:向姝;秦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离退休老干部脑卒中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离退休老干部脑卒中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老干部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即提出临床问题,查找文献资料,寻找实证,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并实施护理干预,并于患者住院第1、2、3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SDS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中、重度抑郁患者.结论:循证护理使护理实践更加科学,满足患者对现代护理的更高需求,明显改善了离退休老干部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有效提高老干部晚年生活质量.

    作者:唱荣艳;周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帕洛诺司琼预防高致吐性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帕洛诺司琼和格拉司琼分别联合地塞米松预防以大剂量顺铂为主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观察和评价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高致吐性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以大剂量顺铂为主化疗方案,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帕洛诺司琼0.25 mg,静脉推注;对照组:格拉司琼3 mg,静脉滴注;两组均联合地塞米松12 mg,静脉推注,均于化疗前30min给药.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预防急性呕吐的完全有效率分别为82.1%和78.6%,恶心的改善率分别为64.3%和60.7%,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预防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有效率分别为60.7%和39.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和格拉司琼分别联合地塞米松预防以大剂量顺铂为主方案化疗所致急性呕吐和恶心疗效相当,对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有效率前者优于后者,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良好,推荐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作为高致吐性化疗方案的常规药物.

    作者:巴楠;吴敏;王利娟;张红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室间隔缺损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经右心室穿刺封堵、导管介入封堵和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辅助心脏直视修补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3种手术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分析不同方式的特点.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分别采用经右心室穿刺封堵术、导管介入封堵术及CPB辅助心脏直视缺损修补术治疗VSD患者共87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对比不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血及输血总量等情况.结果:A组15例,15例均封堵成,未出现近期并发症;B组15例,13例封堵成功,并发室性早搏1例;C组57例,57例修补成功,并发死亡2例、肺炎2例、胸腔积液3例.C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血及输血总量明显多于A组和B组(P<0.05);后两者差异无显著(P>0.05).C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B组无需呼吸机辅助呼吸.C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VSD.经右心室穿刺封堵术操作简便,全身组织损伤小;导管介入封堵术美观性佳,无需呼吸机辅助呼吸;CPB辅助心脏直视缺损修补术费用低廉,适应证广(尤其VSD合并复杂畸形者).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作者:胡振奎;吴伟敏;王强;师干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主动脉夹层与肌球蛋白重链1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肌球蛋白重链11(MYH11)基因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发病的关系.方法:从主动脉夹层患者(107例)及对照组(110例)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并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以及小等位基因频率(MAF≥10%)对MYH11的SNPs进行了选择.后通过基于单碱基引物延伸原理的Multiplex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所有的DNA样本进行SNPs基因型检测.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中.MYH11基因rs1050111等位基因频率(12.4%)显著低于对照组(23.8%,P<0.05),两组之间其余3个位点(rs1050113、rs1050162 rs880071)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YH11基因rs1050111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可能相关,CC基因型可能是主动脉夹层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

    作者:黎明;钟诗龙;罗建方;冯宇亮;朱杰宁;余细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染料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染料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成功率的相关因素,为指导乳腺癌的SLN活检提供依据.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间108例行SLN结活检的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利用x2检验分析影响染料法乳腺癌SLN活检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年龄、肿瘤长径、体重指数、肿瘤位置和肿瘤免疫组化结果).结果:年龄≤60岁者其SLN检出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者(P=0.009):肿瘤长径≤3 cm者其SLN检出率显著高于肿瘤长径>3 cm者(P=0.02);BMI<25者其SLN检出率显著高于BMI≥25者(P=0.03).肿瘤不同位置(外象限、内象限或中央区)其SLN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免疫组化结果(C-erbB-2是否阳性,ER是否阳性,PR是否阳性)对其SLN检出率无明显影响(P值分别为0.21、0.39、0.56).结论:年龄、肿瘤长径和体重指数是影响染料法乳腺癌SLN检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年龄≤60岁者,肿瘤长径≤3 cm者及BMI<25者其SLN检出率较高.

