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赖沙毅
目的:以50%和95%小儿平稳拔除喉罩的呼气末七氟烷浓度(EC50和EC95)为指标确定拔除喉罩的麻醉深度,并观察1%卡因润滑剂对小儿拔除喉罩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的小儿患者50例,ASA I级,年龄2~5岁,体重10~20kg,随机分为两组(n=25),观察组喉罩表面涂抹含1%丁卡因的液体润滑剂,对照组喉罩表面涂抹不合局麻药的水溶性润滑剂.吸入七氟烷和氧化亚氮诱导并维持麻醉,术中不使用肌肉松弛剂及静脉麻醉药物,手术结束后维持设定的七氟烷浓度15 min后拔除喉罩.根据Dixon序贯法确定拔除喉罩的七氟烷浓度,每0.2%七氟烷浓度为一个增减单位.拔除喉罩时患儿没有出现咳嗽、牙关紧闭、体动、屏气及喉痉挛等认为平稳拔除喉罩.结果:观察组患儿平稳拔除喉罩的呼气末七氟烷EC50值为1.23%(95%CI 1.11%~1.34%),EC95值为1.46%(95%17CI 1.34%~2.34%);对照组患儿平稳拔除喉罩的呼气末七氟烷EC50值为1.73%(95%CI 1.61%~1.88%),EC95值为2.01%(95%CI 1.86%~3.07%).结论:喉罩表面涂抹1%丁卡因润滑剂后,小儿平稳拔除喉罩的呼气末七氟烷EC50和EC95值分了别下降了28.9%和27.4%.
作者:姚玉笙;甘秀峰;陈彦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年龄对正常人额叶脑组织代谢物浓度的影响.方法:对80例健康成人双侧额叶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的额叶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IL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Cr比值的变化.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在≤50岁年龄段额叶的NAA/Cr和Cho/cr比值无明显改变,但在50岁年龄段额叶的NAA/Cr比值逐渐降低、Cho/Cr比值逐渐增高.结论:1H-MRS是可以为正常人额叶与年龄相关的代谢物浓度的改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无创技术.
作者:黄海东;顾建文;杨春敏;赵凯;夏勋;杨文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顶体反应后人精子膜脂中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变化,以此探讨膜脂肪酸参与精子顶体反应的重要性.方法:用孕酮诱发精子顶体反应,并用特殊染色法评价顶体反应率.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精子顶体反应前后膜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发生顶体反应后,精子细胞主要脂肪酸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但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和廿二碳六烯酸的含量有显著升高.结论:人精子膜脂中个别脂肪酸可能参与并在顶体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金建远;倪崖;郑晓春;石其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粘接桥修复是采用酸蚀一粘接技术对缺失的个别牙进行粘接固定义齿修复[1].
作者:吕东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评价其在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因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入院行PCI的患者30例,其中替罗非班组18例,对照组12例.替罗非班组在PCI术前第10~30分钟静脉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3 min注完),然后以0.15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18 h,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输注安慰剂.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注射普通肝素及口服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和阿司匹林.应用10μmol/L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两组6 h时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9.O±8.2)%和(58.6±7.6)%,替罗非班组出血事件有增多趋势(22%),主要是穿刺点出血,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替罗非班可安全、有效地抑制PC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
作者:杨帆;赖沙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对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的性能进行评估,探讨手工镜检在白细胞分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200例来自我院2006年8-12月非血液病的住院患者.静脉采血的同时做血液涂片,应用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分类与手工血液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X PENTRAl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的重复性良好,与显微镜计数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1).但在单核细胞的分类计数上,这两种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BX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有效发挥仪器的过筛作用,非常适合血常规的快速检测.但是,该仪器对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识别能力有限,还不能取代显微镜手工计数法.
作者:闫瑛;陶书超;陶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Trourette综合征(TS)多发病于18岁以前,在病程中出现多种运动性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并可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等共存病,不同程度影响学习、交往.我们在TS的治疗中根据YGTSS评分及目标症状(对患儿学习、交往干扰性大的症状)的不同选择个体化、阶梯性的治疗方法,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树华;庞保东;曹丽华;刘寅;董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笔者从事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中收治了大量的外伤患者,清创缝合是外科门诊的常见项目.外伤患者往往因伤口污染严重,缝合后伤口易发生感染.对于感染的伤口,如何保证伤口Ⅰ期愈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2006-2007年,笔者对此类伤口采用抗生素局部冲洗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与常规换药作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l)和缺氧诱导因子lα(HIF-lα)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5例肝细胞癌、11例肝正常组织中GIutl和HIF-1α的表达.结果:Glutl和HIF-1α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在肝癌组织中G1utl和HIF-1α的表达均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Glutl表达越强,HIF-1α表达也越强,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3,P
作者:梁辉;窦科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因胃肠功能衰竭而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很高,导致新生儿失血甚至休克,为此.我科采用质子泵制剂--奥美拉唑胃管内注入预防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取得显著效果.且明显优于甲氰咪胍,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颖;秦青录;秦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芬太尼腰麻用于老年人下肢及会阴部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下肢及会阴部手术老年患者40例,ASA Ⅰ-Ⅱ级,分为两组,每组20例,0.75%布比卡因1.6 mL组(A组),O.75%布比卡因+0.8 mL芬太尼20μg组(B组),记录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生命体征及给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感觉阻滞高平面、达感觉阻滞高平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轻、恢复快,血流动力学稳定(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见任何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芬太尼用于老年人腰麻安全有效.
