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联合胎儿纤维结合素测定提高预测延期妊娠引产成功率可行性研究

黄艳波;李先锋;陈玉;张晓娥;陆莹;邱伯乔

关键词:妊娠, 过期, 引产, 阴道超声, 胎儿纤维结合素
摘要:目的:对单独采用阴道超声(阴超)测量宫颈长度或胎儿纤维结合素(fFN)测定与阴超测量宫颈长度联合fFN测定三种预测延期妊娠引产的方法进行比较,旨在寻找一种更为客观的、敏感性更高的引产方法.方法:选择孕周在41-41+6周无明显剖宫产指征及合并症的孕妇161例,随机分为单独阴超测量宫颈长度组、单独fFN测定组、阴超联合fFN测定组,每组在测量宫颈长度或(和)fFN测定后(24±2)h,开始点滴缩宫素引产,观察引产结果.结果:3组首次引产成功共93例,单独测量宫颈长度组的首次引产成功和不成功病例的宫颈长度差异无显著性;单独fFN测定组的首次引产成功和不成功病例的fFN差异有显著性(t=3.03.P=0.04),其预测延期妊娠引产成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50.0%、67.6%、61.1%:以宫颈长度<30 mm,fFN阳性为临界点;阴超联合fFN测定组预测延期妊娠引产成功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3.8%,70.0%,90.9%,77.8%,明显高于单独fFN测定组的各项预测值.结论:在宫颈长度<30 mm,fFN阳性时,阴超联合fFN测定预测延期妊娠引产成功率高.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综合征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对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MS)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9年来我院收住的8例KMS患儿的完整资料,分析8例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以及护理特点.结果:4例瘤体基本消退,痊愈出院.2例好转,瘤体缩小,1例死亡,1例病情控制不佳,家属放弃治疗.结论:本病如能早期选择正确的治疗,多数病例预后较好,加强全身出血倾向的观察及基础护理是本病的护理重点.

    作者:吴碎春;陈聪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两种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分析系统的比对分析

    目的:比较ILlb和MLab两实验室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差异存在因素,提出减少差异的对策.方法:待测样本离心分离血清,分送两实验室,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人绒毛膜促腺激素β亚基(β-hCG)及游离雌三醇(μE3),计算相应的中位数倍数(中倍数),再对测试结果和中倍数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实验室AFP、μE3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两实验室计算的AFP、β-hCG中倍数差异有显著性;对同一测试结果,分别应用不同的筛查分析软件计算的中倍数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不同产前筛查分析系统筛查结果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规范管理.

    作者:陈恩中;彭永正;江凌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智能障碍的癫痫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智能障碍的癫痫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癫痫患者利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全量表智商(FIQ)测查后,将患者分为智能障碍组和非智能障碍组,对两组基本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并与3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结果:智能障碍组和非智能障碍组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和发作类型构成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非智能障碍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DA、NE和5-HT的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智能障碍各组患者血清DA、NE和5-HT的含量均显著低于非智能障碍组(P<0.01),且随智能障碍加重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癫痫患者智能障碍的发生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降低有关,并且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判断癫痫患者智能状况的客观指标.

    作者:黄建敏;黄瑞雅;郑金瓯;梁志坚;李雪斌;蒙兰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手术方式的优劣,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1982例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手术患者,其中间接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1035例,支撑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656例,纤维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291例,并对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间接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有效率95.1%,支撑喉镜下切除息内或小结有效率99.5%,纤维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有效率97.9%.结论: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息肉或小结的大小、位置及数量,手术者的经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才能取得经济且满意的效果.

    作者:潘智灵;杨湘宁;陈万楷;姚良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子宫内膜癌50例的芳香化酶P450、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行研究,并设子宫颈原位癌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子宫内膜癌中P450arom阳性表达率为92%,与对照组0%有显著性差别,其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450arom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无正相关关系.结论:P450arom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为促进子宫内膜恶变的因素之一,提示P450arom可为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癌变的生物学标记之一,芳香化酶抑制剂可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一个新途径.

    作者:廖凤儿;卢丽娜;陈金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100例临床疗效与并发症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腹腔出血、胆管损伤、胆管结石和腹膜炎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下降(P<0.05);腹痛、腹胀、禁食、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发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大,并发症较多,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作者:宋向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肩难产17例临床分析

    肩难产一种产科分娩急症,处理不当可致严重后果,如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肱骨骨折、锁骨骨折,新生儿重度窒息甚至新生儿死亡.随着胎儿平均体重的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肩难产率也有所上升.因此,早期预测、识别和正确处理肩难产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孙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PASⅢM血小板保存添加液对保存期血小板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PASⅢM血小板保存添加液对保存期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献血者标本15份,制备浓缩血小板.应用PASⅢM血小板保存添加液保存浓缩血小板(PASⅢM保存组),富舍血小板的血浆作对照(血浆组).分别在保存1、5、7、10 d,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胶原诱导的聚集反应、血小板活化率及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结果:PASⅢM保存组血小板溶液的pH、pCO2和MPV比血浆组稳定.血小板活化率在血浆组随保存时间上升,在PASⅢM保存组比较稳定.血小板聚集率在PASⅢM保存组比血浆组下降幅度小.PASⅢM保存组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幅度低于血浆组.结论:PASⅢM保存添加液在血小板的体外保存期维持血小板质量的作用上优于血浆.

