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优;黄山东
随着外用皮质类同醇激素种类的增多,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但本病顽固难治,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1%吡美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玲;陈建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咖啡酸片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疗效.方法:75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治疗,治疗组给予加用口服咖啡酸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小板变化的情况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早期(第2周)即有血小板提升作用(P<0.05),对非重度血小板减少(≥20×109/L)的效果明显(P<0.05);其余未见明显差异(P>0.05).疗效对比经Ridit分析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95%SI 0.5111,0.709 1).结论:咖啡酸片配合免疫治疗对ITP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文远;陈蓓莉;莫东华;王晓桃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香菇多糖作为一种生物免试调节剂目前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本研究旨在观察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香菇多糖加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对患者疗效、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4.5%和38.7%(P<0.05);实验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实验组的Karnofsky评分上升率(51.6%)高于对照组(25.8%)(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作者:李志英;朱应群;张平;李喆;何龙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手指的断离是指指掌关节以下的断离伤,使成活的指体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指的功能,这才是再植的目的[1].功能恢复的好坏与致伤原因、断离部位、肌腱修复和功能训练有密切关系.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功能训练在断指再植后功能恢复中的重要性.
作者:纪宇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麻醉常用的方法[1-2],但常规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往往出现尺神经阻滞起效慢或不完全阻滞的情况,笔者采用改良一针法提高了尺神经阻滞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达明;俞利忠;蒋晓琴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通过观察肝硬化时凝血四项关键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了解其临床运用意义.方法:72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浆凝血四项的检测且观察凝血功能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观察40例手术患者行相同方式手术且术后使用相同监护条件时术中出血量与术后3 d血浆管引流量的变化.结果: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变化不仅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而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凝血障碍越明显.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随着分级加重PT、APTT、TT逐渐延长,FIB逐渐降低.降低幅度依次为A级<B级<C级,三级中的PT、APTT、TT、FIB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PT、APTT、TT时间延长和FIB结果降低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具有一致性.肝功能分级愈差,凝血障碍愈明显.手术惠者随着肝功能分级的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3 d血浆管引流量也在增加.结论: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能从多方面及时、准确地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和凝血功能情况,所以需动态地观察凝血四项指标以便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好的监测和治疗.
作者:张孟瑜;李波;夏先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TF及TFPI的影响.方法:设不同时间组,TNF-α 10 ng/mL分别培养0 h、1 h、3 h、6 h、12 h、24 h,另设不同溶度组,TNF-α 0 ng/mL、1 ng/mL、10 ng/mL、20ng/mL、50 ng/mL、100 ng/mL分别培养6 h;ELISA法测定TF及,TFPI抗原的表达;RT-PCR检测TF及TFPI基因的表达.结果:各浓度的TNF-α对HUVECs的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TNF-α促进TF抗原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在TNF-α 10 ng/mL作用6 h时明显(P<0.01);TNF-α促进TF 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在3 h时达到高峰(P<0.01);TNF-α对HUVECs表达TFPI抗原及TFPI mRNA无明显影响.结论:TNF-α可以诱导HUVECs细胞表达TF:TNF-α对HUVECs细胞TFPI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作者:陈懿建;陈方平;万通;张立群;李海亮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评价顺尔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哮喘治疗及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72例哮喘儿童分成两纽,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哮喘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顺尔宁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顺尔宁在儿童哮喘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丁秀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以提高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全组术前无一例确诊,均行手术治疗,无死亡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手术病理可以确诊.手术治疗是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预后良好,系统淋巴结清扫不推荐作为常规.