作者:吴蔚华;吴国保;林国雄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腰椎融合术具有广泛的适应证.椎弓根螺钉同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稳固融合节段的金标准,具有良好的融合率,但是随着其技术的普及开展,与此相关因软组织的广泛剥离、关节囊及关节面的破坏、内置物本身对肌肉骨骼系统的干扰所致的腰痛和相邻节段退变等并发症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对于椎弓根固定系统而言,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TLSF)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手术并发症少、费用低廉、术后康复快等众多优势而被认为在腰椎融合术中除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外的一种有效固定方法[1-2].
作者:王善琛;王建华;夏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腹部淋巴结结核比较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瘤等混淆,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收集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腹部淋巴结结核,分析其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韦建林;滕才钧;廖明壮;莫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lL-11)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中升高血小板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选取需要手术治疗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22例,每例患者予以rhlL-11 3 mg皮下注射,每天1次,共10d.观察其升高血小板的疗效及其副作用.结果:治疗后升高血小板的总有效率为64%(14/22),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为7-15 d,平均为11 d,达峰时间为治疗第15天;用药后第21天血小板回落至治疗前水平.平均血小板升高的幅度为(53.14±21.51)×109/L,高增幅为102×109/L.副作用主要有球结膜充血、心动过速、下肢水肿、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结论:rhIL-11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升高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小板,且在停药后疗效仍持续一段时间,副作用较轻微,在需手术治疗或进行有创性操作的脾功能亢进患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宝玲;姚荣欣;夏轶姿;金粟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鼻咽癌(NPC)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NPC恶性程度高,往往在疾病的早期就有临近组织浸润,其颅底骨侵犯发生率为12.5%~56%[1-2],甚至高达75.8%[3].颅底骨侵犯的患者将划分为T3~T4期,增加放疗照射剂量或辅以化疗药物,否则,因治疗不彻底、不及时而易导致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4-5].因此,准确判断NPC是否侵犯颅底骨,有助于判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并评估预后,临床意义重大.因颅底骨解剖结构复杂、位置较深,难行组织活检以明确局部骨组织是否受肿瘤累及,目前,NPC颅底骨侵犯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姚红霞;张金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肠道辐射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C57BL/6雄性小鼠的骨髓MSCs,通过诱导其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的方法进行鉴定.将受鼠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成照射对照组(组Ⅰ)、骨髓单个核细胞组(组Ⅱ)和骨髓MSCs+骨髓单个核细胞组(组Ⅲ).给予600Co γ射线全身致死量照射后,组Ⅰ不做处理,组Ⅱ2 h内尾静脉移植C57BL/6雄性小鼠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组Ⅲ移植骨髓MSCs和骨髓单个核细胞.观察各组小鼠4周的生存率、病理切片等指标,并用PCR检测雌性受鼠体内Y染色体的Sry基因,确定供体干细胞的植入情况.结果:组Ⅲ的生存率较其他两组显著升高(P<0.05),病理切片显示肠道损伤有明显修复,PCR检测显示修复的细胞来源为供鼠细胞.结论:骨髓MSCs联合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有促进肠道辐射损伤修复的作用,其作用优于单纯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为骨髓MSCs用于修复肠道辐射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李宁;李艳菊;丁振华;郭坤元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患者女,56岁.退休工人.因右侧腰部绞痛2周就诊.就诊时见右侧腰部阵发性绞痛,疼痛向右腹股沟处放射,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无明显肉眼血尿等.查体: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无阳性体征,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右肾区叩击痛(+).
作者:胡波勇;龚仁杰;韩明;邱劲;朱宏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多系统的结缔组织病,由原纤维蛋白-1因子(FBN1)突变引起.该综合征具有广泛的临床表现,心血管表现常见,大多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包括主动脉环扩张(不管有没有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壁夹层形成、主动脉瘤、肺动脉扩张和二尖瓣脱垂.
作者:徐红卫;王锦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1(cyelooxygenase-1,COX-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乳腺癌组织标本的COX-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61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COX-1阳性率为60.7%,COX-1和VEGF表达明显相关(P=0.026).在肿块<2 cm组以及临床Ⅰ期组中COX-1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OX-1的高表达,COX-1在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可能起着重要作用,VEGF可能是COX-1介导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之一.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应用于乳腺癌的预防提供了依据.
作者:尤捷;郭贵龙;陈雪敏;瞿金妙;张虎祥;王群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影响.方法:95例(99只眼)根据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因、视力下降程度,50例(52只眼)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年龄(41.57±6.96)岁;45例(47只眼)接受高压氧辅助常规治疗(hvperbaric oxygen,HBO组),年龄(34.25±5.12)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BO组眼底水肿减退、出血灶吸收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03,P<0.05);HBO组视力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83,P<0.01);治疗停止1个月,HBO组视力得到保持和持续改善病例数虽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3.140,P0.05).视网膜剥离HBO组1例,对照组3例.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能加快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眼底水肿和出血灶吸收,加快视力和视野的恢复,并得以保持和持续改善,HBO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安全的.
作者:俞有皆;尹东明;黄中宁;涂超群;黄琴风;龙颖 刊期: 2008年第10期