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红
目的:探讨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sG-AECA)及其滴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将64例SLE患者分为SLE活动期组和SLE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为健康献血员.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上述3组血清IsG-AECA的阳性率及滴度.以SLE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为标准来统计SLE活动期组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结果:IgG-AECA的阳性率在SLE活动期组、SLE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53.8%、24.0%、0.3组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SLE活动期组、SLE缓解期组IgG-AECA的滴度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SLE活动期组高于SLE缓解期组.SLE活动期组的IgG-AECA滴度与SLEDAI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SLE患者血清IgG-AECA及滴度水平可能在SLE的病情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IgG-AECA的滴度水平在经治疗后的缓解期患者低于SLE活动期患者,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及判断疾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双欣;邵福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女,36岁,孕2产1孕35+3周,于2006年12月6日急诊入我院妇产科.该患者全身水肿,血压220/140 mmHg,视物不清1d,请眼科会诊.查:双眼视力均数指/m,双眼睑肿胀,双眼球结膜水肿,双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范围,双眼角膜清,瞳孔等大,光反应(+),双眼底视乳头界清,色正,双眼下方网膜青灰色球形隆起,血管爬行其上.黄斑中心窝反射消失.
作者:史汝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体会到患白塞综合征的患者很痛苦,并且有的患者可能由于经济条件所限长时间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甚至有的患者由于口腔溃疡吃饭喝水困难而痛不欲生.今报告2例白塞综合征诊治过程,并做一简单的总结和回顾,与同行共同分享.作者单位:133300 吉林省珲春市医院皮肤性病科
作者:温诏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82例糖尿病足患者(DF组)和57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2-DM组)及46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DF组MPV比对照组和2-DM组增大(P<0.01),PLT比对照组减少(P<0.01),也比2-DM组减少(P<0.05);2-DM组PLT较对照组减少(P<0.05),MP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间PCT、PDW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功能活化积极参与了糖尿病足的发病过程.
作者:吴文俊;朱再胜;沈飞霞;龚小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发生的发生率、发病原因,提高其防止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发生的542例头位难产患者的资料.结果:头位难产发生率为15.25%;相对头盆不称是头位难产的重要因素:胎膜早破是其早期先兆;在头位难产形成过程中,临床初表现是产程延长;多为几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可出现产后大出血、切口裂伤、会阴伤口延伸裂伤、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低.结论:在头位分娩过程中,头位难产占有较大的比例,正确认识头位难产,正确处理好产力与胎头位置两个可变因素,可以使难产变为顺产,同时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赛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我院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分离的886株革兰阴性杆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分离率占前几位的革兰阴性杆菌是大肠埃希菌(32.7%)、肺炎克雷伯茵(18.2%)、铜绿假单胞茵(10.8%)、不动杆茵属(11.5%)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茵和肺炎克雷伯茵、铜绿假单胞茵、不动杆菌属对大多数头孢类抗生素产生较高的耐药率,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已成为医院主要感染病原菌,加强对其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合理选用经验用药及减缓耐药菌的发生尤为重要.
作者:廖国林;谢跃文;刘建;李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时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脓毒症组),用无线检测生理数据记录系统连续监测动物的心率、体温和活动度,监测时间为7 d.另取1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以同样方法观察,记录数据.结果:在几无应激干扰的情况下连续记录了脓毒症大鼠的心率、体温和活动度的变化.假手术对照组动物全部存活,脓毒症组存活至7 d的大鼠8只,存活时间不足7d的12只.心率资料显示动物的心功能代偿变化与存活与否密切相关.频谱分析显示心率和活动度两者的频谱变化值在动物死亡前几个小时内发生急剧变化,对判断病情变化和预后有参考价值.结论:生理遥测技术能获得详实准确的数据.本实验为临床监测脓毒血症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和预后判断提供了实验数据.
作者:李文娟;颜亮;李经华;王彦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分析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我院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包括症状改善、血气分析、D-二聚体、下肢静脉超声、肺通气/灌注扫描或螺旋CT,以及血小板减少、出血并发症等.结果:死亡4例,治愈40例,显效6例.总病死率8%,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未发现再发肺栓塞,出血并发症发生率4%.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可靠,副作用低,监测方便,可以作为抗凝治疗的首选.
作者:林梓卿;吴同果;郭晓碧;赵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中上部癌D2根治术中切除脾脏与保留脾脏施行脾门淋巴结(Nol0)清扫术对该组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是否一致.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6年我院共实施全胃或近端胃切除合并D2淋巴结清扫术168例,可供分析163例,其中切脾组47例,保睥组116例.结果:两组中位年龄、肿瘤直径大小、Bomnann分型、肿瘤部位、癌肿病理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区域引流淋巴结(No4)平均数等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No10平均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No10淋巴结转移率约11.7%.结论:两组清扫No10淋巴结效果无明显差异,保留脾脏并不影响清扫该组淋巴结的彻底性.