    作者:贾兴东;张忠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卵巢癌脾脏转移1例

    患者女,46岁,因腹痛腹胀1月于2011年1月5日入住我院消化内科,查血常规:自细胞10.1×109/L,血红蛋白130 g/L,血小板858×109/L,CA125 53 125 KU/L,B超示:(1)双侧卵巢混合性包块(右侧74 mm×42 mm×43mm,左侧72mm×48mm×62mm,均有不规则略强回声光团及不纯液性暗区构成,不纯液性暗区内见多个乳头状光团,周边及内部实性部分均见丰富血流信号);(2)盆腹腔积液(子宫周围为不纯液性暗区包绕,宽处68 mm,腹腔液性暗区大深度98mm);(3)脾内实质性占位(23 mm×25mm,门静脉内可见入肝血流信号).

    作者:蔡慧华;王雪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成人生肾小球母细胞瘤1例

    患者女,23岁.查体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5 d人院.患者既往体健,自诉尤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肾区无压痛,尤肾病家族史.入院后辅助检查:尿常规未见异常,血肌酐和尿素氮正常,彩超示右肾上极见3.5 cm×3cm×2.5 cm低回声实性占位,内部回声不均,未见血流信号,中央有液性暗区,超声诊断为右肾癌.CT扫描显示右肾体积略增大.

    作者:邢荣格;张晓玲;周玮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人Foxp3基因真核载体的构建及在CD4+CD25-T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

    目的:构建人Foxp3基因的真核表达栽体并转染人CD4+CD2-T细胞,观察其在CD4-CD25-T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构建人Foxp3基因pEGFP-N1真核表达栽体,经酶切及双向测序鉴定基因序列的正确性.通过电穿孔法将重组栽体转入人CD4+CD25-T细胞中,利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转染细胞对单个核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酶切及测序鉴定pEGFP-Nl-Foxp3重组质粒基因序列完全正确,转染的CD4+CD25-T细胞Foxp3阳性表达率为23.7%,并显著抑制了单个核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pEGFP-N1-Foxp3真核表达栽体,并使转染的CD4+CD25-T细胞具有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

    作者:彭克军;王秋林;张庆莲;段佳慧;郑崛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抗苗勒氏管激素的研究新进展及对IVF-ET的意义

    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hormone,AMH)是一种有两个72kDa的二聚体单体通过二硫键连接组成糖蛋白[1],它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在男性,AMH是由睾丸的支持细胞分泌直至青春期后期缓慢下降至低水平,参与精子的生成.在女性,AMH在出生后少量由卵巢颗粒细胞产生,直到绝经期后检测不到.AMH具有调节细胞发育及分化、促进苗勒氏管退化等重要作用.近年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为越来越多不孕妇女解决了生育问题,而AMH有助于指导生殖医生制定合理的促排卵用药方案和IVF-ET的成功率及其预后,生殖领域对其研究也日渐深入.

    作者:苍荣;夏天;王宝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后射血分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40%与<40%两组的差异,并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患有DCM临床体征符合NYHA分级Ⅲ~Ⅳ级的患者99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2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72例,LVEF<4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分析方法确立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既往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VSD与LVPWD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因素逐步分析显示,高血压及IVSD为观察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罹患高血压与IVSD为DCM后发生射血分数正常的CHF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刘源;唐其柱;李利娜;黄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外科严重脓毒症血管外肺水的临床监测与护理

    目的:探讨脉搏指标剂连续心排量(PICCO)导管在外科严重脓毒症血管外肺水(EVLWI)监测中的临床意义及护理.方法:30例外科严重脓毒症患者根据氧合指数(PO2/FiO2)分成两组:A组:PO2/FiO2<150、B组:150

    作者:李明利;于丛;杨梅;吴明;冯永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丹参注射液对肝硬化脾亢脾切除术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肝硬化脾亢(简称脾亢)患者脾切除术后使用丹参注射液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探讨脾切除术后使用丹参注射液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脾亢脾切除术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丹参注射液组(n=20).分别于术后当天起连续两周每日常规输液外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30 mL(丹参注射液组)和每日常规输液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30 mL(时照组),分别于手术前、给药后1、2周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简称RBC聚集指数)、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对照组术后上述流变学指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丹参注射液组患者术后1、2周上述指标明显较低(P<0.05);与术前比较,丹参注射液组术后1、2周上述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改善脾亢脾切除患者术后的血液粘稠状态和微循环瘀滞情况,有助于防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欧希;刘吉奎;熊沛;叶建宇;尹耀新;钟立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尿道肾源性腺瘤2例

