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贝那普利治疗儿童肾病的临床作用及对血清瘦素的影响

黄联继;戴朝福;刘玉华;肖云武;郭树清

关键词:肾病, 儿童, 贝那普利, 泼尼松, 瘦素
摘要: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泼尼松合用治疗单纯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瘦素(LP)水平的变化.方法:根据袁承文主编的<儿科诊断治疗学>中的临床分类方法,在广湖两地医学院附属医院选择PNS(单纯性)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研究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泼尼松(predisone)标准给药的中程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5岁以下3 mg/d,7岁以下5 mg,10岁以下7 mg,1次/d,观察两组治疗4、8和12周时,尿蛋白(proteinuria)、血清白蛋白(A)、血清胆固醇(TC)及血清瘦素(LP)的变化.参照资料[5-6]的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有效率为显效加有效.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两年进行两组反复或复发率的观察.结果:4、8周时,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年随访,病情反复率治疗组2例(6.2%)明显低于对照组7例(25%)(P<0.05),LP变化与尿蛋白(proteinuria)及TC呈负相关,与A呈正相关(P<0.01和P<0.05),病情反复患者LP水平有逐渐升高趋势.结论:贝那普利与泼尼松合用可起到改变肾血流量,改善滤过屏障功能的协同作用,缩短治疗时间,加快降低LP的水平,可能是稳定疗效的机制之一.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产前IgG抗A(B)抗体水平监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夫妇的产前血清IgG抗A(B)水平含量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孕前筛查中224例夫妇IgG抗A(B)效价并对ABO血型不合者进行相关检测及归纳分析并做跟踪调查.结果:夫妇ABO血型不合发生率为89.3%.200例ABO血型不合调查中,IgG抗A(B)效价:<64占23.5%、<256占47.5%、≥256占29.0%.孕产次数与IgG抗A(B)水平成正相关(r=0.92,P<0.01).临床追踪结果显示母体IgG抗A(B)水平与HDN发生率相符.结论:孕妇血型IgG抗A(B)效价高,HDN发病可能性大.夫妇血型不合者的孕妇血型IgG抗A(B)抗体检测,有助于HDN的产前预测.

    作者:董国飞;彭明喜;汤晓娴;张亚琴;许德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急性阑尾炎20年诊治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可达10%,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会发病.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据近10年的文献资料统计,其误诊率仍达9%~36%[1].笔者回顾北京军区总医院自1988年9月至2008年9月20年以急性阑尾炎收治和后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病案资料,以期加深对急性阑尾炎诊治的再认识.

    作者:陈海;郭玉明;任小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姜黄素增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对顺铂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姜黄素的使用与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COC1/DDP对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和TUNEL法检测姜黄素、顺铂单独和联合作用时对COC1/DDP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上述各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Smac的表达.结果:顺铂的浓度在1.25~5 μg/mL时与姜黄素合用后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P<0.05),尤以2.5 μg/mL顺铂和20 μmol/L姜黄素联合作用时,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顺铂与姜黄素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Bcl-2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c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COC1/DDP增殖,并能增强该细胞系对顺铂的敏感性,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基因的表达,增加Smac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吕靖;英焕春;戴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49例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及米非司酮分别单一或联合氨甲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收治未破裂异位妊娠共49例,26例使用米非司酮(其中联合用药者15例),23例使用复方米非司酮(其中联合用药者13例)进行保守治疗并统计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单一或联合用药时米非司酮组和复方米非司酮组的血β-HCG下降速度、完全转阴时间及阴道出血时间均有差异,但单一或联合用药时米非司酮组和复方米非司酮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米非司酮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时可以加速妊娠组织的坏死和吸收,缩短病程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强患者对保守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可积极应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

    作者:赖晓岚;陈燕辉;梁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表达水平与肺癌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健康成人,10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6和sIL-6R水平,并进行化疗前后对比.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IL-6、sIL-6R均高于对照组,化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分期越高血清IL-6、sIL-6R水平越高,而与肺癌病理类型无关.结论:动态观察血清IL-6、sIL-6R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

