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琼;宋永树;徐克海
目的:动态观察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中炎性因子、氧化指标、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我科2003年12月至2007年3月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每次250 ku,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5 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I-9).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炎性因子,减少氧自由基损害,适用于百草枯中毒的治疗.
作者:谢东辉;章辉;郑兰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60岁,因病窦综合征于2001年6月在我院安置DDD永久起搏器,起搏器及电极均为美国ST.Jude Medical公司生产,型号为5320.术后经多次检测,起搏器呈DDD正常工作方式.
作者:陈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在临床上很常见,家族性甲亢临床报道很少见.现就我院收治的家族性甲亢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马兴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1例同心圆硬化患者的各项检查与治疗,了解此种脑变性疾病的诊治情况.方法:对1例经临床、MIR等检查证实的脑同心圆硬化患者行糖皮质激素及其他辅助治疗,并且密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脑同心圆硬化患者行糖皮质激素及其他辅助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复查头颅MRI检查,病灶情况明显好转,水肿消失,较大病灶明显缩小,痛灶数目较治疗前头颅MRI少.结论:应用头颅MRI检查对脑同心圆硬化诊断意义重大,随着MRI对于该病特征性的反映被临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因此早期诊断逐渐提高,多次的影像学检查可帮助早期诊断该疾病,此外由于Pohl D等发现其可能与HHV-6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有关,故该病对于类固醇药物敏感,临床使用后患者症状消失、病灶缩小,病情好转.
作者:余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手术治疗65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75例,分为护理组、对照组.对两组的康复治疗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护理组显效24例(63%),有效13例(34%),无效1例(3%),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10例(27%),有效20例(54%),无效7例(19%),总有效率(81%),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杨巧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全世界约有一亿哮喘患者,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我国哮喘的患病率约为1%,儿童可达3%,据测算全国约有1千万以上哮喘患者.
作者:朱峥;周奇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胃癌发生、发展及演进的研究已获得长足进步,但5年生存率依然低下.2~3年复发率约50%.提高诊治效果应关注胃癌早期诊断、前哨淋巴结栓出、微转移鉴定、淋巴廓清范围、腹膜转移及联合脏器切除等.
作者:姜波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一种新的非限制性支撑固定装置--骨折髋支撑关节对新鲜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骨龄成熟的杂交犬32只,术中造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并股骨头脱位的动物模型.实验组用手术植入骨折髋,坚强固定骨折端,减轻并替代股骨头负重.对照组复位后用两枚螺丝钉固定骨折端.结果:24周实验组骨折线区形成规则骨小梁并出现髓细胞,股骨头轻度纤维化;对照组骨折线区仍为类骨组织,股骨头坏死并塌陷变形.48周实验组骨折线区骨小梁改建,髓细胞丰富,股骨头恢复正常:对照组骨折线区出现少量不规则骨小梁,股骨头坏死塌陷并吸收.结论:骨折髋支撑关节能有效治愈股骨颈骨折,且防止股骨头坏死效果良好.
作者:周预;史振满;胡蕴玉;许琴;王鑫;关玉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中的表达及其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失功内瘘及16例新建内瘘,用手术剪切的方法采集血管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蛋白质水平检测36例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MMP-9和PAI-1的变化.结果:MMP-9在正常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微量表达:在失功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细胞中,MMP-9阳性表达明显增多(1.43%vs 23.32%,P<0.01).PAI-1在正常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微量表达,在失功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细胞中有少量表达(2.28%vs 4.62%,P>0.05).结论:MMP-9在闭塞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多.PAI-1在失功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无明显增多.MMP-9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胡日红;应旭旻;郭晶;朱晓玲;杨汝春;王宇晖;王永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评估高压氧综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和探讨佳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1995-2006年应用高压氧治疗的46例持续植物状态病例的分析,了解原发病因、发病年龄以及高压氧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脑外伤组显效率和好转率明显高于非脑外伤组(P<0.01),开始治疗时间≤30 d组及31-60 d组好转率明显高于≥61 d组(P<0.05).<30岁者显效率、好转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上者(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时脑外伤所致持续植物状态患者60 d以内开始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疗效较好,且年龄越低,疗效越好.
作者:王敏;冉春风;李嘉祁;庄志坚;韩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15岁,因外伤致背部疼痛,活动受限,背部后凸畸形及下肢瘫痪逐渐加重9年入院.患者6岁时背部外伤后出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未经治疗后渐出现背部后凸畸形,双下肢无力,二便功能障碍并呈进行性加重.
作者:钟润泉;徐国洲;张国超;涂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近年来,胃体癌、上半胃癌和弥漫型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从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来看,上半胃癌第5、6组淋巴结也有14%~20%的转移率,不行全胃切除难以获得根治效果,全胃切除是治疗胃恶性肿瘤主要的方法之
作者:唐典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5例患者血清CRP含量进行测定.其中脑梗死41例(脑梗死组),脑出血40例(脑出血组),腔隙性梗死33例(脑隙性梗死组)及非脑卒中41例(对照组).结果:(1)脑卒中患者CRP阳性率明显较对照组升高(P<0.01);其中脑出血组较脑梗死组CRP水平高(P<0.05),脑梗死组较腔隙性梗死组水平高(P<0.05),而腔隙性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CRP升高提示病情严重且预后不良.
