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鹏飞;黄永杰;孙达;张鸿丽;富晶;汪小莹;周北玲
目的:甘氨双唑钠(CMNa)是中国研制的一类抗癌新药,在鼻咽癌、食管癌、肺癌等的放疗增教研究中均已取得显著疗效,但对化疗药的增敏效果如何,目前仍不肯定.本研究以宫颈腺癌HeLa细胞为靶点,分析CMNa是否可影响宫颈腺癌细胞HeLa对化疗药物顺铂(DDP)的敏感性.方法:不同浓度DDP、CMNa及双药联合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细胞活力测定等检测对HeLa敏感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DDP对HeLa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而不同浓度CMNa抑制作用不明显,低浓度DDP与CMNa联合作用于细胞可增强DDP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结论:低浓度DDP与CMNa联合应用,不但提高了DDP对宫颈腺癌细胞的敏感性,而且降低了大剂量化疗药物的使用,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可为宫颈癌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叶红;时艳梅;肖长义;刘秀娟;李彩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结果: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临床表现有肉眼血尿者24例(86.8%),血尿伴腰痛10例(31.3%),仅表现为腰痛5例(15.6%),腹部包块2例(6.3%).B超检查发现输尿管实质占位病变9例(28.1%).静脉尿路造影(IVU)30例,4例(13.3%)发现典型的输尿管腔内充盈缺损.26例逆行尿路造影,诊断20例(77.0%).CT扫描13例,11例(84.6%)发现输尿管内肿块影.磁共振泌尿系成像(MRU)7例,诊断输尿管癌5例(71.4%).结论:密切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应用各种检查手段,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术前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方林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静脉乳剂(BJOE)对成纤维细胞(FB)生长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诱导病理性瘢痕FB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临床病理性瘢痕组织标本,进行FB体外培养,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FCM)、RT-PCR观察BJOE对FB生长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通过Hoechst 33258/PI荧光染色观察BJOE对FB的凋亡影响.结果:BJOE对FB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且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Hoechst 33258/PI荧光染色可见凋亡细胞数随着药物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增加,凋亡细胞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可见高亮蓝色凋亡小体.结论:(1)BJOE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病理性瘢痕FB生长增殖;(2)BJOE能从转录水平减少Ⅰ、Ⅲ型胶原的合成.
作者:余建军;罗少军;汤少明;张培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放射科检查患者的分布.为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做到检查安排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6-8月放射科检查的患者,分别进行时间、患者来源、检查项目分布的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午检查人数显著多于下午;且上、下午上班后的第一、二个时间段检查人数多,其后呈递减趋势;住院患者检查在上、下午第一个时间段多,而门诊患者检查上午第二个时间段和下午第一个时间段多;从检查部位来看,以胸部、脊柱检查人数多,占检查总人数的74.5%;不同部位的检查时间以造影长,而胸部检查时间短.结论:目前放射科检查存在不同时段工作量分布不均、门诊与住院患者到科检查时间不一和检查项目不均等;在高峰时段,应避免安排住院患者和造影等耗时长的检查或开放备用拍片室.以减少患者候检时间过长及由此引起的纠纷.
作者:申东翔;刘坚;胡文魁;郭振辉;刘琛玺;肖庆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患者女,26岁,右足外侧创伤感染,反复使用头孢哌酮或头孢曲松钠抗感染半年,局部红肿热痛症状时消时现.为行清创手术,于2008年10月6日入院.当天开始用头孢哌酮钠:1 g,静滴,一天2次,抗感染.4 d后创口局部红肿热痛完全消退,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及尿常规等均无异常,于入院后第5天(10月10日),在硬脊膜外麻醉下,施行清创手术,手术过程顺利.
作者:云天佑;文华;韩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截骨矫形架桥植骨在治疗陈旧跟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截骨矫形架桥植骨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1~55岁,平均30岁;伤后至手术时间5~36个月,平均22.4个月.结果:15例15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跟骨高度、宽度、Bohler角基本恢复正常.术前按Kerr跟骨骨折百分评分系统评分,均低于62分,平均46.7分;治疗后9例达86分以上,4例达71分以上,1例53分,1例42分,治疗优良率86.7%.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截骨矫形架桥植骨治疗陈旧跟骨骨折具有矫正跟骨畸形,恢复后足外形及功能明显的优点.是改善陈旧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敏;高启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特别巨大左心室(LVEDD>90mm)是影响心脏瓣膜手术疗效的一个重要高危因素,尽管手术技术、心肌保护及围术期处理不断改进,但此类患者接受瓣膜手术后的并发症及病死率仍明显较高.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间对4例合并特别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了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尚文军;陈国兴;周耀洪;吴旭辉;彭丛兄;吴功志;吴亦志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蛋白,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为栽体,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BSA-PLGA微球,以包封率、栽药量、粒径及24 h释放率等为观察指标,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显著影响微球制备工艺条件的7种因素.结果:优化后的工艺条件是BSA用量为5 mg、PEG用量为0.2 mL、PLGA用量为200 mg、PVA浓度为1%、NaCl浓度为10%、超声功率为40 W、复乳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可以得到包封率高、粒径适宜、突释较少的BSA-PLGA微球.