作者:张旭;岳世昌;刘长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前角神经元的作用及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方法: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标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SCs,采用电控脊髓损伤打击装置制作大鼠SCI模型.实验分为BrdU+NSCs组、NSCs组、SCI组、假手术组(Sham组)4组.SCI后3 d进行NSCs移植.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的存活及迁移情况,Nissl染色法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情况,采用行为学(BBB)评分法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BrdU+NSCs组在损伤脊髓区域可检测到BrdU标记的阳性NSCs,BrdU+NSCs组和NSCs组脊髓前角存活运动神经元较SCI组明显增多(P<0.05),BBB评分亦明显高于SCI组(均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胚胎大鼠NSCs在移植到SCI区域后可存活、迁移,对SCI后前角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从而促进了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孔令胜;聂冬丽;张军臣;张浩;许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凯时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两组,45例47耳采用凯时10μg静脉滴注,每天1次,联合高压氧治疗为凯时组;44例46耳采用右旋糖酐、高压氧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结果:凯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7%vs 73.9%,P<0.05).结论:凯时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耐受性好、总有效率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熊丽;戴祖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行鼓室成形术的疗效和应用前景.方法:利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修补鼓膜穿孔、上鼓室外侧壁、耳道后壁鼓室成形术44例.结果:44耳手术后1个月鼓膜穿孔均愈合.术后随访1~3年,除3耳鼓膜再穿孔外,余均愈合,纯音测听示术后较术前气骨导差平均缩小18 dB.结论:自体耳屏软骨一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善明显,移植易成活.移植物中软骨的弹性和硬度不影响术后听力提高,且对术后鼓膜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因而对防止术后鼓膜回缩、听骨粘连,提高鼓室成形术远期效果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建秋;罗旭东;李满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体会以探讨该术式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00年9月至2003年8月对62例中央型肺癌累及支气管、肺动脉的患者施行肺动脉支气管双成形肺叶切除术,以大限度地切除肺癌、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术后病理pTNM分期:ⅡB期18例,ⅢA期32例,ⅢB期1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胸腔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全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72.6%(45/62),3年生存卒为53.2%(33/62),5年生存率32.2%(20/62).结论:支气管、肺动脉双成形肺叶切除术可达到满意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同时侵犯支气管、肺动脉或肺功能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肺癌患者.
作者:申翼;景华;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董国华;罗立国;许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膝关节外伤后X线及低场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6例膝关节外伤X线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膝关节隐性骨折的骨折线表现为骨皮质下在T1WI、T2WI上呈线样、裂隙样低信号带,在T2WI低信号周围可见斑片状边界模糊的高信号,3例在T1WI低信号带周围可见点状、斑片状稍高信号,T2脂肪抑制序列显示更清楚.结论:MRI能够清楚显示隐性骨折,尤其当X线平片检查阴性而临床症状与体征怀疑隐性骨折时,MRI是本病的佳检查方法.
作者:顾基伟;陈小启;黄峰;戚乐;高国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患者女,63岁.间断性右上腹部疼痛不适5年,曾在外院B超诊断为胆囊炎,胆结石.口服消炎利胆片以及中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近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向右肩背部放射,伴发热,收住我院拟行经腹腔胆囊镜胆囊摘除术.
作者:李惠民;李哲;邵景元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甲亢患者治疗后的体重渡动是否为追赶生长的表现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110例新诊断甲亢患者测量其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体脂百分比,测血糖,血脂,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血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甲亢患者在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体脂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有所下降,HOMA-IR下降(P<0.05).FT3,FT4变化与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的变化呈负相关性(r=-0.412,-0.467,P<0.01;r=-0.359,-0.318,P<0.05),TSH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336,P<0.05).排除了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因素后,腰围变化与体重指数及体脂百分比的变化呈正相关(r=0.433 8,0.347 0,P<0.05).腰臀比变化与体重指数的变化呈正相关(r=0.338 6,P<0.05).结论: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是追赶生长的表现,且出现了中心型肥胖等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
作者:徐瑾;陈璐璐;郑涓;余帆;李裕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在尖锐湿疣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和疣体组织中的IL-2、sIL-2R、IFN-γ、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尖锐湿疣组的血清和疣体组织中IL-2和IFN-γ水平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IL-4和IL-10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复发组的血清和疣体组织中的IL-2和IFN-γ水平都明显低于未复发组,而IL-4和IL-10水平都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尖锐湿疣组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复发组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全身和皮损局部的免疫功能均有下降,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原因.
作者:应作霖;吴瑞勤;李晓杰;徐晓寅;沈慧珍;王丰;朱光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男性尿道狭窄在泌尿外科是一种常见又棘手的疾病.由于治疗复杂,并发症和后遗症多.经常困扰着临床医师,我们采用经皮肾筋膜扩张器(Amplatz)扩张结合电切手术治疗12例男性尿道狭窄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鑫国;王进峰;徐毅;施正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疾病的危险因素(risk factor)于1961年由Framingham心脏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FHS)的Dr.Kannel首次提出.它指的是在一群体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存在,使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增高;而当其被消除后,又可以使该病的发病率下降.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关心血管疾病的众多危险因素被不断地发现和证实,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300多种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潘巧玲;吴建华;冯常森;于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患者男,31岁,有青霉素过敏史.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内固定术后第7天,给予注射用鹿瓜多肽16 mg(商品名:绵舒规格:8 mg/支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5%的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约1min患者突然出现恶心、胸闷、气促,面色潮红,随之出现全身紫绀,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脉搏细速,血压测不出,静脉血氧饱和度47%.立即停用鹿瓜多肽,并更换输液器及液体.
作者:袁青;黄丹妮;望会林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