    作者:程大也;郝一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RF系统复位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探讨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998年8月至2006年3月间对56例腰椎滑脱患者行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观察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Taiuard指数、Boxall 指数和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的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及融合率.结果:56例平均随访32个月(7~54个月),术前与术后的Taillard指敷、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与随访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优良率98%,融合率100%.并发症有硬脊膜损伤致脑脊液漏1例,无神经根损伤,无断钉、棒现象.结论: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能克服单纯使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所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曾昭池;陆国平;温超轮;朱志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发生的发生率、发病原因,提高其防止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发生的542例头位难产患者的资料.结果:头位难产发生率为15.25%;相对头盆不称是头位难产的重要因素:胎膜早破是其早期先兆;在头位难产形成过程中,临床初表现是产程延长;多为几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可出现产后大出血、切口裂伤、会阴伤口延伸裂伤、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低.结论:在头位分娩过程中,头位难产占有较大的比例,正确认识头位难产,正确处理好产力与胎头位置两个可变因素,可以使难产变为顺产,同时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赛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请相信您的医生

    任何职业,都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医生护士也一样.没有人会因为穿上一件白衣会变成天使,我们从事着我们所热爱的职业,这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但并不意味着从业者就能像天使一样没有七情六欲,不吃不喝拉撒,甚至连衣服都不穿,当着屁股在天上飞.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度妊高征致双眼视网膜脱离1例

    患者女,36岁,孕2产1孕35+3周,于2006年12月6日急诊入我院妇产科.该患者全身水肿,血压220/140 mmHg,视物不清1d,请眼科会诊.查:双眼视力均数指/m,双眼睑肿胀,双眼球结膜水肿,双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范围,双眼角膜清,瞳孔等大,光反应(+),双眼底视乳头界清,色正,双眼下方网膜青灰色球形隆起,血管爬行其上.黄斑中心窝反射消失.

    作者:史汝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斑蝥素抑制胰腺癌sw1990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裸鼠移植瘤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培养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基础上建立荷瘤鼠胰腺癌模型并进行移植瘤抑制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用药组,观测荷瘤鼠移植瘤大小改变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相关基因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斑蝥素对荷瘤鼠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组移植瘤体积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用药组移植瘤重量为(0.642 1±0.219 3)s,对照组为(0.954 1±0.212 2)g,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组PCNA蛋白染色的细胞明显减少,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斑螯素可明显抑制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斑螫素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相关基因PC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周季兰;金宇飚;董利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肾错构瘤诊治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肾错构瘤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行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1例行双侧肾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错构瘤.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肾错构瘤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疾病,治疗方案应根据肾肿瘤大小、分布、发展情况及症状决定.

    作者:董昌斌;薛珺;姜书传;凌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82例糖尿病足患者(DF组)和57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2-DM组)及46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DF组MPV比对照组和2-DM组增大(P<0.01),PLT比对照组减少(P<0.01),也比2-DM组减少(P<0.05);2-DM组PLT较对照组减少(P<0.05),MP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间PCT、PDW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功能活化积极参与了糖尿病足的发病过程.

    作者:吴文俊;朱再胜;沈飞霞;龚小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胎盘前置状态利凡诺引产成功3例

    胎盘前置的中期引产中,胎盘完全覆盖宫内口时在临床上应用利凡诺引产病例不多,本院近年收治了3例,现结合诊断和处理加以讨论.

    作者:李春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腔镜T管引流术与内置管引流术两种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与内置管引流术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测定经腹腔镜行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术与内置管引流术两种手术方式的18例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内的生活质量指数值(GIQLI).结果:内置管引流术后3个月的患者GIQLJ较T管引流术后3个月的患者GIQLI高(P<0.05).结论:内置管引流术比T管引流术更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同时,患者行内置管引流术比行T管引流术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莉;周晓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外伤性癫痫25例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25例外伤性癫痫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着重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及癫痫发作的监测及护理:强化康复护理指导、生活环境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健康指导.结果:术后半年以上随访,18例患者疗效满意,2例疗效显著,1例效果良好,4例效果较差,本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4%(21/25).结论:外伤性癫痫是顽固性癫痫中手术疗效较好的一种类型,其术前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治疗的基础护理措施,术后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关键,健康指导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克林霉素静脉滴注致味觉异常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静脉滴注致味觉异常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方法,收集本院门诊输液室内静脉滴注克林霉素患者的性别、年龄、静脉滴速、使用时间、过敏史及味觉异常发生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味觉异常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段、静脉滴速、使用时间、过敏史均无联系.结论:静脉滴注克林霉素致味觉异常发生率高,反应程度较轻,仍应引起注意.

    作者:陈玉如;黄小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疲劳,医生健康的隐性杀手

    广东省人民医院年仅44岁的脑外科教授匆忙地赶回医院做开颅手术,却猝死在医院手术室内;某医院心内科主任在给患者做介入手术时,因心肌梗塞而倒在了无影灯下……噩耗接二连三地从手术台上传来,不是手术失败导致病人死亡,而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作者:《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