作者:曾晗冰;李万里;徐华梓;李士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病例1,女,27岁,因烦渴、多饮、多尿6个月,行走不稳10 d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出现烦渴、多饮、多尿,在当地医院多次查血糖高于正常,2个月治疗中血糖一直未能控制.入院前10 d出现双下肢乏力.人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内科查体无特殊.神经科查体:神志淡漠,双下肢肌力4级,双侧病理征未引出,余神经查体无特殊.辅助检查:空腹血糖:12.9 mmol/L,餐后血糖:23.34 mmol/L,尿糖、尿酮均(+++).
作者:张胜睿;罗新明;陈淦;赵晶;张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下颌骨两侧垂直向对称性.方法:52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作为观察组,52例同龄正常(牙合)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拍摄全景片,对下颌关节高度(CH)、升支高度(RH)及升支关节高度总和(CH+RH)进行测量和分析,所得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下颌骨健、患侧垂直高度中CH(P=0.000)、RH(P=0.002)和CH+RH(P=0.038)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左右侧各项高度测量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分析升支高度(RH)(P=0.01)及关节升支高度总和(CH+RH)(P=0.03)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下颌骨健患侧垂直向不对称,且其与正常(牙合)人群比较存在差异.正常(牙合)人群下颌骨垂直向左右侧对称.
作者:邱严力;田倩倩;杜凤芝;任丽洁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构建pEGFP-C1-Smad4表达栽体.并观察其在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增强绿色荧光蛋白与Smad4的融合表达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和PCR分析,用基因转染技术将其转入人胃癌SGC7901细胞.荧光显微镜、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PCR分析证实重组质粒中插入的目的基因片段及载体DNA大小、方向和插入位点均正确.在转染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到Smad4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Smad4,并在胃癌SGC7901细胞瞬时表达成功,为进一步研究Smad4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作者:钱翠娟;姚军;张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弹性引导管芯、自制负压检测仪联合应用在困难气管插管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37例直接喉镜下声门显露分级(Cormach-Lehane分级)Ⅲ~Ⅳ级意外困难插管患者,先采用常规铜质管芯塑形气管导管后直接喉镜下试插管,若试插两次失败者改用直接喉镜下弹性引导管芯引导插管.常规试插管和弹性引导管芯引导插管后均按顺序通过,(1)自制负压检测仪;(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检测装置结合听诊法检测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与否.分别记录常规试插管的次数、直接喉镜下弹性引导管芯一次性成功插管例数、所用时间、自制负压检测仪和PETCO2检测装置结合听诊法检测气管导管位置吻合的例数以及术后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37例患者常规试插两次均失败.改用直接喉镜下弹性引导管芯引导插管后34例一次试插成功(92%),3例两次试插成功;插管时间17~51 8,平均28 8(中位数M).自制负压检测仪和PETCO2检测装置结合听诊法检测气管导管位置的结果完全吻合.术后24~48 h随访所有患者均未见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弹性引导管芯、自制负压检测仪联合在困难气管插管术中应用,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能快速判断导管位置,其结果准确可靠,气道损伤小.
作者:张建峰;唐忠科;董淑琴;臧志文;曹会敏;黄凡;戢运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微成像检测转基因小鼠前列腺癌(TGMAP)模型并与三维病理图像比较.方法:通过三维微超声成像系统对TGMAP小鼠前列腺癌进行三维超声图像采集,对前列腺癌标本进行连续切片,扫描并存储图像,纵向排列所有的二维图像获得重建的三维数字化病理图像,对三维超声图像和三维病理图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定性比较前列腺癌的三维超声成像与连续组织学切片,证实了该超声系统可以准确显示活体小鼠肿瘤的大小和形状.结论:小鼠前列腺癌模型的三维超声微成像有望成为小鼠临床前期研究的新的微成像手段.
作者:武国军;王福立;朱李兵;袁建林;王禾;张更;于磊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伴有低钠血症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伴低钠血症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23例,分为A、B两组.A组12例血压顽固性升高(收缩压>140mmHg),B组11例血压降低(收缩压<100mmHg).行持续床边血液净化治疗,分别监测A、B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B型钠尿肽(BNP)、血钠浓度以及恢复正常时间、脱机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A、B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随病情变化,逐渐改善(P<0.05).治疗后血钠均恢复正常,血钠平均恢复时间(213±1.4)d,A、B组无明显区别.A、B组脱机时间差异有显著性[(4.5±1.2)d vs(6.0±2.3)d,P<0.05],平均(5.5±2.1)d.A组抢救成功率91.7%(11/12),B组成功率63.6%(7/11),P<O.05.死亡病例均为B组血压降低组患者,血钠(105.3±2.5)mmol/L,与平均值(110.3±12.0)m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性床边血液净化对于伴有低钠血症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明显,特别对于此类血压降低合并严重低钠患者,应尽早行血液净化治疗.
