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磊;费月海;陆远;韩勇;李小飞;周勇安;程庆书
踝关节南胫腓骨下端的内外踝和距骨组成,是人体负重量大的屈戍关节.踝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青壮年易发生[1].
作者:李大争;许新秀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42例(治疗组),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等)和血清生化包括丙氨酸氧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SB)、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影像资料.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7.1%、74.3%、68.6%、77.1%,与对照组52.0%、52.0%、48.0%、48.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γ-GT、TG、TC下降,至复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S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影像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以使血脂降低或恢复正常,并能促进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肝酶指标恢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丁关燕;秦新茂;马军;柯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急性胸痛(1~5 h)可疑NSTEMI入院的患者测定肌钙蛋白(cTnI)、肌酸磷酸肌酶同功酶(CK-MB)质量,并同时对血清中H-FABP进行定性分析,根据终临床诊断将122例患者分为NSTEMI组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60例及非心源性胸痛组10例,比较这3项指标在NSTE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NSTEMI组H-FABP阳性率为80.77%,高于LLA组和非心源性胸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FABP测定的敏感度(80.77%)、阴性预测值(87.18%)较cTnI敏感度(42.31%)、阴性预测值(69.39%)及CK-MB敏感度(38.46%)、阴性预测值(67.68%)增高(P均<0.01),但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cTnI、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较cTnI和CK-MB对早期NSTEMI诊断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蒋佩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现认为胃癌的发病是许多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基因的表达异常包括基因序列,即遗传学(genetics)的改变和基因表型遗传学(epigenetics)改变[1],其中包括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p16基因是一种重要的多种肿瘤抑制基因(MTS1),其编码产物p16蛋白在细胞增殖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p16基因的失活与人类多种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对其深入研究可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途径.现就p16基因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作一综述.
作者:孔祥勇;胡世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钛板人工肋骨用于兔胸壁缺损重建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表面喷砂、酸蚀处理制备钛板人工肋骨.建立20只3 cm×3 cm的胸壁骨性缺损家兔模型.实验组应用钛板人工肋骨修复缺损(n=10),对照组采用带骨膜的自体肋骨移植(n=10).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血钙及血磷,行胸部X线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所有实验兔均无手术及术后死亡,无感染、胸壁塌陷及反常呼吸发生.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钙磷乘积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钛板与肋骨断端连接成一个整体,固定牢靠,界面大量新生骨组织,无纤维组织介入;对照组肋骨断端处骨增生明显,有连续性骨痂生成.结论:钛板人工肋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时胸壁提供有效的支撑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磊;费月海;陆远;韩勇;李小飞;周勇安;程庆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经皮冠脉内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改用西洛他唑1年余,对血小板聚集率、血栓发生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痛患者行冠脉药物支架植入术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56例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后,出现不耐受情况,改用西洛他唑,24例继续原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患者,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平均随访(1.8±0.7)年,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西洛他唑组的血小板聚集肾上腺素及血小板聚集二磷酸腺苷均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时PCI术后患者,应用西洛他唑替代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经过短期的临床观察,其血小板聚集率优于阿司匹林,安全性与阿司匹林相当.
作者:高智平;周颖玲;董豪坚;黎励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CRP)及凝血因子Ⅶa(FⅦa)活性,探讨其在高龄ACS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5例高龄ACS患者[其中4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P)]及20例稳定型心绞痛(SP)患者的CRF,水平、Ⅶa活性与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CRP水平、FⅦa活性与高龄ACS的关系.结果:高龄ACS患者的CRP水平、FⅦa活性均高于SP组及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AMI患者CRP水平、FⅦa活性明显升高,存在高凝状态,机体炎症在粥样血栓的形成及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陈伟;马贵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两种异构体Livinα、Livinβ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生物学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48例NSCLC组织、29例癌旁组织和13例良性病变肺组织中Livin mRNA,并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Livinα和Livinβ在NSCLC组织中多同时表达,Livin mRNA和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基本一致.Livin在NSCLC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痛变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6.9%和O(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其表达阳性率为76.5%,高于无转移组的42.9%(P<0.05),而与NSCLC的病理类型、分化水平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Livin在NSCLC组织中特异性地高表达,可能成为NSCLC诊断上新的标记物和治疗上新的靶点.
作者:董凌云;胡华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决定蛋白质后命运的是一类蛋白水解酶,在真核细胞中主要有两种蛋白质水解体系负责蛋白质的降解:溶酶体(lysome)和泛素-蛋白酶体(ubiquitin-proteasome).前者为人们所熟知,后者是近20年来科学家重点研究的目标.蛋白质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包括两个组成部分:首先是泛素与一系列关联酶协同作用,把要降解的目标蛋白质泛素化,使蛋白质变性并打上标记,以便为蛋白酶体所识别;第二部分是26S的蛋白酶体复合物,它降解泛素化的蛋白质,同时释放出游离的泛素,并可再次被利用.
