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伟;胡卫列;吕军;聂海波;姚华强;李清荣;邓志雄;张利朝;沈文;汪帮琦;李萍;陈诗涛;张源锋
目的:探讨心房肌细胞原代培养和快速电场起搏模型的建立方法,为对房颤早期电重构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1周左右的大鼠,取左、右心房,胰蛋白酶结合Ⅱ型胶原酶消化细胞,利用2次差异性贴壁技术及加用Brdu纯化心房肌细胞,观察细胞形态以及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心房肌细胞特异性表达的α-肌动蛋白鉴定心房肌细胞.结果:可得到高存活率和高纯度的心房肌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鉴定,90%以上培养细胞α-肌动蛋白抗体染色阳性.快速电场起搏24 h后细胞存活率无显著降低.结论:分离培养大鼠心房肌细胞时,低浓度的胰酶和胶原酶合用,并用2次差速贴壁,可提高原代心肌培养的存活率和纯度,初步建立了快速起搏的房颤模型,为房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王伟;程伟;肖颖彬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包虫病是畜牧地区常见寄生虫病,好发于肝脏、肺脏及其他组织器官,常需要手术治疗.笔者在小儿肺包虫摘除手术中,于健侧插入单腔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王朝霞;徐科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特点,探讨妊娠期妇女宫颈病变筛查的安全性和早期诊断的必要性.方法:2008年1-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科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CT)对478例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其中253例为妊娠期妇女(妊娠组),225例为同期、同龄进行健康检查的非妊娠期妇女(非妊娠组).采用TBS诊断分类标准进行细胞学诊断.结果:妊娠组宫颈细胞学总异常检出率为15.42%,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检出率为11.46%,其他感染性病变的检出率为21.34%,鳞状上皮细胞异常15.02%,腺上皮细胞异常0.40%.非妊娠组宫颈细胞学总异常检出率为12.44%,其中HPV检出卒为4.00%,其他感染性病变的检出率为12.44%,鳞状上皮细胞异常12.00%,腺上皮细胞异常0.44%.结论: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生率高于非妊娠期妇女,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生率与非妊娠期妇女相似.TCT用于常规产前检查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是必要的、安全的,应重视妊娠期妇女宫颈细胞学筛查.
作者:徐又先;李立;杨岚;陈广莉;明芳;韦静;弋文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瘤周脑水肿、肿瘤囊性变及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胶质瘤肿瘤组织、瘤周水肿带以及8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和CD34表达:ELISA方法检测肿瘤囊性变的囊液及血清中VEGF蛋白含量.结果:根据病理分级,恶性度越高的肿瘤组织其VEGF表达阳性率越高,且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瘤周脑水肿均呈显著正相关(rs=0.495,P<0.01;rs=0.582.P<0.01).肿瘤囊液中VEGF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血清中含量(P<0.01).结论:VEGF和瘤周脑水肿、肿瘤血管生成和胶质瘤囊性变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其表达水平对判断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分级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野战鹰;蔡琦;倪海涛;董方箴;杨钧;李铮;路伟;潘保根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应用CAPIOX RX-05型婴儿膜肺的体会.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8年9月我院婴幼儿体外循环(ECC)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CAPIOX RX-05型婴儿膜肺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CC时间15~474 min,初始预充量330~500 mL,ECC中输浓缩红细胞(275.16±180.40)mL.常规超滤及改良超滤12例,34/6例出现轻、中度血红蛋白尿,ECC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100 mmHg.死亡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除1例转院治疗外,其余患儿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CAPIOX RX-05型膜肺预充量小、血流量大、氧合及排气效能高,可做负压静脉引流、内壁涂层减少血液破坏及系统性炎性反应,是婴幼儿ECC的上佳选择.
作者:叶晓青;黄小蝶;张莉莉;李坚;翟宇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笔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发生对侧硬膜下积液9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4~69岁,平均47岁.术前患者GCS评分3~7分,其中2例处于脑疝状态.单侧的硬膜下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3例,多发性的颅内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干伤1例,均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术.术后均出现减压骨窗张力升高,颅脑CT示对侧额颞部低密度影.术后2周内出现硬膜下积液2例,2周后7例.