    肾源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良性肿瘤.发生于尿道的肾源性腺瘤目前仅有数例报道,国内仅有一例报道[1].我们自2002-2010年诊治了2例尿道肾源性腺瘤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58岁.排尿困难半年.膀胱镜检示:后尿道尿道外括约肌远端黏膜粗糙,呈息肉状隆起,直径0.8cm.经尿道肿瘤电切治疗.

    作者:刘坤;王勇;孟峻嵩;庄海军;徐宗源;王云炎;王功成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两种匀相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匀相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结果并分析甘油三酯(TC)的干扰作用.方法:分别用A、B两种匀相法试剂对40例患者的血清LDL-C以及不同TG水平下LDL-C的回收率和线性进行分析.结果:TG低于1.7 mmoL/L时A试剂LDL-C结果(2.47±0.57)mmol/L与B试剂结果(2.45±0.62)mmoL/L无统计学差异(P<0.05);TG高于1.7 mmoL/L时A试剂LDL-C结果[2.66(1.82~3.42)mmoL/L]显著高于B试剂结果(1.97±0.69)mmol/L,JP<0.01,两者差值与TG浓度显著相关(r=0.937,P<0.01);两种试荆LDL-C回收率和线性无显著差异.结论:TG浓度对其中至少一种试剂LDL-C检测有严重干扰作用,而且这种干扰作用不能通过室内质控或稀释样品的方法得到纠正.

    作者:翁代慧;龙宪连;于敏;孙建华;王欣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nCPAP治疗对糖耐量异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孕妇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mve airway pressure,ncPCP)对诊断为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孕妇糖代谢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nCPAP治疗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孕妇15例,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结果:12例孕妇顺利完成该研究.FBG、FINS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AHI、LSP02、HOMA-IR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孕妇AHI及LSpO2在治疗期间恢复正常,而且胰岛素敏感性改善.

    作者:施志敏;李涛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小儿无发热腹痛156例胃镜检查分析

    小儿无发热腹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也是消化科门诊的多发病,近年来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本文对在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就诊的无发热腹痛患儿,临床考虑消化道疾病,符合胃镜检查的适应证,对其中的156例患儿进行了胃镜检查,通过对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旨在评价胃镜检查对小儿无发热腹痛诊断的价值.

    作者:蔡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围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治分析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thrombosis,DVT)在围产期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妊娠期的风险为非妊娠期的10倍[1],而产褥期发生的DVT风险增高至20倍[2-3];由此引起的血栓脱落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本文总结分析我院5年来收治的围产期深静脉血栓病例.

    作者:黄惠娟;李宝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患者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患者87例,进行心功能分级.检测PCI术前术后血浆NT-proBNP水平,并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评价NT-proBNP水平与以上各临床及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mBNP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P<0.01);行PCI治疗后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P<0.01);不良心脏事件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不良心脏事件组患者(P<0.05).结论:血浆NT-pmBNP水平可作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PCI治疗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蔡林;于翔;卢成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预注射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预注射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年龄1~7岁.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为5%七氟烷吸入复合芬太尼3μg/kg及维库溴铵0.15 mg/kg静注,气管插管后K组静注氯胺酮(0.5 mg/kg)10 mL,F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 mg/kg)10mL,C组静注生理盐水10 mL,术中持续吸入2%~2.5%七氟烷维持麻醉,切皮前追加芬太尼2μg/kg,手术结束立即停止吸入七氟烷,符合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K组和F组苏醒期躁动率均明显低于C组(5%:30%:65%,P<0.05),与F组相比,K组苏醒期蹂动率更低(P<0.05);K组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3组患儿转出PACU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预注射氯胺酮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均可降低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但预注射氯胺酮后效果更好,对提高小儿七氟烷麻醉围术期安全更有意义.

    作者:过伟;胡毅平;梅宏;宋志高;高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