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林本良;李瑞玉
钾钠测定是临床常规项目,对于人体生命特征及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和渗透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实验室准确测定钾钠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将本实验室的Roche OMNI C血气分析仪和Beckman Lx20生化仪分别对同一标本的全血及其血浆所测得的钾钠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达到测定结果的统一.
作者:王爱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外伤(T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TBI患者(试验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构建表观弥散系数图(ADC图).、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及三维纤维束成像图(3D-DTT图).选择双侧额叶白质、双侧内囊膝部、胼胝体膝部左右侧、中线位置及其压部中线位置各一个点(共8个)为感兴趣区,分别测定ADC值、FA值.将对照组与试验组间FA值、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ADC值、FA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D-DTT可立体地显示胼胝体、双侧皮质脊髓束等的形态,从而可以观察到脑白质纤维束的不同损伤程度.结论:ADC值、FA值能定量测定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水分子代谢的情况,3D-DTT图能直观显示神经纤维束的损伤,对TBI患者的受伤程度、预后估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沁梅;刘国标;曹卫国;李扬彬;刘克;李志铭;黄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春天踏着轻快的脚步来了.小鸟在歌唱,小溪在欢唱,春芽掀开枯枝败叶,露出一个个尖尖的小脑袋,也急不可待地向人们吹呼:春天,我来了.山青草绿,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者:韦莲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众所周知,肾活检技术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肾小球基底膜PAS染色显示出的变化不仅可作为肾病变诊断的重要依据,还可以观察病变损害的程度以及病变进展或疗效.近年来我们根据微波/光波辐射原理对肾脏基底膜进行PAS染色,获得了比传统染色更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红;黄勇;胡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晚期原性发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次数与BAI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对82例原发性肺癌的病例进行支气管动脉/相关体动脉造影与灌注化疗.对BAI次数与BAI后近期疗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AI治疗次数对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肺癌BAl次数是影响近期疗期的因素.
作者:黄子诚;陈胜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肩难产一种产科分娩急症,处理不当可致严重后果,如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肱骨骨折、锁骨骨折,新生儿重度窒息甚至新生儿死亡.随着胎儿平均体重的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肩难产率也有所上升.因此,早期预测、识别和正确处理肩难产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孙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ProTaper机用镍钦锉预备后牙弯曲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弯曲根管的急、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后牙80例,实验组40例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及冠根向技术预备根管,对照组40例采用K锉及逐步后退技术预备根管,两组均用侧向加压法充填根管,根据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及充填效果.结果:实验组无根管偏移、根管侧穿、台阶形成等并发症发生,能维持根管的弯曲度和走向,且具有操作时间短,术后疼痛发生率低,根管充填效果好等优点.结论: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后牙弯曲根管安全、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咏;肖汉耿;容柏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囊虫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方法:将毕赤酵母重组表达的猪囊尾蚴抗原cC1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用来检测血清中囊虫抗体,通过胶体金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直接显色,阳性者出现红色斑点,结果易于判断.结果:DIGFA检测40份囊虫病患者血清和40份正常人血清,敏感性为95%(38/40),特异性为100%(40/40).检测20份包虫病患者血清,3例阳性,交叉反应率为15%(3/20);检测20份肝吸虫病患者血清.20份肺吸虫病患者血清,20份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均未出现交叉反应.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比,检测的总符合率为9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IGFA简便、快速、准确,适于现场应用,可用于囊虫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杨湘越;兰小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时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脓毒症组),用无线检测生理数据记录系统连续监测动物的心率、体温和活动度,监测时间为7 d.另取1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以同样方法观察,记录数据.结果:在几无应激干扰的情况下连续记录了脓毒症大鼠的心率、体温和活动度的变化.假手术对照组动物全部存活,脓毒症组存活至7 d的大鼠8只,存活时间不足7d的12只.心率资料显示动物的心功能代偿变化与存活与否密切相关.频谱分析显示心率和活动度两者的频谱变化值在动物死亡前几个小时内发生急剧变化,对判断病情变化和预后有参考价值.结论:生理遥测技术能获得详实准确的数据.本实验为临床监测脓毒血症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和预后判断提供了实验数据.