作者:程翌;郑国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可达10%,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会发病.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据近10年的文献资料统计,其误诊率仍达9%~36%[1].笔者回顾北京军区总医院自1988年9月至2008年9月20年以急性阑尾炎收治和后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病案资料,以期加深对急性阑尾炎诊治的再认识.
作者:陈海;郭玉明;任小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ASA)对鼻咽癌SUNE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ASA对SUNE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核转录因子-kB(NF-kB)的表达情况.结果:ASA在2、4、8 Gy三种不同剂量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0.329±0.052、0.404±0.067、0.615±0.033.ASA+照射组的凋亡率[(59.600±1.200)%]较单纯照射组[(39.800±1.124)%]明显增加(P<0.01).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显示照射后胞核内NF-kB表达增加,而这种增加可被ASA抑制.结论:ASA可提高鼻咽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止NF-kB的核内转移,继而抑制NF-kB的激活,从而增加放射线诱导的鼻咽癌细胞凋亡.
作者:王小军;张健;郭琳琅;朱伟良;韩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与DN发展的关系.方法:将135例糖尿病患者(DM组)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6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49例),分别检测其尿蛋白排泄率(UAER)、Cys-C、HCY水平,并与对照组(45例)比较.结果:DM组血清Cys-C、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DN病情的进展,血清Cys-C及HCY含量逐渐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Cys-C、HCY水平分别与UAER呈正相关性.结论:血清Cys-C、HCY水平可作为DN患者早期肾损伤一个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
作者:涂良水;詹爱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加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中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4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粗针穿刺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接受多西他赛75 mg/m2,静滴,第1天,吡柔比星50mg/m2,静滴,第1天,21 d为1个周期,完成3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79%,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和脱发(发生率分别为95%和100%).结论:多西他赛加吡柔比星治疗局部中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局部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案.
作者:黄恒;揭超;崔杉;石育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治疗变异型哮喘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对60名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普米克,并同对照组给予相同基础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肺部功能、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好转情况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肺部功能状态好转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临床治疗变异性哮喘及预防复发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章丽娟;卢艳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血液肿瘤患者常因接受大剂量的化疗出现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加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可造成正常菌群失调,导致各种感染增加,其中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可达10.4%~35.3%[1].近年来,伊曲康唑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治疗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伊曲康唑使用有其特殊的注意事项,尤其在深静脉留置时.由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成本较高,价格相对昂贵,任何原因导致的置管失败都将给患者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2].本科有3例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者因使用伊曲康唑不当导致堵管后拔管,值得深思.经本科全体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并加以改进使用方法,再无此类堵管现象发生.
作者:王务萍;周欣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脊柱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的恢复情况.方法:将40例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I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两组分别吸入1.0 MAC七氟醚和1.0 MAC异氟醚,间断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和异丙酚,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不超过基础值25%.记录停止吸入麻醉药到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结果:S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均较I组缩短(P<0.05).结论:吸入七氟醚患者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吸入异氟醚者,但是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吸入异氟醚者高.
作者:卢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否改善高龄吞咽困难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卒中伴吞咽困难的高龄患者(年龄≥70岁)76例,研究组(n=38)于入院72 h内留置鼻饲管实施规范肠内营养,对照组(n=38)于入院1周内留置鼻饲管并由家属自行喂养饮食.观察两组第21天的实验室营养指标,包括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lb)和三酰甘油及低蛋白血症(Alb<35 g/L)发生率、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住院第21天,研究组的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研究组(36.8%)显著低于对照组(65.8%,P=0.019);感染发生率研究组(39.5%)显著低于对照组(68.4%,P=0.021);总有效率研究组(73.7%)显著高于对照组(42.1%,P=0.043).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高龄吞咽困难卒中患者的营养,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倪伟光;赵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结合肾活检及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探讨狼疮性肾炎(LN)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50例LN患儿进行肾活检及常规实验检查资料,并给予病理分型和活动性指数(AI)及慢性指数(CI)、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结果:病理类型以Ⅳ型LN型多,占42%,其次是Ⅱ型(24%)和Ⅲ型(18%).Ⅱ型与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Ⅳ型和Ⅴ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结论:LN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一定关系,肾活检对诊断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凤仪;邓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及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EGFR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60例食管癌组织中EGFR、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45/60)、31.7%(19/60).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分别为10%(3/30)、83.3%(25/30);EGFR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长度无关(P0.05).结论:EGFR蛋白的高表达和E-cadherin蛋白的低表达参与了食管癌的发展过程,在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食管癌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梁朝晖;张维彬;胡少为;李伟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7月,100例膝骨关节芡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穴梁丘、足三里、委中、血海、阿是穴,每个穴位各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1 mL,每天1次.对照组服用西乐葆200 mg,每天1次,治疗14 d为1疗程,按JOA膝关节治疗效果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分.结果:两组均能有效减轻症状,治疗组(27.2±5.4)分,对照组(21.4±3.6)分,P<0.05.在镇痛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改善膝关节关节活动度和消肿方面,鹿瓜多肽较西乐葆疗效为优.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良好.
作者:陈民;李腾辉;李嘉;郑秋坚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