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毅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诊治的35例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肿瘤并发肺栓塞35例;9例同时并发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其中3例肺栓塞发生于癌症确诊前2~6个月;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和胸痛为常见,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敏感性高,可作为筛选检查,结合CT肺动脉造影和心脏彩超等检查可明确诊断肺栓塞.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肺动脉栓塞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合并症,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误诊率高,肿瘤专科医生应高度警惕.
作者:张国庆;张红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眼眶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眼眶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6例均为单侧.病灶密度均较均匀,其中无明显坏死及钙化.位于肌锥内外弥漫生长3例,并见其包绕眼球生长呈铸型改变,与周围眼外肌、眼环分界不清,但眼环完整无局限性增厚;位于肌锥外泪腺区呈孤立状结节2例,病灶边界清晰,泪腺窝无明显扩大;位于结膜延眼睑蔓延1例.眼眶内脂肪间隙均清晰,增强后均呈轻、中等度均匀强化.结论:原发性眼眶淋巴瘤具有一定的CT表现特征,认识其改变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泮旭铭;田萍;祝跃明;金中高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yperten-sion,EH)患者中,约有1/3会出现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无论在人类[1-2]还是在动物模型[3]的研究均发现,高血压本身只能解释部分心脏指数改变的原因,其余高达60%的原因归咎于基因因素.
作者:李青梅;丁艳华;娄金凤;朱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内镜套扎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方法:6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内镜套扎组(EVL组)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内镜套扎组(PR+EVL组)接受治疗.结果:PR+EVL组有5例(14.7%)再出血,EVL组有13例(38.2%)再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VL组有4例(11.8%)死亡,EVL组有6例(17.6%)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内镜套扎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与单用内镜套扎术比较,其能更有效地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再次出血,但对其生存期并无改善.
作者:丁世华;刘俊;王建平;李开学;刘新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对诺如病毒(norovirus,NoV)NoV/Jiangmen056/2006/china和NoV/Jiangmen380/2006/china株进行重组鉴定分析.方法:用JV12Y/JV13I、COG2F/GⅡ SKR、JV12Y/GⅡ SKR三对引物对NoV基因组不同区域分别进行RT-PCR,PCR产物纯化回收、测序,利用Clustal X、MEGA4.1、SimPlot3.5.1软件分析其基因序列.结果:NoV/Jiangmen056/2006/china株由Lordsdal株的RdRp区和Mexico株的capsid区重组而成,而NoV/Jiangmen380/2006/china株由NLV/VannesL169/2000株的RdRp区和SaKaeo-53株的capsid区重组而成.结论:Nov/Jiangmen056/2006/china和NoV/Jiangmen380/2006/china是两种不同型别NoV重组株,而后者是国内首次检出的新型G Ⅱ.b NoV重组株,上述结果丰富了我国重组NoV的研究资料.
作者:宋灿磊;戴迎春;胡贵方;向文龙;聂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运动训练对心室重构及左室泵功能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对细胞外间质的作用及可能通路.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心梗对照组(AMI-Sed组,n=10)和心梗+运动训练组(AMI-Ex组,n=10).结扎冠脉建立AMI模型,AMI-Ex组进行8周跑台训练.术后9周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胶原容积分数,测量心肌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量及细胞核因子-κB(NF-κB)蛋白量.结果:与AMI-Sed组比较,AMI-Ex组胶原容积分数、右心室心脏重量指数、肺含水率和左心室压力负大值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压峰值及左心室压力变化速度正负大值显著升高(P<0.05).心肌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含量、Ang Ⅱ含量、NADPH活性及MMP-2与NF-κB蛋白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AMI后运动训练可以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室泵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ng Ⅱ-NADPH氧化酶-ROS-NF-κB-MMP-2通路相关.
作者:侯伊玲;薄海;刘子泉;吴振军;张文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阿米洛利对人高转移巨细胞肺癌细胞PGCL3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人肺癌细胞PGCL3经阿米洛利处理后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PGCL3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细胞的CyclinB1蛋白表达和细胞分裂周期基因25B(cell divide cycle 25B,Cdc25B)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PGCL3细胞经阿米洛利处理后,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于G2/M期,下调CyclinB1蛋白表达,降低Cdc25B蛋白活性.结论:阿米洛利对PGCL3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和活性有关.
作者:徐彬;施静雯;毛建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患者女,21岁,于2004年6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面部红斑伴关节痛、脱发,双手指出现雷诺现象.院外查抗SSA(+),SSB(+),抗ANA1:1000(+)颗粒型,ds-DNA弱阳性,尿常规正常.