作者:刘补兴;张法云;王坚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隐匿性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方法:门诊患者302例,根据门诊血压和动态血压分为血压正常组(NT),白大衣性高血压组(WCH),隐匿性高血压组(MH)和持续性高血压组(HP),心脏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结果:LVMI、IMT、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NT组与WCH组相近,MH与HP组相近,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MH组和HP组明显差别于NT组和WCH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的靶器官损害.
作者:孔繁荣;郭红梅;丁秀萍;丁林锋;赵坚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引起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相关疾病,探讨可能相关的疾病.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9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住院患者资料,着重对相关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30个入组患者,其中恶性肿瘤12例,9例为肝癌;消化非恶性疾病9例,7例为肝硬化;血液系统疾病和肾脏疾病各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4例无明确相关疾病中1例有糖尿病,1例有高脂血症.7例消化道出血中胃镜均发现有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论:本组患者中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主要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以肝脏疾病为多见,因肝脏疾病引起者上消化道出血并发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危险较高.上腹部消化系统肿瘤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肿瘤.老年患者中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可能是单独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疾病之一.
作者:黄春伟;殷勤;吴建胜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评估术前使用布托啡诺鼻喷剂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对照组(Ⅰ组);吗啡组(Ⅱ组);布托啡诺鼻喷剂组(Ⅲ组).检查前30 min给予Ⅱ组8 mg吗啡肌肉注射后,Ⅰ组和Ⅱ组给予安慰刑喷鼻,Ⅲ组给予1 mg布托啡诺鼻喷刺喷鼻,3组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15min内均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连续监测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记录基础SpO2和HR、术中低SpO2、快HR,咳嗽次数,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3组术中SpO2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应激反应、咳嗽程度Ⅱ组和Ⅲ组均轻于Ⅰ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Ⅱ组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30 min经鼻滴入布托啡诺鼻喷剂和肌注吗啡均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应激反应和咳嗽程度,但布托啡诺鼻喷剂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吗啡组.
作者:艾青;胡毅平;王雁娟;安明皓;王桂龙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以随机选取宁夏回族无血缘关系的63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77例健康个体(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调查该人群中线粒体基因突变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检测技术(PCR-RFLP)对线粒体基因位点(mtDNA3243、3316、3394、3426、3593)突变类型进行检测,并采用X2检验,比较mtDNA突变类型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从而得出宁夏地区回族人群2型糖尿病与mtDNA突变的相关性.结果:在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均未发现mtDNA3243、3593、3426位点的突变.在糖尿病组中3316位点(G→A)突变频率为1.587%(1/63),正常对照组中该位点突变频率为3.896%(3/77);糖尿病组中未发现3394(T→C)突变,正常对照组中该住点突变频率为3.896%(3/77).以上位点的突变频率在两组间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地区回族人群2型糖尿病与mtDNA3243、3316、3394、3426、3593位点的突变均无相关性.
作者:徐金瑞;周晶;杨易;张东涛;王玉炯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腹腔粘连的程度.方法:广西桂东人民医院2004年3月至2008年10月收治11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手术患者,抽取已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7例,包括第一次手术方式为传统开腹行穿孔修补术者35例(开腹组)和腹腔镜行穿孔修补术者32例(腔镜组).以再次行手术治疗的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第一次手术即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为研究内容,制定腹腔粘连程度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腔粘连程度(以第二次手术所见为客观评估依据).结果:开腹组无腹腔粘连者0例,轻度腹腔粘连2例,中度腹腔粘连23例,重度腹腔粘连10例.腔镜组无腹腔粘连者4例,轻度腹腔粘连22例,中度腹腔粘连3例,重度腹腔粘连3例.结论: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可避免或减少腹腔粘连程度,是日后拟行再次彻底手术患者较适宜的手术方式.
作者:钟先荣;孔勇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活性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组)、35例正常妊娠孕妇(NGT组)血浆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活性,同时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1)GDM组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活性(0.46±0.14)显著高于NGT组(0.34±0.14,P<0.05).(2)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活性与HOMA-IR、孕前BMI、C肽、胰岛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GDM患者血浆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活性升高,且其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提示核因子-κB参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作者:张妍;杜彩霞;张苏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对我院42例脑干出血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果:高发年龄49~63岁,高危因素以高血压常见.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眩晕、头痛次之.各种眼征表现复杂,以双侧瞳孔缩小多.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主要病因.脑干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预后不佳.