    作者:李国玲;邓星奇;王喜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其护理措施.方法:总结36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支架治疗的资料,对术中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6例术中出现起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血管痉挛2例,2例出现短暂急性脑缺血症状;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斑块脱落2例,2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经及时治疗和护理,未遗留明显神经损害症状.发现穿刺局部血肿5例.结论:积极观察和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刘永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坎地沙坦对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的肾脏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必洛斯)对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所有患者已用氨氯地平控制血压至≤140/90 mmHg,治疗组给予坎地沙坦8 mg/d,观察4周,对照组继续用氨氯地平,测定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β2-微球蛋白和血肌酐.结果:治疗组肾损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坎地沙坦对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有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朱声宏;何敏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骨水泥灌注伤椎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40例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胸腰椎骨折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的同时,经伤椎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或钙磷骨水泥.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切口无感染,脊髓神经症状无恶化.随访12~66个月,除2例神经功能A级症状无改善外,其余均有Ⅰ~Ⅲ级的恢复.3个月后腰背疼痛VAS评分2~5分(平均3.5分),术后X线摄片显示后凸Cobb角0°~12°(平均5.0°,矫正18.2°),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2%~100%,平均97.5%.随访12个月后X线摄片显示后凸Cobb角0°~18°(平均7.0°,丢失2.0°),动力位X线片显示固定段无异常活动,未发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椎体高度较术后平均改变0.5%,12个月后的Franke1分级较术前平均上升2级.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或钙磷骨水泥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林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因为人种的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区别,白种人多表现为颅外段的动脉病变,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则是亚洲患者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占患者病因构成的33%~51%.在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颈动脉系统颅内段血管狭窄的检出率很高[1],有报道达到39.3%,而一半以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有颅内动脉的狭窄[2].颅内动脉狭窄可导致脑血流减少与狭窄处血栓形成和血栓或斑块脱落性栓塞,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思维迟钝、认知水平下降或头晕、耳鸣、复视、黑朦等慢性缺血性症状,以及TIA与脑梗死等急性缺血发作.

    作者:孙瑄;陶庆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阿仑膦酸钠在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ALN)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LN治疗77例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骨折内固定后进行为期1年的对照研究,治疗结束后测定骨密度及生化指标等.结果:用药组患者骨痛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骨密度平均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及尿D-Pyd/肌酐(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尿钙/肌酐比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术后应用ALN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骨痛症状及骨质量,增强骨强度,提高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髋部骨折的手术疗效.

    作者:汤骏;金文姬;洪汝康;陈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应用带蒂颊脂垫瓣同期修复口咽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带蒂颊脂垫瓣转移同期修复口咽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8年4月间采用带蒂颊脂垫瓣转移即刻修复的38例口咽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口咽部缺损部位、程度、颊脂垫瓣成活情况、术后并发症、外观和语言、吞咽功能、肿瘤复发等多方面.结果:38例颊脂垫瓣中36例完全成活,另2例部分坏死,经修剪后创面延期愈合,无口鼻瘘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复发和死亡.患者术区外观良好,语言和吞咽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带蒂颊脂垫瓣与口咽区邻近,血供可靠,切取方便,制备较简单,并发症少,是修复口咽部肿瘤切除术后中小型组织缺损较实用的组织瓣.

    作者:陈延武;李劲松;武东辉;林钊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组、UUO组、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10 mg/(kg·d)治疗.术后2周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Masson和HE染色肾间质纤维化指数,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MMP-2的表达.结果:(1)UUO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2)与假手术组相比,肾组织行HE染色UUO组可见弥漫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扩张、部分萎缩.偶见坏死,肾间质增宽,大量的炎细胞浸润和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病理改变不明显,厄贝沙坦组上述改变均有所减轻.(3)与假手术组相比,Massotz染色结果显示UUO组可见肾间质增宽、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肾小球病变不明显,厄贝沙坦组上述改变均有所减轻.(4)MMP-2在假手术组大鼠肾间质中呈棕黄色颗粒状表达,UUO组中大鼠肾间质仅有少量表达且着色稀疏,厄贝沙坦组MMP-2表达较假手术组轻,但仍高于UUO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增强MMP-2的表达,进而减缓肾纤维化的病程进展.

