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斌;彭清臻;钟敏华;余小明;童良娥;罗慧玲
目的:应用大鼠佐剂诱导性关节炎(adjuvanl induce arthritis,AIA)模型,研究中药酒润风湿透皮散对AIA的治疗效果.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IA模型组、雷公藤组及酒润风湿透皮散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造模,后3组造模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雷公藤多甙片或酒润风湿透皮散浸液.结果:AIA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同期饲养的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与雷公藤组接近,酒润风湿透皮散组大鼠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IA模型组大鼠的胸腺、脾脏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雷公藤组大鼠的胸腺、脾脏指数明显低于AIA模型组大鼠(P<0.05),酒润风湿透皮散组大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IA模型组关节肿胀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雷公藤组及酒润风湿透皮散组大鼠关节肿胀度明显低于AIA模型组(P<0.01).镜检显示,酒润风湿透皮散组和雷公藤组大鼠虽有关节滑膜增生,但组织病理学改变较AIA模型组大鼠明显减轻.结论:酒润风湿透皮散治疗AIA效果明显,毒副作用小.
作者:马玉琛;段斐;孟明;郭晓燕;寇素茹;马幼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2982例宫颈疾病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电子阴道镜检查2982例,宫颈活栓术1862例,经病理诊断CIN 651例(CIN I-CIN Ⅱ),宫颈浸润癌15例,原位癌9例,慢性宫颈炎611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439例.结论: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对早期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有无合井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丽萍;郭彩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腹部手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干扰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提高睡眠质量.方法:选取100例术后患者,自行填写睡眠障碍干扰因素的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认为干扰睡眠因素有切口疼痛(95%)、咳痰(90%)、体位(84%)、担心预后(88%)、病房外噪音(71%)等.生理、心理、环境因素对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提高腹部病人睡眠质量.结论:在积极治疗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应该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才能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机体康复.
作者:孙元平;孙宇丁;杜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内与国际旅游业迅速发展,城乡人口大量流动,近些年性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发病种类也在增加,而且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由于交叉感染、反复感染致使多种性病并发,这给医生诊断、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1999年12月至2004年12月,笔者共诊治78例同时患有多种性病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Ⅲ型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8月至2006年11月期间资料完整的46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年龄13~65岁,平均38.5岁.开放骨折16例,闭合骨折30例,合并腓骨骨折25例.胫骨骨折钢板固定28例,18例行螺钉加克氏针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随访10个月~5年,平均32.5个月.按Mazur评分标准,优28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术后共有12例手术切口或创面愈合困难,5例骨折延迟愈合,创伤性骨性关节炎13例.结论:影响复杂Pilon骨折预后的因素很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适当的手术时机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程福平;洪正华;马毅;林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咽异物是耳鼻咽喉科门诊急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口咽部异物大多数较容易发现并易取出.但喉咽部异物在某些情况下如患者咽反射敏感,配合极差,异物较小或位置隐蔽等,常规方法较难取出异物,达不到治疗目的.近2年来我们成功地在电视纤维喉镜下取出上述情况下的喉咽部异物68例,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永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干化学法测定血清中茶碱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对30例服用茶碱的患者血清进行测定,并与免疫荧光偏振法进行比较,同时对干化学测定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茶碱浓度在5.0~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 5).日内RSD为3.31%~5.85%,日间RSD为4.51%~7.39%;回收率为95.75%~102.33%.与免疫荧光偏振法进行比较,有良好相关性(r=0.9617,P>0.05).结论:应用本方法测定血清中茶碱浓度重复性好,准确度高,与免疫荧光偏振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且需血量少,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急诊检测.
作者:徐立风;刘涤瑕;董风珍;唐德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稳定且适合于进行长期的营养支持研究的猪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方法:18头普通江淮猪在无菌条件下行胰管插管,空肠造瘘,膀胱造瘘.术后24 h向胰管内泵入无菌5%牛磺胆酸钠1 mL/kg和7500BAEE/mL胰蛋白酶诱导sAP模型,所有动物均行营养支持,观察自然病程.结果:成功建立猪SAP模型,死亡率仅11%.猪主胰管较长适合于行主胰管插管.诱导胰腺炎后猪外周血淀粉酶明显增高,胰腺病理改变符合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表现.结论:本方法可成功建立猪SAP模型,且适合行进一步的胰腺炎营养支持研究.
作者:顾超;邹晓平;陈磊;田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采用多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工具,有相当一部分妇女IUD长期放置到绝经后才取出.绝经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血中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宫颈及子宫萎缩而取器困难或失败.笔者自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对本院30例绝经后各种原因取器困难的妇女,在手术前使用尼尔雌醇、利多卡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亚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机械性肠梗阻是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之一,临床上共同的表现是肠道通过受阻,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不排气,后期可出现肠管血循环障碍的毒素吸收、肠壁坏死、腹膜炎等严重症状.是否采取手术治疗以及何时采取手术处理,常常是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困难选择.泛影葡胺造影法在判断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时机中不失为一简便有效的方法,笔者2006-2007年,对收治的23例机械性肠梗阻采用此法,报告如下.
作者:郭成;艾尔肯;李光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男,18岁,汉族,无诱因出现右肩背及右腰部疼痛,吸气时加重,胸廓不对称,右侧胸廓隆起,肋间隙饱满,胸壁无水肿,皮下气肿,静脉曲张,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语音震颤两侧对称,无胸膜摩擦感.胸无压痛.两肺叩诊音呈清音,两肺呼吸音正常.心脏浊音界在正常范围.