作者:冯学问;雷盛钦;胡水婷;鲍贤俊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以浆膜炎为首发症状者很少见,易误诊.本文报告以浆膜炎为首发症状的SLE误诊误治3例.1 临床资料1.1 例1 男,14岁,因双膝、双手中指关节肿痛伴乏力、低热、盗汗半个月,门诊以关节炎性质待查入院.患者于1个半月前不明原因出现上述关节肿胀疼痛,晨起明显,伴胸闷气短.外院摄双膝、手关节X线片正常,给予口服止痛片,症状无改善遂来我院门诊.
作者:刘耀辉;唐建刚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计早期妊娠妇女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的含量、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cetyl-hydrolase,PAF-AH)的活性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病史询问、妇科检查及B超确定早孕.采用生物法检测120例早期妊娠妇女和20例正常非孕妇女血浆中的PAF含量,同时采用酶水解底物显色法测定血浆中的PAF-AH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hCG-β.结果:早期妊娠妇女血浆中PAF含量为(12.5±4.3)ng/mL,正常非孕妇女为(6.7±2.8)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妊娠妇女血浆中PAF-AH活性为(17±1.1)nmol/(min·mL),正常非孕妇女为(32±1.8)nmol/(min·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妊娠妇女血浆中PAF含量和PAF-AH活性的变化在妊娠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刁英;赵轩;姚新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索维生素D3(VD3)联合高脂饲料快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方法.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高脂组、模型组.4周后,检测血清中Ca2+、TG、TC、HDL-C、LDL-C的含量,制作胸主动及肝脏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和高脂组相比,各血清学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胸主动脉内膜下可见明显的钙化、平滑肌细胞增生及泡沫样细胞,而高脂组大鼠胸主动脉未见明显变化;模型组肝细胞内有大量的脂滴空泡,肝系数明显高于高脂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腹腔注射VD3 70万U/kg,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可快速成功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作者:赵娟;李相军;孙波;高海成;任立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微小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197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及治疗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5年的疾病相关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5.4%.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癌灶个数>1、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放射性碘治疗与肿瘤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使肿瘤局部复发率增加6倍.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根治性手术后总体预后良好.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预后重要的因素.
作者:李日增;周宏;潘黎静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2例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在常规护肝、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舒血宁2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每日一次.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降低,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活性、血浆血栓素A2代谢产物血栓烷B2浓度显著降低,前列环素代谢产物6-酮-前列环素含量升高.结论:舒血宁治疗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疗效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费中明;郑临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研究X线照射在体外培养人大肠癌细胞株Lovo后,检测培养上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75(sTNFR-p75)水平变化情况.方法: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sTNFR-p75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X线照射后大肠癌Lovo细胞上清sTNFR-p75水平显著低于照射前sTNFR-p75水平(P<0.01);光镜观察发现细胞体积缩小,变圆,核缩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部分细胞核染色质边集,染色质发生固缩.部分细胞核内染色质凝聚,核膜孔消失,核膜呈波纹状皱缩,形成凋亡小体,内含有退变的细胞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X线照射可减少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膜上的sTNFR-p75脱落到上清中,从而提高肿瘤坏死因子(TNF)与癌细胞的结合率.进而增强照射后TNF对肿瘤的诱导凋亡作用.
作者:高蕾;南清振;白岚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转氨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CHC)远期疗效.方法:选择68例丙氨酸转移酶(ALT)持续正常CHC患者为观察组,50例ALT升高的CHC患者为对照组,均接受PEG-IFN α-2a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同时口服利巴韦林,HCV RNA基因型为1b或未分出型者疗程为48周,基因为2a型者疗程24周.两组患者均随访至停药后3年,内容包括持续病毒学应答、生化应答、影像学改变及生存质量评估.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1例和40例完成3年随访.结果:随访至3年末,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获得相似的较高持续病毒学应答率(80.4% vs 80.0%,P=1.000),随访1年末时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病例在后2年的随访中无一例复发.取得SVR的患者均保持了持续生化学应答和影像学稳定,同时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也得到提高,尤其是社会功能、活力、总健康状况、情绪角色及心理健康5个领域改善明显.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转氨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可取得与ALT升高者相似的远期疗效.
作者:姜天俊;范荣;谢杨新;李建静;张秀;张新伟;赵鹏 刊期: 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