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观茹;刘绍明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不同靶浓度对异丙酚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适宜的瑞芬太尼靶浓度.方法:将60例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n=20),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2 ng/mL(R2组)、4 ng/mL(R4组)和6 ng/mL(R6组)达到与效应室浓度平衡后TCI异丙酚,每次增加0.50μg/m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瑞芬太尼达血浆一效应室平衡时(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意识消失时(T3)、气管插管前即刻(T4)、气管插管后1 min(T5)、3 min(T6)、5 min(T7)时SBP、DBP、HR.结果:与T0比较.R2组HR、SBP、DBP在T2-T4降低,T5升高,R4、R6组HR在T1-T4、T7降低,SBP、DBP在T2-T7降低(P<0.05或P<0.01);与R2组比较,R4、R6组HR在T1-T2、T5-T7降低(P<0.05),SBP、DBP在T5-T7降低(P<0.01).R6组心动过缓和胸壁肌僵的发生率多于R2、R4组.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浓度4 ng/mL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能较好消除气管插管反应,不良反应少.
作者:纪宏新;张兴安;徐波;安裕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大鼠肠屏障功能变化,讨论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及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B,NF-kB)的调控作用.方法:观察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大鼠小肠黏膜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F-kB在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小肠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大鼠小肠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肠黏膜屏障受损;血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BL和小肠组织NF-kB表达的阳性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可致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NF-kB活性明显升高,NF-kB活化可上调TNF-α、IL-6的表达,参与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后继发性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刘刚;王育红;虞积耀;孟宇宏;周丽君;刘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异基因骨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BMT/PBSCT)后,受体经历了免疫功能极度抑制及免疫重建的过程,其体内携带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自然病程及相应的乙肝特异性免疫力随之发生变化.
作者:庞缨;冯莹;陈瑞贞;华佳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内皮素(ET),是迄今为止所知的作用强、持续久的血管收缩物质,也是强的气管平滑肌收缩物质,是评价应激强度的重要指标.血栓素A2(TXA2),具有强大的血管收缩和促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浓度的变化可影响应激反应的程度.
作者:崔淑侠;崔永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及其辅助小切口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54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分别采用VATS手术(VATS组),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VATS辅助小切口组)和常规开胸手术(常规开胸组)治疗,比较其围术期治疗效果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VATS组较常规开胸组术后胸导管留置及镇痛剂使用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出院早(P<0.05),VATS组患者术后2周肺功能恢复较常规开胸组快(P<0.05),同时手术时间VATS辅助小切口组介于常规开胸组及VATS组之间(P<0.05).结论: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适合有并发症的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心肺功能差者尤其适用.
作者:郑琳;张爱平;陈鑫;邱志兵;赵海鹏;刘培生;王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者女,30岁,孕1产0,因停经41周,见红7 h于2002年3月17日9:00入院.末次月经2001年6月3日,预产期2002年3月10日.产检血压:130/80mmHg,宫高33 cm,腹围95 cm,胎位ROA位,胎膜未破,先露头,入盆,宫颈容受50%,宫口开指尖,骨盆测量24-26-20-9 cm.
作者:薛志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预防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胰肠吻合术对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40例行胰肠套入吻合术,出现并发症17例(42.5%),其中胰痿8例(20.0%).17例行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出现并发症2例(11.8%),未发生胰痿.两种术式间并发症发生率和胰瘘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在预防胰瘘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胰肠套入吻合术.
作者:姚平;卞建民;佴永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内分泌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对64例PCOS和20例因输卵管性不孕妇女进行性激素、体重指数、血清胰岛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CRY水平进行检测.结果:PCOS组患者CRP、血中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COS组患者冠心病指数低于对照组;26.19%的PCOS患者CRP水平>3 mg/dL,而对照组仅有7.12%.当CRP>3 mg/dL时与肥胖存在明显相关性,特别是当体重指数超过30时相关性更明显,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PCOS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而且与肥胖、雄激素、胰岛素抵抗均有相关性,但与肥胖关系更密切,说明肥胖的PCOS患者可能更易患心血管疾病.
作者:罗晓燕;王蕊;李春霞;魏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院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院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下呼吸道感染139例,菌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洋葱伯克霍尔德茵对多种抗茵药物耐药,仅复方新诺明、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8%、15.4%、16.5%、18.4%、24.5%、27.0%.结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茵高度耐药,治疗上应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石娜;徐卫;薛利霞;舒雪芹;温鸿;陈永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例1 患儿男,15 d,因易哭闹10 d入院.该息儿系G1P1,足月顺产,人工喂养,出生体重2.4kg,阿氏评分8分.生后第5天开始易哭闹,奶量每次60~100mL,每2小时左右一次,大便每天20次左右.