作者:李文娟;颜亮;李经华;王彦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椎管内肿瘤囊变的各种MRI表现,提高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囊变的MRI表现.结果:神经鞘瘤囊变常见,有8例,肿瘤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变区呈更长Tl长T2信号;室管膜瘤囊变次之,有3例,肿瘤较大,呈腊肠状,沿脊髓纵轴生长,肿瘤内及两端常见坏死或空洞;脊膜瘤、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畸胎瘤、表皮样囊肿各1例,肠源性囊肿2例.结论:椎管内肿瘤囊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表现,对椎管内肿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吴宏洲;陈恩德;陈荣华;方朝辉;陈永华;许乙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儿童长骨干骺端骨折一般都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但对于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经手术复位失败或陈旧性骨折位置不能达到功能要求时则需行手术治疗,复位、矫形后多同时行内固定.我科自2004年始采用单纯开放探查修复血管、神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不使用内固定治疗儿童干骺端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炯;何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女,50岁,家庭主妇.因全身皮肤进行性变黑,四肢远端掌侧皮肤龟裂8月余,于2007年2月15日前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就诊.
作者:陈敏庄;张剑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对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MS)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9年来我院收住的8例KMS患儿的完整资料,分析8例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以及护理特点.结果:4例瘤体基本消退,痊愈出院.2例好转,瘤体缩小,1例死亡,1例病情控制不佳,家属放弃治疗.结论:本病如能早期选择正确的治疗,多数病例预后较好,加强全身出血倾向的观察及基础护理是本病的护理重点.
作者:吴碎春;陈聪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腹腔出血、胆管损伤、胆管结石和腹膜炎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下降(P<0.05);腹痛、腹胀、禁食、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发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大,并发症较多,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作者:宋向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sG-AECA)及其滴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将64例SLE患者分为SLE活动期组和SLE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为健康献血员.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上述3组血清IsG-AECA的阳性率及滴度.以SLE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为标准来统计SLE活动期组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结果:IgG-AECA的阳性率在SLE活动期组、SLE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53.8%、24.0%、0.3组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SLE活动期组、SLE缓解期组IgG-AECA的滴度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SLE活动期组高于SLE缓解期组.SLE活动期组的IgG-AECA滴度与SLEDAI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SLE患者血清IgG-AECA及滴度水平可能在SLE的病情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IgG-AECA的滴度水平在经治疗后的缓解期患者低于SLE活动期患者,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及判断疾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双欣;邵福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血液稀释作为一种良好的血液保护方法,近年来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它不但可以减少术中血液有型成分的丢失而且还可以改善组织微循环的供应,因此,血液稀释在近几年的外科大手术中,尤其在估计出血量大的手术中运用较多.血液稀释就其操作方法的不同,有等容性和超容性,有研究[1]表明,超容性具有和等容性相同的扩容效果,且操作简单、省时、经济、发生感染机会小,易于推广,是等容性较好的替代方法.然而,血液稀释在具有各种优越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现就近年来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王东红;石翊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产后按摩是一项新兴的值得推广的新技术,我院于2006年10月对产科开展产后康复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素晶;谭翠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中上部癌D2根治术中切除脾脏与保留脾脏施行脾门淋巴结(Nol0)清扫术对该组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是否一致.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6年我院共实施全胃或近端胃切除合并D2淋巴结清扫术168例,可供分析163例,其中切脾组47例,保睥组116例.结果:两组中位年龄、肿瘤直径大小、Bomnann分型、肿瘤部位、癌肿病理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区域引流淋巴结(No4)平均数等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No10平均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No10淋巴结转移率约11.7%.结论:两组清扫No10淋巴结效果无明显差异,保留脾脏并不影响清扫该组淋巴结的彻底性.
作者:李志责;周新华;苏仕功;徐长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恢复脑灌流改善脑血供(溶栓),二是阻断缺血损伤级联反应防止神经元损伤(脑保护).药物性脑保护旨在用药物阻断缺血瀑布导致神经元坏死的不同机制,延长耐受缺血时间和治疗时间窗,增强神经元生存能力,逆转半暗带,减少梗死体积,促进后期神经功能恢复.脑保护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各种药物处于不同研究阶段,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取得公认的确切的疗效.
作者:蔡志友;余昌胤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