作者:钱巍;周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宫颈电切割术(LEEP术)在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LEEP术对经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诊断为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Ⅱ、Ⅲ级)患者90例进行治疗,根据病检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等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占90%(81/90);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2%(2/90),有1例病栓为浸润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1例为原位癌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诊断级别降低占8%(7/90);无一例感染和颈管狭窄,无手术切缘阳性者.结论:LEEP术后病理诊断是阴道下多点活检的补充诊断,对于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Ⅱ、Ⅲ级)患者,及早行LEEP术诊断和治疗可以早期发现宫颈恶性病变.
作者:任红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免坐骨神经电损伤后神经组织和雪旺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随机将实验动物按损伤电压分为55 V组、110 V组、220 V组3组,建立电损伤动物模型.对电击后不同时程免坐骨神经进行取材固定,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1)坐骨神经55V电损伤4周后,神经结构即恢复正常;(2)110 V电损伤2周时,神经破坏加重,雪旺细胞增殖,16周时神经结构基本恢复正常:(3)220 V电损伤时雪旺细胞被破坏,观察16周仍未见神经恢复.结论:神经组织在受到电损伤后超微结构随损伤电压的增大而改变明显:周围神经电击伤后神经再生能力与雪旺细胞相关,雪旺细胞的恢复可能是神经能够成功再生的必要保证.
作者:魏彦立;李学拥;雷战军;李金清;李望舟;吕小星;李跃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并发脑积水的手术治疗时机、方式和疗效.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47例严重颅内感染并发脑积水病例的手术治疗时机、方式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行手术区感染伤口或脑脊液漏口处理.5例行脓腔-同侧侧脑室连续灌洗术;28例行双侧脑室置管连续灌洗术;14例行单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连续灌洗术.平均灌洗引流时间(11.6±3.1)d.11例脑室引流管出现堵塞,经挤压、冲洗引流管后再通.根据经验或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补充血液类制品和免疫调节剂;加强营养支持治疗.39例(83.0%)严重颅内感染控制,8例(17.0%)死亡,其中5例死于颅内感染,3例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3例(27.7%)良性脑积水自愈,26例(55.3%)恶性脑积水病例白细胞数<100×106/L,脑脊液蛋白含量<1 000 mg/L,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其中2例分流不足,1例分流过度,更换与颅内压相适应的分流阀,所有行分流术病例脑积水消失,临床症状好转.结论: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并发脑积水病例行感染伤口或脑脊液漏口处理,依病情采取不同部位置管连续灌洗术,根据经验或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茵药,补充血液类制品和免疫调节剂,加强营养支持,颅内感染治愈率高;颅内感染控制后良性脑积水自愈,恶性脑积水早期行V-P分流术,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胜初;陈晓雷;黄建斌;周玉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ICU人工气道患者肺炎病原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情况.方法:2005年3-9月间入住我院ICU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诊断为肺炎的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23例患者中16例两次或多次罹患肺炎,送检痰液标本检出菌株333株次,其中G-菌259株(占77.8%),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菌、鲍曼不动杆菌等;48株G+菌中47株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真菌26株,占7.8%.G-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感染率前四位者耐药率高:MRSA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人工气道患者肺炎的罹患率高,二重感染率高,感染细菌耐药率高,应当合理使用抗生素,更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时去除人工气道.
作者:王妍;顾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使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成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同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治疗组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每日使用3~4次,每次使用2 h.两组均同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和营养治疗,4周为1个疗程.利用生存质量评分标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其生存质量总均分(TMS)及日常生活能力(F1S)、社会活动情况(F2S)、抑郁心理状态(F3S)、焦虑心理症状(F4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BiPAP可以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流阻塞,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症状,增加活动范围,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曾玉兰;杨荣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临床诊断治疗及误诊原因.方法:总结1996-2006年21例临床诊断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诊断治疗、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1例患儿均根据临床特征结合超声影像特征临床确诊,12例单纯全身抗生素治疗不能降低复发,9例全身治疗结合导管内灌洗可降低复发.结论:临床与超声影像特征结合在临床上可确诊儿童复发性腮腺炎,辅以实验室检查可减少误诊.急性期后或间歇期导管内灌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瑰琦;姜传前;黎艳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经验、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髋臼全部选用非骨水泥型,股骨头选骨水泥型20例,非骨水泥型6例,取髋后外侧切口,显露关节,于小粗隆上方1.5 cm截除股骨颈,清理髋臼,按正确角度置入人工髋臼,股骨侧开髓、扩髓,保证股骨颈的前倾角,选合适假体植入,安装与髋臼匹配的股骨头.结果:按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随访平均5年4个月,优10例,良13例,可3例,差无,优良率88.5%.结论:THR是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各种关节病变的成熟的方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对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许多骨科疾病,首先考虑且疗效确切,但一些术后并发症,如假体松动、下沉、大腿疼痛等问题仍需不断寻求解决的方法.
作者:方德儒;黄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