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骨肉瘤亚型的影像学特点

郭小明

关键词: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骨肉瘤亚型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骨肉瘤亚型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均行X线检查,6例行CT检查,4例行MR检查.重点描述肿瘤的位置、骨皮质改变、髓腔内侵犯等影像学表现.结果:2例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分别位于股骨骨干和股骨远端,X线及CT显示病灶呈地图样溶骨性骨质破坏,进展性骨膜反应.骨皮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影明显.1例小细胞型骨肉瘤位于胫骨近端,X线显示渗透样髓内骨质破坏,临近骨皮质破坏.5例皮质旁骨肉瘤中4例位于股骨远端,1例位于胫骨近端.3例肿瘤围绕骨表面生长,2例肿瘤与骨皮质间形成透亮间隙,3例CT扫描显示肿瘤呈高密度肿块.1例骨膜骨肉瘤位于胫骨骨干,X线表现为肿瘤内钙化或骨化呈垂直状排列延伸至周围软组织肿块内.2例多发性骨肉瘤病灶见于股骨、胫骨、肱骨及骨盆,为云团状瘤骨,进展性骨膜反应,骨皮质破坏及临近软组织肿胀.结论:原发性骨肉瘤亚型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顺尔宁辅助治疗儿童哮喘72例

    目的:评价顺尔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哮喘治疗及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72例哮喘儿童分成两纽,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哮喘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顺尔宁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顺尔宁在儿童哮喘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丁秀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喉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喉鳞状细胞癌标本46例,另收集声带息肉(VCP)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检测喉癌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survivin和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喉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71.74%(33/46),显著高于声带息肉组织(X2=28.696,P<0.01).临床分期Ⅲ+Ⅳ期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X2=4.193,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X2=6.691,P<0.05),survivin的表达还与病理学分级有关,高分化与中分化间差异具有显著性(X2=4.290,P<0.05).喉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HPV16/18-E6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735,P<0.05).结论:survivin基因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喉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HPV16/18是喉癌发生的重要的因素,喉癌中survivin表达与HPV16/18感染呈正相关.

    作者:刘学军;张初琴;万汉锋;孔丽敏;项松洁;黄加云;陈波蓓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经肱动脉、股动脉两种途径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经肱动脉途径穿刺行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STEMI住院患者分别接受经肱动脉(B组,n=52)或经股动脉(F组,n=68)途径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鞘管置入时间分别为(8.98±3.62)、(8.57±3.43)min(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60.25±24.37)、(59.69±25.18)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局部感染等发生卒显著低于F组,动静脉瘘血栓或栓塞及不适反应等在B组未出现,B组术后与穿刺有关的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远端肢体缺血、神经损伤等.结论:实施急诊PCI治疗STEMI两种途径都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与经股动脉比较,经肱动脉途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安吉;李成祥;袁铭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低场MRI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膝关节外伤后X线及低场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6例膝关节外伤X线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膝关节隐性骨折的骨折线表现为骨皮质下在T1WI、T2WI上呈线样、裂隙样低信号带,在T2WI低信号周围可见斑片状边界模糊的高信号,3例在T1WI低信号带周围可见点状、斑片状稍高信号,T2脂肪抑制序列显示更清楚.结论:MRI能够清楚显示隐性骨折,尤其当X线平片检查阴性而临床症状与体征怀疑隐性骨折时,MRI是本病的佳检查方法.

    作者:顾基伟;陈小启;黄峰;戚乐;高国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腰痛为主的破伤风1例诊治分析