作者:任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胸外科手术后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皮下镇痛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术后患者行自控皮下镇痛和静脉镇痛,并根据不同的镇痛方法分为皮下镇痛组(S组)和静脉镇痛(I组),每组30例.镇痛药物为芬太尼20μg/mL+利多卡因10mg/mL的混合液.术后48h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PCA按压次数、芬太尼用量等来观察各组镇痛效应,并记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的VAS、PCA按压、镇痛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组局部反应和镇痛泵报警次数的百分率显著高于S组(P<0.05).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患者自控皮下镇痛与静脉镇痛用于胸外科手术后均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而皮下镇痛实际应用时更为方便.
作者:吴世民;傅晓源;张成伟;温伟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与EphB4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HIF-1α和EphB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卵巢上皮癌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中HIF-1α与EphB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而且与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EphB4有相关性.结论:HIF-1α和EphB4对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苏雪锋;李伟华;林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代谢性酸中毒(MA)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机体营养指标的关系.方法:根据透析前血浆碳酸氢根(HCO3-)浓度,将68例MHD患者分为两组:MA组(HCO3-≤21 mmol/L,40例)和非MA组(HCO3->21 mmol/L,28例),将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HCO3-浓度与各营养指标的关系.结果:68例MHD患者MA发生率58.8%,透析前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标准化蛋白代谢率(nPCR)MA组明显高于非MA组(P<0.05),而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透析前HCO3-浓度与SCr、BUN、nPCR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其他营养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透析前轻度MA在MHD患者中是常见的,可能与蛋白质的撮入量增加有关,轻度MA对透析充分的患者营养指标无明显损害作用.
作者:孙淑清;洪佳平;余毅;陈今;林曰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可乐定对CO2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及CO2气腹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可乐定组(K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麻醉前30 min肌注阿托品O.5 mg及苯巴比妥钠0.1 g,其中K组在麻醉前60 min另口服可乐定5μg/kg.两组采用相同的瑞芬太尼、畀丙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两组CVP、SpO2、P(ET)CO2、SBP、DBP、MAP变化,并计算各时点的HR和收缩压乘积(RPP).术毕统计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总用量.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麻醉方法相同: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1、5、15、30min之CVP、SpO2、P(ET)CO2数值均无明显差异;与麻醉前值比较,两组在气腹后1 min HR、RPP变化及C组在气腹后1 cm之血压和在气腹后5 min之RPP有较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组比较,在气腹后1、5 min之RPP变化K组明显低于C组(P<0.05);K组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术中应用麻黄碱和阿托品例数K组明显多于C组,但术中需要应用乌拉地尔、苏醒期烦躁不安及术后诉伤口疼痛K组明显少于C组.结论:可乐定对CO2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减少瑞芬太尼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石碧明;邱劲军;易亚玲;任永功;刁文波;海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sorafenib,BAY 43-9006,Nexavar)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单独、同时及序贯联合给药后以MTT法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索拉非尼及DDP单药对HepG2均有抑制作用,两药同时给药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P<0.05).序贯用药DDP先用组与同时给药组相比疗效相似(P>0.05),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而索拉非尼先用组疗效差于前两者(P<0.05),显示拮抗作用.联合用药组凋亡率均比单药组高(P<0.05),同时给药组及DDP先用组凋亡率比索拉非尼先用组高(均P<0.05).结论:索拉非尼和DDP对肝癌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同时给药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序贯联合用药产生单向协同或相加作用.
作者:陈逢生;崔彦芝;罗荣城;李爱民;伍婧;张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喉罩麻醉和气管内插管麻醉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65岁以上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分为喉罩组和气管导管组.比较两组置罩(管)和拔罩(管)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以及术中和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喉罩组置入和拔除喉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P>0.05),气管导管组拔除气管导管前后HR、MAP比喉罩组明显升高(P<0.05).喉罩组拔除喉罩时患者呛咳、体动以及术后咽喉痛的发生明显少于气管导管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中使用第三代喉罩具有安全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且操作简单,适合老年人腹腔镜胆囊手术应用.
作者:鲁晓红;安小亮;杨宗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女,30岁,农民,主因术后左下腹痛40余天伴发热于2005年6月13日入院,2005年5月23日在当地县医院因急性脐周腹痛,脐周局部压痛、反跳痛,拟诊急腹症手术探查,术中行右侧卵巢修补术、右侧输卵管部分切除术及阑尾切除术,术后1 d即出现畏寒发热,午后明显,高42℃,伴左下腹胀痛,进食后加重,热退时如同正常,当地抗炎无效,PPD(-).
作者:廖晓宏;谢明;陈海燕;戴少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galectin-3和S100A4蛋白在良恶性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栓测68例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中galectin-3和S100A4蛋白的表达,包括17例滤泡性腺瘤、6例腺瘤性甲状腺肿、14例滤泡型乳头状癌和31例滤泡癌.结果:Galectin-3和S100A4在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恶性组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01).滤泡癌与滤泡型乳头状癌组间比较,galectin-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Galectin-3和S100A4蛋白可作为鉴别良恶性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较有价值的肿瘤指标,galectin-3对滤泡癌与滤泡型乳头状癌的鉴别诊断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徐丽丽;朱贺;赵瑾;肖荣霞;王晶;郭长军;梁伟华;张海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引起的牙颌面软硬组织变化.方法:对20例7~9.2岁替牙期患者以T2-T1代表自然生长6个月的改变,T3-T2代表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6个月的改变,对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A点前移1.47 mm,SNB、SNPg和Pg-Np明显减小,ANB增大3.62°,Wits值增加4.39 mm,上唇倾角明显改善.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能促进上颌骨发育,下颌骨后下移位,有效纠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改善侧貌.
作者:骆英;方刚;黄统;樊晓群;章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