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50例临床及耐药分析

马继龙;朱义杰;余建申

关键词:黄疸, 败血症, 新生儿, 病原菌
摘要:目的:分析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50例因黄疸住院、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培养出病原菌50株,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第一位,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两株共占80%,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占1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偏低,对氨基糖甙类、奎诺酮类部分敏感,对其它各类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缺乏特异性,对可疑患儿早期宜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菌相对少,血培养报告后,再根据药敏调整治疗方案.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陈旧性石蜡标本抗原检出率的抗原修复方法

    目的:提高陈旧性石蜡标本抗原的检出效果.方法:取时间>5年的肺癌石蜡包埋组织,对同一蜡块连续切片,使用4种不同的缓冲液进行高压修复,分别为:构橼酸缓冲液(CA,pH 6.0)、PBS(pH 7.0)、EIYFA( pH 8.0)和EDTA(pH 9.0),每一种抗原修复液又分别采用2、5、10、15、20、25、30 min 7个不同的时间修复,比较不同条件下陈旧性肺癌石蜡组织中Ki-67的表达结果.结果:采用EDTA(pH 9.0)、高压修复维持喷气时间15 min时,Ki-67阳性检出效果明显提高,阳性率可达75%以上;维持喷气时间分别为20、25、30min时,阳性检出效果更好,阳性率达到90%以上.结论:用EDTA(pH 9.0)高压修复肺癌石蜡切片20 min或20min以上可显著提高存放时间>5年的陈旧性肺癌石蜡切片Ki-67抗原的检出率.

    作者:齐文娟;申洪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负载肝癌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经小鼠肝癌细胞不同抗原致敏的CD40配体活化的B淋巴细胞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抗肿瘤免疫的能力.方法:分离、纯化T、B混合淋巴细胞,并在CD40L、rmIL-4联合作用下培养.然后分离T、B淋巴细胞以备用.将凋亡的肝癌细胞及其冻融裂解物作为实验组,1640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与B淋巴细胞共同培养,检测培养后各组B细胞表面抗原呈递细胞标记(CD40、CD80、CD86)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情况.利用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以负载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诱导的CTL作为效应细胞,肝癌细胞Hepal-6为靶细胞,LDH释放实验检测杀伤活性.结果:负载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具有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实验组的B淋巴细胞,其组织相容性分子及其刺激分子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其对靶细胞的杀伤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负载肝癌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诱导的CTL可有效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作用.

    作者:万亚锋;李兴睿;易继林;沈文状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时的血糖控制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在西方国家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原发病,在我国其比例也呈上升趋势.腹膜透析(PD)因其相对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可在家自行操作,并且不增加心脏负荷,能较好的控制细胞外液及高血压高血钾,已更多地成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选择.然而,P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时,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如何目前少见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接受腹膜透析的45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卢旭姿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内皮生长晕细胞凋亡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内皮生长晕细胞(EOCs)凋亡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并扩增EOCs,免疫组化法、荧光染色法鉴定其内皮细胞特性.将浓度为0、1、5、10、30μmol/L的ADMA与EOCs作用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DAPI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并在倒置显微镜下检测细胞的黏附能力和成血管能力.结果:ADMA(1~30μmol/L)呈浓度依赖性的诱导EOCs的凋亡(P<0.01).ADMA处理组于DAPI染色下可见更显著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除1μmol/L ADMA外,5、10、30 μmol/L ADMA均可抑制EOCs的黏附能力.10 μmol/L ADMA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细胞成血管能力(P<0.01).结论:ADMA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EOCs发生凋亡并抑制其黏附能力和成血管能力.

    作者:夏雪;张怀勤;贾红梅;林以诺;黄伟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四年间鲍曼不动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药敏结果.结果:4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大部分来自于下呼吸道标本,占80.1%.院内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居多,占64.5%.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中9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到2008年,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吡肟、美洛培南等耐药率均超过65%:介于40%~45%的有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多粘菌素E的耐药率低,为5.7%.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对抗菌药物存在多药耐药性,该菌耐药率高,临床上应根据其临床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理抗菌药物.

    作者:池琼;郑纪阳;戴新建;陈身贤;徐克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犬食管双瓣修补气管缺损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食管壁双瓣修补气管缺损术局部的大体改变、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愈合情况,为临床上治疗获得性食管气管瘘的术式选择及进一步改进此种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犬28只,随机分为3组,A组(12只)和B组(12只)建立犬食管气管瘘模型,行食管双瓣修补术,A组剔除、B组保留长瓣黏膜层及黏膜下层,C组(4只)正常犬作为空白对照,术后1、2、8周处死动物,观察实验动物存活情况、修补局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气管狭窄指数及修补瓣羟脯氨酸含量.结果:A、B组动物均存活至预定时间,修补瓣和气管问愈合良好,修补瓣血供良好;A组均未出现气管狭窄,B组8周后狭窄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A组双瓣间愈合良好,未形成囊肿,B组2只动物8周后双瓣间形成囊肿;A组较B组羟脯氨酸含量增加及胶原染色增强出现更早更显著.结论:食管双瓣修补术效果良好,剔除长瓣的黏膜和黏膜下层更有利于双瓣间愈合及防止气管狭窄和囊肿的发生.