    患者男,25岁,农民工.因腰扭伤后疼痛2d伴发热半天来院.患者当时为搬运重物(肩扛),不慎扭伤腰部,疼痛较剧,在外院给予止痛和抗生素应用等治疗后效果不佳,转送来我科.入科检查:否认皮肤损伤出血史,呼吸、血压正常,体温37.5℃,心率98次/min.言语尚清楚,无吞咽困难,无抽搐,腰部轻度强直位,活动受限.入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1.8×109/L,中性78.3%;血沉20 mm/h,凝血四项、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和胸片、心电图正常.外院腰椎正侧位X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何长街;秦伟毅;卢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95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无创通气,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20mg静滴,每天1次,共10 d.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72 h、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观察记录神志好转时间、呼吸、心率,记录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2例改用有创通气治疗,对照组7例改用有创通气治疗:治疗组住院时间(11.5±2.8)d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5.6±3.5)d,P<0.01;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5.5±2.7)d少于对照组(8.6±2.9)d,P<0.01;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对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和机械通气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杨尊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凯时治疗突发性耳聋47耳

    目的:评价凯时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两组,45例47耳采用凯时10μg静脉滴注,每天1次,联合高压氧治疗为凯时组;44例46耳采用右旋糖酐、高压氧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结果:凯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7%vs 73.9%,P<0.05).结论:凯时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耐受性好、总有效率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熊丽;戴祖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行为干预.结果:治疗3周后,干预组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各指标差异显著,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应用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和控制血糖.

    作者:许永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慢性肾脏病与肾脏纤维化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卒在全球范围内随着衰老人群以及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患病人数的增加而进一步升高.CKD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终进入到终末期肾衰竭(ESRD)则需长期肾脏替代治疗.了解CKD进展的危险因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干预,将有助于延缓CKD进展,极大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及其并发症,减轻其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

    作者:杨云华;艾维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一般人口学特征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一般人口学特征对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焦虑,以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择期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焦虑得分(55.84±7.27)分;男性焦虑得分高于女性,二者差异存在显著性;高中以下学历者焦虑程度高于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患者;有配偶患者焦虑得分低于无配偶;不完全自费患者焦虑得分低.而年龄分层(35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护士应根据一般人口学特征,预见性关注术前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减少焦虑发生.

    作者:陶海娃;江红;陈潜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感音神经性耳聋8例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相关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52例(95耳)分泌性中耳炎儿童中8例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儿均给予药物治疗,其中1例给予鼓膜切开置管,4例行鼓膜切开置管和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割术.7例惠儿骨导听闻恢复正常,1例患儿骨导听阈随访3月改善不明显.结论:8例(15%)患儿的暂时性听阈移位(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或永久性听阈移位(permant threshold shift,PTS)的发病机制与分泌性中耳炎有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病程中有发展成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可能,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早干预避免病情发展.

    作者:李幼瑾;陈洁;陶峥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重组表达研究进展

    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TN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主要引起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Lee等[1]1978年首次在田鼠的肺组织中分离出HTNV,并鉴定其为引起HFRS的病原.HFRS是一种以发烧、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全球性急性病毒传染病,病死率介于40%~60%,目前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呼延霆;薛小平;宋凯;汪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31岁,有青霉素过敏史.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内固定术后第7天,给予注射用鹿瓜多肽16 mg(商品名:绵舒规格:8 mg/支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5%的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约1min患者突然出现恶心、胸闷、气促,面色潮红,随之出现全身紫绀,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脉搏细速,血压测不出,静脉血氧饱和度47%.立即停用鹿瓜多肽,并更换输液器及液体.

    作者:袁青;黄丹妮;望会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青少年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I和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分析经手术证实的7例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I表现.结果:多数病灶位于额顶枕叶,普遍较大.1例为多发,囊变1例,壁结节1例,钙化3例,4例T1WI呈等低信号,1例T1WI呈等高信号,5例T2WI呈高信号,流空小血管3例.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强化5例.环状强化、结节强化各2例,浸入上矢状窦1例.3例瘤周水肿明显,1例轻度瘤周水肿.3例见斑片状、扭曲样钙化.2例钙化在MRI上亦呈高信号.结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但特异性不强,一些MRI特征有助于诊断,后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诊断.