作者:张胜;林荣海;李丹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和比较银杏叶提取物(GBE)和白果内酯对不同年龄大鼠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方法:4~24周SD大鼠的胸主动脉环被固定在组织浴槽内,先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稳定后给予各浓度的试验药物,观察其对动脉环舒张作用.结果:(1)GBE和白果内酯对不同年龄大鼠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腹主动脉环均有舒张作用,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对4周大鼠舒张效应,GBE从(1.02±0.21)%(0.01 mg/mL)上升到(27.62±3.62)%(1 mg/mE),白果内酯从(2.53±0.83)%(1 μmol/L)上升到(22.03±3.14)%(100 μmol/L).(2)随着大鼠年龄的增长,GBE和白果内酯对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逐渐降低,白果内酯对老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下降更加明显.对4周到24周大鼠舒张效应,1 mg/mL GBE AK(27.62±3.62)%降到(14.79±3.67)%(P<0.05),100 μmol/L白果内酯从(22.03±3.14)%降到(6.23±2.16)%(P<0.05).1 mg/mL GBE对24周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14.79±3.67)%明显高于100 μmol/L白果内酯(6.23±2.16)%,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GBE和白果内酯对大鼠动脉环的舒张效应随着大鼠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并且,白果内酯对老龄大鼠动脉环的舒张效应下降更加明显.
作者:韩亚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是近发现的一种新的脑肠多肽,1999年从胃内分泌细胞首次发现可能的内源性GHRP,命名为Ghrelin[1].它分布在许多组织如胃肠、脑、肺、心脏、肾脏、睾丸、前列腺、胎盘和免疫组织等.
作者:谢衬梨;萧正伦;莫红缨;赵一菊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对氟化泡沫预防学生龋齿的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所处地域、生源、教学条件相近的城区中心小学、城区完小、乡区中心小学各2所,对学生分不同批次分别给予氟化泡沫防龋处理,并于开始前和3年后分别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结果:第一批试点学校与第二批试点学校相比,各年纪学生总龋患率、恒牙龋患率有所下降,且高年级学生差异有显著性,所观察的两组学校均有相同结果;第一批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相比,学生总龋患率、恒牙龋患率均有显著下降.结论:氟化泡沫对预防学生龋齿有一定效果,且应用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作者:汤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患者女,21岁,主诉因感冒在学校误入开启紫外线灭菌灯的诊室进行输液治疗约4 h,返归宿舍后5h于睡眠中自感双眼刺疼、流泪、结膜充血眼部刺激症状.来我院就诊,经医生查体与询问病史,诊断:双眼角膜炎收治我科.
作者:谢春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不同丙泊酚浓度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ECe50值.方法:75例女性乳腺良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n=25),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3.0 μg/mL;B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3.5μg/mL;C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4.0μg/mL(均为Marsh药代模型),待其效应室浓度和血浆浓度达平衡后给予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瑞芬太尼(Minto药代模型),运用Dixon's序贯法确定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浓度,10 min后置入喉罩并观察喉罩置入条件与成功率,计算出相应的瑞芬太尼适宜靶浓度(ECe50值).结果:3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瑞芬太尼ECe50值为2.89[95%CI(2.72~3.08)ng/mL];B组:瑞芬太尼Ece50值为2.50[95%CI(2.40~2.60)ng/mL];C组:瑞芬太尼ECe50值为1.58[95%CI(1.41~1.77)ng/mL].结论:丙泊酚剂量的增加可减少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的ECe50.
作者:金乐潇;郑东月;张旭彤;连庆泉;李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并比较保留胸肌后外侧切口(muscle-sparing postero-lateral thoracotomy,MPT)和腋下弧形保留胸肌切口(muscle-sparing curve axillary thoracotomy,MCAT)应用于肺癌标准肺叶/全肺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彻底性以及对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有234例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本手术组接受标准的肺叶/全肺切除术+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69例接受MCAT(MCAT组),其余65例接受MPT(MPT组).观察不同切口对术后肺部感染和切口并发症的影响,比较清扫纵隔淋巴结数,评价术后上肢早期情况和患者术后3个月切口相关症状.结果:两组清扫纵隔淋巴结数相近,分别为14.27枚和15.69枚.MCAT组有18例患者出现血清肿.所有的MPT患者均出现切口红肿现象.术后第1天术侧上肢活动范围MCAT组优于MPT组(154例vs 7例).术后两组诉切口疼痛的人数相似,但MCAT组VAS评分低于MPT组[1个月时(1.07±0.355)vs(3.55±1.150);3个月时(0.96±0.228)vs(1.75±1.030)].结论:MCAT在手术的彻底性上与MPT相似,均能满意地完成肺叶/全肺切除术和纵隔淋巴结清扫.MCAT组术后早期阶段上肢活动能力和术后3个月时慢性疼痛优于MPT组.推荐MCAT为肺癌手术标准切口.
作者:杨学宁;廖日强;聂强;钟文昭;吴一龙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