作者:丁尧海;张爱平;郭云珊;王艳侠;李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介绍改良Nuss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接受改良Nuss手术的100例小儿漏斗胸的手术配合过程.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复发病例,除1例放置双支架外,其余均为单支架和单固定片,平均手术时间46 min,平均出血2 mL,平均住院时间7.36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2 d.术后伤口皮下淤血1例,调整钢板肋间1例,伤口渗液并清缝1例,术后气胸共4例.结论:良好的术前访视、充分的物品与器械准备、密切无缝的巡回和手术台上配合是改良Nuss手术获得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佩珍;唐宇洛;温苑明;钟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情感激励式心理护理对1.5~3岁幼儿静脉输液时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幼儿分为情感激励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100例.通过对实验组采取表扬、激励、暗示等心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依从率与手部注射部位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高于头部,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运用情感激励式心理护理能提高幼儿的合作程度及穿刺成功率.
作者:蒙莹;马若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患者女,61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不适2月入院.伴反酸、暖气.与饮食无明显关系.无恶心、呕吐、黄疸、黑便等症状.体重无变化.1997年因经典细胞癌,行右侧乳腺根治术.
作者:李卉;高娃;李彦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的CD/TK 双自杀基因对Balb/c小鼠大肠癌的杀伤作用.方法:将Ad-VECF-CD/TK在293细胞中包装、扩增、纯化、鉴定,用CT26细胞通过皮下注射法建立荷大肠癌Balb/c小鼠模型,随机选取30只荷瘤小鼠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每组15只小鼠.治疗组小鼠使用重组腺病毒和5.FC、GCV两种前药治疗,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肿瘤生长体积,计算抑瘤率,3周后处死小鼠,取瘤,切片行TUNEL原位凋亡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14、21天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变小,生长受抑制,第7、14、21天的抑瘤率分别为69.5%、75.1%、84.3%.TUNEL原位凋亡检测显示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43.2±6.67)%和(2.4±0.91)%.结论:VEGF启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Balb/c小鼠大肠癌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作者:姚晓军;黄宗海;李强;王朝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手术时机选择以及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70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45例患者行手术取栓,18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7例患者给予初步诊治后自动出院.在手术取栓的患者中有35例经治疗后受累动脉远端血运恢复,肢体疼痛好转,皮温恢复正常.术后2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3例再次发生肢体急性缺血性坏死、截肢,3例缺血症状无明显好转.死亡3例患者中分别为腹主动脉栓塞2例和主动脉骑跨栓1例.结论:对于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患者,争取早期确诊,应早期手术,并配合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潜在的心脏疾病和重要脏器栓塞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陈亮;朱化刚;刘斌;谢文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
作者:欧蔚妮;邢卉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反流对冠状动脉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因心悸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161例,其中通过超声心动图发现主动脉瓣反流患者86例,并分为轻度组(45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11例);其余75例为对照组.测量各人的冠状动脉舒张期峰值流速(PDV)、舒张期平均流速(MDV)、血流速度积分(VTI),并比较所得的数据.结果:各主动脉瓣反流组冠状动脉的PDV、MDV、VT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主动脉瓣反流程度的增加,PDV、MDV、VTI呈下降趋势.结论:主动脉瓣反流会降低冠状动脉的PDV、MDV、VTI,从而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
作者:刘晓真;刘少中;叶木奇;黄泳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使患者获得快速康复.
作者:兰跃福;屈统红;陈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一般采用颈从加臂从神经阻滞[1].本人近几年探索采用改良颈神经从阻滞,即C4横突一点法.不另外加用颈浅丛、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其可行性.
作者:邹明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患者女,23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30 h入院.30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剧痛,伴恶心,无发热,此后疼痛逐渐向右下腹转移,伴呕吐,无发热、寒战、腹泻.
作者:肖帅;刘龙飞;李峰;周筱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后脑水肿及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假手术(SHAM)组、脑出血(ICH)组、安宫牛黄丸治疗(AGNHW)组.每组分为5个时间点,分别为6、12、24、48、72 h,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血肿周围脑组织AQP-4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AQP-4表达升高,48 h达到高峰,72 h仍高于正常;脑出血后6 h可见神经细胞坏死,24~48 h时段达到高峰,脑组织损伤程度与AQP-4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29,P<0.001);安宫牛黄丸处理后,脑组织损伤减轻,AQP-4表达下降.结论:脑出血后AQP-4表达与脑组织损伤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安宫牛黄丸能够有效抑制大鼠脑出血后AQP-4蛋白表达,减轻脑水肿.
作者:殷妮娜;王秋桂;孟运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明确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标准化氢氧化铝吸附的屋尘螨疫苗安脱达SQ Der p(安脱达Der P,爱尔开-阿贝优公司,霍斯霍尔姆,丹麦)皮下注射免疫治疗4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52周,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0例病例均完成了研究.其中显效5%(2/40),有效67.5%(27/40),无效27.5%(11/40),总有效率72.5%(29/40).不良反应中1级反应9次(0.97%);2级反应21次(2.27%);3级反应3次(0.32%);无4级反应,没有一个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住院.结论:用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52周,显著改善患者的变应性鼻炎症状及体征,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徐红;贺桂风;刘建国;李霞蓉;刘月辉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