    作者:陈金花;金中高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应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指征和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43例CABG患者围手术期应用IABP的资料.结果:本组治愈27例,死亡16例,治愈卒62.79%,病死率37.21%;其中单纯CABG的治愈率67.65%(23/34),病死率32.35%(11/34);CABG并瓣膜置换的治愈率40%(2/5),病死率60%(3/5);CABG并室壁瘤的治愈率50%(2/4),病死率50%(2/4);术前应用IABP的治愈率77.78%(14/18),痛死率22.22%(4/18);术中应用IABP的治愈率56.25%(9/16),病死率43.75%(7/16);术后应用IABP的治愈率44.44%(4/9),病死率55.56%(5/9);左室射血分数(EF)0.50以上的病死率20%(2/10),EF 0.30~0.50的病死率31.58%(6/19),EF 0.20~0.30的病死率57.14%(8/14).结论:IAB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循环辅助方式.尤其对于高危CABG患者,围手术期积极应用,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韩忠;李跃华;张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利奈唑胺治疗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疗效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方法:33例院内MRSA肺炎患者分为利奈唑胺治疗组与万古霉素对照组,治疗前后查痰培养、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胸片.结果:利奈唑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8.2%,细菌清除率为76.5%,万古霉素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6.3%,细茵清除率为31.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治疗院内MRSA肺炎中,不论是治疗有效率还是细菌清除率,利奈唑胺均优于万古霉素,且不良反应明显下降.

    作者:应满珍;卢阳珍;吴木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多沙普仑和哌替啶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寒战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多沙普仑和哌替啶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寒战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出现寒战的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100例,ASA Ⅰ~Ⅱ级,分成多沙普仑组(D组)和哌替啶组(P组),D组(n=50)予多沙普仑1.0 mg/kg,P组(n=50)予哌替啶1.0 mg/kg,两组均稀释为10 mL后静脉缓慢注射.记录注药前和注药后30 min内MAP、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评定寒战的治疗效果.结果:多沙普仑与哌替啶治疗寒战的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头痛、出汗、暂时性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5 min内D组的MAP、HR和P组的HR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组的SpO25~30 min内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沙普仑和哌替啶均可有效治疗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寒战反应,多沙普仑对循环系统的干扰比较明显,而哌替啶的呼吸抑制作用较明显.

    作者:曾振平;陈献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行鼓室成形术44例

    目的:探讨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行鼓室成形术的疗效和应用前景.方法:利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修补鼓膜穿孔、上鼓室外侧壁、耳道后壁鼓室成形术44例.结果:44耳手术后1个月鼓膜穿孔均愈合.术后随访1~3年,除3耳鼓膜再穿孔外,余均愈合,纯音测听示术后较术前气骨导差平均缩小18 dB.结论:自体耳屏软骨一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善明显,移植易成活.移植物中软骨的弹性和硬度不影响术后听力提高,且对术后鼓膜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因而对防止术后鼓膜回缩、听骨粘连,提高鼓室成形术远期效果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建秋;罗旭东;李满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及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前角神经元的作用及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方法: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标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SCs,采用电控脊髓损伤打击装置制作大鼠SCI模型.实验分为BrdU+NSCs组、NSCs组、SCI组、假手术组(Sham组)4组.SCI后3 d进行NSCs移植.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的存活及迁移情况,Nissl染色法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情况,采用行为学(BBB)评分法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BrdU+NSCs组在损伤脊髓区域可检测到BrdU标记的阳性NSCs,BrdU+NSCs组和NSCs组脊髓前角存活运动神经元较SCI组明显增多(P<0.05),BBB评分亦明显高于SCI组(均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胚胎大鼠NSCs在移植到SCI区域后可存活、迁移,对SCI后前角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从而促进了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孔令胜;聂冬丽;张军臣;张浩;许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CT增强扫描后行低张法静脉肾盂造影100例

    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既要行CT增强扫描,又需做静脉肾盂造影(IVP),若两种检查分次进行.需要两次准备,两次注射造影剂,往往需分2 d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就会给患者造成诸多不便和影响.而CT增强扫描与IVP检查之间有许多相同的步骤,能否利用CT增强扫描注射的造影剂来完成IVP检查呢?笔者通过2年100例患者的实践.证明两种检查可以先后完成.

    作者:周海伟;乐嘉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