作者:王开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家系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家系34个,51例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为研究组(FDR组),46例无糖尿病家族史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检测两组血清hs-CR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和血尿酸(SUA)水平.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NC组比较,FDR组的血清hs-CRP(P<0.05)、FPG(P<0.01)、FINS(P<0.01)显著增高.相关分析表明,FDR组的hs-CRP水平与FPG、兀NS和HOMA-IR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UA、甘油三酯是影响hs-CR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家系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体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增高的hs-CRP水平可能早期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周泽华;汪志红;张素华;龚莉琳;况小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儿童病例罕见.本病的发病原因并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和遗传有关,尤其是儿童患者.本文报告2例为兄弟2人.
作者:刘寅;庞保东;曹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07年4月以来,我院采用手缝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三点肛垫悬吊法治疗重度痔47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洪琛;王红芝;梁慧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急性疼痛不同,不仅对机体有害,而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为0.6%~1.5%,预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患病率也将逐渐增高[1].
作者:郑蓓洁;王祥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对肠黏膜P-糖蛋白(P-gp)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体外扩散池测定不同浓度维拉帕米对P-gp底物罗丹明123(R123)和荧光素钠(CF)经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R123和CF在接受室中的浓度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维拉帕米具有增加R123经吸收方向的透过性,并且减少分泌方向的渗透性.但实验浓度的维拉帕米对CF的肠道转运没有影响.结论:维拉帕米可通过对P-gp功能的抑制而用于改善受P-gp介导药物的吸收,有望提高此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作者:姚红卫;黄蓓蓓;潘斌;解庆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抗生素及其他化学物质的广泛应用,儿童药物性血尿时有报道.注射用阿莫西林钠针为儿科常用广谱抗生素,近年来由于静脉滴注阿莫西林钠针的剂量不断加大,使得肾脏损害大大增加,血尿患儿因此时有发现.
作者:徐小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吗啡不同给药方式颈丛神经阻滞在颈前路颈问盘摘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64例ASAⅠ-Ⅱ级择期实施颈前路颈间盘摘除术的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2例.A组局麻药内加吗啡4 mg,B组术毕将吗啡4 mg(1/3剂量浅丛、2/3剂量深丛)右侧颈丛神经注入.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A组综合镇痛质量优于B组,镇痛时间长于B组,术中芬太尼用药量少于B组(P<0.05);A、B两组恶心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8.8%,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21.9%和25.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将小剂量吗啡术前颈丛神经阻滞用于术后镇痛明显优于术后给药.
作者:孙德峰;王剑平;阎妮;安刚;吴崇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组织瓣内衬壳聚糖管修补食管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15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两组,实验组10只,行自体肺组织瓣修补中段食管部分缺损(内衬壳聚糖管支架);对照组5只,无内衬支架.术后第2、4、8周时.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缺损修补处肺组织瓣情况,术后10周对存活兔钡餐透视观察食管通畅情况.结果:10只实验动物存活超过2周以上,肺组织瓣与食管缺损处牢固愈合,肺组织瓣表面有鳞状上皮化生.术后10周,食管钡餐检查见实验组食管钡剂通过顺利,无明显狭窄及反流,蠕动尚可,对照组轻度狭窄,无明显梗阻及反流.结论:肺组织瓣修补食管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壳聚糖管可以作为内衬支架防止狭窄.
作者:陈刚;石文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ACD)的疗效.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中96例确诊为ACD的患者按发病原因分成感染组和肿瘤组,再将每组分成常规组和rhEPO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适当输血、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但rhEPO组在基础治疗上根据贫血程度的不同,应用rhEPO 3 000 U或10 000 U,皮下注射,每周2次,观察其纠正贫血、改善基础病变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感染组中rhEPO组和常规组基础Hb水平分别为(71±9)g/L和(70±10)g/L,贫血程度轻度30例、中度16例.肿瘤组中rhEPO组和常规组基础Hb水平分别为(72±9)g/L和(71±9)g/L,贫血程度轻度29例、中度18例、重度3例.治疗2周后所有患者Hb水平呈持续稳步上升趋势,感染和肿瘤组Hb分别为(83 ±11)g/L和(75 ±12)g/L;至8周时感染组中的rhEPO组和常规组Hb分别上升至(121 ±11)g/L和(100 ±9)g/L.肿瘤组Hb分别上升至(106±11)g/L和(92±9)g/L),两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肿瘤组较感染组Hb水平增长速度慢.结论: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应用不同小剂量rhEPO能平稳有效纠正老年人ACD,且安全耐受性好.并发症的治疗对纠正ACD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作者:黄方;朱小蔚;钱晓明;姚兵;万文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高危早孕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来120例高危早孕药流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选择正常药流的12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低、阴道流血量多、时间长,但完全流产仍可达87.5%.其出血量仅相当于一次月经量,盆腔感染及转经时间与初次药流者无明显差异,副作用少能耐受.结论:高危早孕药流有可行性,但在普通药流的护理基础上,应针对高危药流患者的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并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及告知服药注意事项,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和进行出院指导.
作者:黄爱肖;王灵宣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