    作者:白光振;杨光;韩勇;张志培;李小飞;王小平;周勇安;程庆书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即刻乳房再造在乳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总结12例乳腺肿瘤术后假体植入和自体组织移植即刻乳房再造的经验,介绍乳房再造的安全性以及病例选择和手术方法.结果:12例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应用假体植入即刻乳房再造8例,背阔肌肌皮瓣(或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4例(其中联合假体植入1例).病理结果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伴局灶重度不典型增生3例,乳腺癌9例.术后辅助化疗7例,放疗2例,内分泌治疗5例.随访时间1~18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再造乳房效果满意.结论:乳腺肿瘤术后即刻乳房再造能兼顾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的要求,安全可行.

    作者:韩学东;甄林林;施建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体外培养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长期培养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制备原代和第7代体外培养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总蛋白样品进行双向凝胶电泳.采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对获得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进行分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鉴定选取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半定量RT-PCR对差异表达蛋白质的mRNA水平进行确证.结果:获得了蛋白质分离效果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鉴定选取的2个在第7代角质形成细胞中表达显著下调的蛋白质分别为PA-FABP(psoriasis-associated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5)和Galectin-7,半定量RT-PCR确证第7代角质形成细胞中PA-FABP和Galectin-7的基因转录水平较原代角质形成细胞相应的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体外长期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可能影响一些与细胞的脂肪酸代谢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作者:吴晓萍;曾耀英;聂燕芳;刘钧澄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电解质紊乱观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血清钾、钠、氯离子浓度变化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接受PCI治疗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平均年龄(57.5±9.70)岁;女20例,平均年龄(63.45±6.74)岁.入选患者均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符合2007年12月ACC/AHA发布的PCI治疗指南中规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治疗指征.所有患者PCI治疗前1 d静脉取血查血清钾、钠、氯离子浓度,术后6 h复查血清钾、钠、氯离子浓度,对比术前、术后血清钾、钠、氯离子浓度变化.结果:58例接受PCI治疗患者,术后血钾、钠离子浓度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术后发生低钾血症.所有患者术后无低钠血症发生.术前血钾3.5~4.0 mmol/L者23例,术后12例发生低钾血症;血钾≥4.0 mmol/L者35例.术后2例发生低钾血症;比较两组术后低钾血症发生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低钾血症发生率为24.1%,估测总体低钾血症发病率的95%可信区间为13.12%~35.16%.结论:PCI治疗后电解质紊乱并不少见,术后应常规进行血电解质检测.

    作者:张云强;宋昱;齐向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无辅助呼吸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对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术后呕吐的影响

    诱导期无辅助呼吸下气管插管的方法早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肯定,我科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也多次应用,获得了肯定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们还观察到其与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术后呕吐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夏东云;潘国秋;舒敬华;邱国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包裹多柔比星微球骨水泥的体外降解机械性能特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包裹多柔比星(DOX)微球骨水泥的体外降解机械性能特性.方法:精密称取30等份质量为100 mg的DOX微球和空白微球,分别加入SBF液浸泡,计算1、3、5、7、10、14、21、28 d微球的重量丢失.每组各取35个已制备好的干燥骨水泥标本,称重后加入100 mL的SBF中浸泡.每次从各纽取出6块标本分别称重,计算骨水泥样本重量丢失;另外6块用于测量其屈服应力.结果:空白微球早期的重量丢失校少,而4周后,重量丢失较多.DOX微球的重量丢失则在前2周比较迅速,而后期比较缓和.3种骨水泥均可以随时间延长重量丢失逐渐增大,载入微球以后的CPC/M/D在整个过程中重量丢失快.CPC/D和CPC/M/D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骨水泥的强度;前2周各组的强度差异很小,而后逐渐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DOX球骨水泥具有良好的体外降解机械性能.