作者:李志责;周新华;苏仕功;徐长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喉声门癌行改良环咽吻合术的远期疗效,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及时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992-2001年行改良环咽吻合术25例,男23例,女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MRI,CT及纤维喉镜检查.结果:25例患者中随访3年时21例存活,1例死于肿瘤复发,2例死于全身其他疾病,1例失访,3年生存率84%(21/25).随访5年时18例存活,5年生存率72%(18/25).术后拔管率96%(24/25).患者术后均恢复了正常吞咽功能,且喉的发音功能理想.结论:改良环咽吻合术适合部分晚期声门型喉癌,该术式既能彻底切除肿瘤,叉能重建喉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涂路;严飞鹏;熊国平;刘芳;周剑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药物保守治疗对异位妊娠(ectopc pregnancy,EP)的疗效及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在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个旧医院妇产科确诊为EP并符合药物治疗条件的174例患者使用氨甲蝶呤(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方案进行药物保守治疗.结果:以药物保守治疗后没有进行手术为成功示准,治疗有效率为78%,失败率为22%.结论: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方案疗效好,副作用小,可作为EP患等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高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部损伤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的原因,减少非计划再剖腹手术.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6年4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腹部损伤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病例的资料.结果:本组13例行非计划再剖腹手术,处置失误4例,手术后并发症6例,漏诊1例,其他2例.结论:重视剖腹术中的全面探查后,术中处置失误和手术后近期并发症成为目前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的主要原因.
作者:蓝光会;谢有志;林秋生;杨超;陶霖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ILlb和MLab两实验室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差异存在因素,提出减少差异的对策.方法:待测样本离心分离血清,分送两实验室,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人绒毛膜促腺激素β亚基(β-hCG)及游离雌三醇(μE3),计算相应的中位数倍数(中倍数),再对测试结果和中倍数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实验室AFP、μE3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两实验室计算的AFP、β-hCG中倍数差异有显著性;对同一测试结果,分别应用不同的筛查分析软件计算的中倍数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不同产前筛查分析系统筛查结果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规范管理.
作者:陈恩中;彭永正;江凌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髓核成形术治疗不同退变程度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因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行经皮髓核成形术(PCN)治疗的8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椎间盘退变程度根据MRl分为中度组(median degeneration group,MDG)与重度组(severe degeneration group,SDG),对两组手术时间、临床效果及术后颈椎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30个月,两组手术均成功.MDG手术时间为(13.72±1.46)min,SDG为(16.97±2.01)min,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术后JOA评分均显著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效果(Williams评价)MDG优于SDG,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后均无颈椎不稳病例发生,各手术间隙的椎体角度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及椎体水平位移(horizontal displacement)手术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髓核成形术对颈椎稳定性影响小,不会造成颈椎失稳的发生,适用于不同退变程度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健;朱豪东;颜登鲁;胡涛;肖斌;杨建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单剂量注射阿霉素7.5 mg/kg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正常对照组、肾病模型组肾组织MMP-2及TIMP-2的表达变化.结果:肾病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MP-2和TIMP-2的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MMP-2和TIMP-2在阿霉素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广波;林瑞霞;杨青;唐雪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慢性窦道是外科常见病,迂曲分叉,经久不愈,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联合外用3%H2O2与0.5%庆大霉素溶液灌洗治疗慢性窦道1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卫东;窦庆寅;朱建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PWI)的时间-信号曲线(TIC)及由TIC所得的大下降斜率(MSD)和大上升斜率(MSI)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45例软组织肿瘤MR PWI,获得肿瘤实质的TIC,计算分析MSD和MSI.结果:(1)TIC按形态分为三型,Ⅰ型为速降慢升,恶性肿瘤多为此型;Ⅱ型为慢降速升,良性肿瘤多为此型;Ⅲ型无规律.(2)良、恶性肿瘤组的MSD分别为(46.67±4.18)/2 s、(65.82±5.36)/2 s,恶性肿瘤的MSD大于良性肿瘤,良、恶性肿瘤组之间的MSD差异有显著性(t=13.22,P<0.05);良、恶性肿瘤的MSI分别为(38.85±5.23)/2 s、(47.22±5.19)/2 s,恶性肿瘤的MSI大于良性肿瘤的MSI,良、恶性肿瘤组之间的MSI差异有显著性(t=5.38,P<0.05).结论:MR PWI的TIC形态、MSD和MSI的量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协助诊断的价值.
作者:贾飞鸽;许乙凯;孟卓;张雅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裸鼠移植瘤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培养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基础上建立荷瘤鼠胰腺癌模型并进行移植瘤抑制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用药组,观测荷瘤鼠移植瘤大小改变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相关基因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斑蝥素对荷瘤鼠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组移植瘤体积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用药组移植瘤重量为(0.642 1±0.219 3)s,对照组为(0.954 1±0.212 2)g,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组PCNA蛋白染色的细胞明显减少,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斑螯素可明显抑制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斑螫素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相关基因PC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周季兰;金宇飚;董利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我院共收治以急性腹痛为主诉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13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康小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4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住院护理观察量表(NOSIE)、Zung氏抑郁量表(SD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患者干预前后做系统评估.结果:量表中的各项等级分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了解患者内在思维及情绪活动,评价疗效及预后,采取正确护理措施,减少抑郁复发,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应积极推广.
作者:王藕儿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