    作者:刘蒙;宋恩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出疹期麻疹患者30例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麻疹病毒(MV)感染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症状,病程中非特异性免疫力和免疫反应降低,哮喘、湿疹、肾病综合征在麻疹病程中或病后可得到暂时的缓解,较易继发细菌感染[1].其中免疫抑制是临床继发细菌、真菌和寄生虫二次感染的主要原因.本文对自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出疹期麻疹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分析,探讨出疹期麻疹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洪玲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输注伊曲康唑注射液发生堵管3例原因分析与对策

    血液肿瘤患者常因接受大剂量的化疗出现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加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可造成正常菌群失调,导致各种感染增加,其中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可达10.4%~35.3%[1].近年来,伊曲康唑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治疗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伊曲康唑使用有其特殊的注意事项,尤其在深静脉留置时.由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成本较高,价格相对昂贵,任何原因导致的置管失败都将给患者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2].本科有3例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者因使用伊曲康唑不当导致堵管后拔管,值得深思.经本科全体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并加以改进使用方法,再无此类堵管现象发生.

    作者:王务萍;周欣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和凝血因子Ⅶa活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CRP)及凝血因子Ⅶa(FⅦa)活性,探讨其在高龄ACS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5例高龄ACS患者[其中4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P)]及20例稳定型心绞痛(SP)患者的CRF,水平、Ⅶa活性与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CRP水平、FⅦa活性与高龄ACS的关系.结果:高龄ACS患者的CRP水平、FⅦa活性均高于SP组及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AMI患者CRP水平、FⅦa活性明显升高,存在高凝状态,机体炎症在粥样血栓的形成及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陈伟;马贵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泪小管放线菌感染1例

    患者女,农民,主因右眼睑红肿轻度溢泪半年余,近半个月眼睑内眦处疼痛并有脓性分泌物出现,在当地给眼药水点眼不见好转,于2008年8月14日来河北省辛集市第二医院.查右眼泪小点下睑处无反流液稍有压痛,上睑泪小点处压迫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裂隙灯下: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诊断:右眼泪囊炎.

    作者:王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急性胸痛(1~5 h)可疑NSTEMI入院的患者测定肌钙蛋白(cTnI)、肌酸磷酸肌酶同功酶(CK-MB)质量,并同时对血清中H-FABP进行定性分析,根据终临床诊断将122例患者分为NSTEMI组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60例及非心源性胸痛组10例,比较这3项指标在NSTE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NSTEMI组H-FABP阳性率为80.77%,高于LLA组和非心源性胸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FABP测定的敏感度(80.77%)、阴性预测值(87.18%)较cTnI敏感度(42.31%)、阴性预测值(69.39%)及CK-MB敏感度(38.46%)、阴性预测值(67.68%)增高(P均<0.01),但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cTnI、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较cTnI和CK-MB对早期NSTEMI诊断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蒋佩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阿司匹林增强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ASA)对鼻咽癌SUNE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ASA对SUNE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核转录因子-kB(NF-kB)的表达情况.结果:ASA在2、4、8 Gy三种不同剂量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0.329±0.052、0.404±0.067、0.615±0.033.ASA+照射组的凋亡率[(59.600±1.200)%]较单纯照射组[(39.800±1.124)%]明显增加(P<0.01).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显示照射后胞核内NF-kB表达增加,而这种增加可被ASA抑制.结论:ASA可提高鼻咽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止NF-kB的核内转移,继而抑制NF-kB的激活,从而增加放射线诱导的鼻咽癌细胞凋亡.

    作者:王小军;张健;郭琳琅;朱伟良;韩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有不少患者反复急性加重并终发展为呼吸衰竭和(或)肺心病,甚至死亡.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认为COPD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在肺部表现为不可逆性气流受限,且呈进行性发展.COPD不仅累及气道,而且累及整个肺组织,包括肺泡毛细血管网、肺小动脉等.

    作者:郭瑛;李燕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及生化特征,以探讨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对2248例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血尿酸等指标检测,空腹行腹部B超检查.结果:NAFLD组中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体重指数、性别与NAFLD密切相关,NAFLD组中MS伴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8.62%vs 19.13%,P<0.01).结论:NFALD与MS密切相关,NAFLD患者具有MS各组分集聚的特征,应重视NAFLD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作者:张建华;辛永宁;宣世英;孙樱;张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