    作者:张辉;薛忠林;靳安民;李森;叶建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草分子杆菌F·U·36对支气管扩张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草分子杆菌F·U·36对中重度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中重度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伴发感染时予抗感染、平喘等治疗,治疗A组和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用草分子杆菌F·U·36针3.44 μg和卡介菌多糖核酸针0.7 mg肌肉注射,每周3次,共12周.3组均观察半年,评价治疗前后肺功能FVC、FEV1,血清IgG、IgM、IgA水平以及呼吸道再发感染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半年后治疗A组血清IgG、IgM水平较其他两组有明显提高(P<0.05),且呼吸道再发感染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草分子杆菌F·U·36能通过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改善中重度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预后

    作者:毛立群;张添威;李小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变化的研究

    目的: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时氧磷酶-1(PON1)活性的变化,探讨OSAS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仪监测诊断的80例OSAS患者,分为轻度组(n=22)、中度SK(n=23)、重度组(n=35).选取2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间血脂水平及PON1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轻、中及重度OSAS组血清PON1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的OSAS患者组间PON1活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PON1活性随OSAS程度加重而降低.20例重度OSAS患者经3个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后TG下降(P<0.05),HDL升高(P<0.05),血清PONI活性较前升高(P<0.01).结论:OSAS患者血清PON1活性明显降低,可能是OSAS患者易惠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nCPAP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OSAS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作者:邬勇坚;陈绍森;陈飞鹏;曹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手术体位的护理配合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发生于老年人,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达15%~20%[1].采用可靠的内固定手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床活动是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感染率低,疗效好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手术体位摆放难度较大,导致麻醉管理困难及C臂机不良生物效应等障碍.针对上述难点,我们制定了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标准手术体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荷花;方芳;徐怡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介绍一种Masson三色的微波改良染色法

    目前,Masson三色染色法仍是胶原纤维、肌纤维染色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同时显示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组织形态通过着染蓝褐色的细胞核有很好的辨认性.Masson三色法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研究工作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意识到传统的Masson三色染色法[1]操作较繁琐,时间长,试剂作用时间和着色效果受室温影响较大.

    作者:林云恩;许惠娟;何萍;余妙丽;何新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p53,p16,bc1-2,cox-2与鼻咽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鼻咽癌是我国头颈部的常见肿瘤,尤其好发于南方各地区.其病因涉及病毒感染、遗传、饮食、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鼻咽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其中抑癌基因失活和癌基因活化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鼻咽癌相关基因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本文就近些年来研究热点的基因p53、p16、bcl-2、cox-2在鼻咽癌中表达及其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作以下简要综述.

    作者:邓文婷;王双乐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齐拉西酮、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氯氮平分别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Ⅲ诊断标准的61例门诊或病房的躁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使用Bech-Rafaelsen 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使用副作用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齐拉西酮组与氯氮平组疗效相当,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6.66%、87.09%,其中齐拉西酮组副反应显著低于氯氮平组.结论: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疗效好,安全性好.

    作者:董莹盈;甘建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臭氧水对感染性创面内源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臭氧水治疗感染性创面后,对内源性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探讨臭氧水抗炎修复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0只vista大鼠随机分成5组,洗必泰治疗组、低、中、高浓度臭氧水治疗组、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各10只.首先在大鼠背部造成实验性感染性伤口,感染成功后48 h进行治疗,每天1次,9 d为1个疗程.并在治疗前,治疗后3、6、9 d后分别对感染伤口的变化进行观察;同时切取皮肤、肌肉组织标本,用ELISA法分别检测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并探讨这两种细胞因子含量变化与臭氧水对创面修复作用的关系.结果:EGF含量在臭氧水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洗必泰治疗组,而TNF-α含量则是相反.结论:臭氧水对内源性的EGF以及TNF-α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创面的抗炎以及修复.

    作者:余斌;黄华军;林庆荣;王博炜;陈辉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50例临床及耐药分析

    目的:分析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50例因黄疸住院、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培养出病原菌50株,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第一位,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两株共占80%,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占1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偏低,对氨基糖甙类、奎诺酮类部分敏感,对其它各类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缺乏特异性,对可疑患儿早期宜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菌相对少,血培养报告后,再根据药敏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马继龙;朱义杰;余建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沐舒坦联合糜蛋白酶在鼻咽癌放疗后鼻腔冲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沐舒坦和糜蛋白酶在鼻咽癌放疗后鼻腔冲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07年4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0例,分为A组(沐舒坦联合糜蛋白酶滴鼻+3%高渗盐水冲洗鼻腔)、B组(沐舒坦滴鼻+3%高渗盐水冲洗鼻腔)、C组(糜蛋白酶滴鼻+3%高渗盐水冲洗鼻腔)和D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0.9%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组30例),1次/d,持续至出院后4周;比较4组间鼻咽黏膜反应程度和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别.结果:4组间鼻咽黏膜反应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P=0.014),A组(平均秩次44.68)、B组(平均秩次63.72)和C组(平均秩次61.50)均轻于D组(平均秩次72.10),且A组亦轻于B组和C组(χ2=6.29,P=0.043),但B组和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间远期并发症(包括口咽干燥感、分泌性中耳炎、放射性鼻窦炎、鼻腔黏连)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组显著低于D组,且A组显著低于B、C组,但B组和C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应用沐舒坦和糜蛋白酶滴鼻,再以3%高渗盐水冲洗鼻腔,对减轻鼻咽黏膜反应、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吴红伦;朱疆艳;王丽;罗花南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